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人生在有志者眼里是登山的
运动。这诚然
说明,人总在
努力,总在攀登,但卢梭更想说的是,这种攀登是没有
终点的,当
人们到达一座
山峰的顶点,那时才会
发现,更高的山更远的路还在前边。但攀登
永远没有止境,这还不是最
悲哀的,最悲哀的是,按照李宗盛《
山丘》里的
意思,就算越过一座又一座山丘,才发现,当初为了谁去登山,那谁已经不再等候。总是在攀登,总是望不到边,好不
容易越过山丘,见到
别样的
风景,也没有谁懂得
分享。
最后一组可以
对比的
感觉是钩子和坑的
不同。它们
表达的都是一种人生的
不平整感,不是凸出来,就是凹下去。据说塞尚后来把
自己身边的
人称作“钩子”,好像活着的基本感觉就是被牵扯住。这是一种
古老的感觉,在
佛经里会经
常见到,比如被欲念牵扯住,“如象为钩制”。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嗨”和“坑”,也都有典可依。在明代冯惟敏《河西六娘子·笑园六咏》中的第二咏写到“每日笑胎嗨”,其六写过“处处赚人坑,只落得山翁笑了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