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18 10:41: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10篇

  《我们读世界》是一本由邵杰 编著作,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59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一):价值很高,这是别的杂志比不了的

  笔伤、 12:27:28

  说实话这样的书热爱文学和懂文学的人爱看而我同学们的评论是“没图画啊!我还以为是青春类的像校园杂志那样!”还有的说这不是语文书吗?这是小说杂志迷的同学说的,我本人还有我们大部分人都觉的里面隐藏的价值很高,这是别的杂志比不了的

  真的戒了烟 ? 16:48:49

  大部分的文章还不错,整体的设计版块也都好。打个八十分,期待更精彩的。

  行者·郁七 2011-10-14 23:35:37

  邵杰你好,我看了那本书《我们读世界》,觉得有些地方校对得不是太认真。像27面的作者介绍就少了个逗号,虽然很多都是细节,但这更是要注意的。

  一滴恒河水 15:31:09

  拿到书还没打开的时候感觉不错,外观,封面设计等都还好,内容还没细看,因为我告诉老公说这是几个朋友办的杂志,就被他先拿去看了

  小薇の猪猪 16:35:06

  嗯嗯 看完了 挺喜欢的 有的东东看的很舒服。太短了,有的还没有入味就已经结束了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二):眉毛胡子一把抓之嫌

  隨颩éさ捕痕 2011-12-30 23:54:14

  《我们读世界》如你所说,真有些不够精致,有眉毛胡子一把抓之嫌。对于一个半路出家者来说,真已经很好了。只是对于杂志的长远和进步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兆头,毕竟,非专业不能作为不求进步 不求完美的理由吧,鲁迅也是学医的,也是半路出家的!因此,以我遇见,我们需要在征求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更专业的加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思想性。毕竟思想才是文章的灵魂,这也是我不大喜欢朱自清散文的原因之一。当然杂志也需要销量,很大一部分人可能比较喜欢美文,但我相信,读者还是更喜欢有思想、有独特风格的文章,在这两者中,谁是鱼,谁是熊掌,只好请你自己权衡了。 我个人当然倾向于后者!

  隨颩éさ捕痕 2011-12-31 10:52:34

  我不大了解你更愿意坚持什么,是杂志的销量还是文章的质量?若只为销量,这样的文章似乎已经足以,余秋雨写的东西那么蹩脚,甚至都有用汉字在堆砌过家家游戏里的金字塔之嫌,到有人就愿意买他的单,还当神一样的顶礼膜拜,甚至在那家伙的脑袋上很大方的盖了一定“大师”的帽子,不知那家伙承受得起否,我看着够呛,文章粗制滥造,标点符号也随便胡用的家伙,就被我们好不吝啬的扣上了大师的金冠,这个时代能不说很有意思吗。所以还是你选择吧,更愿意坚持什么,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不愿意,我很不愿意让那些粗制的用汉字凑起来的山寨金字塔去涂毒青少年对美和思想的追求,所以我愿意承担文章的校稿工作,如果你愿意且认为我还能胜任的话。我自己水平也很一般,不过我会为读者负责,尽自己所能,把文章的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三):封面设计的很简洁,一如你们的风格啊

  月上疏桐 16:52:40

  书不错

  陈照天是哪一位

  主要是看到里面有他的名字

  呵呵

  他可是我在太保的老同事

  说实话,我还是他半个徒弟呢

  這貨是、腦殘 13:02:34

  都是山西出版集团啊

  喜欢这种设计

  封面设计的很简洁,一如你们的风格啊 //這貨是、腦殘 18:05:13

  我捐了一本给了我们学校图书馆,希望有更多人看到。。。

  碧落之云 21:43:18

  刚才看了那本书,所以才想加入那个群认识那些人。里面很多文字流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静下心来去读才接近相似的灵魂。

  我可以提出我的一点思考意见吗? 你的杂志,尤其你所思考的它所面对的对象很广泛。这种广泛性本身是它将更多触及存在精神追求的很多平凡而朴实的人。这是它的生命恒久与活力所在,所以我希望它的根基能够更深入触及偏远而贫穷却又无比渴望知识的那些群体,尽管暂时说来,有些困难,但我希望有一天它可以走向那些阳光触及不到的角落,给那些饥渴的心灵带去温暖。这种针对性的选择涉及的是一个精神文化本身的“反哺”概念,以那些自贫苦角落走出来的坚强个体的精神脉络的成长与梳理为案例,而形成一本特殊针对性的杂志,以公益角度普及贫苦山区的孩子们,对两者而言都是莫大的收获。当然这需要一个特殊群体的聚集。对于双方,哺育与反哺都是无比亲切等复杂情感的交织。文化应该回归朴实的大地得以扎根。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四):你的理念是: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作为,理想口号,可以

