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5-08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10篇

  《两个人孤独:暖心经典绘本》是一本由素黑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一):爱不是目的,而是优化生命过程

  突然觉得,三月份是一个很适合阅读素黑的书的月份。连续三年,我刚好在三月份的某个晴天读了素黑的书。

  2014年三月,我读了她的《一个人不要怕:完美升级版》。她在书里有一段文字,说:“我只会说,全部感情都是真的,都是实在的,正在发生的,全部都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所有在我身上发生的都是我的一部分,我要学习的是先接受,可以的话享受它,不能承受的便离开它,让它离去。别去管那是不是命定的。笑是好的,哭也不坏。关照情绪出现,看着它经过,可以想象它在自己里面,无论发生任何事你都给它光芒,让它经过你。穿过你而去,它没有停留,却经过了你,让它离开吧,记住不要锁住情绪带来的能量,要让它流动。”反复的体会中,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开始学会关照自己的情绪与内心,不再执迷不悟的去质疑,去追问,因此终于放下了多年来扰乱我心的一段感情。如今再看,它们都是我生命中真实发生的一段故事罢了。

  2015年三月,我读完了《在爱中修行:暖心经典手绘本》,因着素黑的那份清醒而越发喜欢她的文字。她在自序《修什么行:先回归生活的最基本》里曾写:文字之外,我更相信回到生活里,才是真正的修行。“修”是修炼,“行”是行动。她希望读者能走出文字,站起来,走出去,贴近生活的真实。她总是让读者们亲身去感受、去成长,而不要企望在文字里就能轻松的获得救赎

  在最新出版的《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里,素黑借着自序《我其实很渺小》再一次发声,认为,每个人只能面对自己。对于诸多求助,她也无能为力,她的付出,比浪花还小。她没有强大力量改变什么,她只是告诉自己,希望得到、感受到怎样的爱,她就要先为别人付出怎样的爱。除了爱,素黑这一次还提到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认为爱其实并不是目的,而是优化生命的过程。“最大的幸福,是活得自在自由和喜乐,心安理得,不否定关系,也不拘泥关系。当你无须害怕或隐瞒什么,能保持清醒和感知,接受命运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时,你便自由了,这时才能真正体会深层次的爱。”

  书里,主要分了四大板块,包括病态恋、胡乱爱、性困局、灵幻梦,通过四十个案例,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在爱情情爱中苦苦挣扎的女人们,他们的怕与爱。可即便读过太多关于爱情的文字,你还是会在素黑分享故事里感到吃惊震撼,而开始猜想,女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同为女人,也不曾真正懂得女人。她们有的狂看A片只为麻木自己;有的因为看了一部《两生花》,便去了法国放逐对性和爱的浪漫幻想,一去就是十年;有的贪恋别人的拥抱,只要亲近她的男人,她都主动送上身体;有的多年来,恋爱关系不少,却总是被虐待、被抛弃,没有一次能够开花;有的在家里就是朵白莲花,在外面却把自己搞得像个荡妇……。各种各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后觉得唏嘘,也在这种唏嘘中开始反省和自我认识。

  商场里匆匆路过的女顾客,写字楼里一身正气迎面走过的职场女性大学校园里充满浪漫气息的女同学,甚至在麦当娜排队时遇到的嘻哈女王,都让我意识到,她们是充满故事性的。或许有一些机遇来到,当她们向我倾吐她们的故事时,我看到的不再是只是她们的恋爱,而是女性的盲目软弱。我们每个人都有盲点,自我执着,很难靠自己突破蜕变。可借助于爱,我们能够看到自身的局限性,正如素黑所言:活着需要很大的能量,爱是最大的能量。我们关心的不是如何处理好爱情,甚至不是爱的本身,而是要揭示爱情的终极功能,以此回应一个最根本存在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素黑在不断的成长与参悟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借助于她的分享,我们不断的反思自己,在情感中得以疗愈。

  这个爱黑、爱素、爱自然,认为生活简单就是最好,住在繁忙香港安静的岛上,喜欢一个人,喜欢抱树,喜欢尺八的治愈系女神,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爱不是目的,而是优化生命的过程。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二):爱本来就是孤独的

  一提到爱情,不管男女两眼都会闪光,有人期待,有人害怕,还有人恐惧,但是让人捉摸不透。

  这本《两个人的孤独》与其说是帮助恋爱男女解释爱情,教会怎样爱,不如说是给女性的一个爱情忠告吧。

  我是一个女人,对于书中描述的女人困惑很能理解

  书中陷入爱情漩涡黑暗的这些女人,是软弱的,是不独立的,即使一个表面上的女强人,一回到家中冰凉的床上,心中的寂寞与孤独自觉涌上。

  你敢说,自己没有过这种感觉吗?

