《从前有一只粉蝶》是一本由亦舒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1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最好的女子,当然是既美且慧,既是稀世红颜,有着让人倾倒的容颜,又适宜娶回家中,做得了主妇,宜室宜家;
次一等的女子,没有绝色的容颜,但是也出得厅堂,更入得厨房,操持得家务,拼搏得职场,民间对这一类的女子称之为“旺夫”;
传说中的红颜,是人间的尤物,风情万种,烟视媚行,我见犹怜,颠倒众生,却并不适宜娶回家来,倘若有哪个男人不信邪,让爱情冲昏头脑,hold不住的结局只会是悲剧;
女人勿近、男人远离的女人是所谓的极品,既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却又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希冀以凤姐般的容貌征服全世界、称王称霸。
世上的女子大多数是第二种。
容貌中等或者中等偏上或者偏下,没有第一眼让人惊艳的冲击力,妆扮过后却也让人赏心悦目。
她们自知自己只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人,过的只是寻寻常常、踏踏实实的世俗的烟火人生。她们不求青史留名、不求艳冠群芳,只求一人心。她们的人生仿佛有一种既定的模式,虽然不会大喜,却也不会大悲。
在她们的人生之中,最大的烦恼莫过于丈夫的工作好不好,孩子的成绩好不好,最向往的幸福莫过于同丈夫一起打拼买房子、养育子女。
这样的女子的生活多数是乏味的,但是,她们也最容易得到世俗的幸福。
亦舒的《从前有一只粉蝶》中,命运仿佛是一个轮回。陈家的两代三位主妇都是这样的女子。
陈俊人的妻子沈天丽出生富裕、事业有成、个性爽朗可爱,她与丈夫的感情很好,就像一对无话不说的老朋友。
只是,说到她的婚姻生活时,沈天丽却说:“我珍惜家庭,所以拥有家庭。”
“陈俊人确是君子,性格完美,可是完全不懂生活情趣,每日鞠躬尽瘁上下班,天天回家吃饭,从不讲不好,只说过得好,不斥责任何人,只说太过分,工作超水准,但是寡言语,沉郁,很难知道他心事。”
陈俊人不是没有热情,只是他的热情都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前世的记忆已经不可寻,今生的婚姻生活中他只是一个好好先生。
沈天丽虽然也有怨言,但是与其他的女人比起来,她的一生不是不幸福的。
陈珏的妻子刘绍莹先是被陈珏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婚约,而后虽然与陈珏白头偕老,却也是待陈珏历经情场洪涛之后才再度携手。刘绍莹始终觉得陈珏的心并不属于她。
所以,亦舒才会常常感慨:人们往往爱的是一个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又是另外一个人。
第一等的女子太难得,漂亮的姑娘从来都有很多人追捧,面临的诱惑也有很多。有慧根、想要早早安定下来的绝色美女还得有十足十的好运,才可以碰到一个值得她停泊下来的港湾。很多绝色美女非得等到自己历经沧桑以后,才肯安定下来。
男人往往见了传说中的红颜,早已神魂失守,哪里还管得了这个尤物是否适宜娶回家中。
有自知之明的男人,知道自己不会是红颜最后的归宿,而只是她中途停下脚来休憩片刻的驿站,他们会自动离开。
正如陈京,他与李中分手的原因不是因为婶母的金玉良言的规劝,而是他发现李中报名参加歌唱比赛。呵,谁会愿意同他在小镇消磨那些大好的青春韶华?
