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次,一个大官坐着车子路过,车子装饰十分豪华,管宁照旧读书,而华歆赶紧丢下书本出去看,回来后对管宁夸个不停。
正全神贯注看书的管宁却越听越反感,他一把拔出身上的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使两人分开坐,表示从此同华歆断绝朋友关系。
《论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圈子不同,那便没有必要相融。
不需要的酒局就不要去了,不必参加的聚会也停了吧。
更何况一个人的圈子质量到底如何,不是因为他到底参与了多少应酬,归根结底,是他自身有多少能力。
《围炉夜话》里讲:滥交朋友,不如读书。
与其沉迷社交,幻想别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学会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02
不盲目从众,活出自我
有个寓言故事:
一对夫妻和一头驴。
结果没走几步,又有人说:你看,这男的真不像话,让自己老婆牵驴,大男子主义。
这下丈夫又脸红了,他们决定夫妻一起骑驴。
两人骑着驴,又没走几步路,
路人指指点点的更加厉害了:像什么样子?两个人骑这一头小毛驴,这分明是虐待动物。
夫妻俩这下彻底不知所措了,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干脆,都不骑了。
两人一起牵着驴走路。可结果呢?
他们夫妻二人还是被路人指指点点:这两个人真傻,明明有一头驴子,可谁也不骑,那你们养这牲口,干嘛用呢?
你做的再对,也有人说你不对。
你做的再好,也有人说你不好。
天底下,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众口难调,何必活在别人的嘴里?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
他们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保持着一份清醒,他们不盲目从众,听取自己内心的声音,遵从内心的选择。
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发行百万册,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翻译版本,102岁还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
世人都尊她一声“先生”。
她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