  爱是什么?她们以为是爱情是消除孤独,依赖一个男人,被男人宠爱照顾,可是结果,她们反而更加孤独与空虚,因为一旦男人离去,她们生不如死。

  幸福是什么?她们以为是找到一个宠爱她们的男人,可是结果,当再次碰见旧爱,偶遇新欢,她们的婚姻忠贞崩塌了,她们用更多的放肆填满内心的空白,但还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

  书中的女人不是特例,是千万女人的隐射。

  书中所描述的既有病态爱,胡乱爱,又有性困扰,还有关于爱情的梦。这些爱情并不是全部案例,但可以作为现代都市青年复杂爱情的代表了。大多数故事一点都不简单,每个病例都及其复杂,甚至有的女人的行为让人匪夷所思。有女人为了得男友特别关心,不断让自己生病;有女人为了不独自睡觉,跟网友滥交;有女人为了贪婪,在跟现任丈夫过幸福生活的同时,还与旧爱偷欢。如果拿到台面上,自然会被网络洪水淹没,一味地辱骂和责备能酒醒一个人吗,倒不如去冷静分析,自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该怎么解决

  其实,每个不健康的爱情背后,总有往事伤痛童年阴影。这本书中,每个故事后面都有素黑用心地分析与化解。

  这其中的核心是什么呢,素黑在书的扉页写道:做回你自己,成为你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爱。

  我很喜欢素黑陈述故事的手法。她把自己当做她们,用第一人称讲述着自己令人困惑,有时候是不齿的事。即使赤裸的性事在笔下都成为了一件再正常不过,但又极其重要的事。对于素黑来说,也没有多么不齿,越是觉得不齿不就是看不起自己,逃离自己吗?

  书中很多女性都来自于香港,素黑也繁忙于香港的一座岛上。我诧异于香港女人的浪漫情怀开放性生活。当然,我也知道,这并不能代表所有,在大陆,陷入这样爱情迷途的女人也比比皆是吧。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书中的心路历程。就像自己,虽然现在是个身心健康的女人,曾是乖乖女,好学生,职场白领,可我依然有过书中所描述的一样的困惑!

  借此书,我还想说,爱情不是女人的港湾,爱情不是女人幸福的所有。爱情中要有付出,但一定也要有理智。当你的爱情让自己失去了自我,那就放弃吧,那已经不是真正的爱情了。

  正如素黑告诉我们的,孤独是本来就有的,以后都不会消除,爱情不是为了消除孤独,而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那份骄傲的孤独!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三):愛

  林亦霖

  就像这个繁体的“愛”。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愛”字里面会有一颗心。倘若不爱了,心会疼;若正热恋中,心会暖。真正的爱,就像心外面的铠甲,会保护着心。

  爱不是占有,而是一种付出,当然,这种付出是双方共同的。世界上唯有爱的计算是乘法,一方为零,双方归零,哪怕你再轰轰烈烈,再海誓山盟。当不爱的时候,那就是不爱了。

  读完这本书,“爱自己”突然浮现在脑海里。就像书中很多人的故事,为了别人而自残,为了家庭不幸束缚自己,为了利益困顿了自己,等等。为了很多事情,让自己困兽犹斗,甚至四面楚歌。不再是自己,不再爱自己。变得为他人而活,在乎他人甚至超过自己。

  很多时候,爱情像银行,一个人拼命往里面存东西,存下关心的情感,存下体贴的内心,存下生日惊喜,存下时刻祝福。当一方不爱时,爱情银行霎时间倒闭。你苦,你心塞,你困顿。怎么能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呢。我那么爱他。那些付出的,一点点都没收回,你还我时间,还我付出的点点滴滴

