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蚀心者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蚀心者读后感10篇

  《蚀心者》是一本由辛夷坞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蚀心者》读后感(一):爱而不得

  辛夷坞的小说仍然是让人回味。

  爱不得,恨不得,放不开,这几个词总是在她的小说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着。

  这本书是我上周买的,当我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仿佛遇见了我曾经的故友,我轻轻地抚摸着书的边角,还没有看,我已经醉了,书的封面的那几个字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直到我看完整本书,我仍难忘记——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因为这时,她牺牲一切。

  小说里每个人物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们是活着的,起码在小说的世界他们是有生命的,鲜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本书的灵魂,每一个都是这段故事的主角。

  当陆一死的时候,我为他流泪,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一个人呢?对爱的执着,我知道并且相信他对方灯的感情是真的,无怨无悔,在死的那一刻,他还在露出他此生最后一个微笑,仿佛在说“死后,我还是会等你”,就像他写给方灯的那封信一样,浸入了生命的鲜血,绽放出一朵朵鲜红的紫罗兰——死算什么,你总有爱我的一天。

  “爱不得”这三个字是我送给傅镜殊的,也许直到方灯从窗下跳下去的时候,他才看清了他的心吧,从开始对爱的迷茫,不确定,方灯在他心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他感激方灯为他做的一切,到后来权利欲望牢牢地包裹着他,他背叛了“另一个他”,他一次次地利用方灯,把她不断地逼离他的怀抱,推向更深的深渊。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可怜的人,如同方灯一样,渴望着爱与被爱。从小被人看不起、遭人冷眼,何时何地都被所谓的“野种”的身份所压抑着,我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无奈可悲的生活啊。

  如果,没有那一次“机会”,也许一切都会改变吧,起码他可以放纵自己去爱她,紧紧地不放开她的手,没有身份的鸿沟,世俗的流言,只有满满的爱与满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失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悔不当初。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原点”,一切都在改变,环境把人消磨成另一种样子,“原来”在这里只是“奢望”。

  再说说另外一对“苦命鸳鸯”吧——苏光照和贾明子。他们的爱情短暂的可以,炸弹一样的爱情——“砰!”,结局彼此都粉身碎骨。苏光照就像一个不经意间吃着高级巧克力却认为是普通糖果的傻傻的男孩单纯冲动

  贾明子则像吃遍了所有的巧克力,偶尔间尝到了一颗普普通通的糖果就视若珍宝的女孩

  他们太年轻了,还不知道爱情的真谛,只是一个上天的“契机”成就了他们短暂的爱蜜。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把方灯留在最后,我没有她那令人心酸的经历,也没有她那“凄苦”的爱情,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生,偶尔会因为小说中某个字眼或者某个桥段呆呆地幻想,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等待一段只属于我的爱情出现。

  我猜测方灯爱的可能是傅家园里那扇窗里的那个“小七”,蓝色代表纯洁、高贵。那扇窗在她厌恶的生活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她渴望触碰那里,那个人和他身后的那片洁净的天空。

  我也知道后来她是爱着傅镜殊,可是在一次次的伤痛和绝望中,她投向了“陆一”温暖的怀抱,如果陆一没有死,现在他们一定幸福地在他们的“梦想的彼岸”生活下去了吧。我不得不说,对方灯来说陆一会是比傅镜殊更好的选择,单纯的爱,没有利益和权威刺鼻的味道,只有傻傻和执着的爱,更加适合方灯。

  你说,重生后的方灯会得到幸福吗?

  我想,只有在书最后一章“尾声”里,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子和她浅浅的微笑能回答我的疑惑。

  《蚀心者》读后感(二):蚀心者(转)

  初读这本书时便已觉得此书是与别的书不同的,从一开始描写少女方灯是如何走进一片漆黑的傅镜殊的世界里,又是如何慢慢地被他俘虏困在这座爱的牢狱里,又怎样为了替傅镜殊保守那个只能永远藏在心里的秘密不顾一切,就觉得是不一般的故事,而陆宁海的死对于方灯来说应该是一种变相的解脱,随着时间的流逝方灯与傅镜殊两个人的局面似乎又明朗起来,可是剧情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镜殊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方灯违背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去接近纯洁如一方白纸的陆一,到了这时我仿佛觉得镜殊心里是不爱方灯的,即使到了结尾还是没有看明白镜殊到底是了内疚把方灯留在身边还是因为爱情,可是我却看清楚这时的方灯对镜殊的爱已经被镜殊挥霍完了,留在镜殊身边的只是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躯体,这其中的故事只能让我们回味多几遍才能明白的。

  《蚀心者》读后感(三):低配版《白夜行》?

