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意房子》是一本由[波兰] 阿加塔·克鲁拉克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一):好书应该分享
本书对于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有帮助,小孩在读此书的时候不仅可以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也提升了对家的概念的理解。现在的小孩天天沉迷于手机、iPad等游戏中,这类书籍有利于提高小孩的读书兴趣。希望小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创造出给人一股清凉感觉的美丽的有创意的房子。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二):这里不只是一座房子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家的宝贝是不是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千奇百怪的想法,你们会用怎样一种方式去珍藏?
来这里找《我的创意房子》吧,每一个房间,每一张床,每一扇窗经由宝宝巧手布置,巧妙着色,“我就是这个家的小小主人,我爱我家”,这里不仅是一座房子,更体现了宝宝们的主人翁意识;在这里充满着无数的可能,太阳可以生了病变成灰色的,星星可以快乐地笑出了声,蝴蝶可以飞越海洋......这里不仅是一座房子,更是宝宝们的灵感捕捉日记。
如果你想记录下宝宝的每一个天马行空,绝对不能错过这本书。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三):孩子必备的创意涂鸦书
一直很关注儿童艺术类书籍,也给孩子买了一些。国内出版的涂鸦类书籍很多,但是真的称得上有创意、能够真正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却少之又少。这本《我的创意房子》是一个做童书的朋友极力推荐给我的,当时看到介绍时就充满了期待,等拿到书后,真的可以用“超乎想象”来形容。波兰画家拙朴的画风,模仿小孩子的笔触简单而又富有启发。比如花园里的一棵树只有枝干,孩子可以用水彩、蜡笔、彩铅等画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和果实,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可以是枫叶、桑叶、梧桐叶等。如果说孩子太小,还不会画,或者说孩子没有绘画基础,都不会影响孩子的创意想象,孩子可以用撕纸、干叶甚至线团等拼贴出图画,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完全不受画风、绘画技巧和绘画材料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真心喜欢这样的创意涂鸦书。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四):致力于培养想象力的参与式绘本
当插画师们主宰儿童书籍后,绘本就有了2.0的升级版,即让孩子们亲自参与到某一个主题的绘本制作过程中。《我的创意房子》就是这类参与式绘本。与传统绘本单向知识灌输的方式不同,参与式绘本注重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当创作完成后,这本书将成为专属于宝宝一人的独一无二的绘本。
本书A3开本,简洁大气,非常适合孩子们自由挥洒想象力。宝宝把书打开铺在地板上,俨然一个小画家的气势。全书以房子的不同分区作为每一帧独立构图,加上寥寥数句引导式话语,既让孩子了解房子的内部构造,又培养他们装饰和布局的意识。房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环境,因而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也会得心应手。
我家宝宝年纪还小,尚不会独立绘画,因此这本书就成了亲子共同创作的试验田。我们在扉页用不同颜色的蜡笔写上全家人的名字让她辨识。在宝宝的指引下,这个房子变成了小白兔的房子(小白兔是她的最爱)。而小猫猫是小白兔的好朋友,自然也是房子的常客。为了犒赏小猫猫,窗帘上要画满小鱼,等小鱼游过来后,小猫猫就把它们吃掉。你看,这就是孩子的童话世界。在房子外面的蜿蜒小路上,布满了野花和蘑菇,小白兔走在路上采蘑菇。故事的脚本来自于我每天晚上哄她睡觉时的随意编排,在她这里,就被具象化。
