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是一本由王世颖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读后感(一):飘萍
本书由仙剑游戏缘起,由仙剑三的故事背景创作完成,整体内容和仙剑三关系并不大,虽然龙阳、龙葵等人多少在游戏中有影子或者出现,但是具体到本书的几个主角,基本和游戏没什么联系,所以不妨就书论书,仅谈谈书中的内容。
整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女主角的“迫不得已”,从最开始的祭奠河神,到最后再次和男主相见,一次次的都是情势所迫,从客观上说确实自己也都是同意(或者说“想通”)了,但是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上看,女主并不能完全的掌握自己的命运,仅仅是随波浮沉而已。
正如“阿甘正传”中的羽毛,在书中描写的时代,女主这样的人就像羽毛一样,随风飘动,同样,也随处都是家~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读后感(二):曲终人已散,恍若梦未醒(一篇不是书评的书评)
合上书页的那一刻,心中涌现千言万语却无法言说,仙剑于我,不只是一段故事,一场游戏,而是一份最美好的回忆。
从《仙剑奇侠传一》到如今《仙剑奇侠传五》,期间多少外传,前传,多少个日日夜夜守在电脑前,一遍一遍伴随着戏中人物经历他命定的人生轨迹,一同哭一同笑,一起疯一起狂。
《仙剑前传》,讲述的是《仙剑奇侠传三》当中的那段战国的回梦仙游,那场梦令人惊艳,同样也令人难以忘怀。
那时,还没有李逍遥,那一年,魔剑也还未诞生,重楼还在到处找人决斗,景天的前世还在姜国做着太子。
这是一场失落于千年前的故事。
一、葵花向阳
龙葵、龙阳,名字取“葵花向阳”之意。
犹记得游戏当中那一场令人惊艳的梦,龙阳的誓死守卫,龙葵的生死相随,两人由心而出的来生再见,将是何时?来生是否还记得曾有一人,你愿舍弃一切、担负一切,只为她安然喜乐?
比起游戏当中一瞬即逝的梦境,《仙剑前传》当中的龙阳性格更为的鲜明,更加的有血有肉,为家,为国,为心中珍爱之人,多少难言的辛酸?
那个惊拍桌案,说着:“若换做小葵在杨国,我断不会让一兵一卒越过长岩关”
那个用手指点化着酒,勾画着姜国的舆图形状,饱含深情道:“这是我姜国的大好河山!”
那个酒醉后,喃喃说着:“我不要你殉剑,更不要你祭旗,我要你也····好好活着····”
那个身肩千钧担,勉力对抗天命的男子,那个誓死也守卫姜国的男子,那个最终和魔剑一起永远沉睡于漪湖之中的男子。
那个小葵口中最敬爱的哥哥。
《仙剑前传》没有正面写龙葵殉剑,只是一件她最爱的水蓝色披帛,于空中翻飞,纠缠,挽留。每次看到那个倔强的女子只身赴死,心里便忍不住的泪流千行。
世间有着太多无奈,纵你是王孙公主,又如何?纵你坐拥千里江山,又如何?守不住心中所爱,再多权势,不过枉然。
犹记得小葵心若死灰说的那句:“若国破,便没了家,若家散了,留我孤零零在这世上又有何意趣?”
何为国?何为家?何为君?何为臣?
二、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场祭祀,一个单纯无垢的姑娘,一场再简单不过的河神祭,一切从这里开始,这幅传奇的绘卷慢慢的拉开,向我们展示它瑰丽的风采。
作者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世间之人都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但是能将故事说的如此引人入胜的又有几人?
仙剑的故事里从来都不缺乏情,以情为引,从而绘出这幅绮丽的的画卷。而《仙剑前传》当中自是有情,小葵对童率的一见钟情,晏薇与黎启臣的日久生情。
晏薇与黎启臣,一个是身份尊贵的公主,一个不过是被国主玩弄于掌心的棋子;一个被送往姜国作为和亲的工具,一个远赴姜国刺杀名匠。再见,已是经年之后,她身边已是有着他人的孩子,而他终是能鼓足勇气抓住她的手,许下今生今世的诺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不是便没有这许多伤,是不是便不用费去这些疗伤的时日,能幸福安稳的过一辈子?