李中不是池中物,李中的美貌也容不得她平凡地度过一生。
陈京选择放手。既放了别人,也救赎了自己。只是,人们都是爱自己更多。
安娜与陈俊人虽然彼此相爱,却注定无法在一起。
陈珏和陈京虽然都爱李中,却注定都不能抱得美人归。
安娜只会选择那个骗子李某人,而李中注定要停靠在尼克莱京士堡处。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正如陈俊人所说:“再短暂的快乐也是快乐。”
能轰轰烈烈地爱过,这一生也不算虚度。
陈家三个男人的一生算是极其幸运的,既爱过活色生香的美人,却也拥有世俗的幸福。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二):三生三世
从前有一只粉蝶。
它的名字不叫做祝英台,它从国外飞来,它的名字叫做安娜。
倒是很少见亦舒笔下肯跨越这样长的时间,通常两代便是极限,这次不辞辛劳刻画三代人的故事,更少见地揉入了大时代的背景。随着亦舒的一支笔兜兜转转,我们见了兵荒马乱的生离死别,见识了白手起家的辛酸劳苦,也随着第三代人的富足无忧的生活莞尔微笑……香港,只要你有一双手,肯吃苦,终究能出人头地呢。
不但能出人头地,还能挣脱命运的枷锁。经过个人的努力,加上时代的变迁,第三代相恋的两个人终于能够在一起,这观念的转变,以及物质的基础,社会的宽容,家庭的支持,缺一不可,所以,第一代,第二代,也终于放手,就像那个不能说自己不幸福的男人的话:至少,他开心地生活过。你不开心吗?所谓纵使举案齐眉,总是意难平吧。
不能说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更不可以说他们不够勇敢。事实上,看清生活现实那残酷的面目,并果断的舍弃个人的爱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可谓不坚毅果然。所以两代人的努力才换来第三代人的随心所欲恣意而行,然而努力地奋斗不就是为了获得自由吗?梦想虽然实现得晚,却终于使得曾经的辛劳汗水更加富有意义。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己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轮回转世的故事总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想象,三生石更是其中的翘楚。
在亦舒笔下这个三生三世情缘的故事,依托一只蝴蝶胸针,这只胸针更像是安娜的精魂所化,它出现消失,每次都会带来一个机缘,一个将两家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机缘。
一样的蝴蝶,一样的生离死别,总令我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如同梁祝的故事有一个双宿双飞的美好结局一样,《从前有一只粉蝶》也为我们奉献了一个温馨而又美好的结局,苦等人不至的傻小子多么像是赴十六年之约的杨过,不同的是这次小龙女早就来到,只为看傻小子着急的样子。
蝴蝶呢?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三):《从前有一只粉蝶》一圆蝶梦
作为昆虫之一的蝴蝶,它们的生命真的很短暂。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在短暂的命运旅途中
卵和幼虫以及蛹的阶段占据了它们一生几乎全部的时间。所以说它们的一生几乎是在等待和希冀中度过的,即将结束之际才回蜕变成成为真正的蝴蝶,拥有着巨大的美丽的却是脆弱的翅膀,在夕阳中幸福而绝望地跳着属于它们的舞蹈飞翔在天空中。
在这些诸多美丽的蝴蝶精灵中,又会有谁会将粉蝶忽略呢?它的靓丽,它的夺目,它的光彩,它的为爱而倾力出演的舞曲是如此婀娜多姿!善于发现其中隐藏深意的言情女作家亦舒,如此深入透彻,直击内心地将翩然起舞的粉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在她的作品《从前有一只粉蝶》中,我们可以一睹其中的真情真意,爱情哲理,追寻真爱的隐藏深意。
话说亦舒是一个很是独特的女作家。尽管她写的有情,有意,但是她的言情故事背后着实有着很是发人深思的话题。如果不是用心去聆听和阅读,我们或许只会就故事而读故事。但是假若我们近距离地倾听故事之中的弦外之音,我们则会赞不绝口于内中故事的独具匠心。在小说《从前有一只粉蝶》中,亦舒很是精彩地将粉色美丽蝴蝶和美女的白俄罗斯女子进行了巧妙地关联。几代人的爱情故事由此拉响了温婉,却又发人深省的寓意!美丽的化身,爱情的追寻,尽管相爱,却兜兜转转。不是不爱,而是有爱;不是无情,而是有情。但是他们上一辈的男女却终究抛弃了爱情,而追随了现实!蝴蝶在漫天飞舞;蝴蝶在找寻真爱。有寓意的蝴蝶饰品,有潜在话题的蝴蝶美人。舞动着的美丽,却舞动着无奈!究竟该如何来解读这样的爱情呢?上一辈人的无奈,这一辈人的追寻,下一辈人的坚持,让我们终究等待来了美丽粉蝶最为灿烂的辉煌之舞。于蝴蝶而言,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都是如此坚持不懈地演绎着最为精彩动人的爱之追寻曲。于红尘中的男女而言,他们的爱情是有着磨砺的,但是他们只要坚持都是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爱情的甜美和激荡!
