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班级排座位的问题,恐怕每个班主任都有那么一段苦不堪言的瞬间,又或者说通过经验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总而言之,排座位不可能达到每个人都满意的的地步。这也是一直困扰着老师的问题。
在《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这本书当中,编者给出来了排座位的几种基本方法:高矮式、男女搭配式、兴趣式、成绩搭配式……其实这些基本的方法都有尝试,但是有一个很困惑的现象就是哪一种方式都不会长久,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孩子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坐的时间长了,也会有一种乏味感和倦怠感。而座位持续的时长,也需要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改变,这样才能保持住孩子们对座位的新鲜感。
于是,在某次排座位的过程中,我以互助搭配为依托,结合部分孩子的性格进行调整。我很清楚班里小Z同学的个性,张扬的自信,有是却很过头、又比较自我。小Y同学是个有分寸懂礼貌的孩子,只是比较腼腆,不爱说话。有一次玩的时候不小心把班级门口的人形立牌撞坏了,也不敢直接跟我说,回家之后告诉妈妈说:我闯大祸了……”我的初衷是让过分活泼开朗的小Z和内向腼腆的小Y坐在一起,借此来“冷却”一下小Z的急躁之心。在我看来,小Z和小Y的性格是互补的,他们可以说是互相牵制,但更多的是合作共赢。
我满心期待着他们的变化。没曾想一段时间下来,我也是大跌眼镜:小Z的急躁之心没有消退,可是小Y这孩子反而变得活泼起来。课间的时候也能走下座位,和老师聊一聊最近发生的趣事,和同学在一起玩耍,毕竟集体活动是最治愈孩子们的内向腼腆的心。
当然,像小Y这种情况,可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受同桌的影响,他竟然有如此大的改变,只是我始料未及的。用这样的方式改变自己,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性格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排座位时歪打正着的经历,让我对排座位拥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虽然调座位还是要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虽然还不能大胆放手,一劳永逸,可我相信:多一种方法,多一种可能性。
排座位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最有效,应该说各有利弊。其实,在实际的带班过程中,尤其的班主任是灵活运用各种编排方式的,不可强求统一,也不能一成不变。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对小白老师来说,既是抚慰,又是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