等孩子长大一些可以自己作画了,相信这本书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用处。比如本书的后面有房间陈述物品的微型画片,可以剪下来粘贴,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彩色的画片,粘贴在房间里的不同角落。每一本童书就是一扇窗户,引领孩子们看到一个个不同的新奇世界,同时也见证了童心和成长,具有珍贵的纪念意义。
本书还启发了父母们,可以用大张的白纸设计类似的参与式绘本,相关的图片资源可以上网搜索。例如“我的创意花园”可以让孩子们在梦想中的花园里种上奇花异草,“我的创意幼儿园”让孩子们回忆幼儿园里的情景,并将其描绘在纸上,“我的创意游乐场”让孩子们画下心目中最欢乐的游乐场,“我的创意动物园”让孩子们画下最喜欢的动物……让参与式绘本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我的梦想。我的房子----读《我的创意房子》
【书评人俱乐部】我的梦想。我的房子----读《我的创意房子》
从北戴河旅游回来之后才读到这本《我的创意房子》,宝贝一拿到书就开心的大喊:“妈妈,妈妈,这是我的地板书么?我是不是可以放在地板上画?我是不是可以自己来画?”对于一个三周半岁的宝贝来说,这本书根本不需要妈妈的讲解,也不需要妈妈的指导。她自己拿着自己的蜡笔给第一页的房顶涂成了彩虹色,还有一个紫色的窗帘。在门前画了一个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面竟然还有一辆小火车。哈哈,看来宝贝坐火车还没有坐够。她说她的火车一个是可以躺着的,一个可以坐着的,一个可以吃饭的,还有一个是玩玩具的。
在花园里宝贝画上了蓝色的大海,粉色的沙滩,还有各种的动物。她说她要跟小动物们一起在海里游泳,在沙滩上玩儿沙子,还要堆一个大大的城堡。对于宝贝的配色,我从来没有纠正过她,在成人的世界里只有金黄色的沙滩,但是在孩子的眼里沙滩可以是任何颜色。粉色的沙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她喜欢。
在她的餐桌上摆着绿色的蛋糕,紫色的葡萄,红红的苹果还有橙子。椅子上坐着妈妈,爸爸,瑶瑶(女儿的小名儿)和一只鳄鱼。她说“鳄鱼也饿了,我请鳄鱼吃东西,鳄鱼就跟我是好朋友了”,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在书上涂涂画画。
浴室里的澡盆里宝贝画了满满的泡泡,还有几只小船,鸭子,小象。就像她每天洗澡的澡盆里一样,满满的玩具跟泡泡。每个宝贝都爱玩儿水,每天晚上洗澡就是她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因为洗澡可以光明正大的玩儿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水。
如果妈妈或者爸爸有时间也可以跟宝贝一起进行涂鸦,一人一半或者一人一笔都是很好的互动,宝贝画一个木桩,妈妈画一个蝴蝶,爸爸画上一片云彩,一个情趣的世界自此生成了。不管宝贝画的如何,至少在这过程中,宝贝对于空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跟认识,知道物品摆放的位置以及什么东西应该放在哪里,比如她会明确的表示冰箱是放在厨房的,洗澡盆是需要放在浴室的,沙发是放在客厅的。这本书不止是一本涂鸦书,还是一本宝贝的故事书。宝贝还能根据她画的各种东西编出一个个小小的故事,或者准确的说是一句话。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六):我想有座房子,在心里也在纸上
每次画画的时候总是觉得特别快乐,就像是有种魔力,从小而始,百试不爽。记得六岁的时候,爸妈送我去学水粉,那时不懂太多绘画的艺术,在苦修素描线稿之前的日子里,我们更多时候都在学习儿童画,打开脑洞,用极绚丽的色彩与想象力涂鸦。在学画的五年里,一定有这样的一个下午,老师曾经给我们布置这样一个主题:画出你梦想中的家园。我记不得当时的自己交出了怎样的作业,而当遇到这本《我的创意房子》,似乎那些年的童年记忆,再一次苏醒。
与当前风靡于世的涂色画册不同,《我的创意房子》是一本涂鸦绘本,以其双倍于A4纸的超大开本与充分留白的童趣风格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果说涂色书的首推装备为彩色铅笔,那么这本涂鸦绘本更适合蜡笔,色块更大、风格更随性。书中设定的主题是创意家园,从通往家的路起笔,从家的外观到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到花园与地下室一一涉及,每一个橱柜,大大的冰箱都悉数敞开,以欢迎的姿态留待读者用画笔与梦想填满。
在每一页中,作者细心地提供了一些有助于想象的建议,像朋友间的对话,用问题循循善诱,读来亲切而不拘束。比如在《游戏兼工作室》一页中,作者这样友情提示:“你可以在书架上放满你的书,在地板上摆玩具。在墙壁上,你可以画你最心爱的童话角色。地板会是什么颜色呢?”读完文字,已是一脑的画面感,仿佛自己拥有了这样一间房间,有着梦幻般的设计,比如星空一样的天花板,绿草茵茵的地板,再配上落地音箱与满满的书橱,这大概就是天堂的模样。
