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不相见》是一本由何夕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不相见》读后感(一):repo
本想读完之后好好跟老绿同学讨论一下科幻小说的意义,结果……似乎已经没这个必要。因为人生不相见这本书,科幻只是个道具,说的确是人情。
千辛万苦送到我手里,自然不好束之高阁,于是很快就把获奖的几篇看掉了——伤心者,爱别离,人生不相见。后来又在发呆的空隙把剩下的看完。一边看一遍微笑,心想,这风格还真是跟书的所有者相近呐~善良、实诚、带着点执拗。
不过,无论从语言还是情节,实话说,也就只能是本“佳作”而已。别的都还好,伤心者那篇,细思恐极。嗯……既然恐极那就不要再说了……【为什么逛了一圈微博之后就续上了这最后的一句= =
………………………………
某人说看不懂于是再来表述一下:
就是,古来圣贤皆寂寞……这样
如果全然没有社会的压力,我应该会顺理成章地学史,但我没有……精神与思维应该是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的,但它们不够实用;不仅是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是古今中外……不被理解的哀伤啊有木有!!!
刚刚老师在放一个非常燃的电影混剪只为提醒我们“你现在拼命努力只为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不是有意义的生活”。8分钟鸡汤咕噜噜灌下去,依然还是会觉得烫口。
Fantasy have to be unrealistic.
嗯 就是这样
要追求理想,心存善良,享受当下。
《人生不相见》读后感(三):写给自己看的,方便回忆
其实大一下学期在图书馆周转架上看到过这本书,当时没有借出来,大概是觉得事情有点多,没有时间去看这种评价人数没有过几千的书……
军训回来暑假又去图书馆,又是很偶然的发现了这本书。自己原本想借的书差不多已经被借光了,暑假看点小说也没什么,就借了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听说过何夕作品里很多人物名字都是“何夕”,就像看看是不是真的,囧。看完了真的是,就算没有“何夕”,也有什么“何宏伟”、“何麦”、“何百夕”、“何万夕”,受不了……
这本书只有《人生不相见》之前在《科幻世界》上看过,但是隔了很多年情节差不多都已经忘记了。
-------------------
《伤心者》
看评论,貌似很多人都很喜欢这篇……可能是自己更喜欢硬科幻多一点吧,通篇除了“微连续”和能让人觉得这勉强和科幻有一些关联之外,其他都是在刻画人性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夏群芳的这个人物设定还是挺让人觉得心酸的。
←“对有些东西来是不应该过多讲求回报的,你不应该要求它们长出漂亮的叶子和花来,因为它们是根。”
《小雨》
还是一片软科幻,通篇就一个“分时系统”吧。
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
《爱别离》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也是刊载《科幻世界》上的《你好外星人陪聊》,能清楚记得情节的之后最后的“求不得”,但是人生七苦还有点大致的印象,“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这篇感觉“科幻”成分多了一些,顺便复习了一下高中生物。HIV、细胞培养、免疫系统、逆转录,等等等等……
←“直到现在,他才发觉像裴运山这样的人有多么可怕,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有神,也不相信有报应,他们只相信自己,所以世界上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我们只是人海中微不足道的两个人,我们的故事无论对自己而言多么重要。那也只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但是,你的生命现在已经关系打破无数人的幸福,你可以为我牺牲,就如同我也可以为你牺牲自己一样,但我们无权将无数人的希望拿来殉葬。”“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活着进地狱。”
对人性的思考也更深入了。
《审判日》
其实自己挺喜欢这篇文章的。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和《圣经》多多少少扯上了一点关系,同样是涉及到对人性的思考。而且,在这片文章里初次体会到何夕营造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审判者”系统。
←“我开始相信,在我们的智慧以外的某个地方存在着我们永远也无法了解的力量,这种力量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智慧着和审判者。或者说应该存在这样一种力量,因为丧失了最终审判的世界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
←“我不同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经得住审判的说法。对真正虔诚的宗教徒而言,审判本来就是他们盼望已久的事情。无神论者用各种手段甚至动用国家机器打碎了人们心中曾有的天堂和地狱,自以为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但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正是那些心中没有信仰、从不相信报应的人干出来的。宗教里的天堂和地狱也许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如果承认它们的存在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寄托、行为受到向善的约束,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是谁》
到这里,何夕已经营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覆盖全球的“谛听”系统。
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代码,代码丢失了,就算是最亲密的人都不敢相认……最后男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挺悲哀的。
《假设》
这篇也很喜欢,虽然感觉是全书最难懂的一篇,看的最吃力了,粒子加速器还算学过一些;将宇宙的比作一个迷宫,并由此引出“超时点”、“宇宙泡泡泡”、“时间之缝”的概念……最后蹦出来的那个终极假设——“我们实际上就一直生活在一个早已被吞噬的世界里”,实在是被震撼到了,这样天马行空的思维啊……
另外不知道安琪这个角色有什么意义,太龙套了……
皮埃尔之前是一个疯疯癫癫而有为人天真的呆子形象,后来变成一个镇定精明、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的科学家形象,这样的人物设定也很喜欢。
《天生我材》
挺喜欢“脑域”这个概念的。:)
星冉那种类型的姑娘也喜欢。何夕寻找星冉那段很感动……
何夕作品《异域》http://www.douban.com/note/93872555/
《田园》
←“所谓的技术就好比一把锋利的刀,但很多手里有刀的人却未必能雕刻出完美的作品,他们缺乏的是创造性的想象。”
←“那些金牌只是证明我们更看重面子,更乐意在运动员身上花钱而已。”
禾木比“样品119号”出现的早。结局挺好的。
《祸害万年在》
不好看,没感觉。
《万能时代》
营造了一个看似人类可以充分享受实则被“贝兹”统治着的世界。科幻成分不大,但是感觉还行。
《人生不相见》
完全的新世界,不管是科技发达的地球,还是异星。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
最喜欢的三篇《人生不相见》、《审判者》、《假设》。
一本书从19号借来,回家之前一直逼着自己赶快看完,7本书借满了,还想着赶快把这本看完还回去再把王小波《黄金时代》借出来呢,结果真的看得很慢。可能碰到一些硬科幻的就得来回一直翻着看吧……
飞机上困得要死,几页都没有看下。
23号终于看完,书评断断续续写了两天。说白了还是拖延症惹的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