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5 03:03: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10篇

  《使女的故事》是一本由(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一):压迫与反抗

  5.18 打卡,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完结。

  这是我第一次看这位加拿大女作家的书,看书评都说这并不是她最有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接下来还会看几本其他作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常常被称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现有的作品包括14部诗集,11篇长篇小说,5个短篇小说集,3部文学评论。算是很高产的女性作家了,她所写的《使女的故事》是典型的反乌托邦。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美国,受核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大大降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成为了附属品,也就是使女。这些使女会被送到无法生育子女的精英家庭中,代替女主人成为孕育生命的工具。

  摘抄:

  【我站在街角,全當自己是棵樹。】

  【自由有两种,丽迪亚嬷嬷说。

  一种是随心所欲,另一种是无忧无虑。在无政府的动乱时代,人们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如今你们则得以免受危险,再不用担惊受怕。可别太小看这种自由。】

  【正在说话的是珍妮,她忏悔了十四岁时遭人轮奸及流产一次的经历。上星期她说的也是同样的内容。当时讲述时她几乎有些沾沾自喜。很可能根本子虚乌有。上忏悔课时,与其说没有什么可忏悔,倒不如编造些东西出来。但因为是珍妮,想必多少还有几分真实。

  大家来说说,这是谁的错?海伦娜嬷嬷问,举起一根胖胖的手指。

  她的错,她的错,她的错。我们异口同声地反复高喊。

  是谁引诱他们的?海伦娜嬷嬷满意地微笑着。

  是她,是她,是她。

  上帝为什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为了教训她,为了教训她,为了教训她。】

  【所谓正常,丽迪亚嬷嬷说,就是习惯成自然的东西。眼下对你们来说,这一切可能显得有些不太正常,但过上一段时间,你们就会习以为常,多件不怪了。】

  从一开始失去工作失去社会地位失去丈夫和女儿,到后来行将就木成为红布底下的行尸走肉,再到最后被“五月天”带走,留给人们一个未知的结局。

  一旦习惯,“受虐”也成为了一种依赖性的享受。一旦习惯,什么道德法则都可以不顾。

  可是,真的会习惯吗?

  这几年读的反乌托邦作品也不少,从经典的三部曲到前几年大火的饥饿游戏。

  压迫与反抗往往存在于一处,反复转变着角色。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二):未来的社会是怎样呢?我祈求不要变成这本书中的样子

  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一切会有变化吗?

  目前的社会结构看起来非常稳定,似乎是默认的设置先进的设置,好像到很远的未来都应该是这样的。

  可是最近读完的这本书,虚构出一个未来社会的样子,看完只觉得震惊,浑身发冷。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The Handmaid’s Tale》(《使女的故事》),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写于1985年。

  这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完全描述了一个虚构的社会。

  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后的美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核污染废料遍地,导致不孕不育现象越来越严重,适龄的女性只有四分之一能顺利生育健康的胎儿。

  一夜之间,一个宗教组织控制了国会,推翻了原有政权,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新政权,名叫Gilead共和国。

  Gilead共和国的一大宗旨便是——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是属于国家的财产。

  所有的女性被赶出了工作岗位,不能独立工作。女性的银行账户被查封,所有财产转移给她们的男性亲属。

  一些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集中进行洗脑之后,控制起来,成为了使女(Handmaid)。

  她们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权利,被送到一些国家统治阶层男性指挥官(Commander)家里,唯一的任务就是替指挥官生下孩子延续下一代。

  使女在指挥官家里受到指挥官妻子的管理,她只能穿红色使女制服,只能在妻子的见证下和指挥官发生关系,而不能有任何感情交流,若生下孩子,也不能自己抚养而是属于妻子。总而言之,使女就是“有两条腿的行动的子宫”。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使女,她叫Offred。这甚至都不是她的真名,而是由于指挥官叫Fred,of+fred,组成了她的名字,意思就是她是属于Fred的。

  对,Gilead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女性失去一切,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失去了。

  更可悲可叹的是,在一次Offred和指挥官的谈话中,指挥官坚定地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世界从不意味着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更好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一定是更坏的”(’Better never means better for everyone, it always means worse for some ’)。多么的自信满满,多么的理直气壮。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既得利益者,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从不认为当前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作者就是通过Offred的视角,非常真实细腻地描写了这个社会。

  书中很大的篇幅花在对主角心理活动的描写上。于是我们看到,一夜之间突变的社会,一个曾经有着工作有着幸福家庭和孩子的女性,在Gilead社会中的痛苦和挣扎,她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有秩序的妥协。

  除了这个令人反思的社会构建,这本小说本身的文字也非常精彩。文章的结构很有新意,是一本需要耐下心来慢慢读进去的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跟随作者的笔触,一点点地揭开这个未来社会的框架,一点点地被震撼。

