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游记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游记读后感10篇

  《中国游记》是一本由(日)芥川龙之介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1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游记》读后感(一):芥川龙之介对北京的赞美

  大概我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对早逝的人往往青眼有加。所谓早逝,四十岁之前算是吧。好像这群人把生命托付给了不认识的舟子,就这么顺流而下了。芥川龙之介是其中一个。

  最近读了芥川君的《中国游记》。说是近日,其实就是昨天晚上加今天的一小会儿时光。他的文体倒有点像今日的博客,实在是十分散漫,口吻又是撒娇+自怜似的,到底像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说话啊,还有那么一些忍俊不禁活泼。因为是发在报章上的,特别适合浅阅读,所以我才这么快读完了呀。

  唔,我挺喜欢他写中国的,虽然从爱国的角度出发,我应该脸红,他写的中国百态到现在还存着老大影子,譬如一出车站,仍旧是四面八方的拉客的人把你围住。譬如中国城镇的卫生仍然不那么乐观。譬如中国人对于钱财仍有一种低劣的贪婪姿态,尤其在小贩们身上,那种愉快地做买卖的姿态很少能见到。看他冷嘲热讽,我想起他究竟是日本鬼子啊,虽然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常常要病倒而虚弱的年轻人。

  另一层喜欢,是因为芥川走过的城市恰恰也是我都走过的一线,苏杭、扬州、南京、长江、武汉、长沙、庐山、北京……所以,有些信息就在脑海里得到映照,而他对北京的赞扬,和林语堂以及其它新文学作家的赞美,如出一辙。他说:那不是一座城市,那是一座大森林绿色的槐树林簇拥着黄色屋顶的宏伟宫殿。(——大意如此)我想象中,这番场景确实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比起上海的殖民化,江南风景的纤弱,北京的风土的确代表传统中国的精气神。那么,几日里再三和老北京的风韵重逢,是不是更令今朝的人难以释怀呢?

  2008年

  《中国游记》读后感(二):偏见的和真实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很难接受的,作者眼中的中国简直是一无是处诗情画意的西湖的换面他给一个撒尿的人来个特写,京剧名伶的绝代芳华他来上一把黄鼻涕,让你不得不一边读一边骂作者的神经质或者偏激狂。

  但是合上书,你把刚才的换面重放一边,你又怎能否认它的真实呢?那个时候的中国百姓就是那样平常,没有那么多得光环和美梦,就和现在一样。我以前读得书里很少有这样直白的描述,所以让我对历史总是抱有幻想,是不是文人骚客风流倜傥,美人芳华不食人间烟火。但是这些是作者或读者选择遗忘后果,作者把所谓不雅观或者不特殊地方省略,把与众不同的地方放大描述,然后再加上读者的想象发酵,就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壮烈,结果就是让我们崇拜那个时候,和嫌弃现在生活平淡。所以真实反而成为我们不能接受的,像作者一样。

  但是我认为作者还是比较客观的,虽然里面有很多的牢骚和评论,但是作者的描述还是给我们真实的感觉,而且他也承认,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不也是那副不卫生,不讲究的样子吗?作者有神经质,所以很细腻,也许中国人站在西湖边上看到的只有历史和传说,但是作者眼中还会有百姓,小贩,和生活。所以从这样一个人眼中我们可以对那个时候更加真实的感受。虽然接受不适,但是谁又能否认真实呢?

  还有一个启示是,现在的我们区农村或者边缘地区,不也是带着作者看中国的一样的挑剔眼光吗?明白了这个道理,让我们会更加接受和包容,给自己一点空间,也给别人一点时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发展到五星级宾馆的高级,所以多去看他人的优点,不是更好?

  《中国游记》读后感(三):可爱的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真是可爱啊!

  最近在读他的中国游记。他当时毕竟很年轻,有点沉不住气,不过写的东西一点也不违心,也很真实。

  他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他心里的矛盾性,他游历中国江南等地方时,总是在抱怨哪哪不好,可是当他回首这些经历时,却产生淡淡的乡愁,他多么想回到北京啊!