三、国破山河在
“杨宣公三十三年,春二月,伐姜。秋九月,灭姜。”
草草几字,寥寥数语,姜国便已成为历史,只待岁月翻开另一本史册。
臣下各为其主,忠其君,行其事,何错之有?
所有人都没错,但是又好像所有人都错了,这些,谁能分辨呢?
乱世之中,人如草芥,朝不保夕,此书最震撼的一幕,于我而言,该是那群如花娇艳的宫婢,一个一个的投入湖水当中,义无反顾的赴死。这些宫中最卑微的婢女,在国破之时,唯有这样保住自己清白之躯。
孰为恶?孰为善?又有何人是该死之人?
虽说一直有点不待见晏薇,但是确不的不无比赞同她的一句话“若有一线生机,就不要死”。
死,便什么都没有了,谈何其他?
国之兴亡,在后世不若过眼云烟,山仍在,水自流,一代一代的人们,仍旧在这里,繁衍,生息,千年万年,循环不息~~~~~
:每次看完一个故事,总是很长时间难以离境,故事虽然到这,戛然而止,但是情不止,献上这份算不上书评的文字,聊以慰藉。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读后感(三):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对我来说,李逍遥和赵灵儿的故事始于十年前的夏日。那些在迷宫中找不着北的日子,那些泪眼朦胧的日子……一切都恍如隔世。
和仙剑中每次开篇的场景相似,大家都还未经世事,干净得和冰纨一样。然而命运的潮汐总会把人推向未曾预料的远方。故事随着晏薇的遭遇不断展开。遇到黎启臣、童率、公子瑝、公子琮、龙阳、龙葵……好多好多的人,经历一出出悲欢喜怒。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驾驭能力,每一个人物都性格鲜明,跃然纸上,让我这种从来记不住人名的人都能毫不费力的记住他们每一个人。
有的人适合“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让人回味初遇时的美好。有的人却适合“日久见人心”,在不断的接触中了解藏在粗陋外表下那颗柔软的心灵。就像那个乍看之下猥琐谄媚的田廉,却心怀虔诚的善意。很多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展现自己的执着与温柔,一如龙阳誓死捍卫姜国大旗,却不忘告诉晏薇她的大哥一切都好,哪怕那是敌人。龙阳,总让我想起龙溟——那个告诉自己喜欢的女子“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比夜叉族更重要,但一定比我的性命更重要”的男子。
我常在想,为什么仙剑出了一代又一代,不管是什么样的主角什么样的故事,总能让人感慨万千,感动万分。不是因为他们能飞天遁地,拯救万民于水火,而是因为他们也和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一样,有烦恼有痛苦有挣扎,他们不是刀枪不入金刚不坏的战争机器,是有血有泪的人。有句话说:唯有感同身受,我们才懂得慈悲。我们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陪着他们和每一个同伴相识相知,也因此和他们一样经历同样的生离死别,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痛苦呢?哪怕作者是那样轻描淡写,但是我们知道,在我们眼中活生生的那个人真的已经死去了。就算再翻开小说看一遍,他也只是活在重温的记忆中了。如果当初尘事未染,有情人就执手偕老,多好。
作为小说,虽然少了游戏的画面和声音,却有文字营造的另一种氛围感。无论是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还是周围的车马、房屋、用具,都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多了一种魏晋时期的风范,读起来像是真正回到了那个芳草美人的时代。
仙剑,十年前埋下的美酒,一饮醉人。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读后感(四):仅仅谈这本书——莫失莫忘
看的时候脑海中一直把它当成《轩辕剑》某代了,原因无他,上本让主角以平民+流亡者的身份体验了杨、姜两国的风土人情、烽烟四起的春秋时代(《仙剑四》里韩菱纱说的是春秋,而这本书好像说是在战国?);下本就让女主角变成了杨国公主,以“和亲”一个故事推动力,参与到了国事之中,继而无望地被囚禁、祈祷和平、追求和平、流离失所、怀了他人的孩子,最后结局时回到了自己心爱的人身边。《仙剑》的感觉很弱,原本的世界观也在这本书中有所体现,影响却不大,而龙葵,我本来是冲着她来看的,也就出场了好似6次,每次都寥寥几笔,这样也好,不用破坏形象。她和童率,也就是少女怀春而已,并不是拉郎配啊,三代里面还不是一直留在景天身边么,要不然应该找童率转世去了吧?而龙阳,让人有点意外就是了。
王世颖不愧是写RPG游戏的,虽然小说是上帝视角,但读的时候还是能随着女主杨薇的心情而变化,看到那些美好的丝织品,好似我自己本来就很喜欢;看到龙葵,也和女主一样感到亲切;随着女主一起渴望和平好好有个HE。不仅是会说故事,从春秋时期的食物、衣服、冶炼技术就看得出王大神是有多么的渊博!佩服!
