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遇》是一本由亦舒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5.00,页数:1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遇》读后感(一):读《外遇》
同前不久选择读《灿烂美元》的初衷一样,读《外遇》也完全是因为好奇,前者是因为对于情感作家亦舒首谈“经济”的怀疑,后者则是源于媒体对故事女主纪欧洲的阿修罗使命介绍,不过亦舒并没有令我泛滥的好奇心得到些许的满足,前者她仅是将一条流浪犬命名为“美元”,于是就把我忽悠得以为她竟然意欲涉猎经济话题,后者呢,则是她赋予女主纪欧洲的复仇经历略约至极而令人失望。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渴望从这里获得关于推理一丝一毫的快感的人就干脆省省时间吧,不过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了亦舒老套的故事、洗练的文字和苍凉中略带哲思的叙述风格的读者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虽说渴望看到的都没有看到有点失望。不过小说提出了一个中年人心理危机、婚姻危机、健康危机……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的问题,而读《外遇》一个最大的收获应当就是对于中年危机无时不在的警醒,和对于自己现有的生活,对于自己即将甚至早已沦为亲情的爱情表示很怀疑。
周宗亮是典型的中年男人,但是不同的是善良的作家赋予了他绝佳的才貌和令人艳慕的生命境遇,小职员得到老板的赏识,风风光光娶得富家女堂皇入赘成为令人瞩目的一对璧人,从此过上了神仙眷侣的富足生活……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并总是引以为傲。但是十六年固若磐石的感情生活却因为与自己有着同样境遇的连襟遭遇外遇闹婚变而彻底改变。
周宗亮和连襟的婚姻都有稳固的婚姻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是在猝不及防的中年危机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一个个败下阵来,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以及婚姻,重新反甄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满、懊恼、失望、悔恨接踵而至,于是他们拼命地找出各种解脱的方式…….直至另一个缺憾的生命境遇的如期而至。
他们的外遇生活并没有美好到极致,迟早要落实到现实之中的爱情必将会失去了它童话般的美好,不过外遇却轻易颠覆了他们看似无暇的婚姻以及生活,也轻易改变了很多人的生命。这就是中年危机的可怕之处……
读亦舒的作品需要一段慵懒的午后时光和一杯热咖啡,香氛袅绕而起,热度一点点流失,故事读完,咖啡也彻底失去最初的热度……我不善饮冷咖啡,但是不知怎的,读亦舒的时候我总是稀里糊涂地就把我不喜欢冷咖啡倒进了自己的胃里,就像亦舒对于爱情、婚姻题材的写作并不是我喜欢的,不过我却不能拒绝阅读她那些对于中年危机的思考所引发的共鸣。
《外遇》读后感(二):没有看到想看到的
为什么想看外遇这本书,完全被介绍中的一句话吸引,摆在我面前的是一颗糖,我有什么理由不吃它。
想看到男人把糖融在嘴里的甜蜜和贪恋
但是,这些我都没有看到,这竟然是一本家族斗争史,对男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和感情变化也没有描写的很细致,我没有明白为什么大姨子躺在病床上,男主人公突然变得暴躁且正义感爆棚,我不明白他有什么理由怪罪他的姐夫,不明白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白他和女秘书之间的关系,留下的悬念太多,似乎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是一条伏笔,但每一个都没有展开,就是一条一条线,但每个都是死结。
《外遇》读后感(三):夕阳无限好
看到结尾处,抬头望窗外,夜色已黄昏。呵,所有的故事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也恰如人生,是个轮回。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张爱玲的那段经典,“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年轻时候对于爱情的抉择,我们都觉得难之又难、痛苦不堪。也许老年回望,发现无论选择是谁,中年的时候都会有难言的遗憾和懊悔。因我们都太执着于得不到的。
周宗亮,中等家庭出身的男子,靠奖学金读完书,娶得娇妻,事业一帆风顺,借势进入上流社会。一般看来,已经算是成功的人生。若没有如此际遇,只怕中年时候,他仰望的大概就是“有际遇的他”了。
然而已经得到的,怎么会再珍惜呢?