  要我说,他骨子里还是非常热爱中国的,不然他也不会那么的喜欢中国文学。

  他的书里还写道,"对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学问等,纵使是个中国人,只要还没达到心智昏聩的程度,一定比我这一介游客更不堪忍受"。我想的确如此,但恰恰又是由于他的一位理性的外国文人的身份,才能够把当时的中国写的那么真实。

  《中国游记》读后感(四):为芥川不平

  我记得“拳乱”时候(庚子)的外人,多说中国坏,现在却常听到他们赞赏中国的古文明。中国成为他们恣意享乐的乐土的时候,似乎快要临头了;我深憎恶那些赞赏。

  ——鲁迅

  但是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们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我常常想,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中略)所以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骂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鲁迅《灯下漫笔》

  单看这两段话,我想没有谁会说鲁迅说的不对。但是真的看到芥川的文字的时候,怎么就有人开始骂芥川了呢……我为芥川不平。

  ————————————————————————————————

  我:“我觉得芥川真是太年轻了,要是他再年长一点,说不定就不会这样大骂中国了。泰戈尔在芥川来华之后四年访华,你能想象泰戈尔回去之后在游记里大骂中国吗?”

  爸:“那不一样,泰戈尔接触的都是中国的精英阶级,芥川接触的都是中国的中下阶级。”

  我:“芥川也接触了很多文化界名人啊。”

  爸:“比如呢?”

  我:“郑孝胥、李汉俊、章太炎、辜鸿铭、胡适。”

  爸:“……好吧,如果跟这些人聊过一圈之后对中国的看法还比较积极。那还真是奇怪了。”

  ————————————————————————————————

  “我在上海的法国租界访问章太炎先生的时候,在悬挂着剥制的鳄鱼皮的书房里,探讨了日中关系。那时先生讲述的话语,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响起。——‘我最厌恶的日本人是讨伐鬼之岛的桃太郎。对于喜欢桃太郎的日本国民,也不能不多少有些反感。’先生的确是位贤人。我时常听到外国人嘲笑山县公爵,赞扬葛饰北斋,痛骂涩泽子爵。但是,还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日本通,像我们章太炎先生这样一箭射向自桃而生的桃太郎。且先生的这只箭比起所有日本通的雄辩来,包含的真理要多得多。”

  ——芥川龙之介《偏颇之见》

  芥川在《中国游记》里似乎没有提到桃太郎这一段。他还写过一篇小说《桃太郎》,“将桃太郎这个在日本家喻户晓民族英雄戏化成为贪婪狡猾的侵略者,描写了桃太郎对鬼岛的肆意杀戮与掠夺,并以鬼岛的青年们策划鬼岛独立,桃太郎最终无法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样一个结局来暗示日本殖民侵略政策的末路。”

  芥川的小说写于1924年(差不多就是泰戈尔来华的时候),十四年前,英国保守党领袖贝尔福在众议院发表演说,就是《东方学》开篇的那个演说。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事实。西方民族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具有自我治理的能力……显示出自身的长处……。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经常被人们宽泛地称作‘东方’的民族的整个历史,然而却根本找不到自我治理的痕迹。”……“我们之所以在埃及,不仅是为埃及着想,尽管我们一直是在为埃及人着想;我们在埃及也是在为整个欧洲人着想”

  时代尚是这样的时代,那些我们喜欢的西方作家都把殖民当做理所当然事情。芥川在东洋孤独地骂着殖民主义。完了还有人因为民族感情问题讨厌芥川。

  ————————————————————————————————

  再有没有外国人到中国后大骂中国的,我想不起来。有个叫苏莱曼的阿拉伯人,晚唐的时候来了中国,写了一本游记。他说中国的习俗是允许吃人的,让人觉得恶心悲哀

  但是中国人是不了解他的,中国人只记得马可波罗。

  ————————————————————————————————

  江户的医生杉田玄白写过

  “腐儒庸医不知天地之大也……夫地者一大球也,万国配居焉,所居皆中也,何国为中土,支那亦东海一隅之小国也!”

  虽然看的时候一直在骂“你们才东海一隅之小国呢,但是我真希望这句话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广为流传