  这本小说还在最近被hulu翻拍成了同名电视剧,将在4月26日上映,主演是Elisabeth Moss。看了预告片,我是相当期待。

  这个关于使女的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谬,对吧?可是谁又能保证它们一定不会发生?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采访中提到,这本书中提到的细节,大部分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看看关于“代孕”的新闻,看看这个小说里的剧情,细思恐极。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但也不想把手中拥有的权利当做理所当然。一旦松懈,就有可能失去一切。

  未来的社会会是怎样呢?一定不要变成这本书中的样子。

  —— 文章来自公众号luluto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三):使女的生活

  女性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处于弱势地位,从前使女们得到精心照顾只是为了尽可能优秀的下一代,没有人真正把她们当做人来关心。可是她们反而会有比男人更浓郁的情感,更切实的悲伤。女儿被夺走,与丈夫分离,母亲被送往隔离营,我很容易的就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心碎。可她呢,依然选择生活下去,带着记忆。虽然这些回忆令人痛苦,但总比空白好。晚上,当夜色笼罩了一切,当现实令我无处可去,我还可以将记忆取出慢慢擦拭,即使这意味着亲手折磨自己。我想要快乐,可是生活中少有,那么痛苦或许也可以给我安慰。悲伤这个词已经不能表明那深深的心痛,唯有痛苦才是我的美酒。生命可以承载数不尽的痛苦,我不明白生活的意义。有时也会淡淡的想着死亡,死了就不会这么痛,但我挂念父母同时害怕痛苦地死。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四):对红色的恐惧症

  昨晚睡前看了几章《使女的故事》。我隐隐觉得世界上的女作家之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比如阿特伍德,安妮·普鲁,和杜拉斯。是女人的某种天生粘合性?口语化的写作,黑色幽默。倒是男性作家之间看不出这种普遍的联系。海明威和保罗·奥斯特绝对不是一家的。这就是比较文学吗?我不是文学系的,anyway。

  说实话,这个故事我还没看完。虽然阅读速度正常,但读久了就出现打野的现象,有时一个句子想好好琢磨,结果就是在前二十四章我已经有被吓倒的趋势。我不想纠缠反乌托邦到底是个什么主义。别说主义。我的意思不是胡适那句话,而是因为我实在搞不懂那么纠结的东西。这本书讲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现象,人在社会极度失控的恶劣中容易发展邪教。从原有的教条里衍生出的高压政权和名正言顺的暴力。自欺欺人。宗教是个多么堂而皇之的恐怖借口啊。

  印象最深的一段时说女主人公还有正常家庭生活时,在超市里,一个女人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还哭着嚷着说这是上帝的旨意。问题是:她该被怎么定罪呢?充其量是宗教狂热分子,并且劳动改造什么的是行不通的。你怎么能估量信仰的能力呢?女主人公说:“那时我把它看成孤立事件。”其实,周围的世界已经在被宗教极端啃噬,还保留正常理智的人才孤立无援。女主人公总是在不停地回溯,这种回溯钻心刻骨,好像你站在一个岛上,带强腐蚀性的绝望的潮水慢慢涌上来。我忍不住看了三遍那一小自然段,然后想起史蒂芬·金的《迷雾》。在超市里那个趁乱组织邪教的疯婆子。有种浑身从内到外的蚁啮感。的确可怕。

  使女们“充其量是长着两条腿的子宫,会行走的圣餐杯”,这个有宗教意味的黑色幽默让我想笑。在《佩涅罗珀纪》里给伊卡塔王后下的定义更大胆,她果然就是那“受迫害的女神”。那些别别扭扭的仪让我喷,而遭受嬷嬷们的洗脑又让人有种想一把扔书不看了的冲动。最最万幸的,还是阿特伍德最后给了个稍微光明的尾巴。使女逃了出去,去找失散已久的夫和女。她终归还是个才情热情兼具的作家啊。

