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精选10篇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是一本由艾瑞克·赛诺威 / 梅里尔·麦道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一):你是否真正的读懂人生

  “艾瑞克,一个人只有生活如意或者没有全心全意追逐梦想时才会感到后悔,”霍华德语气平和地道来,“我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得到的甚至比我期望的更多。我拥有完美妻子、和美的家庭朋友圈又是那么广泛。另外,我想我也为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与人做出了一些贡献。”

  “这么说,当你离开人世时,你是开心满足的?”

  “死亡是无法令人开心的,但我对我的一生感到满足,”他回答道,“人无完人,我们只是凡人,必须接受这一点。当我离开时,我不会为我做过或没做过的事感到后悔。”

  看到书中的这个部分时候,我几乎也要流泪了,我们终于来到以前憧憬年纪,却发现已经有人结婚、有人生子、有人出国、有人生活顺利、有人坚持梦想、有人碌碌无为....就像是一个分水岭,毕业时的那个蓝天早已消失不见,那个和你在操场边说着要一起走到未来的人,也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看着窗外的天,突然就黑了,感觉像我们的青春,突然没了。

  我们有多少事情没有来得及做,有多少人还没来的及对他说些什么,他们就离开了我的世界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震撼推荐给你,全然开阔心灵之旅。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二):波澜不惊也是一种成功

  这是一本行文节奏舒缓的商业畅销书,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听作者主人公在哈佛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散步聊天一样漫无边际轻松随意,又若有所得。

  这本书主要给我三个启发。

  一、不要被攀比心态推入西西弗斯困境

  本书的主人公——哈佛商学院名誉教授霍华德•史蒂文森曾接触过世界各地的大量企业家。他发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来自哪个国家,抛开他们的生活定位职业野心、商业背景、个人资产能力不说,企业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那就是在事业有所作为,并获得人生幸福感

  但是,史蒂文森教授提醒:社会媒体都在宣扬一种相互比较思想,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去和别人进行比较。

  这种互相攀比的竞争环境让我们进入了零和博弈的游戏,只要有胜者就必然有败者,我们无法实现共赢。

  在互相攀比中,成功本身被美化了,新的成就没有赢得掌声,只是被当作超越的目标。互相攀比让人想到神话故事里的西西弗斯(被惩罚一生都推石头上山)和丹达罗斯(他的目标永远遥不可及),我们不断谋求,可我们追求东西总遥不可及,这让我们像推石头上山一样白费力,量力而行、轻松过日子知足似乎永远不会出现主流价值观中,为了自我成就我们都把自己看作无所不能。除此之外,我们总是胡乱攀比搞得自己不开心。每个人都不免受到互相攀比的影响,没有抵抗住“永远不够好”对我的潜意识的侵袭。

  陷入攀比中的人们会陷入“忧虑疲劳”,这是一种从来发现不了自身有点,而只会去和别人比较的病。

  记住史蒂文森教授的提醒:波澜不惊也是一种成功。

  二、合理分配时间以使生活中的各个维度兼顾平衡

  生活不是课堂,我们不可能时刻刻在每件事上都拿高分,我们的生活太复杂了,有很多事我们不能面面俱到

  只把重心放在一个目标上就像是专注于训练某块肌肉:你的整体健康并未得到加强,实际上这是非不利于健康的。

  面对生活中的各个维度,如果你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就别想获得成功

  想合理利用时间,先想一想以下这些问题: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针对我们的回答,我们该如何支配时间?我们支配时间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感到满意吗?我们支配时间的方式有没有让我们的基本需要和渴求得到满足?我们有没有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时间这一宝贵资源,让自己被动地被各种事务支配?

  生活不可预知,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否则,你就会像是一个在奥运会参加平衡木比赛同时拿着鸡蛋、网球或小刀在上面玩杂耍。

  有7个方面大致能代表我们大多数人的个人维度:

  1、家庭

  2、社交

  3、精神

  4、身体

  5、物质

  6、兴趣

  7、职业

  每一项都对应3个问题需要你去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某项个人维度中我想投入多少精力?这一个人维度又和其他维度又什么样的重要关联

  在平衡的过程中,根据你对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可以帮助你更明智地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和财力。

