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本书是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富勒著的一本关于社会网络的书,从社会网络的影响开始讲述,逐步联系到社会影响的原则:三度影响,最后引出应该要有从社会网络环节进行思考的模式。
一开始,我以为社会网络是讲SNS,即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系统,结果是类似人物关系圈那样的内容,对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涉及的较少,这可能是本书的时代限制,不过作者也预见了网络展开的社交网络的未来。
你可能看目录就已经能够基本理解本书的内容,这对我似乎有些许理所当然的想到马哲里面关于系统运行的理论。人具有社会属性,自然会受到他人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本书由朋友开始讲,最重要的就是其影响力的三度原则。人际关系的位置和结构会很大程度影响你的情绪、行为和健康等内容,尽管我不太同意本书中过于绝对的说法,但是大量的数据论述确实具有说服力。以及在我进行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当中,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构成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些效应。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本书讲述的内容是社会学的内容之一,但是比起环境和社会本身,本书的焦点会更注重于社会网络/社会连接。
书中提到,在三度之内的人会影响你的行为、心情,这种在强链接的影响之下所形成的传递能力,这既能传递好事物、也能传递坏的内容。同时,社会网络的构建需要利他性行为,在友好互助的条件下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网络的建构和维护。既然利好的内容会通过网络所传播,那么也就需要去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结构,将不平衡和“边缘”位置的人员调整,增强其与其他社会人员的联系。
纵观本书,颇有点针对当今独身思潮和互联网时代下蛰居生活进行反思的味道。在后现代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荒诞和无意义化,而人们却在追寻着“意义”本身,但是却难以寻觅到意义。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也同时给我们生活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关注身边的人,幸福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