  更糟的还在后面。在昨天晚上做的梦里,我成了那些使女中的一个,穿猩红色的袍子和修女方巾。一群人围在一堵监狱围墙的脚下,好像在等什么。挂铁丝网的上端哨岗里有持枪士兵。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开始逗弄那个人,因为料到他不敢开枪,就一直很放肆。那人举枪了几次,枪口对准了我们,牙齿咬得咯咯响,但都忍住了。那简直不是枪,是一个小型火炮筒。我们好像是排队等着被人做实验。在一个像从前华师一食堂的大厅里,我们排队坐在塑料椅上吃什么。科学家从玻璃门后面走出来,带走我们其中的一些人。轮到我了,我问她们是否会疼。回答是会有点头疼,可能像被人敲了一下之后那种一片空白的钝痛。看到那些光怪陆离的实验器械我开始明白,她们是在测试刺激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以后,人的条件反射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功能保留,哪些功能丧失。(题外话:这场景一定来自那部电影《From Hell》,因为里面我看过类似的施行这种手术的邪教组织。)手术台旁一溜地摆着矮桌,上面有绿色的小球和简单的装置,插着“某某反射”之类的木牌。我绝望地等着死。一旁的科学家和我聊起了读书的事。相互鉴书,一来二去竟然有一小群人,四五个吧,开始围上来关注我。但我清楚,她们感兴趣的不过是我手上占有的那部分稀有的自然科学资料。所幸的是,我还没有上手术台前就醒了。

  于是近来一段时间我决定暂时不要跟基督教有什么瓜葛了。而且我要相信科学,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任何教义,都别来找我。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五):对本书女性主义的浅见

  小说没有描写男人女人的直接对立,而是让国家机器掌握了所有人的命运。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男女平等 LGBT平权不过是政治化的,符合当局者利益的产物。当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女性被迫有了工作的权利去和男人争取平等的自由。当需要女性为社会创造劳动力时,自然会要求你回归家庭,去做男人背后柔顺的妻子。 女性主义的进程并不是男性刻意阻拦的,而是国家机器的控制和既得利益者的贪婪决定的。 小说设立了一个战乱的,自然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以被曲解的圣经进行精神统治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女人作为国家资源配给男人负责生育,失去自由。那里男人女人等级森严,人人失去自由,就连女性的“分配”也是等级制的!这更像是可怖的政治寓言。也体现了马克思曾说的全人类解放之时女人才得以解放的内涵。

  但愿这样的社会永远不会实现!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六):摘录

  爱,就像天堂,总是近在咫尺。越是难以爱上身边具体的男人,我们对抽象绝对的'爱'便越发坚定不移。于是我们总在等待,等待爱的化身出现。等待那个字眼变成活生生的人。

  女人天生就明白这点。过去她们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不同的衣服?就是为了让男人上当,错以为她们是几个不同的女人,日日如新。

  可是某些东西还是改变了,某种平衡。我觉得整个人在缩小,当他搂住我,拥我入怀时,我缩成了玩具娃娃这么大。我觉得爱正抛弃我独自前行。

  那些杂志充斥着希望与承诺……它们向人提供一个又一个的冒险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衣橱,一种由又一种的美容术,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它们让人看到青春可以再来,美貌可以永驻,痛苦可以征服、超越,爱情可以绵绵无尽。那些杂志给人的承诺是永恒与不朽。

  塑造一个充满人性的人不管对谁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七):明天会好么

  因为美剧的关系关注这本小说,也发现了阿特伍德。

  女性权利由男权社会赋予?似乎是这样,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不是女性。只靠游行、女性意识觉醒也改变不了什么,但权力可以。想想今天我们获得的一切,应该感恩,向谁感恩?如果今天可以赐予,是否明天可以收回?就像小说里的场景设置一样,当环境恶化到极致,谁跟你讲自由平等民主博爱。

  环境恶化,生育率持续走低,六年内一个新生儿都没有出现,总统被杀,极端组织控制国家,宗教思想指导统治。想一想一夕之间,所有女性,财产被没收,不被允许工作,不被允许阅读。先是发现自己的账户被注销买不到香烟,早晨上班接着发现法律规定所有女性不允许工作,直接被军队强制遣散回家。这场景太真实,真实到自己也可以轻易带入相似场景。也许明天学校就会发一条通知:“由于国家生育率降低,所有女性都应以全人类利益为重,奉献社会,今日起要求女性不得工作、上学,所有在读女生即日返回原籍,听从当地政府安排…”

  小说中共有四种女性的社会身份,宗教维护者嬷嬷(年长处女,宗教信奉者,爪牙)、属于固定男性的夫人(正妻,家庭符号象征)、专业生育者使女(社会里少有的拥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多家庭轮岗)、女仆,无论哪一种,都属于依附于男性的财产。而背弃反抗社会的女性,则被分配去清理环境垃圾,几年内惨死在污染中。所有人都处在严密监视下,思想异端者将受到残酷的打压。

  不同于美剧,女主角在小说里的性格更懦弱庸碌,会让人想起更多普通人可能经历的命运。想到人的适应性,总可以活下去,只是姿态一定丑极了。如果真有这一天,一个普通人能做什么呢?说到底,面对强权和暴力,建筑在现代文明之上的东西显得太单薄了。

  想起《我没有说话》。

  “纳粹杀共产党时,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

  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然后他们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是新教徒;