身处繁华富贵中,他开始向往自由和爱情。呵,“那种双膝发软、心跳的感觉”。
这或许是所有人到中年的通病。
年轻的时候,我们用所有的:美貌、健康、自由、欢乐……去换想要的:金钱、权势……。人生过半,开始怀念那些“已失去”,逝去的光阴充满了美妙的回忆,只记得那些自由奔放、健康快乐的部分,忘了那些苦苦挣扎、痛苦难堪的部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惜近黄昏。
爱情呢?爱情是年轻人的事。米丰医生说,一个人过了二十一岁就不应该再失恋。
中年人呢?一次恋爱的挫折,恐怕是整个后半生的怀念了,不乏甜蜜,也万分痛苦。《蜜糖只有你》的王治山,本书里的周宗亮,莫不如此。
但中年人和年轻人的爱情,又怎么能容易成功呢?刨除物质的瓜葛,纯粹的爱情必然充满了冲突。一个中年人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那种疯狂,一次足以铭记,多次就承受不起了。
故事的最后,让我想起了《蜜糖只有你》。两本书有诸多相似之处,对于爱情和性感的描写,对于结局的突然一笔,林杏子与纪欧洲的洒脱热烈。
拥有丰厚物质的年轻人,莫不如此。
尚需苦苦打拼的中年人,怎能放肆?
印象最深刻的是,纪亚洲痊愈之后,对于前夫王青云的“忽然回心轉意洗心革面”分析的太过透彻,“貪圖公司地位,他同我分手出去一年,投資失敗,眾離親散,眼前無路方思回頭,鬼才誤為他感情豐富。”
可见中年男女难再有真正纯粹的爱。
《外遇》读后感(四):《外遇》中年人的婚姻危机
身为一名女性作者,情感师太亦舒很是精彩地为我们一众言情迷们奉献上了诸多的言情经典之作。在我的印象中,她的《玫瑰的故事》,《胭脂》,《谎容》,《流金岁月》等等都是相当地有口皆碑。
有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表达形式,在亦舒的书作中我们或许更能品味到现实情感的真实和潜藏背后的画外有因。也正是因为如此的缘由,促使我很是迫切地渴望阅读她的作品。也许有些深奥的道理连我通篇阅读之后都未能真正领悟,但是那种意犹未尽的话里有话着实引人深思和联想。此时此刻,围绕着现实中很是经常出现的“外遇”情感问题在她的作品《外遇》中又得以一个最为生动直白的刻画和勾勒!这也是最近我所读到的一本尽管沉闷,但是却很是深刻的言情作品。
书如其名,没有太多的浮夸或者浪漫。言情小说《外遇》中展开的故事就是刻画中年情感危机的故事。经历了那轰轰烈烈的浪漫恋爱之旅,过渡完了那生儿育女的人生重要阶段,更走完了原本平淡无奇的七年之痒,人生的单程票已经走完了大半的中年富有,英俊男人却面临了婚姻爱情的另一瓶颈。尽管自己所处的一切在外人眼中看来是如此的幸福安逸,然而于他而言却难以掩饰内心深处的那份蠢蠢欲动。因为他想改变,因为他想爆发,因为他突然间感觉温馨蜜意般的“年轻感觉”。内心的冲动,让他那原本早已经麻痹的神经是如此亢奋激昂。提出离婚,追求爱情----所有的一切表现在这本书这位才华出众的男主周宗亮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展现和表达。虽然全书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地表现出什么外遇的激情和突破,但是那种“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隐忍着实张弛有道地得到了体现和诠释。哪怕全书的末尾,我个人觉得并没有看到这个外遇真正的结局如何。但是我却透过这本小说感悟到了某些婚姻的真谛。为什么原本甜蜜幸福的家庭会遭遇出轨和外遇呢?这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根源。于小说之中,我们看到了平淡胡寅中的某一方都无法一如既往地在若干年的淡而乏味的婚姻生活中守身如玉。突破, 改变,是涉身其中人的某种叛逆的精神冲突和潜意识爆发。中年人的婚姻危机,道不尽的世间百态。正因为一切太平淡无奇,所以发现爱已经消磨,所以更寻求刺激和变迁。
读完此书合卷的刹那,我们是否也由这本书品味到了诸多人生的哲理呢?我想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至少于我而言,我由此想了很多关于婚姻,关于家庭,关于夫妻关系维系的话题-----
《外遇》读后感(五):谁是对的人,岁月给我们答案
亦舒的书,总是淡淡的讲述着这一切,既不激昂也无忐忑,平静的诉述完,笔下每个生动人物的人生轨迹,其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读着亦舒的书,到像是捧着一杯暖暖的红茶,醇香甘甜,回味悠远。
《外遇》,书如其名,亦舒在这本书当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至中年在婚姻当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的危机。
还记得发型师问的那个问题,“我常问客人一个问题,妻子美且慧,男子为何要有别的女人?”