  所以,当一个不爱你了。你知道后,不是停下来,而是不甘心,付出了那么多,结果一无所获。然而,有时,是你自己太贪心了,想要更多的爱。爱,再多也不算多,所以会在几个人之间徘徊。

  “愛”只有一颗心,也只能守护一个人。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白头到老。当你选了一个人,愿意和他结婚、育子、过家,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最美好的,不是你错过了我的青春年少,而是,你能拉着我慢慢变老。这样的感情沉淀下来,就像一杯茶,初品苦涩,品时干爽,饮后留香。这样的感情,不用言语约束,没有物质纠纷。因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信你,因为我爱你。

  很多时候,因为爱,我们迷失。会诚惶诚恐,会患得患失,会放不开,会拿不下。

  会迷失自我,会不敢爱,会过分爱。当然,我们要学会爱自己。每个清晨吃早饭,每个夜间散步。会懂得生活的艺术,也会在朋友面前犯二。有自己的爱好,一个人也能很好地消遣时光。喜欢咖啡或者茶水难过,不开心,就找个地方让自己的心休憩下。整装待发,再次征程

  书里的女性胡乱爱、相信梦、性成瘾,都是不自爱表现。去爱一个人,不是遇到一个爱一个,也不是不去珍惜。而是找最合拍的那个人。能受得了来你发火,能舍得为你付出,不会长不大,不会很糟心。要相信,总会遇到那样的一个人,懂你,体贴你,理解你。他的世界只有你,你就是唯一。你们会有共同的世界。

  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在最美的时间里,遇到最对的人。倘若,错过了这段年华。也不必可惜单身日子里,就让自己把心护好。那样,有天,遇到正确的人,告诉他。

  “嘿!我等了你好久。把我的心,放到你的“愛”吧。“

  “好!”他一定会如是微笑道。

  你瞧,“愛”就是这么简单。一颗心,融入另一颗心。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四):活着是为了更大的爱°

  ——评《两个人的孤独》

  文/蓦烟如雪

  “我们都害怕孤独,希望得到幸福,希望有个很爱自己、自己很爱的人在身边,陪伴终老。”说来,这都是每个人的希冀。但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存在体,因为性格不同,所以每个人获得幸福方式都不一样。

  也许有人会吐槽说自己并未获得幸福,可幸福或大或小,关键在于感受。

  而《两个人的孤独》这本书就是让你看清爱的全部,以及抓紧当下的幸福。

  素黑,作为华语世界首席情感疗愈作家,她的一部分作品也让我们渐渐开始熟知她,好比《好好修养爱》《学会爱,超越爱》《自爱,无须等待》等,似乎她就是一个为爱而生的人,她渴望每个人都能做回自己,她说自己没有做过什么,她只是一个掏出一颗心聆听,作为一个感性听众,她不是单一的,而是循环性地给予对方建议,用传奇的能量向人们传递爱,疗愈爱,当然,她也没有夸大其词,说自己的能力多么超凡,反而谦虚地说道,我无法帮到任何人,也没有那种超越人性神奇能量,她和我们一样正在经历平凡人生,她只是希望能陪着大家走一段,一起能看风景,能发掘生活的智慧和喜乐。

  可以说,在心态上,她是愉悦的,她不拒绝悲伤,但是她与众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不盲目,她选择优化生命的过程。

  这本书是一个心性疗愈手记,里面记录了40个病态恋,从渴病症患者伊芙莲开始,她作为一个护士的过度依赖性,在自导自演生活中,她的病态逼走了自己所爱的人,而这种人,在素黑的眼里是没有必要沦为病态悲情剧,反而要正面滋润爱,不再依赖药物和自虐的凄美,还有Purple的自制悲壮式不幸,表面希望自己独立,却实际弱得要命,给自己自制假象,以为拥有爱,所以,素黑给她的良方是寻求他爱是借口,自爱才是出口。

  在书中,很多良性观点,都用黑色粗字显示出来。在她眼里,狼狈的爱情不是没有原因,自哀自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在她笔下,认识自爱是重要的,朋友只能给你安慰,而咨询师却可以给你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愿意接受治疗。在很多程度上,每个人都显现一定的心理疾病,当你无法适从,无法走出困境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逃避身子妄想一切负面都将发生自己身上,而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面对孤独,学习与孤独相处。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爱的本身就是孤独,两个人的爱是两种孤独,一起分享。孤独并没有不妥,反而令生命更自足,更懂得容纳别人,更懂得爱。”