读着手头这本亦舒撰写的《从前有一只粉蝶》,我觉得这本她的众里寻他系列(中)的小说很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关于爱情哲理的探讨。一圆蝶梦,尽情去爱。只要全心去追逐,终究有情人会终成眷属!哪怕是生命如此短暂的蝴蝶都可以如此执着地为爱而舞动,那么凡尘间的你我何尝不应该去努力找寻和呵护自己的真爱呢?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四):陈俊人的粉蝶
“很多人以为成功人士靠聪明,那是不对的,成功凭勤力苦干,锲而不舍。”三代陈家人,三代人共同的家族复兴与守望,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终是铸就了当下的辉煌家业,只是在家族与自己的爱情抉择面前,相比深秋时分,第三代的陈丘与孙心怡相约于公园相逢,第一代香港移民陈俊人与安娜-艾克玛托娃,以及第二代陈珏与陈京与安娜的女儿们李中和李申应该深表遗憾。
《从前有一只粉蝶》,从标题开始,便是一杯追忆与怀旧的滋味。即便成功,到底意难平,到底一颗心仍是缺了一角。“活着多辛苦,大半生寻找爱情,很多人一辈子也没遇着。”只是即便遇着了爱情,仍有许许多多的爱而不得。陈家三代人,陈俊人与安娜,相遇于上海沦陷前夕,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落难在外的有着古老姓氏的白俄贵族。移民动荡里,这两人分离后,再未相见。俊人的长子陈珏最像父亲,包括审美品味。他在酒吧里偶遇到了李申的孪生姐姐李中-----混血妖治又清纯的复杂而生鲜一下了激活了陈珏所有的感观,他带堂兄陈京去看她,提醒他,是他先发现了她,可爱情面前无先后,他还是失去了她,可同样品学兼优,心里装着家族的陈京也没能得到她。寻找爱情,找得到或者找不到,在门户偏见结果都是失去和心伤。
“愈是运气不好,愈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切勿扰攘,制造笑柄,留下后患。”因缘未断,第三代的爱情依然发生在富家少爷与大明星之间。只是在婚恋观已从严酷的家族门弟血统渐渐开明开放的今天,这样的爱情,在大明星也是声名在外,富贵逼人的今天,越来越让人接受。新时代中,又有新的挑战:这样的爱情忙碌的两人能抵得过了门弟与贫富差距,抵得过时间的考验么?相约一年后再见,曾经相爱的两人是否情愫依旧?
从前有一只粉蝶,一只价格不可估量的粉蝶宝石见证了陈家三代人的爱情悲欢,也见证时代前进里婚恋观的解放,故事结局的欢喜似乎也映证着这样的道理:只要这只爱情信物,爱情见证的粉蝶还被人们珍惜珍重着,那么爱情不息,必将嫣然怒放。
在这部小说里,在对争取恋爱自由的三代人之外,宋小姐的一句话更说明这一代香港人自由坦荡的底气,她说,“籍贯、家庭,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没有作用,多少人凭努力战胜出身。雍岛现任律政司的父亲是一个卖汽水小贩,小女子如我,从未返过家乡,什么地方可以安居乐业,便是我的家。”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五):何为“对”的人生?
何为“对”的人生?
