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重量》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重量》的读后感10篇

  《重量》是一本由简妮特•温特森 / Jeanette Winterson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硬皮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量》读后感(一):斯多葛式的反叛者

  评前的话,女性学在读生,知识浅薄,下列观点仅是对于书的一个视角的解读,勿喷谢谢QAQ

  ——————————————————————————————

  Jeanette Winterson的《重量》十分容易让我联想起法国加缪,还有他口中的荒谬——“荒谬就是产生于人对美好的怀念与世上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分离。”这是《重量》带给我最直接与最快速的冲击。

  熟悉的希腊神话,第一人称的代入,却只是描述心境,而没有改变命运。阿特拉斯最终还是成为了宇宙的支撑者,不是因为荣耀而是因为一种罪恶。Jeanette没有改变阿特拉斯的命运,这对于一篇重述神话的惯常反叛来说却一反常态。阿特拉斯在背负之前一无所有,这是精神物质上,因为他那时的生命中,包含着过量的理所因当。而他在背负之后,任然一无所有,这一次单指物质上。因为阿特拉斯在身体的束缚中,迸发出了思想,他在思考

  阿特拉斯身体的束缚与思想的萌发,就像作者现实生活中作为女同与性恋被社会束缚,却用笔尖在涌动,他们同是命运的背负者,却又极尽反叛。阿特拉斯身上永远背着宇宙之王阿特拉斯,而Jeanette身上也永远背着真实自我。他们都无法放下,他们迷恋这份重量,还有命运束缚带给他们的不为世人所知的,以自我为轴的反叛的快感。

  这是荒谬的。

  Jeanette的选材也十分的特殊,对准了有着欲望的神明,无视了其他的体系。而她笔下主角又是如此的理智,赫拉与宙斯的对话,裸露的性的欲望,没有幔帐的遮掩,也没有精致的马赛克砖的黏贴,她把一切感性撕开,荒谬的混入了理性,或者更像是传统天主教中的神性,她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是疲惫上帝,疲惫到无法遮掩欲望,却又刻肌刻骨的明白自己是神明。

  而后几章,阿特拉斯救下了苏联1957发射到太空上的母狗莱卡的命运,尽管他无法改变自己的。他明白身上重量的重要性,因为前文写过,但同时,他也能想着为何不把世界扔出去,这份重量可轻可重,书前着重笔墨的描写世界责任对于阿特拉斯的重要性,而后文轻描淡写的想要抛弃,近乎荒谬的对等。就算救了莱卡,它也一定会死,这还是命运,我不知道阿特拉斯在莱卡死后有没有把世界扔掉,我现在一片平稳,所以我想他没有扔,我还可以观察很多年,我只知道等我顺从命运死后,他有没有扔掉世界,我就一无所知了......

  Jeanette的反叛在早已有的规则内,就像圆球打上了布匹一样,不知道哪一天可以撕破。赫拉克勒斯到最后还是死了,他没有迸生出什么思想,他这辈子最大的突破应该是跟得伊阿尼拉结了婚,这算不了什么,所以赫拉克勒斯承受着Jeanette消极,死的很惨。Jeanette想把故事重说一边,在她的重述神话上重述。毫无作用结局还是相同,她有反叛,却又有着斯多葛式的循环宿命论,她可以瞥见幽深中的黎明,自然也可以看见光明中的黑暗,就像加缪一样。

  反叛还在继续,即使世界一片安宁

  《重量》读后感(二):重量与自由,界限与制度

  温特森用沉重的思想来叙述希腊神话中伟大重口喜欢乱伦的诸神的故事,主要从第一视角——我,阿特拉斯——出发,写这位擎天神擎天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所谓重量,即是化轻盈为沉重,把希腊神话中那些英雄们冲喊打杀生活的轻盈化为思想的沉重,正如书中所说:“宙斯大吃一惊。要知道,真正的英雄从不思考”。

  神话仅仅是神话而已,温特森却从思想的更深处用充满哲思的语言对此进行重述,这是件吃力不讨好事情——从这么多三星就能看出来,而恐怕这三星也是看在温特森写的份儿上吧。

  但总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从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读到思想与自由之重,才是温特森笔下的阿特拉斯不可承受之重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诸神一思考,宙斯难睡觉。

  :(花了3小时做了一张希腊神话谱系图,却发现评论不能贴图片

  (╯‵□′)╯︵┻━┻ !!!)