引用王大神原话:
“仙一的世界观,特别的自然,从一开始充满生活气息的渔村,到武林世界,再到女娲族仙魔等的出现,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大家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在遥远的中国古代,或然存在着这样一个世界,有人,有仙,有爱,有正义有牺牲。后来我在姚仙提出的五灵六界的原则上去完善世界观,也力图去保留仙一的那种自然和谐的感觉。”(于《如水的仙剑,简称水仙(六,完结)》)
看得出来《仙剑前传》还是有这个世界的,最终魔剑出现时的天降火雨,不就是三代里面景天的魔剑技嘛。
世界观和知识面评论了。人物方面...有些网文的既视感,女主真是人见人爱啊,穿上男装还能让龙公主倾心,哎……下册里面龙阳虐杨薇~~王大神,你是想写《五十度灰》吗。总体还是不错的。
算是个小品级的故事,虽然场面宏大又涉及家国题材,觉得有些故事可以删减,没必要出两册
《仙剑前传之臣心似水》读后感(五):Erick的日记之1:你爱的只是龙葵啊!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1.
下午搬砖结束,趴在床上把《仙剑前传》给啃完。这么多年了第一次不是面对电脑屏幕来感受仙剑的故事,原来是我变了啊。
我是有多么讨厌文学,简直是厌恶至极,恐怕也唯独能够抱着仙剑的书啃那么久。可是以前的《仙剑》没有半点油墨的影子,我也从来没有用几个小时便轻轻松松一字不落地浏览完剧情。这次的仙剑是讲龙阳和葵葵的故事。却让我单单感觉没有御剑的仙剑似乎离现实太近,离理想太远。或许晏薇压根就算不上一个正统的女主角吧,她只是一个懦弱旁观者,她不知道千年后龙阳的转世能把葵葵从魔剑里救出来,更不知道什么飞蓬和重楼从蛮荒之时到千年之后的恩怨情仇,她的故事咋看之下那么平淡无奇,只给人带来一种厚重的现实感。
如同王世颖在本书的开头写的那样,这是整个仙剑世界观的初始,一个质朴无甚修饰的世界。这里有王朝和国家、有战乱和流离,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剥去所有为了讨好Game Player而刻意设计的元素的世界。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驰骋业界几十年的游戏制作者(似乎王世颖大JJ木有那么老诶=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不小心击碎了熊孩子的梦那样清脆动人。
2.
记得历年除夕是我最放松的时候,有一年除夕夜,由于家里来了亲戚,我和表哥被支到小屋子里睡。当然我对床从来不挑剔,但我可爱的亲戚恰好把我的房间给占了——那里面有我的电脑。无奈之下,我和表哥把堆在小屋子里的一台废弃的电脑搬出来,硬是组装起来,插上电话线,于是磕磕盼盼的开始通宵熬夜。那天晚上我撑到了5点便投降了,一觉醒来已经9点多,发现表哥还在电脑前,拖着黑眼圈对着睡眼惺忪的我说:“赶紧起来,Boss战了。”
那天玩的游戏是《幻想三国志2》,结局是男主在奈何桥畔等女主轮回……恩,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当然我特别想问:两个半大不小的熊孩子对这种撕心裂肺的剧情到底能起多大共鸣。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来我一个人玩仙剑4,最后看到梦璃和天河那一刹永恒的对视,自己在屏幕前哭的稀里哗啦。我记得那个大年老爹老妈以为我坏掉了又不敢问我为啥,于是我就那样郁闷了好几天。后来也不知道啥时候才乌云转晴——大概是因为开学了,so,就是这样……如果我记得没错,那年是高考(= =)。
又记得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熊孩子的时候,大约是在仙剑2发售后的那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作者给一个美国基友推荐《仙剑》这款游戏,美国基友问这游戏英文叫啥,作者沉默了半天说这叫《chinese love story》,然后作者便45°仰望星空留下两行青泪。这个场景一直留在我脑海中,但很多年后我才能想象当时这位作者到底是何心境。可是仙剑一是我舅舅带着我和表哥玩的,我不知道对于舅舅来说最后结局意味着什么,不过对我来说很难有什么惊天地的感触。我只是个小熊孩子,那个时候我没有谈过恋爱。
我爱赵灵儿?我爱林月如?别开玩笑了,我可没有像李逍遥那个小混蛋一样在灵儿和月如之间来回往复纠结不堪。我对仙剑一很难说有什么感情,那就像是85前的爱情故事一样,我已然很难理解了。
3.