  ————————————————————————————————

  扯了好多无关的东西。我觉得世界真的好荒谬,那种说“这就是报应吧”的人还可以恬不知耻地横行霸道。而我写作文都不敢提芥川这个人,怕改卷老师不爽他。世界太奇妙

  《中国游记》读后感(五):芥川心中的老大国

  十月里,多方打探,买到了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游记》,该版配有导言,便于整本书的理解。其实关于芥川,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死与此次访华有很大的关系——1921年,芥川来到中国,而他旅程的头一个月却因隔膜炎在上海住院,此后三个多月旅途奔波,身心疲惫。回国后身体状况每日愈下,直至1927年自杀。从这点上来说,芥川明知旅途劳顿会产生身体问题,但依然坚持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此中透露出的,不得不说是对老大国满满的敬爱。 芥川作为一个日本人,出生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从小研读中国的古典名著,对大洋彼岸的老大哥中国充满了世外桃源般的憧憬,他脑中的中国是砖瓦林立,风光秀气灵动,文人骚客遍地开花的地方。芥川对中国文化的爱体现在他在书中各个部分的掉书袋,作为一个异邦人,他对中国古代各种历史名人,朝代更迭,风景名胜的了解,比我这个中国人那是强出了百倍,各种译注每每看得我背上出虚汗,诚惶又诚恐。   且,作为一个杭州人,芥川在书中花了相当的篇幅描写百年前的杭州,让我顿生出一种浪漫主义情怀——在新新旅馆的夜晚,望向只有萤火点缀的西湖时,那种悠然之情,常常腾现在我的脑中。这种风情现在是绝不会出现了,一来湖中哪还有荧光,二来杭州早已是不夜城,三来,这个时代的人心,早已经变钝了。   芥川说,中国的鬼狐故事,根植于中国城市与田园相应的夜景之中。他以前认为这是脱离现实的空想,直到那一夜坐着黄包车行驶在黑漆漆的西湖边时。这秉持着中国古代特有神秘气息的氛围,在民国初年仍旧萦绕在夜色的九州大地上,芥川真是赶上了这一趟,二十年后,这一切就会不复存在了。   芥川是可爱的,他望着“陇西李寓”,就迫切地想起李太白,“若是我能见到他,真的有许多许多的话要对他说。”芥川逛着岳庙,对于秦桧则是感到可怜,历史的更迭就这么被栽赃到他的头上,千百年来被人吐着口水,浇着小便,还要“葱包桧”,何等的不公。 芥川的杭州之旅,在我看来很是幸福,很多景色和情怀现在是瞧不见了,即使我这样在此长大的人,也在阅读此书后盼望着有架time machine,重游百年前那个鬼狐出没的杭城。 印象深刻的,是芥川评论“什么是《水浒传》式的心境”问题。他说这是某种中国思想的闪光,在《八犬传》这样的日本仿作中难以寻觅。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将,并非忠臣义士,更像是一群无赖的结社。他们之间流传着一种可以把善恶踩在脚下加以蹂躏的好汉意识。而这种超越道德的思想,归根结底,与日本人不同,是一种“天下不只昏君一人之天下”的思想自由,它在中国的古老土壤上成为了朝代更迭的根基,这一点在天皇至上的日本历史中,是难以见得的。   另外,无论是上海的南国美人,拜访章太炎和辜鸿铭之旅,还是北京的昆曲,长江上拉屎的屁股,都是如梦如幻的真实历史,都给我这个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本书,太适合我这样的家伙阅读,能不能推荐给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阅读完后的某日,我突然站在他的角度上想到一个问题:芥川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其一他作为比中国开化早几十年国度前来的人,眼中应尽是现代人的视角,其二他又是沉溺于中国古典文化,比很多中国人更加熟络老大国的人,他眼中又尽是古代人的视角。但不管怎么说来,他却都不属于1921年的中国,那个脏兮兮,城门挂着人脑袋,猪狗走在路中间,看戏吐着口水的中国。

  《中国游记》读后感(六):從遊記中看芥川

  芥川很膽小。初入上海便被生龍活虎的黃包車師傅們嚇得直往船上退;上海的郊外田壟上遭遇大水牛,許是初次近距離接觸,被嚇得往後退;騎毛驢上下橋更是抱住驢的脖子不鬆手;蘇州北塔寺,二層以後沒了燈光,他“緊緊抓著欄杆”“心裡畏懼”;客棧里一隻蜘蛛也能嚇得這位大老爺們一蹦老高……

  芥川的心腸是硬的。對於乞丐他這樣描繪“靈隱寺的乞丐的確不同凡響,是日本人無論如何也難以想像的。誇張的捶胸頓足,或是不停地磕著響頭,或是把失去了腳的腿伸上來給人看。總之是將乞討的技巧展示到了最先進的地步。但是在我們日本人眼裡未免有些藥力過猛了,難以使人生出憐憫之心,反而會由於其過分的做作和誇張而忍笑不禁……”他真的是把觀光客的身份坐實了。一個不屬於中國的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看到了一批除了乞討別無生存技能的人,在語言不通只能通過肢體語言溝通的條件下,除了忍俊不禁竟生不出憐憫,豈止鐵石心腸!另外,他遊歷蘇州各地是騎著驢子的,試想兩個成年日本人騎在驢子上,由一個“應門五尺之童”步行作引,最後連驢子都走不動了,那孩子呢?還是在他的心裡,根本就沒有“平等”、“愛幼”?也許,芥川出遊前身子不爽利,騎驢代步自是無可厚非;他和牽驢孩童本是錢職交易,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更無我置喙的餘地,但我就是看不慣他不知打哪升起的民族自豪感,處處顯露悲天憫人的偉大情懷,更有時不時拽一二分中國文學。