  《重量》读后感(三):界限 欲望

  她说她喜欢看书的时候手淫。一只手翻动书页,一只手翻动自己。

  话说多了就知道语言的界限。然后是绝望沉默。字写多了就知道文字的界限,然后是痛苦的搁笔或者避重就轻,重的太重了,提不起来。音乐也是徒劳,明白人都知道。

  是恨无法超越的界限,还是无边的欲望?

  地球一个故事,从它酝酿第一个生命开始,地球开始讲它的故事。人类出场,他们太聪明。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木偶。跳出去,跳出去。深渊也是好的。人类知道他们什么都无法改变,故事的开头不是他定的,自然无法决定结束。

  除非,除非把故事从头讲起。设定另一个舞台,另一个界限。

  不知道那个吃禁果的女人,会不会后悔,知道了自己的欲望和界限。

  她边手淫边看书,最后书页被泪水浸湿,太痛了。

  《重量》读后感(四):阿特拉斯情结

  听说,三十岁前或许多少是由父母塑造的,三十岁后就完全是自己了。我觉得这是中年女人用了一种非常装逼的重述神话的形式抱怨了之前父母尤其是母亲对自己的影响,然后同时劝告既然明白了,该放下的都放下吧。

  ———————————————————————————————————————

  一切都要从作者的身世讲起,卡特出生后被生母遗弃,又被养母”拒绝”。卡特说“当”拒绝”成为一种身份标识。我用”拒绝”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我”拒绝”接受身边的一切事物。这反倒成为一种力量。”

  读到这样一个平凡人的自述时,我疑惑了,我不知道这个第一人称叙述的我是卡特本人还是赫拉克勒斯,但显然不是阿特拉斯。被生母抛弃又被养母诅咒的赫拉克勒斯,短暂地接过阿特拉斯肩上的重负,却又使了伎俩让阿特拉斯重新回到它的位置(在这篇卡特重述的故事中),之后又感到空虚无比,无论是结个婚还是救个别的不相干的人也无法填平那个空虚,可是他再也不去见阿特拉斯,也不求他的父王宙斯免除阿特拉斯的苦役。

  正应了作者的样子,尽管认为父母在童年时代对我们的所为并不会对成长产生什么负面影响,然而我们通常都选择让自己继续受他们的影响,因为我们并不清楚生活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所以对这种影响一无所知。由于童年时期遭到的不断的“拒绝”,使得作者在生活会“选择那些最终会拒绝我活着被我拒绝的人为情人,选择那些即使失去不觉得惋惜的人做朋友。”而对于真正发于内心钦佩的“阿特拉斯”却日夜思念却再也不见。

  ““拒绝”让我变得坚强。”拒绝”让我拒不接受他人的看法。”拒绝”让我试图辨明真相。”拒绝”让我懂得如何离开。”拒绝”没有教会我怎样拥抱、怎样投入、怎样游戏、怎样舞蹈、怎样去爱别人以及怎样去爱自己。”

  这也许正是作者对这个神话故事念念不忘原因,所以在这个“重述神话”的写作计划找上她,她想她早就准备好了一个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她很想不断地从头说起,这样就不会走到结尾。不过在这本书中卡特必须要尝试着给出一个结尾。

  最后,她让阿特拉斯放下了肩头的重负,在阿特拉斯放下的一瞬间,他趴到大地上用手堵住了耳朵,以为会听到巨响。可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距离他扛起那份重量至今已经过去很久了。一如生母养母对童年时代的我们做出的那些,已经过去很久了。

  作者一心想要做阿特拉斯,却无奈自己是赫拉克勒斯。不过最后,她也让阿特拉斯放弃长久以来已经慢慢不能够被感受的重量。“好了,也许时辰已到,该对”拒绝”说拒绝了。我曾经用来构建生活的那些原则今后对我毫无益处。”

  《重量》读后感(五):沉重的一无所有

  阿特拉斯重新背负世界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这种一无所有是他曾经渴望的,但为什么现在他感觉到一无所有的沉重,沉重的如同一无所有。——大概如此而已。

