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10篇

  《迟到的间隔年》是一本由孙东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一):迷茫的间隔年

  13个月的间隔年活动,历经6个国家了解了一点异域风情。但是我迷惑的是间隔年给了他什么,收获了什么?

  在书中,作者不时的流露出来:他最喜欢事情是睡觉睡到自然醒,醒来还不急于为一天的事情计划。我们对此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或许我们没有经历就不知道能收获什么。但我们的生活天天能睡觉睡到自然醒吗?偶尔或者间隔年中能这样,但生活毕竟还是要一直生活下去,生活下去必定还是要为生计奔波,只能告别这种睡到自然醒的状态

  间隔年是让一段让人心安的旅程,一段让自己寻找自我的旅程。间隔年后,带着一个安定的自我重新投入自己的生活,或者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间隔年

  间隔年好像和成人一样,都是从国外流传进来的。虽然是有不同文化差异,但是无疑对于成长极大的益处。

  这本书与其他的书籍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商业化的气息,没有无病呻吟的矫情,没有心灵指导的鸡血,没有江湖术士的浮夸。

  旅行就是旅行,可以没有目的,可以没有结果,因为过程本身已经是一种收获。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三):只要在路上有方向,什么时候出发都不会迟到

  有段时间很痴迷浪迹天涯,四处游荡的生活,在穷游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看了网上评价不错,就买了来读。

  看了一半,觉得网上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了,流水账式的记录方法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作者在一开始是怀揣着一颗做义工,看世界美好愿望出发的,但是在三个月假期结束后,他还没有开始自己的义工生涯,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是在游荡中度过的,也许只是在一个陌生的小城市呆一天,看一天的行人,做一天的旁观者,然后被各种关于签证,银行卡的麻烦事弄得焦头烂额。。。他也迷茫过,甚至迷失方向。

  每个人至少在年轻的时候都有出发的美好愿望和冲动,虽然真正有勇气决心走出去的很少。。。在我们心中,远方是美好而充满幻想的,每每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的时候,都会有“上路”的冲动。但是,这种冲动只是想要逃避现实的产物,“远方”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被我们美化了,就像“乌托邦”一样,有说不出的美好。。。于是,在踏上旅途寻找自己的路上,我们往往失去了方向。

  很多人总是不满意此刻的生活,觉得现在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迫不及待的抛开生活的羁绊,到“路上”寻找自己。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有个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告诉我:生命并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进程。你并不是在发现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创造你自己。因此,不是寻求去发现你是谁,而是寻求去决定你想做谁。醍醐灌顶的点拨,让我不安分的心平静下来了,没有方向的旅途,往哪里走都是错误的。

  矛盾的是,往往想太多,就走不出去了,冲动的出发,跌跌撞撞,虽然会碰壁,受伤,可是却能收获一份经验,一份回忆,和别人羡慕的眼光,实物的两面性注定了无论怎样选择,都会有得有失

  于是,我只能和大部分人一样,让“心”去远行,让“身”留下,等心找到了方向,再带着身一起上路~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四):青春是拿来奋斗的,不是拿来“间隔”的。骚年们,醒醒吧!

  现在好像很流行“间隔年”这说法啊,普通青年文艺青年、二逼青年都纷纷背起背包踏出国门,这感觉既洋气又骄傲,还很白痴。

  我不明白,你大好的青春年华,你不奋斗,努力工作,你非要去寻找另一个自己。你辞别工作,背着父母,揣起一点可怜的盘缠,独自跑到遥远的异国当义工、做“乞丐”,寻找生命的真谛。作不作呀?!出个国门就能发现生命的不同?做个义工就能体会生活的真相?吃个苦就能把人生都翻牌重洗?你真傻假傻?要真想来个“间隔年”,下乡支教去!不过可能不符合文艺二逼青年的臆想,因为乡下不是国外,没有白发苍苍的外国老头跟你聊人生,没有大波腼腆的日本女生跟你艳个遇,没有风尘仆仆的各国“友人”因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一起来。总的来说,出个国门,就“间隔”了,留着国内,那叫温水煮青蛙。