后来其实是仙剑3把我给拽回了“Chinese Love Story”的无限轮回中。景天这个水一样的男子(对不起我红景天喝惯了条件反射)从一个当铺的小伙计到与大小姐雪见和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的小葵葵一起御剑江湖的故事。最后坑爹的发现雪见是暗恋景天(飞蓬)许久的女神克隆自己送到凡间陪他的迷之生物,而小葵葵则是景天前世的妹妹。哎,其实仙剑3没有那么悲剧,就是重楼这个成天想着如何打架架过家家的大boss找到了落魄凡间的前竞争对手。这是两个男人的故事(= =)。
当然,从游戏制作的角度来看,仙剑3第一次把仙剑世界展现在玩家面前,说明续集大大的有,亲们要给好评买正版哦!虽然说,当年很多人把仙剑奉为我天朝的Finally Fantasy,不过这两款游戏就技术层面确实没啥可比性。我还是习惯把FF看成11区人民把东方玄幻和西方奇幻糅合为一的集大成之作(其实我只玩过地狱犬的挽歌摔!)。仙剑则是一个含蓄的多小众的多的故事,两者无需竞争,也没有必要。
(……其实我写那么多只是想表达我对小葵葵的喜爱……)
4.
和仙剑4的单一结局不同,仙3的开放式结局……真是投其所好,其心可诛啊。但是请联系我!说实话仙剑4那种哭到稀里哗啦的感觉我这辈子都不想再有了(哎其实我喜欢那种感觉),所以我更喜爱仙3。
虽然我玩了很多遍,但从始至终只玩出两个结局,一个是龙葵结局,一个是大团圆结局。我对雪见没有偏见,到游戏后期也越来越喜爱这个大大咧咧的小姑娘,但那种喜爱总是比对小葵葵的喜爱差一点点。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长大了想了很久,于是发现:这就是爱啊!
就像我喜爱诺澜而不是一菲,这不是什么价值判断不是什么对与错恩怨情仇,就是喜欢啊。我喜爱发自真心!哪位神仙现身阻止一下我吧!
Game Player玩游戏都是有代入感的,谁也没把景天这厮看在眼里,他不过是我们玩家的化身,管你前世是仙界高富帅还是人间小乞丐,我确实没法做到在游戏进程中选择那些讨好雪见的话,也压根狠不下心来把小葵葵仍在一旁不管。所以至死我也没有打出过雪见的结局,sigh。
当然,退一万步讲,葵葵是鬼不是人,葵葵活了几千年,不过这都无所谓。很难讲我个人对小葵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如果我是景天,可能不会选择和葵葵在一起,但也会像龙阳那样拼上姓名照顾好这个妹妹。其实如果龙葵能真的嫁给童率,可能是件好事,不过童率那种性格未必能给葵葵带去幸福,相信龙阳会毫不犹豫的把欺负妹妹的童率给殴打致死的,就是这个样子。
无奈的是,王世颖大JJ(据说泄露年龄会被杀掉的= =)没有详尽的描述葵葵为了龙阳跳进铸剑炉的那一刻。也许她自己也没法处理这样一个满满都是泪水和爱意的场景,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因为,你爱的只是龙葵啊!
附上葵葵和景天第一次在城隍庙里遇见时的词:
大梦初醒已千年
零乱罗衫
料峭风寒
放眼难觅旧衣冠
疑真疑幻
如梦如烟
看朱成碧心迷乱
莫问生前
但惜姻缘
魂无归处为谁牵
贪恋人间
不羡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