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读后感10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本由安意如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1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一):透过诗词读历史

  很久前买过一套安意如的关于古典诗词的书籍,正好十一有点时间拿来读。

  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重要代表之一,而中国人的文化体验,甚至对于生产生活艺术交往等等社会事务都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那就是更加的注重意境,更追求那种“留下一点空间”让读者自己体会感觉。而能够写下这些优美的古典诗词的人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相信这本《人生若只如初见》会给你答案

  作者一个女孩子,是一个小美女,因此文字很柔美,很多角度是站在女性的角度,这几本书都有很鲜明的性别的标记,当然不是说有标记不好,而是能够看到作者比较率真的关于爱情家庭夫妻关系看法

  看似作者天马行空的文字,很多都非常有深意,值得回味和思考。比如在谈《子夜歌》的时候说道传统的中国人非常“敬天”,很多事情要靠“天意”,不违“天命”,而现在则不然:“我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自我的力量,一位可以改变很多事,到头来依然没入命运的漩涡;越来越爱做深刻的思考,却越来越远离纯真,不能与自然作最纯粹直接的交流。”是的,现在越来越的成功学的书籍和理论在探讨人的主观的作用个人意识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说个人的意识、个人的思想就能够决定一切。

  古典诗词大多是男女互相倾慕、互相思念以及抒发离别之情的,因此往往是感情上面的悲苦产生了凄美的诗词。而关于男女之情,作者也有自己的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爱,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所以,一旦发现男人变心就放手吧,若有那个气度还可以敝帚自扫,扫干净自家大门真诚地请他,永远地——莫再光临。”说的没错,男女之间的感情很多时候真的需要这样的冷处理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千古的诗词产生于作者的遭遇。有了什么样的遭遇才有什么样的诗词。但是,人又不能被自己的际遇左右,那样就会囿于自己的情绪不能自拔,“能不让自身的遭遇霸占(自己)思想的人是可敬的,就像莫扎特,生活潦倒荒唐,音乐却盛洁无瑕。”因此,人能够不囿于自己的一点小情小意,也就有了更高的境界

  这是一本关于诗词的历史,也是一本关于历史的诗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二):关于纳兰词

  本书每一句诗词后都有一段令人回味的故事,似曾相识经历,原来从古至今,这样的故事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上演。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却道出了内心的惘然...

  但我读纳兰词,总是有些关于情感之外的体会。其实就这一句词来说,除了初次情感的美好,还有很多第一次美好的东西值得去体悟,最初的梦想努力...人生若只如初见,相信一生中很多第一次的感觉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虽然最后在现实中不能避免遗憾失落,但那一瞬的美好值得回味,值得深藏。

  就本书来说,安如意的视角的确比较新颖,带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那些古诗词,别有一番滋味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三):如此而已

  认真看这本书的时候是第二次读了,发现校对遗留的几处错误,可见安意如缺了严谨。

  也许会有人说她不是搞学术,可是这不是理由。以前很喜欢看这一类的作品,总觉得读来口齿噙香,余韵悠然,现在再回首看之类的书总觉得辞藻堆砌太过明显。安意如所选的诗篇全是情爱,真的只适合小女生浪漫感伤了。等时间让我们成长,再回首看此类文章,便觉少了些什么,而不像大家之作,不论何时阅览都是新的体验。

  序说此书可以帮助我们更理解古典诗词,我认为不是。古典诗词的精华之所在就是只可意会的妙,你读有你的感慨,我读有我的领悟,无关其他,人生阅历使然。我们就着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品古典诗词,看到的只是安意如的古典诗词,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四):似在耳畔,声声低唤。纳兰。纳兰。

  似在耳畔,声声低唤。

  纳兰。纳兰。

  其实像这样性质的书,能给一群人一些去处,更好的再给些希望,哪怕只是镜花水月,都称得上是一件功德罢。起码在里面读些故事,寻些期盼,在里面幻构出一个心向往的世界,似乎处处都是裙袂翩跹,仙风道骨。走两步,便觉自己也能吟出两个有些调调的句子来。

  对待安意如,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冷静的,“客观的”,用了“两分法、两点论”来看,她既像是在完善我想了解的那些诗词、文人佳人才子背后的故事,又像是给自己一点信心自信而自恋地觉得自己的文字也可安慰一些心灵,至少是自己的。

  但,也到此为止了。没有更多罢。

  一类书自有一类书的用处,我是信的。一类书无法兼具各类书的用处,我更是信的。经常YY自己也可以拿出一本有些用处的书来,事实是不简单的,也只有YY的时候敢那样设想,真正要拖进现实,首先自己就心虚了,退却了。

  呵呵,先跳出孤芳自赏圈子就好,再享受寂寞,也至少得有个场所呀。

  不知所云了,勿怪。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五):谁的心不曾柔软

  我爱看书,却不习惯买书。并不是经济拮据所致,只是不想把没有多大珍藏价值的书摆在书架,徒然占了空间。我要是买书,就是买那种一眼看去便爱不释手,要慢慢阅读才能体会个中味道,即使在看完一遍后也会看第二遍、第三遍,且大多时候是随手翻阅,翻到那就看那,不需要太多的前文铺垫,也无须看什么背景介绍,你只需看眼前的文字便能读出应有之义了。 现在大多时候我是从图书馆借来一大堆书,有囫囵吞枣式看的,有稍微仔细看完的,不过在上述所说标准下,真正能激起我购买欲望的书很少。有时觉得这种求好书的心态就如寻觅佳人,怀着期盼在茫茫书(人)海中找寻自己的意中人,是既有趣兴奋