  这本书的作者给现在的青年们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息呀,出国间个隔,就能收获一大帮朋友,一个日本老婆,一个定居日本的可能,一本畅销书的版权……打住吧,看过书的孩子们,你们没发现作者文笔……很差吗?高中生写的作文都能秒他,这书看得人捉急,你能感受到作者想给你传达的千言万语亿种风情,可惜他描述能力有限实在写不出来,只好化作简单的一两句文字。你来告诉我,这样的书上了排行榜,是对谁的肯定,对谁的侮辱?如果他不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老婆、版权费双归的美好结局,单凭他的经历,这间隔年能带给他什么?他的收获,是个案,不代表任谁间隔个年都会有如斯美眷在手。

  你已经临绝顶,去间隔个年,这叫休整;你才刚刚到山脚,就去间隔个年,这叫逃避

  青春是拿来奋斗的,不是拿来“间隔”的。骚年们,醒醒吧!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间隔年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号称中国第一本以间隔年为主题的旅行游记,感觉浑身自在,有着一股股想出行的冲动,体验那在路上的感觉。在这浮躁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属于他自己的间隔年吧,去思考,寻找人生的目的。

  在大学的第四年,等待我的只有剩下的两个月的课程,接下来就要踏入社会谋生了。迷茫这两个字高度概括了我现在的状态。看着身边的同学准备出国,考研,实习工作,创业……总觉得自己看似淡然,闲适的状态有点格格不入。自从年初从印度回来,仿佛对很多事儿都觉得无所谓了。一直在思考我要我的怎样的人生,我的目标是什么?虽然一直没有理清个思路,但我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享受现在的生活,活在当下就好了。

  翻阅这本书,难免会勾起一些行走异国他乡的回忆,尤其作者也是游东南亚。看着作者在印度的义工生活,仿佛就是当初自己在印度身边熟悉的一个朋友。那时在Aqua Foundation做义工,也行走于新德里的大街小巷和朋友走遍各个城市,用着半生不熟的Hindi+English去跟小贩砍价,吃着rotti喝着chai,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感觉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印度的老百姓一样,原本以为的文化冲击并没有觉得很强烈

  当回到中国的时候,反而感觉不适应学校的生活了。尤其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难免的要考虑以后的生计,变得愈发的现实。当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的时候,谈何行走在路上?所以一方面我有着对这现实生活的抵触,另一方面还是屈服于压力考试实践赚生活费。

  所以,当我看到作者工作存够一笔钱,毅然决定辞工的踏上路途的时候,心中同样又燃起激动的蓝火。也许我没有这样的决心,也许也没考虑好以后生活的后路,也许也没有弄明白自己人生究竟要闯出个什么名堂。不过这一切,可能在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就有了答案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六):间隔年的借口

  间隔年的借口

  《迟到的间隔年》,我认为我在里面没有看到真正的间隔年。孙东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着他的一年零三个月,大部分的内容是记录他走过的地方以及他的见闻。而我认为的间隔年应该是多一点义工活动的,而作者只是在加尔各答做了20多天的义工,在瓦拉纳西做了几天的义工,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是作者整个旅行的零头。

  书的前半部分的描述的多是一个旅行者的简单的见闻,读来并没有多大的意思。我有时觉得他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他在缅甸遇到的叶先生,只要2.2美元就把面店开起来了,当时在想,为什么他不多给叶先生几美元。这样,叶先生的面馆就可以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了。

  对这本书有点感情是从他在加尔各答做义工开始的。在加尔各答的时候,他的义工生活开始了,朋友也交了许多。有了人,有了爱,便觉得书开始有趣了。这样有趣的内容主要分布在书的后半部分。我在里面也看到了间隔年的借口,我们旅行的借口:我们在寻找些什么。

  “we don’t need your help, but you need to be here”。我们旅行的意义也多是这样吧。我们需要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需要在路上的时候去寻找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好像在寻找些什么。一个答案。”我们多半是在受挫的时候想到要去旅行。“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更好的面对原来的生活”。寻找一个可以让我们心灵安定的答案。我也在寻找些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我推测作者在最后可能成为了一个基督徒了。“《圣经》说神就是爱”,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找到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信教的理由了。不论你信的是什么神,神就是爱。神可以用它的无所不能爱着每一个人。其实,我想所谓的神的无所不能也就是自己心里的阿Q能够发展多大的影响力吧。神,人们创造了另一面的自己来爱自己。在现实中,缺乏来自人的爱的力量,所以我们寻求神的爱。只要我们祷告,神就会感受到什么,为我们指名方向,给我们爱。神就是爱,让我们感知爱的力量。能够感知到爱的力量就会有生活的动力。之前参加基督的活动的时候,想不明白的是《圣经》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韵味了吧,为什么大家读着中文的《圣经》还是那样津津有味?神能够听得懂我们用普通话讲的祷告吗?每一个牧师讲的其实都加了自己的见解进去,他有没有曲解最原始的《圣经》的意思?现在想想,其实这些都是无所谓的。人们找的其实是爱。不在乎神能否听懂中文,周围的弟兄姐妹懂就行。爱在哪里的人群里都能找到,神就是你周围的人群的爱和你自己的爱。基督里面的人都很友善,都充满爱,这一点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间隔年的成行,不单只是因为我对‘旅行和义工’的向往,可能更重要的是想摆脱困惑的欲望而产生的勇气”。每一个旅行者的后面都有一段故事