  不知道该给多少分,因为自己想坚持从今年3月20日开始每读一本书就来记录,故而不得不随便给一个分数了。

  因为这书完全不是我的菜,书里面洋溢的不是我喜欢的气氛,所有的角色,几乎清一色的有着内心的隐疾,即使有些对某个特定个体浓烈的善意也是建立在对其他所有人的阴狠毒辣之上的。

  可能我是陆一,那种相信这个世界基本是美好善良的人,真的是literally相信,所以没办法欣赏这种故作深沉的悲怆气氛。

  另一是觉得这故事线索太过俗套,就是写到他俩第一次见面你就知道,哦 她可能会对他动感情了,他可能要出车祸死了的那种俗套。

  嗯,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石狐的故事,这个完整的隐喻还有点意思,给这本小说添了一分姿色。小狐狸爱上了石狐,把心给了石狐,石狐修炼成人远走高飞了留下没有心的小狐狸被困在园子里。这一段隐喻了与傅家几代相关的爱情。书里唯一的“幸福的人”陆一信手给它加了番外:后来百灵鸟来每天给小狐狸唱歌,陪着它在一起(哎呀是哪个品种的鸟记不清了)。再之后陆一车祸离开之后,方灯对这一段的诠释是:百灵鸟想把心给小狐狸,小狐狸说“除非以心换心,否则再不要做这么傻的事情了。于是小狐狸把石头放到胸腔,想要过正常的生活,每天跟百灵鸟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一天百灵鸟提议我们“以心换心”吧。掏出了心小狐狸才发现,原来自己胸腔里那个还是块石头而已啊,小狐狸得到了百灵鸟的心,可是百灵鸟却在最后一曲高歌后眼含笑意死去了。

  哎呀不说了,反正是一部非常之“青春疼痛文学”的书,不喜欢这个调调。我还是去看点有意义的吧。

  《蚀心者》读后感(四):谁蚀了谁的心?

  谁的心中都有一道明月光。你会把它视为自己的圣经,每行一步都盼其瞻仰。对少女方灯来说,她的世界里没有太阳。傅镜殊就像是一道微弱的光,虽不如太阳明亮,却足够照亮她眼前的道路。可她知道,傅镜殊的世界里其实也没有光。所以,方灯决定帮助傅镜殊。如果他是镜子,那她就是灯。这样,她就可以照亮他,并且在他的折射里也看见光芒。能够守望着自己所爱之人,能够知道对方心里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即使自己始终行在暗夜里,想必也是幸福的。可是傅镜殊终于无法抵挡俗世的诱惑,为达目的竟连方灯的心意都不顾。当自己的所爱被傅镜殊一手毁灭,方灯心中的太阳也彻底沉落。究竟我们要如何守护,才能不迎来终结?究竟在这个故事里,是谁蚀了谁的心?

  ——转自当当评论

  《蚀心者》读后感(五):自古痴情多女子

  夜深人静合上《蚀心者》,心里的沉重感始终无法消退。凄苦的童年,豪门世家的明枪暗箭,蓬勃生长的欲望还有奋不顾身的感情,这些元素都具有典型的辛夷坞作品风格。

  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未得善果,女主角方灯被逼疯,跳下楼落了个半身不遂精神失常;阿照为了留住他一直依赖的“家人”,渐渐走入不归之路,在群架中赢了这一仗丢了性命;傅静殊终于如愿成为傅家继承人,身后却是一片狼藉;就连善良得不真实的陆一依然难逃家族成员注定遭遇车祸的魔咒死在阿照飞速的车轮下。

