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交通安全 筑牢生命防线
时间:2021-04-15 来源:湛江文明网
4月13日,记者从市安委会获悉,近日我市印发了《湛江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一场“动真格”的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攻坚战”已在全市打响。 (4月14日《湛江日报》)
道路交通安全,历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一环。据报道,“我市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分别占了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总统计数据的95.48%、71.97%和99.49%”。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在警示我们: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势在必行!
对此,我市近日印发《湛江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围绕“人车路企救”五个重点,分析当前面临的18项突出风险、明确了55项防范措施,努力实现“三个持续减少、一个坚决防止”(即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持续减少,坚决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目标。《方案》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系统防范”的思路,将以系统观念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我们必须认识到,打响“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攻坚战”,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是进一步化解交通安全隐患,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是建立安全文明和谐交通秩序,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硬核举措;是补齐乡村道路短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环。相关各方务必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负其责,打好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组合拳”,推动湛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大转变。
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要突出“严治”。同日《湛江日报》刊登的新闻《霞山区人大督促解决民生问题》中提到,市第二十二中学反映,“周边楼盘业主将电动车违规停在公路边,占据了大半边马路,造成师生和家长出入不便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前,新兴街道办在接到学校投诉后,便第一时间联合新村派出所,在马路上画了禁停线。但由于缺乏监管,乱停乱放现象照旧,该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实在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方面,湛江从来不缺办法。但知道如何“治”是一回事,能否执行到位、坚持到底是另一回事。“说了”不等于“治了”,“治了”不等于“治好”,其中关键就在能否做到“严治”。像市二十二中学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正是因为一直做不到“严治”,所以才反反复复。同样地,《方案》是出台了,但唯有用“严治”落实,方能真正换来湛江道路交通安全的大变样。
另外,还要重视“智治”。所谓“智治”,就是指智慧交通,运用“互联网”、高科技技术处理交通事故、交通拥堵、路段安全等问题。在这方面,报道指出,我市将利用智能视频监控装置等信息化手段,推动“两客一危一重货”重点车辆全面安装监控预警,及时预警、纠正超速、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同时,紧盯“两客一危一重货”、校车、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当前,电动自行车冲红灯、逆行、不戴头盔驾驶、非法改装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非常突出,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除了加强路面管控外,还应加紧探索对电动自行车的“智治”,借助“电子警察”等科技手段,形成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