这个问题在男主心中,恐怕需要换换,丈夫英俊轩朗,女子为何要有别的男人?当初那份相爱相守的情意真就随着岁月的脚步消逝无痕了?
爱从何而来,又从何处而去?
当你第一眼在茫茫人海中看见那个命中注定的人,你第一眼便认定了他,从此决定一棵树上吊死,再也不放手。可是,他真的就是陪你到老,至死不渝的人吗?
不过,然而,可是,人生充满这些词。当你们一起经过十年、二十年,一成不变的生活,蓦然回首,或许你会发现那个曾经你苦苦哀求不要离开你的女子,如今在你心中已是不愿等待的负累,或者是她成长为精明强干的女子,而你不论再努力,都无法与之势均力敌。
在这本书当中,纪氏三姐妹各个是精明聪慧的女子,亚洲自然豪放,美洲优雅高贵,欧洲清丽脱俗,亚洲美洲出生世家,自小便什么都不缺,有着精厉的眼光炒卖楼宇,转手便是百万(美金),对于丈夫的要求更是层出不穷。欧洲继承着母亲清丽的容貌的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精明的头脑,如若需要,更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之事物,包括爱情。
周宗亮,做事谨小慎微,一般出身的他一表人才,斯文有礼,如此英轩的男人,任人想破脑袋也无法理解娇妻怎会放弃这样一个丈夫,周宗亮与美洲,明明是一双璧人,天造地设。
不在其中不知其味,正如当陶乐妃称赞周宗亮时,纪美洲回的一句话,她说:“那是因为你不是他妻子。”
正因为不是他的妻子,于是便见不到那些藏于深处的不为人知的喜好,如周宗亮的喜怒无常,如亚洲美洲怪异的洁癖,如欧洲清丽面容下掩藏的算计。
看着周在几个女人之间周转,美洲,欧洲,以及最后的米医生,到底谁才会是那个对的人?亚洲与青云是否真能尽弃前嫌?欧洲与钮子到底能走多远?书中的这些人物,他们的生命当中谁才是对的人?除开作者,便只剩下岁月给予我们解答了。
《外遇》读后感(六):外遇危机
外遇:已婚男女在外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是《新华字典》中对“外遇”的解释。
外遇:周宗亮及其儿子同时爱上其岳父的私生女的悲催故事。这是亦舒在《外遇》中对“外遇”的解释。
外遇是时下男女经常听闻的词语,也许你正与人笑谈某个人的风流趣事,那个人却正好是那风流韵事的主角。这太正常了,或者说,这太不正常了,因为现代男女越来越不把家庭当回事了,越来越随意对待男女之事了。
小说《外遇》虽然有杜撰戏说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其在当下社会存在的社会意义和普遍性。
故事的主人公周宗亮是个相当会忍耐的人物:寒窗十载,与富豪女结婚十六年,唯一的儿子在国外读书生活,自己在老丈人的大公司里担任高级打工仔的角色二十年。虽然其为人沉稳,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其内心是抑郁而苦闷的。当过了半辈子灰暗生活的他遇到阳光明媚的二十岁姑娘纪欧洲时,他确实就像是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想要去滚动一下了。
而这个纪姑娘也确实不是一般人,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她应该是周的前小姨子;从其年龄上来讲,也就比周的儿子大上那么几岁,算得上是子侄辈了。作为一个私生女,她太明白外遇对于家庭所造成的苦难和悲剧了,所以她要报复给她冠姓的纪家,而报复对象的第一人选,便是这个深得纪家上下喜欢的周宗亮了。
在周深陷爱情陷阱的时候,纪姑娘又使出了第二招,也是杀手锏似的一招——跟周的儿子谈上了恋爱。可以想见,当周发现最终的真相的时候,其内心会有多么的痛苦,这完全就是一个悲催的人物。
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什么别人不会中招,偏他就中招了呢?在他沉稳内敛的外表之下,其实也深藏着一颗不本分的心哪!如果他能更多地关注妻子的变化,是否也就不会走上这条悲催之路了呢?