  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

  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人们对逐渐变化的事物又总是麻木的。不是没有底线,但是底线确实在一点点丧失。比如最近bilibili下架剧集的时候,大概很多人也完全没有感觉吧。但是好像有感觉也做不了什么呀,在网络上吐槽吐槽也许几天就忘记了。毕竟人不仅骨子里冷漠寒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健忘。有一天也许我们可以消遣的也只有小鲜肉的狗血剧和老戏骨的家长里短了。

  会感叹今天还好,不知道明天还会好么?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八):警钟敲响

  看完电视剧的第三集就忍不住把小说的中文版看了一遍。基列国的统治方式我想对于中国观众和读者来说,也并不是多么的陌生和遥远,包括在许多自诩走在文明民主前沿的地区,细想来,难道就真的那么前所未闻、令人吃惊吗?这也是此文本非常具有价值的一点。译者序里提到作者本人曾说过:“切记,在这本书中我使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这句话和这个故事无疑给每一位读者敲响了一记警钟:若是不前行,就有被逼着后退的一天。电视剧版虽有令人遗憾的删减,也增加了女主角与好友莫伊拉上街示威游行的情节,看得我泪流满面。过去不理解的那些激进与牺牲,虽说结果可能是失败的,但其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能被抹灭掉的。这一情节设置,可以说完成了女主角母亲这一角色在小说中的功能。但不得不说,这部小说最令我震撼的其实是“史料”这一最后章节。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就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把悬念和反思留给读者,但就是这个对学术界及其知识产出进行冷酷且精准剖析与批判的最后一章,再往前踏了一步,要我们去警惕历史的书写,去警惕意义的建构与解构,也提醒我们去警惕知识背后的权力架构。最后一点不得不说有点讽刺,毕竟在做报告的学者就是拿着反思自我positionality的幌子在消解女主人公以及故事中每一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因为要客观,所以要辩证地去讨论这段历史,而那些眼泪和痛苦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情绪表达,是需要有所保留地去对待的。这里在批判的是以对一个大时代的书写去替代个人化的体验诉说的做法,一旦如此,那么女主角以及所有的使女都在后世对这一时代的研究中消失了,这份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才被保留下来的大时代里的一把声音,也将被消音。至此,所有的挣扎与反抗,才真正地失去了意义。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对,can subaltern speak?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从quantative向qualitative的转变,意义也就在于此。这不是解构,这是建构性的尝试。那些女性主义的经典重读,那些对底层声音的记录,那些对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历史的注脚,意义都在此。这么多的意义,就囊括在"史料"一章中,就是这一章存在的深刻意义。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九):纯洁社会

  这些草坪干净整洁,房子外观气派典雅,整修一新;看起来就像以往印在杂志上有关家具装修的精美插图,整条街好像博物馆,又好比建起来向人们展示昔日生活方式的城市模型中的一条街道,这里和那些插图、博物馆或城市模型一样,也不见孩子的踪影。

  基列共和国的生活正如一副美好的宣传画所展示的一样,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复杂。美妙又纯洁,毫无杂质。每个人按着严格的规定生活,做爱。甚至连荡妇的服饰都要从黑市采购。

  整本书看完后,陷入一种恐惧感。当纯洁成为唯一的生活标准时,清教徒的生活看来如此让人压抑。作为一种工具,只需要每日安静的等待主教的宠幸。

  美好的生活似乎看来不过如此。

  万福,我庆幸我不用生活在这个国度。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十):只研究语言的译者不适合译这样的书

  书读完了,依照很多年来的习惯先看正文后看前言或者译序之类的东西,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次依然如此,发现这本书不太适合这位译者。

  公平的说译者的语言文字功底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对社会和宗教的缺乏了解上,而对于这本书来的翻译来说无疑是个缺陷。

  比如:基列。

  关于其代表什么,《史料》这部分里有暗示,显然其构成相当复杂,与作者成长与生活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译者却说“这是面向未来的小说”,事实上这面向过去的小说,这点看看作者20、30岁所处的时代就知道了,只不过手法采用未来假设的方式而已。

  再比如:克里须那和卡莉。

  显然译者对印度缺乏了解,严格的说属于错误。克里须那通常译法是克里希(什)那或者黑天,卡莉的译法是迦莉。同时下面的注释也有偏差,一般前者注释中都会有“湿婆的化身之一”;至于迦利,一边象征着生命一边象征着死亡,到网上找图一看就会明白了。

  虽然这点译者在前言开诚布公的说了,也承认,不过自己觉得既然明白真的不该接下这本书,当然赶鸭子上架就没有办法了。

  最后,关于故事,时代背景的了解很重要,要不然有点嚼蜡的感觉,虽然文字很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