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在中国千年的文化中,家一直就是根的所在。一个人不管你是高官也好,乞丐也罢,从呱呱坠地的那刻起,你就有了家,有了一个可以为你遮风挡雨、可以让你倾吐心声的地方。
也许,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对于家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的强烈与在意,认为家就是可以吃饭,可以睡觉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积淀,对于家,我们会有更深的感触。家,不仅仅是我吃饭、睡觉地地方,家,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在我小的时候,家给我的印象就是妈妈,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哪怕是一间四面漏风的小矮屋,哪怕是三餐不济的贫困生活。
长大时,家变成了一种牵挂,一种幸福的牵挂。那里不仅有我们年迈的爸爸和妈妈,还有我们相濡以沫的爱人和年幼天真的孩子。这时家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安享晚年,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让年幼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时时告诫我们的孩子做人要厚道,要知道感恩,要懂得尊重别人!
在咱们中国最能体现人们对家的重视,莫过于春节。每当节日临近时,远方的游子跋山涉水,千里疾驰,回家是成千上万人这时共同的愿望!人们从四面八方往同一个方向赶,那地方就是家!能在新春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与好友邀约叙叙旧事,是每一位在外游子的最大心愿!鞭炮的喜庆,灯笼的高挂,谁不心动!谁不向往!
家是我们在外受伤时唯一可以给我们疗伤的地方,家是心灵累了,倦了唯一可以让我们休憩的港湾!有了家,就有了一切,家给我们带来亲情的温暖,家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家,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高楼,还是草房,那都是我们魂牵梦萦、日夜思念的天堂!
昨夜雨嘀嗒
吴风起浪
(一)
我以为,当你认为所谓的烦恼不再是烦恼时,此足以说明了你已达人生最高之境界。
我希望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我能么?
(二)
眼下我想念许地山。确切地说是想念他的话语。
他说,生本不乐。
他又说,从未曾宽怀就枕。
(三)
昨夜雨嘀嗒。
昨夜雨嘀嗒了。
雨嘀嗒响之时我捧着许地山的书。
于是,接下来一整天里我只和他在一起。而我内心里只想着带着他的不乐去寻找他的快乐。
于是,我在办公室里烤着取暖器光明正大地捧着他的书。此行径说明了我只想和书对话,而不想和人对话。更明确的说法是我只想和书中的人对话,而不想和身边的人对话。
我,是带着自己的不乐去找寻我的快乐。
(四)
很遗憾。
当新的一年又来的时候,当我再提笔写下属于我的文字之后,我才悟然,我竟花了将近四十年的功夫去领会人生唯一一件非凡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做你特别想做的事,开心地去做你特别想做的事。
不要像席慕容所说的,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明白她一生的时间都是为别人而活,为别人的赞许而活。到头来才发现真实的自己已然面目全非。
(五)
不再遗憾。
我不再遗憾。
我开心地去做我喜欢做的事:
我喜欢以步代车,我走着,开心地走着。
我喜欢看电视剧,我看着,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
我喜欢看书,我捧着,办公室,卧室,厅里,捧着书在别人的世界里生活着。
(六)
昨夜雨嘀嗒。
昨夜雨嘀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