小说《外遇》的另一个有意思之处在于,不仅主线故事是外遇,主线女主是外遇的产物,连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周宗亮的妻子,以及其姐夫等,也都或多或少有着外遇经历。这么多不满足于现状的人物,映射的是当下社会一种可怕的心态,如此下去,还能剩下多少幸福的家庭呢?
《外遇》是一个现代的故事,其文风却是旧式的,喜欢的人会觉得复古,不喜欢的人却觉得生涩,端看你如何看待了。
《外遇》读后感(七):劝导着自劝
名字叫外遇,里面的人果真就出轨了,还是男主女主都出,男主还不止一次。好吧,作为一个到处吸引异性的成熟英俊的多金男,他有着骄傲的资本,即便结婚多年他都过着一模一样的日子,即便他觉得他在妻子家人家里只有唯命是从的份,但是,他毕竟是有着自己的渴望的感情。当他作为一个劝导着大姨子丈夫不要离婚却不成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是他被自己劝导了,从而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这本书里的外遇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爱的要死要活,也没有人们意想不到的起伏和故事情节,可是说故事波澜不惊,只是男主的态度改变了,所以婚姻也更着断了。男主周宗亮,我总觉得他是一个混球,他不配得到爱情甚至他人的爱恋。和妻子多年的感情在儿子出生后尽然慢慢消失,以后的日子居然连夫妻生活都慢慢没有了。他以为是妻子不好,对他管东管西,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该,可是他尽然连妻子为了留住美丽留住这个家所做的改变都没有看到,妻子的整容、管教儿子、甚至是对他的直接的诱惑都被他忽视了,他想到只有那个人前光亮无比妻子的不好。当他从别人口中知道妻子整容的消息的时候,他只有惊讶和被隐瞒的愤怒。一个朝夕相对的女人,他尽然从未关注过她的改变,可是知道他是多么粗心多么不体贴的一个人。而他为了离婚主动搬离家的时候,他的助理也发现这个在别人眼中看似很优秀的男人居然对家庭电器一窍不通,可以说是无法生活自理。可笑的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却在别人的眼中炽热无比,连吃饭、坐飞机都受到陌生女人的搭讪甚至邀请……
一个家庭的相互调查,而且还是用的公司内部的侦探,真的很让人无语了。这个侦探最后因为无法忍受这样互不信任貌合神离的家庭而离开,真的让人觉得爽快。名门本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一个男人能智商低到这个地步真的让人觉得世界真奇妙。不要老婆要小姨子,男主还觉得自己是对的,尽管这个小姨子小他20岁,尽管这个小姨子只比他儿子大几岁。他的不满看到了老婆的外遇,一个看似优秀的老外。分手的结果是他和一个又一个女人暧昧纠缠不清却不肯负责任。后来的女友米医生很清楚的知道,想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喜怒不定的男人是 很困难的,可是她却沉沦下去了。
很棒的讽刺结局,让男主看到儿子和他自认为两情相悦的小姨子在一起欢笑的画面!最后的结局不得而知,只知道男主在凭借自己的意愿一直在逃避着。
《外遇》读后感(八):无花之果亦留情
外遇一词,总成贬义。作为爱情千古以来的反面产物,被世人唾弃。既然天生一对璧人,何必再节外生枝?老天却总不肯轻易放过你。
外遇的发生,却非一方过失,乃是双方的责任。那些都不是大错,却是事关性命的细节。你在此刻忽略了我的感受,我在彼时忍受你的挑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小积因,渐渐演变为出轨的理由。于是,该散的散,该聚的,也难重修秦晋之好了。