  在芥川的眼裡,似乎總有種錯位的感覺,越是細節越是顯示中國不如日本。可能明治維新確是成功,短短30年內,能把一個名族的劣根性根除殆盡,以至於芥川眼中的日本與皮埃爾·洛蒂眼中的日本迥然相異。要知道,洛蒂眼中的日本跟芥川眼中的中國有九分相似,難道這是所謂的“東亞共融”現象?洛蒂要比芥川早30年,這中間不排除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上至國情下至民情和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的相似,我懷疑的是,病中的芥川是不是做不出《中國遊記》的文,難以向大阪每日新聞報社交代,從不怎麼出名的《菊子夫人》中擷取片段甚至不惜扭曲現實(有待商榷)以資冒充,緩燃眉之急。(關於洛蒂,在《蘇州城(中)》不吝提起,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心。)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中國的煎餅(他口中的烤麩吧?)怎麼就不招他待見了?

  《中国游记》读后感(七):回日本的小船

  2007年,NHK拍摄了《中国铁道大纪行》,记录了4月到11月间,关口知宏乘坐火车漫游中国的故事。

  1921年,受大阪每日新闻社之托,芥川龙之介乘船前往中国,从上海出发,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旅行。

  时年二十九岁的芥川只是一个年轻的作家,当时的日本却已经迅速成为资本主义的新兴强国,正对老大国邻居虎视眈眈。甲午一战已经让中国颜面扫地,二十一条的签订更是丧权辱国。芥川的旅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对于殖民地化中的中国,芥川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于文明古国的文化景仰已久;另一方面,对于可能遭遇的失望也已做好了准备,毕竟要去看的地方是日本的手下败将,欧美列强蹂躏的阶下囚。

  事实也不出所料。芥川对于过度西化的上海嗤之以鼻,外国人扎堆的西湖不过如此,苏州除了水一无是处,反而是保留了更多民间传统的扬州让他感到一丝的幸福。

  “芜湖,真是个无聊的地方!不仅仅是芜湖,我对中国都已经感到厌倦了。”

  “你过于年轻气盛,也许中国不合你的性子吧!”

  “我不爱中国,想爱也爱不成。在目睹了这种国民的堕落之后,如果还对中国抱有喜爱之情的话,那要么是一个颓废的感官主义者,要么便是一个浅薄的中国趣味的崇尚者。即便是中国人自己,只要还没有心智昏聩,一定会比我这样的一介游客更加不堪忍受吧。”

  当然,在芥川眼中,中国也不是一无是处。中国菜和中国女人屡次让他感到惊喜,与当时各阶层知识分子的谈话也让他深感中国复兴的希望。

  “我在中国从南到北旅行了一圈,最中意的城市莫过于北京了。”“不,我不是想回日本,而是想回北京!”在异乡能有如此感觉,芥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见一斑。

  “旅行期间时时想早些回到日本去。但当真的来到了天津,也就等于来到了中国的大门口,想起第二天就动身回国,心中不禁涌起了惜别之情。”

  正如作者回到日本后回忆起长江时所写的:“我当初逆长江而上的时候,一直在怀念着日本。然而,我如今身在日本,在酷暑难耐的东京,却怀念起了那汪洋恣肆的长江。”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来了以后便觉得要是更早一点来就好了。中国若是不尽快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古老的东西就都被毁掉了。”

  此行六年后,芥川龙之介因“恍惚的不安”自杀身亡,终年三十五岁。也好,他不用亲眼目睹自己的预言成真了。

  ===============================

  附: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节——《徐家汇》,秦刚译,中华书局2007年版

  明朝万历年间。墙外,到处柳树成阴。围墙对面可以看到天主教堂的屋顶。屋顶上一座金黄的十字架映着落日的余晖熠熠发光。一位行脚僧与一名村童一同出场。

  僧:那里就是徐公的宅邸吗?

  童:是啊。可是您就算是进去了,也讨不到斋饭的。老爷最讨厌和尚了。

  僧: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童:既然知道了,干嘛还非要去啊?