  很幸运地,上个星期我终于找到一个“她”了。手捧着这本从当当网寄过来的书,清淡的书香味沁人心脾,抚摸过光滑的扉页,然后迫不及待地找个僻静地细细品味。嗯,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呵,这本书叫《人生若只如初见》(安意如著) 《人生若只如初见》通篇都是古典诗词的赏析散文,且都是讲述爱情的。

  对我国古代的诗词我一直有种敬仰感。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正是在《诗经》、唐诗宋词等各朝代的诗词中得以承传。先人们通过诗词将各自各种时代不同生活状态展现给后人,使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世象纷繁、人生迥异交织的清明上河图。诗词言简意赅高度浓缩,这就给我们想象之地。我每次读诗词总爱探究其中的成诗背景。作者相关资料等。而《人生若只如初见》正是符合我这个喜好,她以原诗词为基础,插上想象的翅膀,将诗词故事化地向你娓娓道来

  我以前爱看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原因在于他总是能将单一事物多维度地延展开来讲,如《道士塔》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使你在时空变幻中感受到历史地厚重和文化地深邃,这是“小而化大”。而安意如的文章则相反,是“大而化小”,安意如通过对不同古诗词的解构引申出一些最本质道理,我们每个人在看了这些道理后叩问自己内心: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吗? 确实,对真挚爱情的追求是人类历史中永恒话题。《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讲述这个主题的。很佩服安意如,能将爱情写得如此不同类型却都那么触人心弦。无论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抑或是“当时只道是寻常”,安意如的文字会告诉你爱情千百年来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不同演绎。

  我向来秉持理性,自然不会多愁善感,以往阅读的书本多以实用性为主,不过慢慢感觉心灵越来越缺乏灵性的滋养。英国诗人萨松有句话说: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对照自己的心境我以为是如此。其实在外表刚强的我内心却有着柔软的部分,只是自己一直忽略了,如今将它放出来竟懂得细嗅。在这个有压力喧嚣尘世中,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故做坚强,可谁的心不曾柔软过?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六):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喜欢纳兰词,更喜欢纳兰词中清新的情感。没有居于庙堂之上的奉承,有的只是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纳兰词清新,更清新的是安意如的诗评。用一首首古诗词,淡淡的道来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情感,让诗词更加深入人心

  骊山语罢清宵,泪雨霖霖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本来有点不喜欢三郎和玉环的感情,感觉这是一段畸恋。但是现在,我感觉到了这段恋情的美好。只是玉环不知,是以长恨罢了。不知道这么美的恋情,总是有个尽头。不知道再美的感情到最后只是消散。但是他们还是给予美好的希翼,怀着比翼连枝的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七):献给诗词

  只献给那些美好的诗词,再呢喃千年,也是美。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白头吟 汉乐府民歌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妾薄命 李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床。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一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其二 ○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绮怀》黄仲则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于中好》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八):幸福,不要只若初见。

  若,人生只如初见是否会更好一些。

  他仍是冷若冰霜的J,有毒有害,暗自等待,却始终无人怜爱;

  他还是阳光明媚的Y,爱跳爱笑,无需期待,已有大好未来

  没有开始更没有结束,好似消失于一呼一吸中的两颗尘埃,他不必去痛,他也不必去爱,温婉清淡,再无期盼。

  可是这样的人生看似堪称完美,却着实让人心寒。

  因为如若彼此错过,定会成为花费一辈子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没办法体会到温暖,幸福里都是空白

  所以这样的人生是死要不得的。

  于他们,不计生命长短,不论对错黑白,只想彼此双手相扣,十指交缠,单取一瓢水,同待发花白。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依旧可以相视微笑,幸福始于天长地久,幸福终于地久天长。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九):天不绝人愿,故使俺读你~~~

  看了这样的文,这样细腻温婉和疼惜的语调,不猜都知道,写这篇文的,必是个有诗心的女子,肯在秋风乍起时于秋野赏辉煌落日的女子,肯在子夜悠然一杯淡茶一盏灯的赏诗画的女子。她说,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然而,却并不是寂寞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夜半来时她能随幽兰入梦影,穿越一个个的朝代,低婉而慈悲的看完每个故事,于天明前记下种种纷扰。天明时,她又恢复常态,迎着人间的一个个春夏秋冬呵,渡着静好安康的日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本书,看第一遍时是电子版,在一个网站上一气呵成的看完。看第二遍时,还是电子版,下了两法课,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乘着公交车往回赶的路上,花了一个星期对着手机屏幕,再回肠一次。想哪日,买一本纸质版的,灯下,就算不用焚香静手于夜深无人处细细品读,也该是满心欢喜,犹若见故人了吧。

  总觉得一本好书,会自然的让你去看于它有关的其他好书。我那挤了又挤的时间啊,怎么去容下《饮水词》、《人间词话》和《宋词三百首》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十):不怕人拍砖。。

  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她的文字里我能感受内心的某种情感被撩拨起来。安意如也着实会写,知道如何去写,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出一篇篇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诚然,这一点我是十分佩服的,虽然喜欢古诗词,却不能明白地写出自己的心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是自己最好的解释。

  但是,读完了又不免心生感慨,好好的一首首诗词被她这么一解释,反而没有味道了。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赋予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即使作者已经很精准地描绘了诗词里的画面,每个人仍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还原这一情境,慢慢品,细细尝。就像小说一样,无论是畅销的还是寂寞的,只要有人读,故事的人物就有千万种姿态。一旦拍成影视剧,只能有一种样子了。

  若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我一直没看这本书,光听着这本书的名字,百转千回地想着、念着、憧憬着,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