  挺喜欢里面的野人的,感觉起来足够潇洒。作者貌似没有野人那么帅气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七):不是我要的间隔年

  可能因为带着比较强的目的性,对相关事物已有一定了解,觉得读完了一无所获。看到豆瓣上满眼的五星好评,也许这本书更适合作为启蒙性质的读物,在身心困顿、幻想自由的读者心里种下一颗不一定能发芽的种子,这么想倒也不坏。

  换言之,这本书组织混乱,毫无实用性,不足以让你对义工的工作和生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不足以揭示间隔年对于思想转变的充分必要性,亦缺少所谓人生感悟启迪深入描述。如果作者如其姐在前言中所说,只是想的做的多写的少,太多东西不知从何开口,我只能说在天涯发帖看看挺好,要出书骗钱可以理解,作为读者就别指望什么了。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完整地摘抄下来:

  “当初我离开广州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摒弃大众的生活,更不是在崇尚另类,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地准备出去寻找一些什么的人,挂着一个 间隔年 的名字,因为我还年轻,有精力,有激情,为了青春无悔,为了人生无憾。

  此刻一个人在大院,想起冷先生的俗人理论。我想他是对的,可能我一直都放不下自我,拼命想通过自己去了解宗教哲学和伦理的东西,整理出一套适用自己的理论原则,我想我也未免太高估自己了。为什么从来不尝试委身下来去接受一些东西呢?

  ……那天晚上我是抱着一种愉悦心情入眠的,感觉我终于愿意去接受一个并不是靠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信仰。”

  因为从小就把整理出一套适用自己的理论原则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之一,所以很好奇作者究竟遭遇了什么、如何突然成为了基督徒,可惜没有详写。

  我当然明白自己是平庸的俗人,只是这样的追求对我来说有两个动机,其一是安全感。想要理解宇宙万物人类社会中一切运行与互动的意义,归根结底是出于安全考虑,希望不会出现危险和意外,即使出现也存在有效的应对机制。这个系统必然是高度个性化的,因为我相信知识源于建构不脱离感知客观存在。所以出生在马克思主义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浪潮中,环境尚未给我与某一宗教产生共鸣的契机。其二,这是一个如此有趣的智力挑战,让人如何轻易放弃

  想要信仰啊,但总不能为信仰而信仰。而要接受别人创造出的信仰,想必需要我现在还不具备的某种信任感吧。信任其背后不存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信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诸如此类。或许这种信任感会是旅途中的一大收获,谁说得准呢。

  .觉得自己想要的间隔年,反而比较像是李海鹏在《晚来寂静》里写的东西。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八):旅行的意义

  很久之前的时候,不知道怎样翻到了孙东纯的新浪博客,看到作者一路走下来的经历。有趣的是他在不同时期里的照片的胡须和头发的变化。当时只是觉得作者在做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也没有特别仔细去关注他到底在走什么样的路和发生了什么。

  最近回国,从当当上淘到了很多关于旅行的书,《迟到的间隔年》便是其中一本。在回新加坡的飞机上和在香港等待转机的时间里还有在上班路上的巴士上,我读完了此书,感慨良多。

  论作者旅行的路线 - 泰国老挝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西藏-绝对只能算得上是稀松平常;论作者的旅行方式-基本上不花任何时间去研究当地人文和历史风俗、常常在居住的旅店里整日整日的蹲坐、抽烟、看书、发呆就非常满足-也不是我所完全认同。

