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的喊叫》是一本由北村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周渔的喊叫》读后感(一):绑紧贞操带严守所谓爱情
听说北村是个很牛逼的人。封面上的罗塞胡子很有艺术家的气质。而本书的前卫主题竟然是爱情。是的,是爱情,是破罐子破摔歇斯底里必须绑紧贞操带去守卫否则就会崩溃的神经质爱情。
即使有“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的训诫。长衫袖手乱鬓遮腮的脆弱诗人为失去贞洁的肉体而迷茫。滥情多金的王老五濒死还抱怨自己为何没人爱——一切的情节更像是意想,为的是讨论为失贞的肉体自甘走向堕落到底的是该还是不该。
当然,深邃的爱情如果被这么简单的理解实在是暴殄天物。可能包括贞操在内,没什么能让爱情真的永驻。抉择很难做,浮于表面总是觉得对不起自己太辛苦,真正回归内心,心灵深处确实一片死寂和荒芜。真正的直视内心的恶和欲望有点让人无法接受。那么,你是愿意选择绝望,还是彻底的疯狂。
《周渔的喊叫》读后感(二):解读中山
中山为什么会爱上周渔?只因为那一眼,就突然爱了,爱得那么炙热,那么投入。从这个角度说,他和周渔属于一类人,感性至上的人。
从这个角度说,他爱上周渔也是情有可原。可是,他爱上的真的是周渔吗?他爱上的,可能是墓地上包括了周渔在内的风景,爱上的是周渔对陈清的爱,这种爱如此决绝,如此粉身碎骨浑,如此弥足珍贵,也就让人无限向往并希望据之己有。于是,他爱了,像周渔那样的爱了。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开始反省自己毫无保留的爱,于是,爱,加入了私心的成分,变得不再纯粹。于是他突然就孤独了,又捡起了烟。
秀说:这才叫爱情,做爱,做爱,爱得做出来才叫爱情。
《周渔的喊叫》读后感(三):康生是一个纯粹的人——《水土不服》感之
北村在他的这篇小说里引用了一首朱必圣的《永世》。道尽了康生的一生。
我得说康生是我所见的最纯粹的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伤心者》中的何夕)。他以一种最干净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他眼中的世界亦一个干净的所在。
我无法想象,当这样一个人淀染了世俗的尘埃之后会变成怎样。死亡可以结束这一切么?
但是他无法逃避,这就是他为什么两次跳楼却没被摔死,上帝的怜悯?NO。
最后一次,他终于死了,与这个肮脏的尘世彻底告别,摆脱了腐朽和虚无。
我个人觉得,他应该疯掉,也许这样更能承载他的信念,这样他便能活在他的自我之中了。
不知诸位如何,我是在文章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仿佛在一个人群中声嘶力竭却没有一个人知觉。
看见火在燃烧
里面有我所有的过去
时间是心中的一滴水正在枯干
荒芜的日子是这样
风把幸福吹散了像稗子到处飞扬
将来像过去一样都已冷却如灰
常常被叹息吓慌
停歇在任何地方
我像它一样逃亡
这样的日子有谁喜悦
风如何行爱也如何穿越心肠
不再自尊
怜悯就愈加神圣和庄严
痛苦像烟一样上升
它去的地方也是祈祷所到达的
怜悯听从绝望的天才
有谁愿意和这样的尘埃亲近
《周渔的喊叫》读后感(四):不同的周渔
昨晚早早关了电视,依在床头,在橘黄色的灯光下,读完了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喊叫》。当初之所以拿起这本书,缘于先前看过巩俐演的电影《周渔的火车》(自己也曾写过一篇《玲玲的火车》的小文也纪念周日奔波看望BF的经历),想来小说应该是电影的参照吧??不过读来后,才发现小说里的周渔和电影里的周渔是不同的,也并非有着同样的遭遇和命运,只不过同名罢了,且同样都爱上叫作陈清的那个男人,或者说周渔是活在自己理想的爱情中吧。
小说看到后来,我竟有点恐慌起来,陈清的死真有点触目惊心,还有那样电闪雷鸣的雨夜也是我所害怕的。直到后来,终于看到了完美爱情的真相:其实大家眼中的爱情王子-陈清也有那么不为人知的一面,两地的爱情真的那么不可靠么?是不是越对自己爱的那个人期许太多就越是让对方压力大和不快乐呢?或许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完美爱人吧?只是希望自己的他可以活得磊落和开心!
《周渔的喊叫》读后感(五):有谁愿意和这样的尘埃亲近
看见火在燃烧
里面有我所有的过去
贫穷和奴隶的记忆
现在的平静是异常的
时间是心中的一滴水正在枯干
荒芜的日子是这样
世界昏迷亲人伤感
风把幸福吹散了像稗子到处飞扬
梦想的是自己失望的也是自己
将来像过去一样都已冷却如灰
常常被叹息吓慌
停歇在任何地方
鸟都是猎人伤害的目标
我像它一样逃亡
庄稼荒凉而荆棘却繁荣一片
这样的日子有谁喜悦
风如何行爱也如何穿越心肠
等我融解为尘土和卑微
不再自尊
天才的光辉黯然失色
怜悯就愈加神圣和庄严
痛苦像烟一样上升
它去的地方也是祈祷所到达的
怜悯听从绝望的天才
有谁愿意和这样的尘埃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