  这是一种孤独的正面性,与孤独为伍并不可耻,关键在于自我的态度,素黑用一种清醒的视角去呼吁每个读者,以宽宥的心态,以慈悲的陪伴,去直面人生的各种棱角。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在病态恋中,就写了9件仇视、癫狂、甚至自虐的各种病态感情,在第二部分胡乱爱中,她细数了一些胡乱发脾气、任性、纵欲,以及选择偏差、闪电爱的各种情状,在性困局中,她没有偏私于女性,也用男性视角去对等性爱,她告知女性不要随便送上身体,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视性能量的流放,在第四部分灵幻梦中,她用事例去解析每一个噩梦缠身的背后,梦是情绪借来释放自己的过程。所以素黑的剖析个案上,更为人性化,她要人们把不安惊恐那些都收敛好,好好将它们释放。

  所以她希望让梦为自己自然排毒,放松,不执着,要给自爱,自信,珍惜眼前的一切。这本书会教你告别软弱,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绪,能接受自我,能获取能量,看透关系,甚至是优化生命,活得自在且平和。

  我还是喜欢这句,活着是为了更大的爱。

  :我个人还是挺喜欢书中插页的水彩画,喜欢水彩的也可以看看。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五):自助者 天助之

  《两个人的孤单》里面记录着40段走入困局的两性关系,承载了40个女人的迷惘痛苦和期盼。素黑说自己的能力十分微小,她无法解决每个人的难题,除了耐心倾听。她真诚、低调,但并非真的如自己所说那般,除了倾听,无法做到更多。也许,这就是素黑,一个真正懂得爱,也尊重人性的女子。

  物欲横流的世界,病态的爱恋、畸形的依赖、狂躁的人性隐藏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下,恣意流转。卖隐私博出位的人越来越多,靠隐私上位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边是带着病态表演欲的自暴隐秘私事,一边是带着怜悯又鄙视的优越感,却又要靠转述和指指点点赚钱。不管真假参半的隐私话题有多火爆,也不管写情感性事有多赚名利,素黑始终只是“以传奇能量向世界传递爱,疗愈爱”。

  一般看这种情感类的书籍,我通常只会当成八卦杂志翻看,看看故事,唏嘘几声,就没有然后了。看《两个人的孤单》,却没法把它当作一本两性杂志翻看。有的情感作家写故事,极尽曲折之能事,六分的情节硬要充实出十分,即是自己想要浮夸,怨不得读者把书当消遣看。然而面对素黑,面对《两个人的孤单》,也怎么也无法摆出这种敷衍轻视的态度,因为她的文字充斥着她的能量场,充满那种叫人不由自主屏住呼吸静下心情,做一次生命探索之旅的魔力。

  素黑的故事,确实如书宣传的,更像是案例的写法,文风简洁,叙事明快,不拖沓不烘染,不似浓墨重彩的油画那样让人耗情耗力的去理解前因后果,更偏向中国水墨画般脱俗隽永,即便是匆匆一眼扫过,不能抓准情节,那种意境也已进驻到观者的脑海中。访谈式的写法还原了对话情景,读者的心思不会像当事者那样无助,也不必像看小说似的跌宕起伏,清醒的人,才能够看清素黑的剖析,体会爱的能量,感悟生命和成长的意义。书中那些为情感所困的女人,她们也是清醒的,诚然,她们在两性感情处理上烂到极点,可她们的人生尚算清醒,敢于面对有问题的自己,勇于寻求解决途径,自助者方得他人相助。

  每一个个案后面紧跟的,是素黑的案例分析和后记,有时是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时是借助潜意识等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治疗;有时只是寥寥数句分析,总是一语中的。

  故事讲的淡淡的,剖析也是淡淡的,没有用力过度的痛心疾首,也没有高高在上评头论足,尊重生命个体的意愿,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她们走出迷宫,是素黑的方式,也是素黑的风格,她用清醒和慈悲播下爱的种子,何时发芽,长成何种模样,依靠的只能是当事者自己。

  文/团团花哚 2016.03.18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六):在爱里面对自我 ——读《两个人的孤独》