譬如书中的那位美男子宗亮,本来风也平,浪也静,欲劝姐夫青云与其妻亚洲重归于好,意外得知自己的妻子对自己有所欺骗,心头一阵阵大浪卷来,他忽然想改头换面了。果然,那头有外遇,他更坚定了。然而,单身了,又有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故事里的人物在现实中是有典型的。宗亮,好好男人,做到高位后,兢兢业业,顾家顾事业,堪称完美。美洲,宗亮妻子,生于富裕家庭,无时无刻不优雅,在家里管着宗亮,要求事事达到她的要求。再说另一对。青云个性自由,因此觉得在遇到真爱后再也回充满束缚的家中。其妻亚洲却因此丧失信心,拼命做整容手术,以求挽回所爱之人。都是修养极好的人,七情六欲早已深藏,却在外遇后,风吹浪起。
单身以后的宗亮开始回归自己,锻炼肌肉,找心理医生谈话,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最令我动容的还是宗亮爱上稚女欧洲那一段。亦舒的文字,总是简洁得彻底,多一字累,少一字缺。却是针针见血,字字如珠,叮当零落,一一嵌入心坎。生于上海长于香港的她,语言同时受吴语粤语影响,在她这里,妥善结合。
二十岁的女子最美。不说其他,那一双明眸流转,无需多言,便知其意。若当她专注凝视,恐怕是个男人,哪能招架得住?她一抬眸,你便直直能望其盈盈心底。二十一的欧洲的身上,活泼天真,充满才气,开始懂事——这样的稚女,只一眼,就抓住了四十出头的宗亮。一个是前妻的丈夫,一个是前妻父亲的私生女,这般邂逅的故事,注定以无果为终。年龄的差距并不可怕,差就差在了过去的人设了羁绊,使其天各一方,永不往来。
文行至此,仍无法点破。感情的事,非自己经历,就无法切身体会。已婚的男人,工作能带给他们最大的满足感,不过,家人的支持和交流更是支持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并非我们所见般坚强,他们也只是大孩子,需要关爱,需要亲密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被妻子挑剔与冷漠。
而外遇,是当爱情本身出了问题,双方不反省,反而去寻找他人的安慰。外遇,不过是逃避的一座孤岛,再多的调情,再多的倾心,再多的心跳,都逃不过生活本身的琐碎与平淡,更逃不过内心的责问。
花之果亦留情,这样的情,不能多留。你知道的,留也留不住。
不如归去。
《外遇》读后感(九):新瓶旧酒说外遇
亦舒的书名,有的文艺雅致,如《明年给你送花来》、《谎容》;有的引人好奇,如《天秤座事故》、《我俩不是朋友》;有的看似俗气,却有大雅,如《喜宝》、《灿烂的美元》,可是像这本书,取了这样一个直白的名字——《外遇》,在亦舒的系列作品里,倒是很少见的。
书名直白显露,内容却引人入胜。两对夫妻,均是神仙眷侣。姐姐嫁的男人爱玩爱闹,满身激情,夫妻间如胶似漆,却一声霹雳,各奔东西。妹妹嫁的男人木讷无趣,却谨守丈夫责任,教人无从挑剔。姐姐的婚姻结束了,妹妹的婚姻却继续着,可是经由这桩离婚事件,看似无从挑剔的神仙美眷却也有了裂痕……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纠结于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之间的抉择,可是,我们的选择常常是两者皆非,我们结婚的对象,往往是那个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最适合结婚的人。于是在功成名就,生活稳定之后,发现了自己内心一直空虚,需要找一个爱人来填补,这个人,自然不是已变身黄脸婆的枕边人。
若是,仍然为生活疲于奔命,大抵不会有这样好兴致。
所以在亦舒的笔下,我们的两位男主人公事业有成,又生就一副好皮囊,所以他们有实力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曾经的誓言变为枷锁,恨不能即刻摆脱。然而宗亮有道德有良心有担当,非得抓到妻子外遇才能理直气壮出走。哗,取得受害人的身份才能毫无愧疚,多好的结局!
只是在你凝望小姨子那恣意挥洒的青春年少时,有否想过,你的妻子也曾经拥有生命怒放的美好时光,而那时,她同你在一起。
当然妻子也是一样。
在破碎的婚姻里,不是谁都没有责任的。
所以人终究是自私的生物吧。
对于他人的好处,我们总是忘记得很快。
只看得见一粒粒灰白色的虱子,却不见那袭华美的袍。
至于全文的收稍,却并非喜剧或悲剧,亦舒给出了一个蛋疼纠结的问号。究竟与小姨子的灵肉纠葛是真是幻,她眼里迷蒙的爱意是真是假?是无法抗拒坠入情网,还是精心安排的复仇计划?