  三、在职业选择方面不要自欺欺人

  在职业选择方面,人们总是会被谬论引导,从而错误判断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盲目发奋的谬论,就是鼓吹“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忽视了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及观察和思考价值。还有就是乐趣热情的谬论,即认为只要我们对一份事业感兴趣,就会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但是,有时仅仅是热爱一份工作并不能让你有所进步。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自欺欺人,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个性,能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

  第二,如果我的职场目标非常独特门槛很高,那么我的核心竞争力和那些跟我有同样目标的人相比有没有优势

  合理的职业选择要建立在对自己的3点分析之上:这件事必须是我喜欢做的,还要是我擅长做的,并且在这个领域内要有能和我在兴趣和能力上同等竞争的人。

  四、蛇足

  最后,记住史蒂文森教授的一句话:在这个盲目攀比的时代,首先要内心强大,然后再探究事实了解本质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三):生活——一直隐身的课堂

  这本的书名《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中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哈佛”,另一个是“最后一堂课”。

  哈佛大学名称现在已经成为“精英聚集地”的代名词了,更何况书中所涉及的又是哈佛商学院,那岂不是精英中的商业精英的聚集地了?如果我们因为这本书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成功人士,书中所涉及的事例也都是杰出人士,而把这本书看作是商业精英的经验之谈,未免会有所失望,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专门讲如何经营和理财的商业宝典,它不交给你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它只是在告诉你:商业精英也是凡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困境,他们也会遭遇自己的生活拐点,他们也会决策失误,但关键的是他们能否像作者一样从霍华德教授的身上获得宝贵的人生建议。所以这本书其实是在用这些商业精英的事例来谈人生的。

  虽然这里面的人生道理在我们看来,也不外乎“辩证地看地待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向积极思考抓住机遇,合理评估自身与企业文化……”之类的道理,但这种表述毕竟是抽想的,而当一个人具体遇到的这些问题时往往是当局者迷,这时候,就需要师友的砥砺和琢磨了。霍华德教授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位值得信赖的长者,他用他睿智通达的头脑丰富的人生阅历,给本书的作者上了生动的“最后一堂课”。

  单看“最后一堂课”这个名称,言外之意,似乎有点儿“天鹅之歌”的味道。虽说本书的内容的确值得每个人思考,但我想的却不是这堂课上有什么,而是在想这“最后一堂课”中的“课堂”在何处?

  从书中的叙述过程中,我们发现作者和霍华德教授的交谈并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咖啡馆酒店、家中、散步过程中、在电话里……唯独没有提到在某个光线昏暗的课堂中。原来这“最后一堂课”并不是发生在哈佛大学的某个教室中的一堂课,而是发生在生活中,我的追问应该是“人生的课堂在何处?”

  这个问题已经不用我们去寻找了,因为作者和霍华德教授已经向我们公开答案——生活即课堂。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记忆中的那个封闭、憋闷、压抑空间、那个我们称之为教室的地方远不是我们获得人生启迪的地方——那只是我们误以为能够学会如何生存的地方。离开那间屋子每个人还有很长的人生之路,而这时人生的学习之旅才算是真正起航。因为人生的课堂永远存在,它等待着你的进入,而也只有你遭遇到困境时,生活才会发挥它作为课堂的作用——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真思考、切身体会、仔细聆听、小心躬行罢了。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四):《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这本书英文名是《Howard`s Gift》。所以主角必然是霍华德了。作者和霍华德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可以称作是私人顾问。本书是作者将他和霍华德的种种谈话整理出来的一本书,主线是个人的发展。讲到了职业规划,怎么分析企业文化,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标,要认清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等。

  首先提到一个转折点概念,即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有的有利,有的中性,有的不利。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其实和我们所讲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本质上差不多,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改变和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之后讲到了平衡问题,怎么平衡各种事件,比如事件和家庭,当同时遇到一堆事该怎么选择之类的。个人觉得这本书本质还是在讲选择和平衡的问题。

  对于选择。人与人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看重结果有的人喜欢过程,有的人喜欢女人有的人喜欢男人有的男人女人都喜欢。所以你的人生必须由你自己来选择,选择适合你的,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的人生。正如霍华德所说的,对他的老婆来说他是个好丈夫,但对于别的女人来说他就不是个好丈夫,尤其是他的前妻。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而你的精力和时间又是有限的,你选择了A那你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B、C、D等等,此时,就要看哪件事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东西,更契合你的人生目标。