趁着午休的时候,信手涂上了几笔,确实极为减压。相较涂色书常常有极为细巧的线条与细节需要耐心描绘,涂鸦绘本则能够承载更多的天马行空。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半个多小时只不过装饰了房子的窗子与自己的梦,但整个过程却出奇美好,好像整个世界都慢下来,回到童年的时候,有一支画笔,就有一个世界。《我的创意房子》选择了一个极为诱人的选题,房子代表了家的概念,设计家的模样,最能映射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欲望需求,也最能激发一个人内心的柔软与灵感。有一天,当我把这座创意房子填满,也许我的心,也会随之少几分迷惘。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七):你还是给孩子买吧,我25岁时玩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24年前,早一点遇到涂鸦本,我或许就不那么羡慕会画画的同学了。《我的创意房子》真不是拿来送给我小侄女的,纯粹就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心愿啊。拿到时,我都镇住了,那么大一本,我猜想一定是让孩子趴在上面画的,只可惜,它就算再大也装不下我25岁的身躯了。(扮嫩不成功~~)
为了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本涂鸦书,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专门买了一套24色的绘笔,结果拿到书时,上面写着可以直接用铅笔或者蜡笔,我特别想说绘笔真的很贵的好麽,不要逗我玩好麽。成年人总是容易想得太多。(囧~~)
终于在完全不懂设计的情况下,我可以毫无顾忌的为自己的“房子”做装修了,虽然大的方向已经为我们设定好了,但完全不妨碍我们的创作力呀。我那个激动啊,万一一不小心,画风太美,画得太棒,我是真的会拿去裱出来挂在客厅的啊。再一不小心,就此发现了自己的创作天赋,从此走上人生的高峰,嫁给了高富帅,想想也觉得兴奋啊。(再一次证明真的会想太多~~)
然后画着画着我开始纠结起来,画了又擦掉,擦掉又画上,总觉得不满意,总觉得这里应该是那样的,那里应该是这样的,以至于两个小时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纠结上。而小孩子绝不会这样的,不管画成什么样,他们都会闪着两眼星光,说看我画得这是什么什么,充满着自信和快乐。是自己早已丢失了那份简单。(这么多年始终保持的那份童心也救不了我~~)
所以啊,一定要早点给自己的孩子买啊,给自己的孩子买啊,给自己的孩子买啊,重要的事情重复三次。不然到了我这个年纪,有心玩把童真,却不得不承认,会丧失了很多原本单纯就会得到的快乐。
真的会想太多。比如:客厅怎么选择方案啊,屋外花园是不是可以这样画啊,餐桌上的晚餐应该怎么搭配啊,厨房里的冰箱放些什么呢,浴室里要泡泡还是玫瑰花瓣啊。孩子靠得的是灵感,而我可能是靠经验判断,这才是硬伤啊。
所以,你还是给孩子买吧,我25时玩已经来不及了。不要告诉我任何时候都来得及,今天我不想喝鸡汤,让我一个人静静。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八):用画笔创造自己的家
在涂色书风靡整个朋友圈的时候,拿到《我的创意房子》这样一本涂鸦书,对我来说是欣喜的。在这本书里,可以涂色、可以涂鸦,可以画自己想要的,将一个空荡荡的房子,变成令人喜爱的家。圆了一个童年时期的梦,也可以让孩子将想象力发挥到最大。
阿加塔•克鲁拉克的这本《我的创意房子》,是一本超大的创意美术涂鸦书,每个人都能够在其中尽情享受自由创作的乐趣。孩子可以作为房子的主人,用画笔肆意的涂涂抹抹,将一个大大房子的每个房间填满。
书的每一页打开来都有A3纸的大小,从通往房子的小路开始,有花园、走廊、客厅、厨房甚至是地下室,每页有简单的文字,给孩子提示,可以在这里画上些什么,或是如何让画面变得更丰富的建议。正如全书的第一句话所说:“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属于你的家。”于是孩子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始装修了。从小路开始,可以将自己的家放在任何环境中,不必拘泥于任何因素。我们可以要邮筒,也可以放弃,我们可以画上自行车,但也没有人说不可以放飞机啊。所以就让想象从这条路开始起航,让自己的家变得越来越完美了。
