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
今年,我82岁,按“年龄段”划分,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比起“古稀”来更进了一步。
但是,我总认为“我还没有老”,因为“还能吃,能睡,能走,眼不花,耳不聋,还能敲打健盘写文章,没到老朽的程度。”一句话,就是不愿意承认“老了”的事实。
可前天的事,不能不承认“我已老了”的事实。
前天,儿子要回村里方院基,我也想回去看看。结果,因为院基凹凸不平,把我甩了个仰面朝天,左手和左胳膊吃劲了,立刻肿胀起来,疼得得简直要命,儿子、儿媳和喜才媳妇都马上赶过来要将我扶起,我说,不行,待我缓一阵。
十几分钟后,我被扶了起来。因为胳膊疼得厉害,儿子将我拉到村卫生室疗治。小郭医生看后,说:没有伤着骨头,便给我贴了两张“云南白药膏”和一盒“伤科跌打片”,让按时服用。
病不大,困难却不小,特别是眼下,就连睡觉、起床、坐下、站起、上厕所、解裤带都离不开老伴帮忙,活脱脱地一个“废人”。
从暂时的“废”,我印证出了一个“理”:老了就是老了,不能不承认“老”。但又不能被那个“老”字吓住,当了“老”字的俘虏。就是说,在战术上要重视“老”,承认“老”,认真对待“老”;在战略上要藐视它,不怕老,不服老。在承认老的前提下,为党为人民为自己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连贯起来就是承认老,不服老,在做好防护“老”的前提下,尽量为国家为家庭多做一些事。就说这次跌倒吧,如果在战术上重视老,把拐杖柱上不就不怕跌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