  对于平衡。你是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多一些呢?还是会多陪陪老婆孩子呢?这就是一个平衡。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一切都在变化,有的只是对于这件事的两面性达到一个平衡,一个适合你的平衡。所以你只能权衡一下,做个选择!其实平衡也可以算是一个选择的标准

  以下是在本书中摘抄的几段话:

  1.最大的风险就是停止前进,不去追求你理想状态

  2.很多人在生活中感到成功而充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技艺超群、信心百倍,而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对于成功和卓越定义,并且一直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

  3.成功的企业永远都在适应经济形势,会随时改变经营的战略和目标,也会为自身投资,它们发现自身潜质并加以发展,然后为即将遇到的机会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4.判断一个事物时,不要管它与其他人的关系,而要看它与我们自己的关系,特别是与我们情操陶冶和智力扩展的关系。

  5.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不能顾及全局的现实。我们不能实现所有目标,也不能让每个渴望都得到满足。我们越快接受这个现实,就越能少走弯路。最终我们都会意识到,要想获得满足感,就要接受我们在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的确能力有限的事实。

  以上这五段话是我认为比较经典的,会对自身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还有一个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要向前看,以前的事用心去做就好,不要再去后悔和纠结,失败了就从中接受教训吸取经验。Move on!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英文短语,没有之一!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五):活在涟漪

  这是我9月初停止刷朋友圈以来看完的第二本书。合上封底,记住了一句话,要活在涟漪中。不知为何,很喜欢这句。

  霍华德教授关于涟漪的说法,不仅仅是指时间先后的影响,也有共存并相互影响的意思。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自己的水花和涟漪,也会和他人的涟漪交叉、重叠,交汇在一起,但由于眼界所限,我们往往会忽略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而交互影响的形式以及结果。

  要向前看。要多和生活中遇到的人们多接触,比如家人同事、朋友,还有形形色色的人。

  “困难,挑战困苦只是一时的,最终都会成为值得拥有的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

  最大的风险就是停止前进,不去追求你理想的状态。

  这是书中的精髓,也是送给我自己的警语。是该要勇敢地迈出去了!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六):尤达的建议----你总能时时刻刻为别人敲响警钟

  佩服出书人的聪明,本书英文原名应该是《霍华德的礼物》,但经出书人一改,成了《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这个名称确实能够吸引眼球,毫无疑问,我就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住的,而本书,也名副其实,将一位哈佛老教授毕生的人生智慧,一一道来。

  本书通过非常多的例子,将一位尤达大师的智慧一一呈现,在讲述小故事之余剖析人生大道理,看后受益菲浅。此书适合有10年职场经验以上人员阅读。

  摘录两段文章,如果你看完之后没有感觉,那就证明本书暂时不适合你。

  “转折点出现后,你要么积极抓住机会利用它帮你实现价值,要么就放弃机会任命运摆布,无论你将以何种方式回应,你的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争取,得到的回应是好是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的回应可以帮助当事人尽快拓宽他的未来视野”

  “当你身陷困境时,需要的不是一群人七嘴八舌地争论你怎么才能摆脱现状,而是需要一个人对你说:我经历过这种情况,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困境吧”(将此话献给我一位导师)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七):自己对成功和卓越的诚实的定义

  本书是成熟商业人士相对接地气朴实的思维反映。主人公霍华德的十分理性的思维确实能帮助人面对生活职业困境的时候做出分析,避免感性恐惧被套入的陷阱。但太过于智者的形象,却成了我们普通大众不可及的救世菩萨,有点象了富爸爸了。

  第一章:强调寻觅毕生事业所带的人生幸福感,即使面对死亡的人生满足感。

  第二章:强调了危机中的机会,在转折点应有的积极态度,即使是不好的反馈,也会成为你做判断的依据。

  第三章:你自己的墓志铭的方式来追溯你毕业事业的选择。(kP)

  第四章:平衡是种艺术,根据自己毕生事业来做出自己各种维度重心的调整,做到生活、工作各方面的收放自如。其中保持平常心(非焦虑状态)和冷静理性分析是有利于平衡的选择。

  第六章:理性的面对了解自己,避免主观勤奋、兴趣一定会成功的伪成功学的障目,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P104)、(P105每个人都会经历爱好、专业、特长的心理斗争)

  第七章:(P122感到成功和幸福是因为自己对成功和卓越有了清晰诚实的定义,并且一直向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KP)