  僧:(苦笑)你这个孩子嘴可真够毒的,我去那里并非为的是化斋求宿,而是想跟天主教徒们辩论辩论。

  童:是吗?那就随你的便吧!就算被他们的家臣们痛打一顿,我也管不着喽。

  村童退场。

  僧:(独白)那里看得见教堂的屋顶,可是门在哪儿呢?

  一位红发的传教士骑着驴子走过,后面跟着一名仆人。

  僧:喂!喂!

  传教士让驴停了下来。

  僧:(威猛地)你是从哪儿来的呀?

  教士:(一脸疑惑的神情)我去教徒的家了。

  僧:黄巢之乱已过,你还拾得起剑否?

  传教士一脸茫然。

  僧:你还拾得起剑否?说,快说啊。你若不说……

  行脚僧挥起如意,要打传教士。仆人将行脚僧推倒。

  仆:你这个疯子!不用管他,老爷咱们走吧。

  教士:真够可怜的。看他的眼神就有点怪。

  传教士等离去。行脚僧站起身来。

  僧:可恶的异教徒!把我的如意也给折断了。我的钵哪里去了?

  围墙内隐约传出了赞美诗的颂唱。

  ***********************************

  清雍正年间。草原上,到处种着柳树。其间有一处荒废了的礼拜堂。村子里的三个少女,胳膊上都挎着篮子在采艾蒿。

  甲:云雀的叫声好吵啊。

  乙:是啊。快看,有只讨厌的蜥蜴。

  甲:你的姐姐还没有出嫁吗?

  乙:大概要到下个月吧。

  丙:快看,这是什么?(捡起沾满泥土的十字架。丙是三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上面还刻着小人呢。

  乙:哪儿呢?让我看看。这就是十字架呀!

  丙:十字架是什么?

  乙:就是信天主教的人带着的东西。这不会是金的吧?

  甲:算了吧。拿着这种东西,弄不好就会像张先生一样被砍头的。

  丙:那就按刚才的样子再埋起来吧。

  甲:嗯,还是那样的好。

  乙:是的,那样的话就不会有问题了。

  少女们离开。几小时后,草原上夜幕渐渐降临。丙和一位失明的老人一起出现。

  丙:就在这附近。爷爷。

  老人:那就快点找。有人来就麻烦了。

  丙:快看,在这儿呢!就是它吧?

  新月的月光下,老人将十字架握在手中,徐徐低下头默祷着。

  ***********************************

  民国十年。麦田中有花岗岩的十字架。柳树的顶端,天主教堂的尖塔巍然耸入云端。五个日本人穿过麦田走来。其中一人是同文书院的学生。

  甲:那座天主教堂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呀?

  乙:据说是道光末年。(翻开旅游指南)进深二百五十英尺,宽一百二十七英尺,那座塔的高度是一百六十九英尺。

  学生:那里就是坟墓。就是那个十字架……

  甲:难怪。从残留的石柱和石兽来看,以前要更加气派。

  丁:是啊。不管怎么说也是大臣之墓啊。

  学生:用砖垒砌的底座上还镶着石头呢。恐怕这就是徐先生的墓志铭吧。

  丁:上面写着“明故少保加赠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记”。

  甲:徐先生的墓在别的地方还有吗?

  乙:嗯,可能还有的吧。

  甲:十字架上也刻着铭文呢。“十字圣架万世瞻依”。

  丙:(在远处招呼道)先不要动,我给你们照张相。

  四人站在十字架前,几秒钟不自然的沉默。

  《中国游记》读后感(八):百年

  看到《中国游记》里芥川龙之介一到杭州城站火车站,就有无数旅店拉客的人蜂拥而上,差点笑出声,快一百年了,这样的情景,至今每天还在活灵活现的上演。

  芥川坐人力车从城站一路赶往西湖,这应该和今日7路车的路线差不多,经过羊坝头,清河坊,太平坊,这些曾经南宋最繁华的街道,芥川看到了那些高高 的白墙里仙境一样的屋子,只是现在已被一条宽阔平坦的西湖大道所代替。

  那时西湖还在杭州城外,昔日有日本僧人写过“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着工夫。”,日本人也有了浓浓的西湖梦,从芥 川的笔下看到那时西湖水比现在浅,但是清澈见底。不久前我在阳朔,还在想不知道以前西湖的水是否也是这样清,看来也不过一百年。

  但是西湖给芥川的印象似乎一般,也许是西式的新新饭店和里面傲慢的洋人让这个来“老大国”寻找古代辉煌文化的芥川很懊恼。芥川更喜欢苏州,他觉得苏州 还没有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不过翻阅民国文人的文章,发现很多人反而对有着所谓“一派开明的民国景象”杭州更赞赏,大概那时的人正沉浸在新文化运动里吧。

  芥川说曾经的中国给他的感觉是像古代诗歌里那样,但现实中的中国却像古代小说里一般猥亵。我常常被他描写中国的脏乱所汗颜。为什么曾经是站在世界文明 最高处的中国会变成这样,是从安史之乱,黄巢起兵的唐朝末年开始,还是宋朝被金,元异族侵略后,或是清兵入关,又或者是西方入侵开始?

