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10-08 00:12: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100字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是一本由[英] 马丁·爱德华兹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一):作品太多读不到啊

  这本是CWA现任主席从1900-1950年精选的100本本格推理的导读,建议与《谋杀的黄金时代》一起阅读。不过很遗憾的,在下数了数读过的也就1/4左右,算上听说过的作家也就不到一半(老实说一些点评的作家水准也就那样),实在惭愧。

  感觉此书可以用作选取冷门作品的指引书,不过由于作者是英国人,所以作品简介基本为英国推理小说,部分章节写了一下美国小说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作品。日本只是提了提岛田庄司、江户川乱步、夏树静子的名字,当然比起中国提都没提还是好太多了。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二):《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推理小说推荐指南!

  如果你心理住着一个魔鬼,那么要么把它写出来,要么把它锁在笼子里。好久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了,觉得很有意思。最近看了《从福尔摩斯的黄金时代:100部经典犯罪小说畅游指南 》这本书。 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看《福尔摩斯探案集》,觉得故事很有意思,那个时候读物也不多,除了故事集就是青年文摘,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熟悉,就入手了,收到以后,才注意到是一本推理小说推荐集,书的封面比较简单,就不一一赘述。 在这本《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我了解到《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尔准备让福尔摩斯永远留在莱辛巴赫瀑布,不准备神化这个人,但是读者的呼声太高,福尔摩斯又再次被复活,只是虽然角色还是那和角色,但是人物核心却没有得到延续,让这个角色变得索然无味。 其实我也觉得让福尔摩斯挂在莱辛巴赫瀑布很可惜,而且觉得和他聪明的人设不符,给他安排一个理由,让他周游列国从读者的角度会觉得好一点儿。 当然,除了男性作家以外,作者还科普和推荐了很多女性推理小说家的作品,很多人觉得女性是无法写出好看并且成熟的推理小说的,当然,虽然很多女性逻辑性比较弱,但她们心思缜密,注意细节,在打造人物的时候,能够让他们通过细节和心理描写让人物更有质感。 一提起女性推理小说家,我的第一印象依然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她在创作上的高产以及小说的精彩性,值得每个推理迷在空闲的时候读一读。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系列短篇故事集,或者是一本含有大量剧透的小说集,虽然作者也提到过没有剧透的话,无法让读者领略到推理小说的一些精髓。但是作者依然在推荐作品的时候,保存了小说剧情里的神秘感,没有太多的透漏剧情,只是简单的概括故事情节,以及深挖了故事背后作者写作手法和一些经历。 对于悬疑推理剧迷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悬疑推理小说家的番外,可以了解自己喜欢的作品的一些创造过程以及关于小说家的一些创造想法。 对于还门外观望,想要看一些好看的悬疑推理剧,却不知道从哪本入手,这本《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是一本很好的推理小说参考集,帮助你了解一些没本小说的切入点,让你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悬疑推理书。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三):作为阅读书单,它很棒

  这本书是Martin Edwards创作的一本作为给推理爱好者入门的阅读清单,甚至对于一些资深推理爱好者也是不可或缺的指引。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一本类似于叙述推理小说发展的编年史,作者在其中用一种客观、带有趣味性的语言去展示,让人读着尤为舒适。

  Martin选取的篇目绝大部分都是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英国侦探小说,从经典的诺克斯十戒到不可能犯罪,从密室推理到庄园谋杀,这个书目基本上都概括有经典部分。

  作为一名推理爱好者(假的),笔者很是惭愧,这100部小说中,认识的作者只有G·布朗、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爱伦·坡和米切尔,看过的小说只有一本。笔者涉猎较多的推理小说多为岛国创作,欧美方少有了解,惭愧啊惭愧,但这无疑也是在给一个机会让笔者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圈子。

  几个分类中,笔者对于“科学调查”这一类别记忆尤深。无论是当时20世纪还是现今,科技的运用在犯罪现场都是不可或缺的,就连罪犯在现今也在演变为高智商高科技犯罪,当然经验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20世纪正逢欧洲世界的大革命时期,加之两次世界大战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爆发的。战争虽然带来灾难,但也在间接地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同时引起推理小说或是犯罪小说作者的思维创新。这在当时是一个将高科技或是结合时代现况发明的新手法巧妙地写进小说中的启蒙,同样的,也会有作家不喜欢这种手段而将小说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创作历史推理小说,结果很容易想象,写着写着作家们都写遍了所有经典老手法,没得写了,词穷了,自然也就难有下话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便是“国际罪案”这个类别,特别有趣,有些是几个作家一起合写的,还有一些是后兴起的作家向前辈致敬而化名出的侦探角色。平井太郎、松本清张和夏目静子等人便是颇受影响,同时的他们也为后代推理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指引方向。这个在“未来之路”也稍有说明。