  文/居声自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说婚姻: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两性关系,有人认为是完全无私的,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即使大部分人不知道爱情怎么发生,但是一切生理上精神上的好感,仍然从头脑、感情或是本能的计算出发的。男女之爱主要是一种自私的感情,而自私就是斤斤较量的计算。可以说,从理论上来说,这些问题也许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甚至没有“参考答案”,只能是在我们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呈现,去体味。

  但是无可否认,在这种“实践和体味”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当然,如果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古往今来,这些问题其实一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差异,激烈程度有差异而已。素黑女士的新出的《两个人的孤独》是一部心性疗愈师手记,围绕四大爱执主题:病态恋、胡乱爱、性困局、灵幻梦,选取40个具体的案例,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分析,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只要处于困惑中的人们能仔细品读,就能“获赠生命温柔、有力的能量回馈”,促使大家回到正确的“运行轨道”。

  书中的一个个案例都是鲜活而真实的,有的甚至就是作者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同时作者在选取这些例子是也是真诚和用心的,不仅有代表性,也有冲击力。同时,作者在或长或短的剖析中,既有解决现实困局的钥匙,也有思考上的深化,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也许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心理学家也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是正如素黑女士所说,“我无法帮助别人,因为我也跟你一样,还有很多盲点,充其量只能分享我的生命体验,以及对爱的信念”,因为,“每个人只能面对自己”。其实这就够了。

  素黑女士是香港及内地知名心性治疗师、作家及演说家,同时也是文化研究硕士、催眠治疗师、散文家、旅行者,被誉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情感自疗作家,读她的作品,除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更多的还有超越心理学和情感的思考和启迪。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七):最近流行势均力敌的爱情

  “放手啊!我的事不要你管!”

  “好啊!那分手咯!”

  梨花带雨哭着求TA:“不如我们重新开始吧......”

  “有还是没有?我问你有还是没有啊!”

  “没有啊!我跟TA真的没什么啊!”

  “是没有还是还没有啊!”

  “感冒了。”

  “记得多喝开水。”

  “我说我感冒啦!你就不能回来照顾我吗?到底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

  ......

  像这样的对话想必大家在电影中看过不少吧,还是自己的生活就曾出现过类似的画面呢?请不要单纯的觉得他们zuo,他们也不是故意的无理取闹。【安全感】、【占有欲】、【不自信】.....才是感情问题中的关键词。

  素黑新书《两个人的孤独》中,收录了40个女性情感案例,其中并不乏高学历的职场达人。在事业上,她们能从容不迫的处理各种危机,可是一旦沾上感情的事就丧失了理智。素黑把这些故事归纳为四个主题:病态恋、胡乱爱、性困局、灵幻梦。

  先自爱,然后才能被爱,被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当你开始害怕失去一个人时,那个人注定与你渐行渐远。最近热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掀起一股【势均力敌】的恋爱风潮。太欣赏男女主角的个性了,价值观谈不拢便立刻分手,既干脆又不做无谓的纠缠。然而要做到他们这样,谈何容易。前提是我们得先把自信的独立精神修炼到家,比如像女主那样单身时依然把生活过得丰满。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往往因不习惯一个人的孤独,还没准备好就急于求爱,导致两个人的生活却更加的孤独感爆棚。

  爱是付出不是索取,这是一句老话了。在恋爱中迷失自我的人,往往想要的太多。素黑说两个人走到一起是技术性的,因为沟通和适应很费神。还是打消完美恋情这个念头吧,浪漫的人不一定心细,体贴的人可能情话负分。至少在地球上应该不会存在宋仲基与叶问合体的男人,也没有宋慧乔和张永成二合一的女人,就算有人家又凭什么要选你呢。

  有人说,从一个人的择偶标准就能看出TA缺什么。我个人觉得挺有道理的,不如找到自己的缺口,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不为任何人,学会为自己而精彩的活着。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遇到势均力敌的爱人,让爱情替生活加分,不再孤独。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八):在爱里慢慢长大

  《两个人的孤独》——初读书名,我便被深深地打动。这一刻,这句话像一柄利剑,直接刺在了我的心上。我不知道这世间是否所有身在恋爱或婚姻中的女子,都会有类似的感触。我因了这句触动心扉的话语,愿意跟着作者素黑,去探寻情感疗愈的世界。