  正如世间大多数的悲剧故事一样,男人追逐事业成功,女人痴盼一生相守。同甘共苦委曲求全本以为换来一生厮守的幸福美满,而无一例外终落得事业爱情两难全,曲终人散

  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爱,成人后这些爱会像一盏灯的光亮照耀前途。陆一,方灯,傅静殊他们都可以归为波澜曲折,不同的是,陆一出身小康家庭母亲虽早逝,父亲的爱没有缺失。方灯自小与做人肉生意的姑姑,醉酒无能的父亲相依为命食不果腹从经济上来说她最惨,然而好在有亲人的陪伴,哪怕这些陪伴伴随着争吵,狭隘,羞耻,无助,方灯还是顽强地野蛮生长起来。傅静殊虽然家境优渥,出身为家族诟病,不仅没有母爱,父亲懦弱怕事跟随着家族搬移国外,留给年幼的他一个残破的傅家园还有一颗备受摧残的心灵

  傅静殊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陆一不为任何利益交换就乖乖交出了关于傅家继承人身世证明材料,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遇到这样单纯无害的人和事。一路成长的环境告诉他,此刻的殷勤是为了不远处的致命一击,出手给予一个人帮助,为了日后助自己一臂之力,面前的笑容、话语必然会饱含怨念和虚假。他深信这一套理论,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方灯有心机,有抱负,因为她曾沉溺到过海底最深处,被人踩被人唾弃被人戏弄,这些是她想脱离令人窒息的海底的动力。她以为傅静殊和她一样,孤苦无依的两个人一起拼命向上游,一路的坎坷和伤害她认了,傅静殊就像海面的光,会带领她冲出黑暗获得新生。悲哀的是,方灯受压抑的阴影来自物质,而对傅静殊来说是自尊心和被认可,他是为了爬上金字塔顶端不顾一切的人,高处欲望的实现比物质的满足注定要艰辛得多,曲折得多,需要牺牲得多。殊途同归是人间幸事,不过对这两个挣扎痛苦漩涡中的人来说,一起出发,却奔向了不同的方向。

  方灯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傅静殊的世界,然而傅静殊给了方灯一片空无。女人眼中是与面前的男人一起奔赴的未来,而男人的眼里是全世界。

  《蚀心者》读后感(六):蚀心者

  《蚀心者》这本书我是用听书的方式听了一半以后,不想听下去就停止了,原因是我觉得实在太纠结了,结局是悲剧。于是我放弃了。

  但是又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我继续看了这本书。

  这本书延续了辛大一贯风格,少年的成长经历对男女主有着很大影响,而且这一部分的描写辛大也不吝笔墨,这一点和《许我向你看》有几分相像。

  我想,辛大写少年经历无非是想让读者明白,傅镜殊和方灯的性格,以及傅镜殊对方灯的意义是与之息息相关的。辛大下笔比较狠,总是把爱和恨写到极致,有着戏剧的张力,我想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像方灯一样,愿意为了所谓的爱情没有自己的底线。傅镜殊这个男主跟辛夷坞之前刻画的男主很不同,因为他把方灯当作棋子,当作攀岩工具,当作助他步步高升的阶梯。或许正因为这个情节设定,使得整体笔调是灰暗系的,让人看着觉得沉重。

  书里反倒是陆一让我看到了一缕温馨的光,他的单纯,对女主的爱让人动容。陆一让我忍不住想起《山月》里的叶昀,想起《与爱为邻》里的许承安,都仿佛是女主生命中的一道光,温暖了女主。不同的是,《蚀心者》由于故事的需要文风偏冷色调,连陆一都在劫难逃,《与爱为邻》则是轻喜剧,文风偏暖色调,有个温暖的结局。

  突然发现我喜欢的居然都是男配,似乎温儒雅的男子更能吸引我的目光。希望辛夷坞下本书更精彩,也期待辛大写个温暖派的小说。

  辛大,我喜欢暖心的小说。T^T

  《蚀心者》读后感(七):蚀心者

  我还是把#蚀心者#看完了,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把剩下的120多页全部看完,我说过本来是没有勇气看下去的,可是结局牵引着我一步一步沉入书中深渊……

  仿佛是一种魔咒,刚刚看完这本小说,它便牵引着我来写我的读后第一感觉,仿佛是怕时间一过,连自己都忘记了最初冒出的语句来描写我的读后感。

  从看这本书的第一页起,我就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当它越来越接近终点的时候,我惶恐、害怕,因为我知晓辛大残忍的写作风格——她不会放过她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她不会让他们有好结果的,纵然他们在一起了,也是留给读者的一个好的猜想,一个隐晦的伏笔,例如韩述和谢桔年,向远和叶昀,顾芷安和纪廷。她们最终怎样了,没有人知道,辛大也不知道。