  总的来说,这本书点到为止,不作剧透,不做吹捧或贬低,从客观角度去介绍几部足以代表当时的犯罪小说发展的作品。而且还从不同程度介绍了创作背景,作者如何构思这一部小说,侦探又是被作者如何塑造出来等都有涉及。当了解了作者创作的背景之后再去阅读一本他的书籍,无疑感受不同,领悟也不同。推荐广大推理爱好者们选择其中一些篇目,细细研读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四):论一个假的推理迷如何伪装成真的推理迷?

  前段时间,本人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帖子,名为不要和推荐阿加莎的人讨论推理(大概这么个意思),初看名字还以为吃到大瓜——有人要将推理女王逐出推理圈,结果帖子标题的含义是,只知道阿加莎的并不能算资深推理迷,资深的推理迷应该知道许多圈外人不知的推理作品。

  看了帖子的内容,我才发现,其实我也是假的推理迷。先不说帖子里面大多数的欧洲作品我听都没听过,甚至有大部分作者,我几乎是完全不知的。即便不谈欧洲的推理盛世,论当今火遍全球的日本推理小说,其实我也所知甚少。如我简介所写,日本许多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比如岛田庄司、绫辻行人、三津田信三、江户川乱步、伊坂幸太郎等多数耳闻能详的大人物,他们的作品我看都没看过。甚至于,若非平时有友邻提及,且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这些名字,我不一定会知道这些人,甚至可以说我算不上一个推理迷。

  但我觉得,一个人是否是推理迷,不应该这么论。最开始写推理小说的人,他能看过多少本推理小说呢?所以,真心热爱推理即可,推理迷,不应有上下等之分,更无需所谓的资深老人与入门新人之分。

  话虽这么说,在日常交流中常常因阅读量少而插不上话题,那也是十分尴尬的。别人在讨论奥希兹女男爵,你却连他著名的作品《角落的老人》都没听过,别人话题转到《月亮宝石》,你仍然一无所知,更别提作者威尔基·柯林斯是首个创作出职业侦探的人,别人讨论的热火朝天,你却只能在旁窥屏,自觉无趣,与我无二。

  我自认为是一个假的推理爱好者。虽然我热爱推理,却不仅限于推理,且我很少阅读推理小说,除非好友特意将电子版或者书籍丢到我面前,否则我从来不会去找。我看过的推理剧或者推理小说,都是世人常常读到的,如《神探狄仁杰》、《神探夏洛克》等等。更别说推理作家了,一开始我只知道东野圭吾、柯南道尔、岛田庄司这几人,其他几乎没听过。

  那我如何伪装成“真·推理爱好者”混到现在呢?全靠各类书评,幸好,不管什么作品,总会有人写出优质的书评,让大家更加了解作品和作者,我也得以借此冒充推理迷。这本书评集(虽然更像书单,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书评集)将欧美黄金时期以及前期的优秀推理作品翻了出来,并一一解说其来历或者其作者,更方便我去了解这些作者。虽说我不一定能完全记住了解,但记住几个,起码下回就不会被别人说我只会推荐阿加莎的小说了。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五):带你熟悉犯罪推理的世界

