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金句:爱你是父母的天赋,说出口却是他们的短板。于是,想说的话都在寄来的纸箱里。无论在哪儿,好好过年,爱会跨过山海,来到你身边。
因为疫情没法回到父母身边,却牵动着父母的心。邮寄了一大堆东西,可以摆一桌年夜饭了。
爸爸妈妈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一辈子精打细算,儿女是他们的牵挂。
尤其是我爸爸,他总是用力地生活着,无论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他很少闲在家里。
从记事起,爸爸就没有闲过,他总是爱折腾,想方设法多挣点钱。各种只要是挣钱的营生他都愿意尝试。
还记得他第一次做生意,是我们家买的第一辆东风牌汽车,是一种拉煤的货车,妈妈当时不同意,耐不住我姨夫的说教,说怎么怎么挣钱。
在我姨夫的极力劝诱下,爸爸终于狠心买下了我们家第一辆二手汽车。当然到如今也没有买到第二辆车,那个年代跑运输的人很多,爸爸就想着拉煤应该很挣钱,总是幻想着当暴发户。
于是爸爸和姨夫抱着大干一场的必胜心情,开始了他们的运输发财之路。不知道他们挣钱与否,但是记得那个时候常常停电,总让我自豪的是,在别人家停电的时候,我们家有电视看。
许多左邻右舍跑到我们家看电视,在那个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一台黑白电视无疑是最大的精神乐园,小时候一直不知道爸爸从车上搬下那个长方形的东西怎么连根线就有好看的电视节目。长大后才知道那个东西叫电瓶。
好景不长,他们买的那个二手汽车常常在拉货途中罢工。动不动就得维修,就连姨夫是军队维修汽车出身也拿它没有办法,在屡屡出状况的情况下,爸爸唉声叹气地把我们家第一辆汽车卖了。
他们的运输发财之路彻底失败。后来没有电的时候也看不上电视了,在小伙伴面前也没有了这个优越感,当时失落了好久……
运输发财梦破灭后,他又找了别的发财之路,批发蔬菜,估计这个要好点,就这个干了大半辈子。不然我的几个叔叔也不会和他一起做批发蔬菜生意,后来渐渐长大也不是太关注因为他的生意会给我带来所谓的自豪感了。
只知道我们家后来又修了一院房子,而且是二层的。只知道后来开始流行变速三地车的时候,回家和爸爸说我也想要。妈妈说太贵,可爸爸说只要好好学习就买,在我的极力保证下,爸爸花了999元给我买了一辆变速的山地车。要知道在当时将近1000元买个自行车还是很贵的。
爸爸是个闲不住的人,就算是到如今60多岁的人了,他还是到处找活干。每次劝他老了就在家休息,他说自己身体好,不能拖累儿女,能干多少就多干多少。
端午节回家,妈妈和我说以后回家少花钱买东西,爸爸挣的钱他们俩就花不着。我说留着吧!爸爸开玩笑说,你不是说给我们养老吗?我哈哈大笑心里想:嗯,一定会!
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平凡而朴实,在心里把儿女放在很重的位置,口中却从来没有说过爱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