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
日期:2022-04-03 03:08:03 来源:楼哥来啦 阅读:
  前言: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录中记录,溥仪剪掉辫子当天,宫中的遗臣和太妃们嚎啕大哭,像遇到丧事一样。“剪辫子”在汉人中遭到的抵制,甚至要远甚于旗人。当年多尔衮下令中国人“剃发易服”仅用了十天时间;而两百多年后,民国人剪辫子用了三十年。无它,因为旧式的奴化教育,已经把辫子深深扎入了心里。

  而这个关于“剪辫子”的故事,引发了一场惨案。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

  1912年7月,在清帝都退位半年之后,保皇派大本营山东省昌邑县发生了一起大屠杀。同一个村乡里乡亲的村民,没剪辫子的奴才把剪了辫子的27人全部屠杀,连个全尸都不留!当然了,这些奴才很快就被官府抓了,全部处死!那么,奴才们到底图什么?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

  你留你的辫子,他剪他的辫子,朝廷都不管,有什么问题吗?不行,虽然没有任何实际利益,但奴才们自己犯贱跪着时,绝不容许你站起来。再说,杀不了官家,还杀不了你吗?所以,奴才们宁愿自己死全家,也一定要把站起来的你打死!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

  男人头上的一条辫子,曾是满清王朝一个显眼的政治符号。无论剃发蓄辫还是剪辫换形,总与流血连在一起。清人入关,天下底定,摄政王多尔衮命礼部颁布“剃发令”,端的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抗者杀无赦。待到清朝灭亡,民国肇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达“剪辫令”,不遵者以违法论。这条大辫子在人们头上顶了二百多年,谁曾想,剪掉它竟也会导致惨案发生。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跪久了,就认为站着是种错误。想当年满清入关,为了让汉人蓄辫子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无辜百姓,然而也就短短260年,中国人就逐渐接受了以“辫子文化”为代表的满清统治。说来也是讽刺,两百多年前的中国人,为了不蓄辫子被清军屠杀血流成河;两百多年后的中国人,为了不剪辫子而自相残杀、滥杀无辜。可见封建帝制的洗脑工作是多么的有效和彻底!

  事情的起因是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令》,限令必须在20天内剪掉头上的辫子。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腐朽不堪的满清政权覆灭,老百姓欢欣鼓舞剪掉“猪尾巴”的感人场面并没有出现,遗老遗少们一边哭喊着“我大清不会亡”,一边死死捂住头顶,誓死捍卫自己的辫子。《剪辫令》比当初的《剃发蓄辫令》还要尴尬,老百姓抗拒的声音此起彼伏。以至于在山东昌邑发生了剪辫惨案,27条鲜活生命惨然逝去......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

  派出剪辫宣传员,昌邑一去不回还

  之所以采取强迫措施,是因为地处北方的山东与东南沿海明显不同。南方各省民众闻听剪辫令下,大都踊跃响应;而北方各地,从乡野到都邑都有抗剪辫之风。甚至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济南还“履衢市、入餐馆,目之所接,无往不遇垂辫广袖之徒。”(《中华全国风俗志》)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五一八”剪辫惨剧上演了(当地叫“杀秃子”)。梁怀思和另外一个被选作为领袖的夏俊魁,领着人舞着马叉、大刀、锄头等上了街,看见没辫子的男人就杀。彭仲豪、周振声两个宣传员首当其冲被活活剁死。其他负责剪辫子宣传的人员躲到了地藏庵,恶毒的乡绅放了一把火,连人带庵付之一炬。至此,准确的死难者数目已经不得而知了,能够确认的、有名有姓的死者有27人。

  这一伙疯狗似的搜查者,在东街合盛隆号搜出两位县立高小教员王章民、徐锡田,拖出门外,刀棒齐下,活活砸死。还有越城跳出藏在城壕苇湾者五六人,内有议员王凤亭、宣传员彭仲豪、同盟会员肖兰池、张怀鹗等,同被搜出,当即用刀剁死或砸死。另一位宣传员周振声也已被杀。县议事会会长李长庚,越城不果,殉难于县衙门门前。在“五一八”惨案(乡人称之为“杀秃子”)中,死难者达27人。劣绅梁怀思、夏俊魁勾结县长张春海制造了流血事件,他们竟造谣说是接到宣统皇帝来电才发动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场因为剪辫子而引发的惨案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