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种下善因,修得善果;种下恶因,修得恶果。
01
不妄取
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一个人的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定要与自身的德行相匹配,不然就会招惹祸患。
但是曾国藩欣赏之后,就还给了他,说:“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为官几十年,曾国藩收到过很多礼物,但是他每次都只取一些土特产,收下心意,其他一概奉还。
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
一个人锦衣华服,内心却惴惴不安,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02
不妄予
这个善人每天都来,每次都是十块,整整两年未变。
后来,善人结婚了,家里开销也变大了,于是开始只给乞丐五块钱。
乞丐就问他:“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
善人回答说:“我结婚了。”
乞丐闻言,一巴掌打在了善人的脸上,怒骂道:“你竟拿我的钱去养女人?”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却值得深思。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
一旦停止帮助,甚至反目成仇。
帮助别人一定要有分寸。
03
不妄言
想问问自己是否能走文学之路。
几十年后,依然一事无成。
陈忠实知道后,后悔不已,没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话,害了年轻人一生。
莫说是不能说假话,纵然是真话,也不能和盘托出。
这是季老处世的守则,一生不曾打破。
古人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说话恰当有分寸,是智慧;适时保持沉默,也是智慧。
言多必失,不妄言,少说话,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04
不妄断
窦文涛做节目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时候做道德评判的时候,我总觉得有点心虚,你知道吗,因为人的处境真的很不一样。”
处境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很多人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却总是喜欢妄下判断。
这样的人情商很低,而且很容易招惹祸端。
有个大学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环球旅行,在海上遇到了风浪。
轮船不断下沉,男子却独自逃上救生艇。
妻子随着轮船慢慢沉没,她对远去的丈夫喊了一句话。
很多人都在猜这句话一定是:“我瞎了眼,会嫁给你这样一个混蛋。”
事情传到网上,很多人开始指责这个男子冷血。
男子被网暴,精神备受打击,工作也丢了,走在路上被人指指点点。
但是后来人们才知道,妻子生下孩子不久之后就患了绝症。
环球旅行不过是去世前最后一点心愿。
而她喊的那句话是:“好好活下去,照顾好我们的女儿。”
《心灵捕手》说:
“我们同样无法通过别人的某个举动或者某些言论就去想当然评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我们不了解他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下做出这个选择的。”
人性幽深,处境复杂,人生的选择更是百转千回,难以预料,更难以评价。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不要轻易下判断。
这是一个人的成熟,更是一个人的修养。
05
不妄为
《易经》有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如果一个人可以遵从自然的规律办事,一定可以吉无不利。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顺势而为,不主观,不妄为,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伐魏。
蜀国孱弱,必须速战,所以诸葛亮必须逼迫司马懿出战。
司马懿却高挂免战牌,任诸葛亮如何骚扰,都不肯迎战。
后来,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装,侮辱他像个妇人一样胆小。
诸将不忿想要出战,司马懿却坦然受之,当着使者的面穿上。
他知道魏国国力强盛,拖得起,但是蜀国却不然。
诸葛亮无奈,最终拖垮了身体,病亡五丈原,蜀国也慢慢败落。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真正的君子,从不被情绪左右。
他们能够尊重规律,克制自己,顺时顺势。
这样的人,才能被天道庇护,最终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