  看过推理小说的人最熟悉的便是夏洛克福尔摩斯,由柯南道尔创作出来的这位名侦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津津乐道,根据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更是被人们反复观看。侦探类小说是一个被人们喜爱的小说类型,阿加莎、戈弗雷.本森、松本清张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侦探推理小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曾出现过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者,以及优秀的作品。即使现在看来,推理小说依旧在一个非常好的轨道上发展着。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收录了一百部经典犯罪小说的精彩故事,它类似于书评,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犯罪推理小说有着怎样的进程以及这些天才作家的犯罪推理世界,那些比小说更加精彩的现实故事。本书作者马丁.爱德华兹是英国犯罪小说家。或许与我们而言,这些侦探推理小说,犯罪小说或许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对于资深的推理小说读者而言他们是不同的。就如日本推理小说的本格派和社会派,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想来我可能更加倾向于日本的推理小说,然而我又是非常喜欢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和阿婆的作品。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对作者们笔下的故事所惊艳,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给读者以惊艳之感。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更为系统的介绍了犯罪小说创造的背景,也在这些介绍中我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小说所带给我们应有的感受。无论是侦探推理小说,犯罪推理小说,他们的创造带给人们不同的阅读感受,也让我们去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命运。 这本书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几篇相对的犯罪小说细致的讲解,这里有我们熟悉的单篇作品,也有一些我们陌生的故事,我想这样才让整本书读起来才更完善。这本书我们可以人为它是小说的简介或者书评,对于犯罪推理小说,作者完美的为我们介绍了那么多经典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为我们去展现一个故事。对于这类小说的读者来说无剧透是非常好的,人们总是不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被告知谁是凶手,短暂的快乐会消失的。所以开始读书吧,享受未知的喜悦。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六):一份推理小说家与推理小说迷的福音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对于推理小说家和推理小说迷来说,都是一份可口的点心。说是点心,因为它的内容并不复杂,只是一些英籍(我指小说而非作者)小说的介绍与分析,相比《福尔摩斯来中国》等实打实的学术作品来说多了很多阅读性。理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枯燥和无聊的,我们需要一些轻型但并不简单的写作。 马丁·爱德华兹,他首先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界层面段位很高的人(双主席一得主),他拥有着一些常人接触不到的推理信息,这毫无疑问会扩大他自身的眼界,与之对应的则是其自身扎实的推理知识功底。难能可贵的是他本身在创作推理小说,因此他笔下的言论,不仅仅来自权威界的“理论”,更是一名实打实的作家的“心得”。他懂小说理论,也懂小说。 整个篇幅中,对于推理小说迷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那一本本小说阅读清单与小说分析。马丁告诉了我们,哪些小说值得读,并且解释了她们为什么值得读。不过,因为时间和国别的原因,马丁介绍的小说,很多大陆都没有翻译,或者有过翻译但绝版了,因此,虽然我们知道了很多书名,但实际作用不大。但是,对于我们的阅读生涯来说,是挺重要的,起码我们有了准备,知道将来要啃什么。 而马丁对推理小说的文本分析,最能令小说家受益。关于马丁先生对《罪与罚》、《城堡》这些看起来像推理小说实际上又不大被推理圈和民间文学爱好者认为是推理小说的文本的一些思考,也值得读者和作者注意。马丁认为卡夫卡和陀思妥夫斯基都更注重罪恶对一个人的影响,显然这和我们推理小说家略有不同。推理小说家始终最注意的是推理部分,本格派在意推理过程中的诡计与解答,社会派更在意推理过程中的背景氛围与人物动机。我曾经思考过,将推理小说带进纯文学殿堂,如松本清张,奎因;在纯文学中代入推理,将推理作为一种文学风格或者表达技巧,如博尔赫斯,帕慕克。两者相比,那种更困难呢?各位更喜欢哪种呢? 对我来说,读一本推理小说等于让我再构思一遍。结构、切入点、诡计、伏线、逻辑演绎、意外性。思想上的东西,揭露或批判了什么,我倒觉得这并非要紧的事。因为一本推理小说不能简单的像东野圭吾那样让读者只有情感上的波动。推理小说的要点在于娱乐,推理给人最重要的是源自智识上地享受。所以,我期待着一部既能给人心头一紧也能令我眉头一皱的作品问世。同样,我也期待着像《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这样有知识,有见识的书面世。 我一直期待着。祝各位阅读愉快。

  番茄盖饭的《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七):犯罪小说读什么?这部资深评论家写的畅游指南告诉你答案!

  这是一部作者的书评集,收录了1901-1950年中的100部犯罪小说,比较友善的是,作者并没有在评论中泄露小说的关键情节,为我们阅读经典留下了悬念。

  作者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展开,一方面,介绍作者的经历、擅长的写作类型、小说创意的来源和创作的背景;另一方面,介绍小说的大致情节、读者的反响、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情况,以及与同类型或同时代犯罪小说家的异同;最后,从不同评论家对作品的不同评论,来展现小说的文学地位。

