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昨天预祝我重阳节快乐的那位读者,我谢谢你啊。也一并感谢早先那些叫我“爷爷”的读者朋友们,我谢谢你们全部啊。
既然我都成了要过重阳节的菜头爷爷,那么我老人家上了岁数,脑子转不过来,刚好有件事情想请你们这些小年轻帮我拿个主意。事情是这样的,最新的调查说银发族的十大高发疾病里,甲状腺结节排名第一,女性发生率比男性高出15%。你们也知道,人上了年纪就担心各种肿块,担心肿块发生癌变。
我毕竟是很多年前读的书,知识结构老化,年纪大了之后理性也慢慢消退,所以我用直觉去分析,不由得怀疑甲状腺结节和碘盐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会不会是食盐里加碘太多,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提高?于是我就去看了许多新闻报道和医学资料,看得越多越觉得糊涂。觉得公说公有利,婆说更有理。你们年轻,脑子活,不如你们帮我分析分析,我该信谁的?
碘超标这件事情嚷嚷了好些年,前些年过一阵子就要嚷嚷一次。每次嚷嚷,专家都要出来解释。大体上就几点:1、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需要补碘;2、碘对神经发育有好处,不足会造成很多疾病;3、单纯从食物里摄取是不够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缺碘的现象,可见不是人人都天天吃海带紫菜;4、目前的食盐加碘标准是安全的,即便稍高,那是考虑到盐在烹饪时加温,会损失一部分碘。
关于我的这种担心,医学专家也有解释:1、全世界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都在提升,不单是中国;2、甲状腺结节的相关诱因除了碘之外,还有压力、污染、电磁辐射等等因素,不可以一概而论;3、甲状腺结节高发,和医学检测手段提升有直接关系,现在查出来的多,是因为扫描得细扫描的清晰,以前查出来的少,那是因为机器不行。
我觉着这就是在骂我,说我把相关性当做了因果性,整个就是一科盲没文化。讲真心话,我是有点不服的,我也是有点憋屈的。因为我去查了一下新闻,发现2010年的时候国家就修订了一次加碘的标准,往下调。而在2005年的时候,全国做尿碘检测就发现,有21个省的人尿碘含量超过了适宜量。那我想着,这16年过去生活水平肯定提升了,尤其是副食产品的丰富程度和供应量也提升了不少。海带都叫昆布了,对吧?可乐、鸡蛋、开心果、豆腐干还有鸡精天天都能吃到,对吧?那么,是不是人民群众从日常膳食中摄取的碘也在同步提升?那个鸡精,每100克含有700多微克的碘,加上厨房的碘盐,每天两顿外卖下来,人体所需要的200微克怕是随随便便就够了,甚至还要多些。
这个是估算,做不得准。但是,在生活中我眼见着各种人得了甲状腺结节,尤其是女性。当然可以说是检测手段提升,天天沉迷刷手机的结果,但是也有很多人因为得了甲状腺结节,停了碘盐,换普通食盐,然后就说是有所缓解。当然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心理作用,或者是巧合。毕竟咱们都是平头小老百姓,不是做试验,没有什么对照组,没有什么双盲随机,也控制不了什么环境变量。不懂啊,我就那么一说,反正意思是这种因果性分析不科学,不严谨,你大概懂这个意思就得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就想问问你们小年轻,我该听谁的?干脆咱这么说好了,我不管两边都在说什么,我也看不懂这个那个的科学道理和生活经验,咱们干脆一点,给个痛快话:我是接着踏踏实实用碘盐呢,还是说换普通咸盐,然后一礼拜去吃一次火锅,每次多点一盘昆布?道理讲得我脑子嗡嗡的,十几二十年了还没个结论,你让我怎么欢度重阳?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