  多年后,读这本日本人眼里的中国和中国人,非常震撼,中国人同时背负着曾经灿烂的文化和深重困难的历史,快一百年了,我们有了多少改变?

  更新于2015年5月23日

  资中筠说: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美剧mad men里说人是很难改变的,不过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也可以改变一点的,就如今天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事无可为,社会改良无空间。凭良心生活,默默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改良自己,为未来的某一刻做点准备。只能这样了”

  《中国游记》读后感(九):一个日本文学青年的眼

  他怀有中国的乡愁,一直想来中国看看。

  而幸运的是,有报社愿意赞助他的行程,提供各式的接待。而他当然也欣然接受,来到念想中的中国。

  想象终究是要和现实对接。来的路上并不愉快,船的颠簸导致身体虚弱疾病来临,抵达上海也只是匆忙地一瞥。

  他游了上海、江南、北京和天津。

  无可避免地看到中国和中国人某些丑陋的一面,当然也感受到日本侵略行为的负面影响。他关注中国的女性不过也只能从青楼女子入手,就像中国人也关注日本艺伎一样。

  中国那些热心革命的青年跟他或许是没有办法心灵交流的,他也只能睁大眼睛看。那本不是一个景色依旧的河山,政治的因素已经涵盖到了生活,生活也被战争所牵制着。

  由此,或许他真的不该在那个时候到中国来,让现实去打破想象。好在,在看了之后,他愈发觉得北平是自己的故乡。

  《中国游记》读后感(十):“盛象”

  这是芥川第一次来中国,在黑漆漆的湖面寻江州司马,在妓馆茶楼间觅苏小小,在河边杀鸡的村夫身上看见阮小二,在深呼吸装作气若游丝的乞丐中闻嗅出来盛唐。戏院里一声叫好芥川想起的是长坂坡大喝的怒张飞。这个在白乐天杜工部浸染下的日本文人来观近现代中国景象,想来也很是有趣。芥川既不是来交流,也不是来朝拜。那时他29岁,六年后服安眠药自杀,留于尘世的影像永远是年轻的样子。   

  我只记得,1921年,军阀混战,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这些景象在芥川的文字里并没有出现,他看到的是满街的西洋广告。

  于是,想起那个从挪威来的交换生杜白,在大街上兴奋地唱东方红、背道德经。过去的历史常常在外来人的想象中历久弥新。   

  于是,明白乱说话不是件好事情啊,被一只大蜘蛛吓得蹦起来,被按摩的理发师吓得抱臂,累得想炸了庐山,道路不顺就和朋友大吵起来之类的话还是不说为妙。写些像德富芦花似的漂亮小文不是挺好。不过,虽然形象毁了,终觉得很有趣,看到事后觉得没有被岛津暴揍一顿很是万幸一处,不禁莞尔。   

  于是,想起自己无数次因无知而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产生的错觉。  

  于是,突然无比怀念海明威,那个狩猎、捕鱼、奔跑在战场上,在西班牙看斗牛,最终用猎枪结束生命的硬汉。他最适于调和无处不在的柔弱书生气。

  于是,好像看到几千年中国变幻的景象,突然明白,烟笼寒水月笼沙、桨声灯影秦淮河的景象从来没有变,繁华抑或兴衰一次次洗涤着这片土地,千年流转下的不是物是人非,而是永远沉淀在血液中的历史。  

  于是,在芥川的温婉小像和挑剔抱怨间,眼前浮起的却是当年青年壮志救国的景象,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为之奋斗的中国现如今的模样。英国的抗议游行成了骚乱,最终齐齐被卡梅伦拉上法庭济济一堂。五毛抑或犬儒,买房抑或移民,没有人壮志未酬,所有人又都壮志未酬。喧哗与骚动背后,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死寂。   

  于是,又开始莫名的思念江南,甚至更远的国境之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游记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