  就是为了这吟来口舌生香的隽语,当我再次遇见《重量》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又阅读了一遍。

  希腊神话本身的力量就是强大的,不需要铺陈,不需要比兴,事情本身的张力就蕴藉了足够悲剧的力量。赫拉克拉斯没有逃过赫拉的诅咒,最终腐骨销肉而亡——无论怎么挣扎,怎么反抗,最终还是逃不过神谕……就像最后还是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得知真相后刺瞎双目,流亡国外一样,神话中的每一个人,力量都很强大,但是背负的命运都太沉重……

  还好,还有阿特拉斯,最终竟然可以放下他肩上背负的惩罚,蹒跚而起,踽踽走开,身边,还有前苏联的一致脱毛的小狗相伴。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结局。我不知道温特森是怎么想到的,又想赋予逃离神谕惩罚这一事件什么样的意义呢?

  还是跟温特森本人的经历有关么?她是一个有个性作家,在我阅读她的作品的经历里,她的个人经历给她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烙印——童年遭到亲身父母的遗弃,养母若即若离的漠然,虽然养大了她,但又明确表示这个孩子对她来说,可有可无

  这样的烙印,在她的作品里反反复复投下阴影,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情节,或者插叙一段。温特森就是要一遍一遍描摹她的故事,固执的近似于偏执。

  或者写作的意义就是疗伤。

  如果有足够的勇气心底最不堪的那一块拿出来,再在反反复复的咀嚼品味,那就放大李汭自己的痛苦,也稀释了自己的痛苦。

  肩上背负的宇宙如果只有自己默默的承担,那么重量永远不会减轻,阿特拉斯就这样永久的被人遗忘,奥林匹斯山上寂寞的诸神永远也不会释放他肩上的宇宙了。

  可是,虽然神谕的惩罚如同胎记,不能彻底除去,毫无痕迹;那么别的方法解脱呢——比如将一切不堪大白于天下?就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缚于大高加索山上,他受到的痛苦和折磨是任何过客有目共睹的,哪怕是赫拉克拉斯这样半人半身的英雄都忍不住恻隐,发誓要来搭救。

  而普罗米修斯最终可以解除他的牢狱之灾。

  或许对于温特森来讲也是一样的吧,把自己的伤口曝于阳光之下,所以坦坦荡荡,等待着自己的救赎终有一天的来临。

  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得以解脱而轻松下来的温特森会不会感觉到一无所有,就像她笔下一无所有的沉重那样沉重。

  《重量》读后感(六):呓语者

  每个人选择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想说点什么,呵呵。不用很严肃,板着脸训诫的口气。其实,每个人将自己的故事的时候,那种深情目光很是迷离,倘不刻意的做出冷静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作者把呓语的背景放在Atlas身上,这位大地和海洋之子,背负苍天的atlas。他不背负,谁去背负,那些天神或者凡人都难以承受的重量阿。Atlas背负着自己的命运,不再逃避。他弯下腰,学会了承受,心开始安静下来,学会了倾听。那些回荡飘散在宇宙深处的或高或低的声音,那些天神或者凡人的琐碎的生活,天使的号角和农夫担子的声音,同样的美妙,这个曾经强大的男人,如今除了背上的苍天一无所有的男人,在想些什么呢?过去现在还有未来,时间空间的重量,压下来,atlas的姿势不曾改变。

  Heracles,这个轻率的半人半神的小伙子著名的勇士,在天空和大地之间游走,他的继母赫拉总是用那样的暧昧不明的眼神看着他,混合着对男人和轻率的年轻人的不屑,这种目光使他受辱。他出色的完成着那些交给他的不可能任务,这是他的命运,或者,是为了回应继母那目光。天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姑娘,这个姑娘能使他安宁。他知道,可是姑娘不知道,凡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天神在任意播弄。命运是凡人的事情,神祗例外。最终,这个游走的小伙子,死于那致命的毒药——敌人的咒诅混着爱人的爱和妒忌,致命的,于是,死亡。