祖父陈俊人遇到了沦为流民乞丐的粉蝶,但最终选择了远离,选择了埋头为世俗努力,选择了富家女,选择了富足安康的生活。
父亲陈俊遇到了做歌女的粉蝶,最终选择了远观,选择了为世俗努力,选择门当户对,选择了顺顺当当继承父母的生意。
陈丘遇到了身为明星的粉蝶,在书中两人得以happyending,但也仅止于他们俩在没有明显阻力的情况下,可以谈一场恋爱了。
祖父三代,家底愈来愈殷实。世间观念越来越开明,艺人也开始跻身名利场。
师奶有预设立场吗?在我看来,师奶的立场太鲜明不过。所谓爱情、激情,在和世俗名利起冲突时,只能靠边,遵从传统的“对”的价值观,好好努力,攒名攒利,过上富足阔绰的生活才是正道。爱情和激情本就不是用来完满的,而是用来在回忆和缺憾中显示巨大威力的。祖父和父亲,如果在遇上粉蝶时,突破种种阻力,奋力在一起,结果会是如何?
陈丘和粉蝶在书中happyending,之后的恋爱呢?之后的婚姻呢?当然是顺其自然。因为陈丘和粉蝶之间已经不存在如他祖父辈般的世俗名利和爱情的冲突了。
《从前有一只粉蝶》读后感(六):缘定三代
一只粉蝶在身边飞舞,深秋时节,陈丘和孙心怡在公园里,有人看到了这一幕,似真似梦幻。人,活着多辛苦,大半生寻找爱情,很多人一辈子也没遇着。经过三代的他们不早一步也不晚一步,于千万之间不早刚好的遇上了。那只粉蝶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苍老之后,又在旁边默默的见证了一切。
你说,爱情是什么?怎么会有一时的的冲动想逃离现在的一切,漂泊在外只想能在一起的想法?陈俊人遇见了安娜*艾克玛托娃,一个有着古老姓氏的贵族,只是现在已经落难在外了。相遇相爱,只是这份爱情却只能留在黑暗里。家人的不允许和社会的动荡让他们从此分离,再未相见。年少时候的感情最真,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负担起那样的真。责任、能力,如果没有达到就只能让它成为遗憾,成为深埋在心中的柔软,不敢触碰。
时光飞逝,俊人也结婚生子,三子中唯有长子陈珏最为像父亲。这个评学兼优的富家子弟同父亲一样,再一次沦陷在了爱情里面,沦陷在了艾克玛托娃家族的女子身上。女子混血、歌女、极美,在酒吧工作。不仅让陈珏,也让他的堂兄爱恋,与堂兄陈京相比,而陈珏最多只能算是一个爱慕者。爱情里没有谁先来就能先得到的说法,遇见了不代表拥有。早遇见只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争取。只是爱情再美好也抵挡不了门户的偏见。离开这样的女子,旁人只说了陈京洁身自爱。太爱自己的男子注定太过自己,得不到心爱的人是可以想到的结局。那个女子说:我需要自惭形秽吗?不必了,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为着生活,我尽我所能。我不用找借口,不想解释,也不用任何人饶恕。爱情就这样的随着男子的出国而散去……
转眼已经是第三代,陈家和艾克玛托娃的家族的故事依旧在继续。战争已停止,经济发展迅速,人的观念也渐渐开放。那些已经过世的旧衣服也又开始流行起来,歌女也成为了歌手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让人看不起了。兜兜转转这些年,艾克玛托娃家族就像一个魔咒一样,让陈家的男子听到就回忆连连。陈丘是这一代和长辈最为贴心的孩子,祖母去世,祖父也去世了,他心里痛苦着,可是爱情的不被 允许更让他难过。他心里思恋一个人,思恋着他的爱情。幸好,第三的艾克玛托娃已经成长起来,她们能光明正大的以另样的姿态走到对方长辈面前,不在是弱者,不在让人嫌弃。
粉蝶见证三代人的发展,也见证的爱情里有怎样的种种困难。如果,我是说如果当初有人能不顾一切的在一起,或许不会让遗憾刻留了这么久。他们缘定了三代才有了结局,而现在的人们还有多少年才能去把握住自己的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