这样沉重的大锤砸下来,也无怪宗亮只有躲闪逃避了。
在读书时总忍不住想起《美国丽人》这部揭示中产阶级困境的影片,想到宗亮以后环游世界的身影,总感觉一个空的塑料袋,在他身边飘来飘去,飘来飘去……
《外遇》读后感(十):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亦舒的《外遇》讲了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
在小说里,亦舒对“外遇”做了定义:“外遇,即已婚男子在街外遇着另一名女子有不同寻常关系暧昧纠缠。”
其实,外遇与性别无关,与年纪无关,只与婚姻状况和责任心有关。
女人,也会背叛婚姻。
在《外遇》中,优雅高贵的淑女纪美洲嫌丈夫周宗亮不够斯文有礼、不够绅士风范,干脆放弃改造,直接找一个现成的符合自己理想的男伴。
只是,外遇之路并不好走。
女人孤身行走江湖,总归有点让人看上的东西,才会有人愿意陪你一起走。年轻时,有人爱慕你那青春美丽的容颜,想娶回家中,朝夕相对。年华逝去后,纵然美丽依旧,可是容貌和爱情对于经历过世面的中年男子来说已非唯一需求或者说已非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纪美洲终于明白,原来,理想中的男伴更看中她的钱财。
纪氏三姐妹全都是聪慧精明的女子。亚洲美洲出生富家,什么都不缺,之所以冒险做炒卖不过为了证明自己眼光精厉。当爱情与银钱冲突时,美洲毫不犹豫地选择分手,放弃爱情。而在欧洲的心中,爱情虽然可贵,却也可以拿来作为一项投资。
纪欧洲是纪父外遇所生的女儿,当年纪欧洲的母亲插足纪家,却终究没有等到纪父与正室离婚。纪欧洲作为一个私生女,承继了父系的精明,懂得利用自己与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前夫的一段感情,从大娘那里获取若干经济利益。周宗亮爱过、痛过,自以为伤口即将复原时,却发现纪欧洲又与他的儿子搞在了一起。
真是一笔糊涂账。
如周宗亮所说,因纪父的外遇,已经三代受损。
因妻子外遇而使得自己命运被改写的周宗亮呢,虽然一直以受害者身份出现,颇获书中各类女性同情。
但是,周宗亮真的只是纯粹的受害者吗?他真的是无辜的吗?
婚恋专家常说,夫妻之间,吵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压根儿就不吵架。
是焉。纪美洲去拉皮、去抽脂、去隆鼻,如此种种,作为丈夫的周宗亮竟然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出异样。他早已不关心她。
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陶乐妃称赞周宗亮说:“周先生是一个可爱的男人。”纪美洲牵牵嘴角说:“那是因为你不是他妻子。”
却原来,男人和女人都一样,在外面都是精装书,在家中却都是简装版。外人哪里知道夫妻之间究竟因何分道扬镳。
爱,是忍耐,是职责。只是,爱,也会被一点一滴地消耗殆尽。
周宗亮的新女伴米丰清楚地知道,与周宗亮在一起,一辈子都得服侍他喜怒无常的脾气,不是一件容易事。
而律师史一德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亲爱的,你们把周宗亮看得太单纯。他什么年纪,什么身份,你们母爱泛滥,只觉得他忧郁可爱,一直是受害人。游戏,是一场游戏!他即使受到丝微伤害,也不会放弃生活乐趣。”
世事讽刺。在生活中,致害人往往以受害人的姿态出现人前。
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外遇”呢?
周宗亮的一位女同事在开篇便智慧地指出光明大道。且看这两位女同事的精彩对话。
女同事仰慕地说:“从头到尾,周未曾流过一滴汗,我们几乎心脏病发。”
“不用想他了,他儿子都十多岁,他对家庭忠心不二。”
“好男人都是别人丈夫。”
“我不知你怎么想,我不惹已婚男子。”
“周最吸引人是什么地方?”
“我不知道,我不去猜想。”
你瞧,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