  故事随着作者的思绪铺展开,带着我去看atlas,去跟着heracles在大地上走,去体味那孤独女子的隐秘愿望,对温暖的渴望。她有些坦诚,有些隐藏。就这样。

  《重量》读后感(七):以无涯的时间为限

  在完全不了解情况下,初识一个作者,看她在你面前卖弄生活和身姿,会给人带来莫名的快感。

  《重量》应该是珍妮特·温特森最不起眼的作品。故事脱胎于古希腊神话,海神波塞冬与大地之母该亚的长子阿特拉斯因反叛众神而被判用自己的躯体背负苍天,虽上及苍穹,下抵冥府,但却是一场“永恒的受难”。故事的另一条线是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他因受天后赫拉诅咒,要完成“十二功绩”,生而高贵却不得不承受为“卑鄙者做工”的宿命。

  假借神话驱壳,探讨万物关系,两个过于宏大的事物相撞,常会显得形式多过内容。第一人称的叙述或许可以巧妙躲过对万古洪荒的铺陈,但直接与世界赤裸相对就一定是好事吗?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瞪着澄澈的双眼,与一个卑鄙肮脏却又善于隐藏的老者对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剥去神话的外壳,这还是一个完全依托个人经验写就的故事。温特森在努力探讨着的是欲望与界限的矛盾,以及人、世的关系。

  阿特拉斯背负苍天,身体与世界合为一体。他就是宇宙,就是所有的一切,但他又只是一具微缩的身体,时时刻刻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他的挣扎不是要找寻自由,而是要弄明白自由是什么。当阿特拉斯最终俯身放下宇宙,回头注视着曾经的负重之时,却发现它根本就不是负重,而只是“一颗像钻石般闪闪发光的蓝色星球,在苍茫洪荒的宇宙间如花盛放”。

  打破界限即是虚无。

  文中,温特森讲述了自己的身世,自小被父母遗弃,养父母因战争等诸多因素而变得神经过敏,竭力为她构建着一个虚拟世界。她说自己的界限就是“拒绝”,拒绝可能的敌人,拒绝父母,拒绝他们为她搭建的话语体系。因为拒绝,她才建立了个体叙事,搭建起自己的小世界,并在其中乐此不疲,踽踽独行。她的自由源于界限。

  当界限在抗争中腐烂,自由也变得无意义。

  另一主线赫拉克勒斯则一生追寻自由,却不得不死于宿命。他自负狂妄,充满兽性欲望,但终归逃不过天后赫拉的诅咒,这是命运对他的强加。所以他不是神,神祗从来没有命运。

  他日夜企图完成“十二功绩”,不思考,只追寻,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思想的“黄蜂”还会时常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又是英雄,不会被世界打垮,但赫拉告诉他:他的结局必是自我毁灭,会因为他就是他而致命。

  所以他一生受限,却尚可生存。但当试图打破命运的禁锢,放弃放荡的欲望,以求安稳度日之时,也是他的死亡之日。

  结尾处,温特森写到她儿时床头放着的那盏光芒四射的地球仪,那是她亲手搭建的自己的世界。她是幸运的,因为不用试图打破,她没有像赫拉克勒斯一样被强加。

  当那些野性而自由的动物跳下树杈,直立行走之时,就注定了我们只能获得相对意义上的自由。总有些东西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规范。

  “无”为“无”所限,所以,当我们试图思考与抗争之时,请以永恒为界限,或可生存。

  《重量》读后感(八):英雄是一种命运

  竟然赫拉克勒斯是有能力背起整个宇宙的,

  却发现为了自由,自己根本不在乎让世界灰飞烟灭。

  还是让小我阿特拉斯绝望的举起世界之王阿特拉斯吧。

  其实自由和重量都不存在,

  “得到”的幻觉转瞬即逝,

  是众神最拿手的、狡猾的惩罚,

  让英雄都忙着兑现自己的命数。

  ......

  宙斯认为,真正的英雄从不思想,思考无法带给你涅墨亚狮皮盔甲

  赫拉诅咒 “你是不可能被世界打垮的,你的结局必须是自我毁灭”

  神谕——除了死去的敌人,无人能够杀死赫拉克勒斯

  而赫拉克勒斯,从不战败

  ......

  不会因为在道路上的一切而受创,只因你是你而致命

  每一次,凡人对他的崇拜和称颂

  每一次,火光中赫拉嘲弄的笑容

  好个一目了然的游戏,

  一种叫做英雄的命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重量》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