  第十二章:正视风险,懂得分析规避风险是每个精英都需要掌握的技能。抱最大希望,做最坏打算,为最大努力。(P203书《创造属于你的运气》)(P207 P208可逆风险和分担风险)

  第十三章:(P218 努力过程中不存在失败。那不叫失败,只是暂时不成功。)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八):好想跟教授谈人生

  因为研究生出身师范院校,总在想自己是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当个教书匠。很快,又彻底否定了给自己留的这条后路,索性连教师资格证也不去考。

  张爱玲曾经谋生困难,有人劝她去教书,她说自己教不了,教书一要会演戏,二要会做人。的确是这样,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和义务,更担负着塑造孩子们健全人格的任务。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给学生们传递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张爱玲也许是觉得自己担负不起这样大的责任。遗憾的是,在我从小到大接受的学校教育中,老师似乎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少。

  如果说中学、大学的老师一对多的教育模式里,老师顾不过来那么多学生来,研究生导师应该能发挥些教授知识外的作用。然而,仍然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研究生导师忙到顾不上学生的学业,更不用说教学生做人做事了。对于他们,学生是流水的兵,来了又去,何必上心呢。

  这就是我为什么觉得《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值得推荐的原因了。这位在美国名声在外的哈佛老教授跟自己的学生谈的不仅仅是商业课,更多的是他多少年来从商基础上的人生感悟和经验。如果在职场何去何从这点上还充满了迷茫,这本书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霍华德教授看事看人的角度非常独特,见解又一针见血。他的一个学生,自己在创业奋斗期又遭遇妻子早产,忙得焦头烂额。霍华德劝他,不要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拿到A的成绩。教授给他指了明路,学校课程设置是科学的,只要努力就能样样拿A;但是,生活却不给人这样的机会,在关键时刻,一定要舍弃些次要的东西。显然,妻儿的生命对于霍华德的那个学生是更重要的,暂时先托管自己的公司,能让他摆脱那种焦灼感。

  霍华德还有一个观点,让我觉得茅塞顿开。他说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转折点,有的看起来是对我们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有的是暂时看不出好坏的。他举了个栗子,有个女的在一家公司干了十年,她的领导很赏识信任她。但是有一天,她的领导毫无预兆地突然辞职,她所在的部门面临重组。她一直处在胆战心惊地按兵不动等待上层处理结果中。她觉得这是她从业来遇到的最大危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按兵不动,不露风头。霍华德对她的状况的点评是,这是她最好的机会,是她的一个大转折点。没有人比在公司干了十年的她对自己的部门改组更有发言权,她应该主动找高层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高层认可她,证明公司还需要她,这个公司也是她需要的;如果公司对这样的经验之谈都置之不理,就真的是她离开的时候了。后来,她按照霍华德的指点去做了,然后她成了整个新部门的负责人。

  所以,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从看似无解的危机里找到有利自己的解法真的需要经验和洞察力。关键在于,你能意识得到这是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人生漫长,我们不能做到处处发十分力,处处能有十分的精神,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做到用力有度,收放自如。这样,自己也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人也会少些焦虑吧。

  什么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呢?比如人人都会遇到的,高考、考研、第一份工作……只要你意识到,努一把对自己人生改变的重要性,你就会再使几分力。

  真羡慕哈佛的学生可以随时跑到霍华德这样的老教授面前请他们指点人生,国内的教兽们都在忙什么呢?闲下来看看这本书,补补吧……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九):一本不错的访谈录

  也许是因为这本书来的正是时候,在书架上无意发现,无意中读起,也无意中有了些许感悟。

  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鸡汤励志,更像是看一个访谈。从两人的对话中,循循善诱的道理娓娓道来。同时,文中过于啰嗦,很多地方可以跳过。

  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读起它,你会想到自己。当然,只有内心苛求改变,对现状不满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

  一个成功的角色,在回望成功之路上,现实名利上的成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标准了。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应该是“精神遗产”。

  我们所有的目标,所有的行动,倘若没有遵照自我的内心,遵照“精神遗产”,即使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也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美国人认为成功的生活方式:就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所收获。

  知易行难。

  尤其对于从天朝 象牙塔出来的孩子们,有多少真正思考过“精神遗产”?又有多少为了“精神遗产”,打破世俗的枷锁为之奋斗?

  无论如何,生活是美好的。

  无论如何,追求还是要的。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停止前进,不去追求你理想的状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