  犯罪小说出现至今,流派众多,风格相异,有的作家以短篇见长,有的作家以长篇出众;有的作家善于营造悬疑、恐怖、灵异的背景环境,有的作家试图通过犯罪行为探究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有的作家喜欢用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独立侦破案件,而有的作家喜欢发动读者参与案件侦破,开展公平竞赛式侦探;有的故事以破解“谁是凶手”作为终极目标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而有的故事一开始就抛出嫌疑人,把叙述的重点放在破解犯罪手法和犯罪动机上。哪怕是在破解“谁是凶手”的情节里,也常常会出现多种不同的风格,“凶手”既有可能是最有嫌疑的人,也有可能是最不像凶手的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各种写作手法在犯罪小说中也被灵活地选择运用,使得小说在内容充实丰满的同时,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得到极大的释放和享受。有的通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的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的采用第一、第三人称穿插叙述,有的甚至独辟蹊径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每种人称叙述方式各有优劣,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比较主观、真实,适用于心理描写较多的小说,叙述的内容受到一定限制;第三人称叙述能够以局外人的角度进行观察、叙述,显得更为客观,叙述的内容更广泛;相较而言,第二人称叙述使用较少,代入感强,能够使读者迅速进入角色中,与作者感同身受。

  小说的叙述手法也各有侧重,作者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小说剧情的需要进行选择。有的小说采用顺序的方式,按照时间先后或者事件发生的顺序展开叙述,这种方式相对平铺直叙。有的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告知读者结果,抛出悬念,再讲述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适用于主人公采用回忆的方式叙述情节。还有的小说采用插叙的方式,双线或者多线并进的方式,其实对于读者来说,这种方式的阅读体验并不好,就像是在沙滩上捡拾碎片一样,需要将碎片拿在手里,一边捡拾,一边拼凑,就像是做拼图一样,关键的线索有可能散落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如果作者再小心机地加上一些扰乱情节的陷阱,那么想要完成拼图的难度就更大了。这种叙述方式不适合现代人进行碎片化阅读,因为容易忘记、遗漏看过的情节。但是,这种叙述方式也有优点,它迫使读者一口气读完整个故事,尤其对于有技巧的作家,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

  熟练运用写作手段,设计若干个巧妙的诡计,这些只是写好一部犯罪小说的基本要素。如果想要让作品获得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犯罪小说家需要做的还有更多,比如,拓展小说的内涵和外延,揭露某些社会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引发读者思考,让读者产生深度共鸣,又比如在众多小说中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或者像埃德加.华莱士那样凭借小说《四义士》开创“挑战读者”的先河。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八):犯罪小说的黄金时代从未走远

  作为英国侦探推理俱乐部第八任主席、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主席,马丁·爱德华兹在《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100部经典犯罪小说畅游指南》一书里尽情表达了他对经典犯罪小说的热爱,那段真实世界上动乱不安、侦探推理小说却蓬勃发展的19世纪上半叶,被马丁·爱德华兹称为犯罪小说的黄金时代。

  本书记录了1905年至1950年间马丁·爱德华兹精选的经典的100部犯罪小说,他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个人感受等,对每个作品都做了深刻的描述和评论,没有任何剧透或夸张的成分,且有客观指出不足之处,但却能唤起阅读那部作品、认识那个作者的兴趣。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完美,但都能引人入胜,不是所有的推理都会过时,但都能眼前一亮,按照这一百本书去阅读了解推理悬疑犯罪小说最初最好的样子永远不会出错,尤其在读过马丁·爱德华兹的描述和评论帮助下,更能发现诸多有趣的地方。黄金时代永远的神。

  按照时间顺序,第一篇就是1902年诞生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出自大名鼎鼎的阿瑟·柯南·道尔。故事始于福尔摩斯就访客詹姆斯·摩蒂莫医生在贝克街221B遗留的一根手杖所进行的神乎其神的推理,情节惊心动魄又扣人心弦,作为福尔摩斯四部长篇小说中最好的一篇,虽然作者指出结构不太让人满意,但是不可否认作品的历史性和创造性,绝对是现在仍然可以一读的佳作。直至今日,伟大的福尔摩斯仍信誉全球,其在推理上的影响力冠绝古今,但是,其余的99部作品也同样有各自的精彩,除了熟悉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朱利安·西蒙斯等,作者也选择了一些不是太出名的作品,尽管他们大多都是来自同样的英伦岛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却风格各异、百花齐放,英国作为推理犯罪小说的发源之地,足以满足所有推理爱好者的欲望。

  《神探夏洛克》剧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的出现让破案变得更为容易和快速,如今的推理悬疑犯罪作品风格已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现在的作品也都满是过去的影子。在这上百年间,各国各界的推理爱好者和创作者们从未停止他们追寻大师、致敬大师的脚步,犯罪小说的黄金时代从未走远。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九):西方古典推理指南