  这部小说的有些情节写的太过隐晦,但我相信我所相信的,如文中不止一次提到的,方灯说服陆海宁的那一天下午、方灯做的那三年私人护理,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真的那么不堪么?还有到底有没有傅镜如这个人,她究竟是不是方灯,其实按理来说,应该不是的,那她到底是谁?她出现在#回忆#那本小说中时间的背后中的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辛大好像还没有揭开这个谜底,这让我有些迷惘

  一直都知道也很欣赏辛大笔下女主角的倔强、精明强势、敢作敢当敢爱、从不畏畏缩缩,或许还有些蛮横。如郑薇、顾芷安、向远、谢桔年、赵旬旬、方灯。这其中要数谢桔年和赵旬旬较为弱势且更接近温柔一说,但谢桔年也倔强的令我无话可说,只是唯独这赵旬旬太过追求安逸的围城生活、随波逐流,在辛大笔下当属另类。

  而她笔下的男主大多懦弱、阴狠、令人恨铁不成钢、甚至是令人气愤,如纪廷、陈孝正、林静、姚起云、叶骞泽、韩述、傅镜殊。她们相爱却又不敢去爱,以前看到#回忆#这部小说的时候,恨不得一掌劈了姚起云、但当看到#山月#时,才发现她笔下的男主个个都是奇葩,没有最懦弱,只有更懦弱,真是气死人了。最后反过头来思考陈孝正这一角色,从之前的惋惜升级到鄙视和气愤,是怒其不争吧。反而让我比较欣赏的是池澄,他敢爱,并且也不至林静和傅七那么阴狠。我觉得用辛大对这部小说的封面语句可以很精准的形容她笔下的所有男女主人公——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因为这时她牺牲一切。

  蚀心者,看完了,这几天埋头苦读伤眼伤心的时候终于熬到头,然而落在心中又是辛大给的一刀伤口,或许是我太入戏了,不过是书中人物,却让我这个旁观者心如刀绞。然而,辛夷坞,她,就是有这个本事!

  《蚀心者》读后感(八):蚀心者,当女人爱时,男人当知畏惧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傅镜殊是不是真的喜欢方灯。但是就像作者说的:女人爱时男人方知畏惧。方灯的爱那么明显那么勇敢那么不计后果。也许就像她自己觉得的那样,她有一个被所有人瞧不起的爸爸和一个以卖淫为生的姑姑,她的一切都是那么肮脏和令人厌恶。而他却是那么圣洁那么高高在上,如果能和这样的圣洁有什么关联的话是不是她也会跟着干净那么一点点呢?于是像飞蛾扑火般的,方灯不顾一切的靠近傅镜殊,只为生命中的一点光亮。但又不敢靠的太近,因为怕她的肮脏玷污了圣洁的如白莲花一样的他。方灯太想拜托她的家庭所给她带来的一切耻辱,所以她理解傅镜殊也想拜托自己穷苦命运的心里,所以总在傅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站出来,牺牲自己,保全小七。好像他们是连体婴儿,一个脏了不要紧,只要另一个保持干净就好了。而她的小七给她的只是暂时的温暖和永恒的利用。方灯不懂也不计较,直到她重遇陆一,这个阳光干净的男孩给了她一个女人应该有的关注和宠爱,他的干净源于他家室的清白和单纯的内心。方灯头一次尝到了被爱的滋味,这种感觉太美好,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傅镜殊这变态的情感,她厌倦了一味的付出和永无休止的索取,于是终于勇敢的踏出了离开他的第一步,可惜,第二步还没迈,一切都被终止了。陆一死了。方灯重生的希望没了。她更加憎恨傅镜殊,可是爱又让她做不出伤害他的事,于是她放过了他,选择了自杀。傅镜殊啊傅镜殊,方灯对于你而言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忠诚能干的女仆还是另一个自己,抑或是不堪回首的过去?