  天一简 11:14:15

  感觉有很多语法,标点符号错误。

  文章里也有很多常识的错误。不是上乘之作。你的理念是: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作为,理想口号,可以,但,作为运作杂志,尤其是文学杂志,确实不能苟同。主编,是杂志的灵魂人物,他的言行,他的定位,决定了杂志的高度。

  天一简 11:23:11

  最后一篇,《朝觐西藏》,朝人段,把仓央嘉措写在文成公主前面,是不对的。毕竟,仓央嘉措死于康熙年间,文成公主乃是唐朝嫁入西藏的

  天一简 11:28:40

  还看了《路过南京》,标点,用词有很大的不当。看到倒数第二段落,第三句后面,“历史的哀思者终会一直哀思。。。。”到这句话的句号结束,中间一直是逗号。其实,这句话里有很多层次。如果中间只用逗号的话,那这句话太凌乱了。

  天一简 11:38:02

  其实,我觉得,《我们读世界》的“读”(应该加上引号)后面那个也是如此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五):我会一直支持你,每一本都给我寄.

  绿水人家 19:19:23

  老实说 里面有一篇 像小学生的习作 我这样说你不会生气吧

  懒洋洋 15:47:56

  我们办公室的 同志 看见这书 都挺喜欢的

  白毫 9:06:57

  我支持你,不过从上一回的杂志文章来看,高水平的不多.我会一直支持你,每一本都给我寄.

  http://blog.sina.com.cn/tongyun520我的博客,如果需要用里面的文章,给我说一声就行,投稿我就不投了.始终支持你.

  中国庸俗的杂志很多,如果你要把这个当作事业来做,一定要有眼界,有眼光.仅为建议哈.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六):封面还是很漂亮的,喜欢这种感觉。

  四兄妹2 17:26:32

  这篇文章在有一段中说他大姐当上了什么队长,当队长的第一年就比上一年收入增加三成,这三成的对比是什么,是100斤的基础上增加的嘛,还是两百斤的基础上增加的,没有说明当年的粮食亩产量,这个让人读起来不免产生怀疑,再说他当时估计只有三四岁,能记得这些事情嘛。还有小时候开头的那一段,这个小时候我个人感觉太笼统,一般我们的概念是小学阶段是小时候吧,如果这样他姐姐给他讲雷锋的故事就不现实,雷锋的故事因为毛泽东的题词而疯狂,那个时候雷锋还不出名吧。这些都是个人观点,毕竟人家是写了几十万字的作家,我只是谈谈个人理解,拙见而已,不足挂齿

  马良玉-蒺藜 18:35:39

  今天刚看完读破万卷书,怎么说呢,看到这个专题,我以为更多的会是对于书的解读,看完以后才发现原来都是讲自己有多热爱书,四五篇都是这主旨,就觉得有点单一的审美疲劳了, 不过呢,封面还是很漂亮的,喜欢这种感觉。还有就是觉得,如果可以在每个专题开篇那页把纸质加厚,再用上彩页印那些图片就好了

  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在每篇文章后面加上你的点评,几句就好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七):爱不释手

  あ秋夜俊あ 19:59:33

  书已收到。看到读后感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我倍感激动。爱不释手。今日散文主编已与我联系,定倾尽全力。不求什么,只求一分真!虽然我曾有些文章刊登过,但偶尔也会像个孩子一样能期待有本自己的书。扉页写着:副主编秋夜俊。人生这辈子,便也有一个精彩的亮点了!这真的要谢谢邵杰你了!

  胡红-你的友友 18:42:29

  感到很亲切。就是题目和正文之间空行太多

  林夕 12:56:16

  我记得原文是说玫瑰园里的五千朵玫瑰花,而本书一篇文章所说的是五百朵玫瑰花。 小王子

  黨國戰將(814923991) 15:48:00

  最近我的教室被人偷东西了,我前面嘚舍友本顺治大帝都没偷,就偷这本我们读世界。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八):书收到了,看了一些,突然有了动笔的感觉

  东东 22:06:09

  读后感 它让我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明确的角度 它仿如我命中注定给我指引的蜡烛

  灵,泠,凌。 14:51:36

  很好很强大,是潜力股,虽然在电子版上看过、但是实体书感觉更正式与真实、分门别类内容也清晰、只是觉得、正文部分的字体再做下调整看起来会更舒服、因为这样满篇都是规规整整的字 压抑了…… 期待下一册。