  素黑,两岸三地奇女子,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情感疗愈作家,被誉为“以传奇能量向世界传递爱,疗愈爱”第一人,首位荣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授聘之学生成长导师。我很好奇,情感疗愈到底是什么样神秘的世界。在书中,她环绕四大爱执主题,即病态恋、胡乱爱、性困局、灵幻梦,通过40个管理爱与关系的情感案例,教会你放下情感关系中的追求、占有、死守和伤害,获取生命终极的平静与快乐。

  我想,每一个女生的身上都曾有过感情的伤,所以愿意跟着素黑,去读别人故事的悲喜,看素黑独特的心理剖析。甚至,会去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好治愈自己心中无法对外人言的伤。

  素黑说,“人最大的心病不是被否定或离弃,而是自我否定,从没接受过自己,以至我们需要找个人去爱自己,于是,恋爱变成不爱自己的替身。”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内心的伤口。她用一个个案例,带我们去探寻每个故事主人公背后的伤,引领主人公去好好对待受伤未愈的自己,让过去的伤化成爱的能量,驱散内心的阴影,照亮前行的路。她用一个个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股力量,虽然幸福并非必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而去生活得积极正面。

  对于生命中昙花一现的缘分,素黑教我们以释然的角度来看待命运的安排。她说,不可能也是缘分,不要执着,只有不执著的爱,能量才会流动,才有希望和可能性。每个人的出现都有一个你愿意叫作命运、命中注定的任务,但不需要强迫自己去理解,那样只是让自己执迷不悟而已。他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任务完成了便会消失,也应该消失,这并不是坏事,所以不必耿耿于怀,折磨自己。

  书中最有意思的是第四部分灵幻梦。通过素黑对主人公一个个梦境的分析,我领略了梦境的神奇,及梦所传递的复杂有趣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释然的看待平日所做的那些毫无逻辑、非常混乱的梦。原来,梦是很好的精神排毒过程,可以令身心得以舒缓,把压在内心深处未能释放、未能如愿的负面能量一一释放,平衡意识,令人得以正常健康地生活。人若是不做梦,大概早就疯掉了。

  跟着素黑,听她讲一个个故事,轻轻牵住她的手,让她引领让你一步步告别软弱、管理情绪、接受自我、获取能量、看透关系,最终优化自己的生命。素黑认为,爱到终级的感觉是慈悲。我想,正是带着这样的慈悲,所以她愿意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轻轻放下爱的种子,让爱发芽、成长,让每个人自己开花,让每一个读过此书的朋友,都能够活得自在、自由和喜乐,心安理得。

  素黑说,爱的本质是成长。来吧,亲们,是时候长大了。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九):不否认过去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两个人相爱的奥义

  可能是处于专业的原因,对自身的探索比较在意,而素黑就是在读大学时就一直关注的作者。从《放下爱》《一个人不要怕》《好好爱自己》等作品一部部看过来,直到《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问世后才猛然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似乎在工作后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内心了。

  最初被素黑吸引,除了她很像我们专业一位以职业生涯辅导而著名的白老师之外,还能从书中感受到作者本身自带的平和气场,能让读者有心平气和坐下来慢慢审视自己内心的能力。

  《两个人的孤独》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装帧更加精美细致,新增的插画部分会让人有种在看水彩版几米手绘本的错觉,很清新很温暖。写作风格也和以往散文形式的文体有所差别,让人更清晰地感受到素黑在其中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存在,对于来访者的种种情绪、倾诉不作是非的判断和评价,只要来访者能够正视、接受当下的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好。

  就作品本身来讲,《两个人的孤独》不同于以往一个人生活应该如何自爱的主题,1+1>2,两个原本独立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个体走到了一起,发展一段亲密关系,其中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有些人会正视其中的问题,有人则难以避免地绊倒在这里。

  书的主体其实是40个鲜活的临床案例,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可能不被主流的价值段、道德观所接受,或多或少都会被贴上病态、胡乱的标签。但是从每一个个案的展现与陈述中,刨除个人的主观态度,我感受不到作者对此有任何评价的字眼展现,包容是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感受,虽然已经脱离这个专业许多年,不否认不评价也是心理咨询师在个案咨询中最难能可贵的特质吧。