  《蚀心者》读后感(九):蚀心者(转)

  爱是自己的事情,和旁人无关,无论是你爱着那个人也好,还是你被别人爱着也好,爱情从来都只是自己和自己谈恋爱,一个人的独角戏,只要自己能够快乐的分泌脑啡肽就好,所谓的牺牲只是满足自己的付出后带来的快感,如果有爱的回应最好,即使没有、恋爱中的人也会自己臆想,让自己愉悦!

  作为一个80后的女作家,我觉得辛夷坞才是那个活了几辈子的女子,文字的穿透力让人感到灵魂的震撼,而对世事的洞察力和领悟力也非一般言情小说的作者能揣摩的,虽然因为她小说里的悲剧成分让我无法把她当成最爱的作者,但是我会购买她的每一本小说收藏---因为里面那直指人心的悲凉现实的描绘和行云流水般的文字的叙述,都让我无法否认她是当今最好的言情小说家!

  看书评时发现到很多人说傅镜殊是渣男,其实我觉得在这场不算爱情的爱情里,方灯才是主导这场戏的那个人。虽然一个傅镜殊一个方灯,两个人都是因为生活的逼餍早早都成熟老练了的人,但是在感情上,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要成熟的早的,当方灯因为傅家园的神秘奢华和傅镜殊的沉着高贵爱上这个男孩子的时候,傅镜殊满心里都只是无法被大马亲人承认的烦恼,所以方灯做任何事情都能够以傅镜殊的快乐满足为主,而傅镜殊的快乐也能让第一次爱上的方灯快乐,那么卑微稀薄的爱也是方灯贪婪恋慕着的感情,因为她的人生中能够得到的爱太少,值得她爱的人也没有几个,即使后来来了一个那么天真纯洁爱着她的陆一,也无法平复她内心沟壑纵横的对爱的欲望和悲伤。她主导了傅镜殊的对她的依恋,也主导了自己被傅镜殊利用的悲剧,却在最后发现所有的这一切带不来自己爱的人对自己的爱的回报,她带着绝望要和一个爱她的男人走,这只是一个年龄渐长的女人对爱情失去信心,对生活要求安稳平淡的正常表现,可是天意难测,直到最后一刻她还是不忍让傅镜殊失望,把自己推向绝望,她只是一个爱着的女人,一个总是以超出自己年龄的智慧爱着的女人!智慧带不来爱情,而爱情从来都是自说自话的!

  对于傅镜殊,他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杀伐决断的高贵男子,可是内心深处他一直是那个害怕被抛弃的小七,可最后他依然是那个被彻底抛弃的孩子,所以他守着残废的方灯,就象守着自己残缺的灵魂一样!

  这是一本虽然悲伤,但是让你觉得人生就是如此的奇怪的书,即使象我这样热爱HE结局的人也无法对这个结局有什么样的抱怨,因为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呀!

  《蚀心者》读后感(十):蚀了的谁的心?

  《蚀心者》 是谁蚀了谁的心,谁又甘愿被蚀心?我承认自己是个心软之人,承受不起那样浓烈且绝望的情感,便想找个巢穴躲起来,只想着他俩还是当初年少时相依为命的至亲至爱,却又终究抵挡不住那文字的诱惑,露出头来爬出巢穴,恍然间外面已是沧海桑田。

  蚀心之约虐心之旅开启,为了得到“亲情”金钱权势,一切都变了。在物质面前之前的共苦相互扶持变得那么微乎其微。突然很讨厌傅七为了巩固地位那些不重要的金钱权势像变了个人,觉得苏光照很可悲又可怜,哎。方灯一样,付出那么多,最后得到了什么呢,失去的更多,真希望她和陆一能远走高飞,过平淡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说是为了彼此好才这样做,真是你珍惜的人想要的吗?还是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呢。 为什么大家能同甘苦共患难,不能享受苦后的甜蜜生活呢?方灯和傅镜殊遇到这样问题,我们在生活爱情中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蚀心者》带给我们如何对待爱情的反思呢?

  感受到处处都充斥着欲望和人性的贪婪。留连有时尽,缱绻意难终,太多的遗憾无法释怀,堆积在心里如同千百年化不散的雾霾。作者辛夷坞对方灯的小七始终是眷顾的,只要那人一息尚存,就不至于一无所有。漂泊亦如人命薄,也许在经历如此多的辛酸变故之后,这已是最仁慈的结局。

  慢慢品读,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蚀心者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