  然而令我特别敬佩的是作者的精神。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困在曼谷的菜鸟,到一个非主流(主流的中国背包客往往身穿冲锋衣、脚踩登山鞋云云)的老鸟;从不会英语到会一点英语到可以比较流利英文交流;从关注各个景点,到不再刻意去任何景点、走到任何地方都满足于蹲在旅社坐着、抽烟、看书、发呆;从两人同行、到一人、到两人到多人到一人,到与日本妻子相遇相爱重逢在拉萨;从无信仰、到有信仰、到信基督,从出行的无意义到有那么点意义到有意义到找到最终意义结束间隔年回家。

  每一点点滴滴之中,都充满了作者勇敢、执着的精神。

  相对于作者而言,我们的条件更好 - 我们更有钱、受过更优良的教育、讲着流利的英文、已经去过很多地方,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也抛开我们已经腻烦了、每天在心里痛骂一千遍的工作,也来一次间隔年呢?

  同样欣赏作者在旅行中关于旅行意义的思考。尤其是引用的那位日本女子的话“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他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

  这又何尝不是自己不断旅行下来的心声呢?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九):我的间隔年

  孙东纯说他的间隔年是迟到的间隔年。我的间隔年还不知道有没有。

  记起大三那年春天,被选专业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打算逃一周的课独自去趟山西,已经说服父母并开始打点行李,地震来了,于是行程搁浅得名正言顺。后来再没机会独自出门远行,连这个想法在平淡的日子里也被磨得越来越浅,自己的生活也越发索然无味。

  不过至今仍然想去山西,单纯喜欢那里的凝重的颜色,也想去陕西,喜欢那里的悠远与世俗。可是我没有时间。所以如果我有间隔年的话,它注定是迟到的。

  孙东纯走的地方比石田裕辅少很多,毕竟才一年而已。但是去印度做义工的梦想却很明亮,在垂死之家做过义工的人是不是应该对死亡抱有一种全新的态度呢,是否能够激发起人内心深处的什么东西,在恒河边走过的人是不是会对生活有一种新的领悟呢,走到东南亚,去清迈养老这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可是越遥远越渴求,生活的动力才足够强吧。

  做些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离金钱远一些离内心近一些,在这个很容易迷失的年代。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十):我们的间隔年将在何时迟到

  刚刚读完孙东纯的《迟到的间隔年》,书中的故事开始于06年10月,结束于07年年底。而3年零4个月后读到此书的我仍觉得他的经历就发生在眼前,而我也在这短短的几天中经历了他的迷茫、寻觅、彷徨、动摇、信仰、爱等等。

  关于间隔年的起源网上随便哪里都找的到,但知道这个词的人中有多少人真正拥有自己的间隔年?其实有没有这个所谓的间隔年倒无所谓,关键是这种行为的最终目的:“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说白了,就是通过认识这个世界更好的认识自己。

  作者在最后也谈到了工作存钱,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而我最不能忍受的或许也是作者最不能接受的是“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的轨迹”。短暂的几万天,除去读书的十几年,再除去毕业后忙于为房、车、结婚、生子养子等等而工作攒钱的三十几年,或许能有个平静的晚年才终于有时间去思考这样子生活一辈子与自己的初衷有多大的偏差。

  当然,绝大多数的穷学生刚刚毕业面对的现实是不允许有多少瞎想的。作者也是工作了3年,户头上有了2万1千块才开始自己的间隔年。而06年的2万1到如今有值多少呢。。。或许也就是某些地方的1㎡吧?曾有个旅游公司做的宣传里假设用买房买车的钱用来旅游,可以走遍世界多少个地方,而当你再回来已经不同了。大家说法不一,但多数心里小悸动一下后还是要走大众路线的,即使嘴里还骂房产商“没有留着道德的血液”。

  在此引用一段书中一个游走十几年的日本女人Norriko的原话:“旅行是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或许你会不同,但仅此而已。

  “一个人为了实现自我,必须先在非我的世界里漫游一番。”不管是漫游也好,忍受也好,这一遭都是要走的,做为积累或者历练。最好不要漫游的太久,否则可能会迷失于途中,沾沾自喜于在这社会上的小小成功,不再想回到自我。

  最后希望每一个漫游回来的人都能像LONELY PLANNET的创办者托尼·惠勒和莫琳一样,快乐了自己、方便了别人的同时收获了财富,或者像孙东纯一样收获了爱情。当然,即使没有这些赠品,丰富的经历和深度的生命体验也足以享用一生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迟到的间隔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