  对于这40个个案,我并不想多说。每个人由于个人经历的不同都会被生活琐事、情感或多或少的有所牵绊。书中最为打动我的则是素黑在前言中提到的观点,当然这也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不论两个人的关系有多亲密,哪怕是母女哪怕是情侣,每个人都只能面对自己。活得自在、心安理得的一个人遇到了另一个人,能够相互看到自身的盲点,自我所执着的痛点,并能通过两个人的相处脱胎换骨,不否认坦然接受过去的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或许才是两个人相爱的最好结局。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十):自爱才是双方关系中最大的王牌

  没看书之前,我并不知道世界上竟有如此多非主流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本素黑作为治疗师的治疗手记,记录了形形色色来找她求助的女人。如果你现在或曾经受困于情感,本书值得一看。

  全书分为病态恋、胡乱爱、性困局、灵幻梦四个章节,弥漫着对于爱情的思考、批判、怀疑、纠结、得失。虽然每个部分的案例都阐述的十分简洁,素黑给出的治疗方案看似武断,但不妨碍在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得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本书里,有24小时黏着男友到被诊断为精神病的女人;有频繁和陌生人一夜情找不到自我的女人;有沉浸于对老师投怀送抱到无法自拔的女人........看来看去,还是归结到无法自爱四个字。

  现代社会压力大,我们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社会化进程,被期待寒窗读书十几年,被期待结婚生子养孩子,一路走来,稍微有点探究精神的人都会有困惑的时候,除去乖孩子、学生、妻子、母亲这些身份,我还是谁?我有什么用?我活着为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理想?我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这些问题是如此的无助,残酷,令人倍感前路的孤独和无奈,人一不留神就会缩进自己的乌龟壳里面不肯出来,拒绝面对世界,心里意淫着,就让我当个弱者吧,当个什么也不行的病人吧,这样就没人在意我其实不敢面对世界了。

  那么多女人都在爱和性里迷失,恰恰是在逃避现实的困难,逃避现实的世界,逃避面对现实所需要的勇气。

  本身叫做《两个人的孤独》意在于此。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孤独的,无论拥有看似多么美好的爱情或者婚姻。这世上没有人能给予真正无私的爱,那种想要为人一心付出或者毁灭的想法是不值得的,爱情和婚姻本该就是女人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主食。

  爱情是如此脆弱,就像一株刚发芽的娇嫩植物,你们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时不时来浇浇水,那么它会不断的生长,甚至开花结果,令人艳羡。如果一开始就迫切希望它能快快生长直接结果,每天不停的浇灌,施肥。那么也许会绚烂如昙花绽放一宿,而后瞬间结束。

  这类问题常见于女方,也许出于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原因,女人总是更重视感情、家庭而不是自己。男人往往更大概率有自己的事业、兴趣和爱好,从中能得到极大地满足感。而女人大多渴望从感情中得到生命的满足感。适度渴求满足还好,如果女人急于对方的爱,最终只会受伤。

  有句话说的好,一心最渴望融入群体得到他人关注的人,往往最得不到他人的关注。而最急切渴望别人的爱的人,往往也得不到爱。

  这本故事里的人大多病因在此,表面上她们放纵、迷乱自己,看上去开放、热情、轻易得手,其实比谁都渴望爱。

  可是真正的爱又恰恰是,先要自爱,别人才会爱你。

  一个女人,努力独立,努力美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这时再去爱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我一个人过得很好,我看你也不错很吸引我,如果你愿意的话,我邀请你来和我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我相信我自己也能过得幸福。如果你冒犯了我的底线,那一句拜拜我绝不挽留。如果我们相处下去真的不错,那我会考虑婚姻和一辈子在一起。

  我知道爱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灵魂,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会通过折磨和放纵自己来得到自虐式的满足。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对方基本的尊重,才有了双方关系中最大的王牌。

  引用书中的一段原文结尾:

  没有一个人可以依赖任何人,不是人家依赖不了,而是每个人最终都必须经历孤独,面对孤独,学习和孤独相处,这才是人的尊严和本质。爱的本质就是孤独,两个人的爱是两种孤独,一起分享。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令生命更加自足,更懂得容纳别人,更懂得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两个人的孤独:暖心经典手绘本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