  WEI 15:16:02

  书收到了,看了一些,突然有了动笔的感觉,也许我是太久没有看书,都遗忘了

  谢谢你的书,

  湖塘格 17:38:48

  正在读你的《用心写就是好的》。初步感觉清气扑面,执着可鉴。钦佩你的雄心、痴心、诚心、用心!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九):关于《读后感》杂志——一位学生来信

  尊敬的邵主编:

  您好,我是一名大一英语专业的学生。前段时间,您发给我的《读后感》电子杂志我已认真阅读,对此有一些感想,所以提笔给您写一封电子邮件,希望您能看到。

  这本杂志的内容范围很广,我想作者年龄跨越范围广是一个原因。于是我想,这本书面向的市场到底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呢?作为一个90后的读者我想说的是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更关心社会热点更喜欢社会的现实或者和我们有关系的事实。这也是郭敬明的《最小说》和韩寒的《独唱团》畅销的原因。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书的确是有市场。所以我认为杂志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我们不喜欢心灵鸡汤那类的文章,我们更爱有冲击感的,有创新性的东西。当然,如果说针对其他种类的人群来说那就令当别论。我对这些了解不多,不过高中时期我的语文老师也很爱写作,并且她也发表过很多文章,但是我们班的同学不喜欢她的风格,当然包括我,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关注的点不一样。老师是上班族,是教师,是母亲。所以她写的文章很温情,但我们就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喜好。再回到《对后感》杂志吧,我记得里面有一个内容叫《毕业季》那样的那个面向的完全就是广大学生,我们爱读。但要是说要读一些很深刻的文章也许就不是人人都爱读了。总之,我想说的就是杂志一定要首先确定消费市场。(以上是本人拙见,无心冒犯,如有浅薄之处请见谅)

  昨天我在当当网上购买了《我们读世界》的纸质版本,很快就能看到,说实话,很敬佩您能有勇气自己创办杂志,这并非容易的一件事情,牵扯到很多:资金,团队,合作,媒体,之类的复杂事情。我也不懂。但是作为读者我能知道读者想看的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我支持您,支持您的杂志,所以才会告诉您我的想法。另外您提出的每个人都可以编一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我认为这是个很棒的ideal,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就是我的主业,编书不仅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让人产生兴趣。这段时间,迫于考试的压力没有时间实施,过些日子,我会在家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能力,努力阅读,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哦,对了,前些日子看到您的空间里还有外国朋友给杂志做宣传,很惊讶,这本书还有英文译本么?我想也许我可以给我的加拿大外教推荐,推荐,他很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饺子。可惜中文对他来说很难啊。

  扯远了,总之,最好的祝愿给您。

  此致

  敬礼

  学生读者:流星蝴蝶梦QQ243048309

  我们读世界的微信公共账号:book-world,欢迎关注!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十):喜欢其中的几篇

  图书馆里的书,最初只是觉得拿起来舒服,就借来了,看了才知道是杂志选编,还是个电子杂志。内容比较杂,风格不一,有深有浅。有些题材和内容以前读过不少,比较老套。但有几篇特别喜欢,不是因为华丽的文笔,而是因为深刻的思想,或者独特的视角。

  比如《<西游记>的悲剧》是一位90后作者,却难得写出了全新的见解。一路西游,其实就是孙悟空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体制化”,走向堕落的过程。当他从代表自然的猴子群离开,走向东方和西方神的系统里的时候,他也就注定了永远受到这一体制的无形枷锁的束缚。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看似逍遥自在,其实早已没有了自由。

  比如《逃不掉的影子——关于<唐山大地震>》,作者以一种理性的社会学的角度重现了小说《余震》的故事,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我们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可能更多地被催泪点吸引,我们的心被主人公的感情所牵动,但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借以丰富感情的工具而已。生活的平淡或紧张,使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感情是那么单一,每天都茫茫木木,混混沌沌,电影、音乐等恰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来体验不同的感情,实现心理上的满足感。没有什么比看一场电影,随着电影的音乐大哭一场更让人畅快的了,是悲痛哀伤还是喜极而泣都无所谓。

  因为电影更震撼人心,更能激发人的眼泪,所以有些人看过书之后会觉得过于平淡,反过来批评小说写得不好。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小说的价值,小说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可能不被多数人留意到的社会问题——有过心灵创伤的人们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受到影响。

  因为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喜欢,感觉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给了4颗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读世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