  如果说到推理小说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西方黄金时代的推理作品。或许当时我们并不把这些作品称为推理小说,而更多的成为犯罪小说。犯罪小说的发展从最早的希区柯克开始,渐渐的成为了独树一帜的类型小说。而更为人所知的推理小说上的作者和人物,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就是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小说开始。给我们带来了100部经典的犯罪小说指南。首个章节就是“新时代的来临”,这里就从柯南道尔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开始,在很多年前我读这一篇故事的时候。其实还是感受到了在当时这一类犯罪小说的经典之处。虽然故事里还带有了很多夸张的元素,那仍然可以说是开创了新时代的推理小说。 而之后的我们所熟知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迪克森卡尔,约瑟芬铁伊,艾勒里奎因等等,开始在黄金时代出现,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作品引领了黄金时代的到来。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章节是“伟大的侦探”,其中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者笔下的侦探人物。尤其是我所知的阿加莎笔下的波罗和马普尔小姐。 有很多篇小说,其实都是现在所谓的本格推理,其中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暴风山庄模式。在这本书中也以“庄园谋杀案”总结,发生在当时的乡村类型的别墅里,这样的谋杀案也是本格推理迷一直喜爱至今。

  书中一共有分为了24个章节,收录了100篇犯罪小说,但所有的这些小说都是1950年之前的。当时所谓的黄金时代涌现的那么多的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与众不同的犯罪推理小说。作者把他们归类之后,对于读者来说可以更容易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类型。我觉得无论是有没有读过这些作品的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而对于那些新进的读者或者从未读过古典推理的。也同样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爱好。 也可以说《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是一本黄金时代的推理小说指南。有熟知的作者和著名的作品,也有一些不熟悉的作者的作品。但作者对于这100本书的概括,也给了读者们很好的指向性,或者书中的某一部作品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却也可以说是黄金时代某一类型的代表。在我们阅读某一部作品之前,也不妨读一读这本指南,让我们对于黄金时代的故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喜爱推理小说,也喜爱黄金时代的推理作品!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十):推理小说讲究逻辑,而逻辑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看过根据英国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原著作品改编的《尼罗河上的惨案》(1982年版)以后,心中对于推理的执念一直就没有放下,虽然那个时候也不太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之后不久购买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确实的将推理、侦探、犯罪小说的这种文体模式深深的印刻在了脑海之中,从此与推理小说结下了无法分割的缘分。现在家中藏书中大概有超过1500本推理方面的小说、文集、特典等,至少能将个人实在地划分到喜爱推理小说的领域。

  英国犯罪小说作家、批评家,英国侦探推理俱乐部第八任主席,现任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主席马丁·爱德华兹着眼于二十世纪上半叶(1900年至1950年)五十年间的众多优秀推理作家及作品,按照类别和领域不同精心挑选了100部推理小说,来向世人展示那个时代推理文学的伟大成就。

  恰逢乱世,工业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两次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几乎波及了全人类,战前、战后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让很多人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算得上近代史上人类的黑暗时期。社会动荡、民间凋零、人们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打压,浑浑噩噩,消极怠工,因此在文化精神领域急需可以刺激人们心神的标的出现,推理、侦探文学的爆发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首先是关于猎奇、凶杀的感官刺激,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时期的浮躁,其次是侦探、推理文学作品在人们心理上的震撼,极大的刺激人们麻木的状态。意外的凶手、反转的结局、惊天的布局等创作手法,让人们感受到了推理文学的不同,因此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三大推理作家: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风靡一时,在人类最为动荡不安的半个世纪,推理文学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不得不说是文学史上一大奇迹。

  书中列举了马丁·爱德华兹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的100部作品,当然并不局限于这100部。推理新时代的诞生、黄金时代的来临,这是两个重要的阶段,代表作《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特伦特最后一案》等,另外还有不可思议的犯罪、庄园类的案件、谋杀圣地、连环谋杀、倒叙推理等种类划分,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优秀的推理、侦探作家,可谓此类文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推理讲究逻辑,而逻辑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是此类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在领略作家们优秀的创作能力之外,还能够感受到当年社会发展的动态以及时代发展的文化现象,推理小说的发展轨迹反过来又可以印证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相当于是一本书评选集,不需要担心的是书中对于每本书的论断都点到为止,不用担心剧透,毕竟这类小说还是非常在意读者的第一感受效果的。细细的查看了一遍100部书的明细,发现家里藏书竟然有近五分之一,真是非常感慨当年对于买书的执着!毕竟,这里面还有很多书根本就没有出过简体版,期待后面会有机会看到优秀的国内出版社能够引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从福尔摩斯到黄金时代》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