书中的每一页都有简单的涂鸦,标注了主要的画面,让孩子能够明白这里是房子的那一部分。如在客厅,作者为我们准备好了钟表框,但时间是我们的,这里有地毯,但颜色花色是我们决定的,有沙发、有花瓶,都是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物件,将这些已有的都可以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除了这些,留下的空白里,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疯狂涂鸦,肆意装点。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给孩子的画册。拿到这本书、翻开这本书、拿起画笔慢慢填满画册的时候,我常常会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那时候的童年,有纸有笔,画着简单的线条,每个孩子的笔下都有房子和家的梦想,但却没有这样的一种书,教我们怎么画、提示我们如何发挥创造力。所以我的童真里,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完整的,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太拘谨,不够开阔。如果小时候有这些涂鸦本,也许我也能拥有个一技之长呢。
这样一本涂鸦书,我想是孩子童年中必备的一本书,画出的自己心中家,也能留住自己心里的梦。等到孩子们长大,这本书就是一个纪念,也许翻开来还会震惊到那时候的自己呢。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九):谁动了我的蜡笔?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且轻薄,“我的创意房子”六个大字用颜色不同的蜡笔歪歪扭扭地写在封面上,每个字都有我的拳头那么大,挑拨着我的视觉神经。
大致翻阅一遍后,可以得出结论:与其说这是一本供儿童消遣的涂鸦本,不如说是一种思维训练游戏。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几只蜡笔那么简单,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涂鸦书与涂色书的根本区别,前者只给你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在此基础上请绞尽脑汁地放飞你的想象力,“无中生有”地进行创造。不得不承认,当一个成人面对这样的“游戏”时,难免心生几分尴尬,其一确实是任务太简单幼稚(你可以试想一位着装干练的女性正拿起蜡笔,认认真真给这些形状上色的模样);其二是根本无法下笔!我们的脑袋里既成的形象太多了,这是素材丰富吗?实际上未经画图训练的成人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空白反而“战战兢兢”,不敢动笔。
相反,涂色书就给予了成年人更多的安全感,因为“错误最多只会发生在颜色的不协调上”,而不是因为“圆圈画的不够圆”,“立方体忘了怎么画”这种挫伤信心的细节上。这位波兰作者似乎意识到了成年人的这一尴尬,所以干脆让儿童来面对这份挑战吧!他们“无知”般的天马行空才最能给这些图画带来种种不可思议。
当然孩子们可能需要一些提示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拿浴室这幅图举例,作者模仿孩童的稚嫩线条勾画出了一间浴室,然后温柔地放上这些话语:
“这是浴室。 洗澡水在哗哗地流,但是泡泡在哪里呢? 你可以画些泡泡吗?你会在洗脸盆上方的柜子里放些什么呢? 地垫和浴帘需要一些图案,也许你还想给墙壁换个颜色。”
“泡泡”这个词立马激活了孩子的记忆。“每天当妈妈用沐浴露给我洗澡时揉搓起来的不正是些可爱的泡泡吗?”也许孩子从来没有注意过洗脸盆上方的柜子里放了些什么,但或许金鱼缸就放在里面呢,“当我洗澡时,妈妈就把浴缸里的金鱼捞起来放进柜子里,平时它们就在蓝色的浴缸里游泳……”“太棒了,我可以把地垫和浴帘打扮成我想要的图案了!”
诸如此类激发小读者创造力的场景从客厅、厨房、餐厅、卧室,再切换到花园、地下室。你可以想象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下,几根小小的蜡笔就让他们体会到了设计的魔力,或许你还可以试着让孩子讲讲发生在这个房子里的故事……
《我的创意房子》读后感(十):小小房子,暖暖于心
快递员送来这本书时,我初以为是收错了快递,因为我真的没想到这本书会有如此大。我回家,迎来小王子的熊抱,我知道,他估计又以为我下楼给他买好吃的去了。
看到手里拿着的不是好吃的零食,他有点沮丧,不过他还是不死心的问我:“小爸,这是什么?”我回答书,他脸上不悦的表情更加明显了。好吧,还没看就不喜欢,我只好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一页页地翻开。由于书太大的缘故,我只好搬来小板凳,把书平摊在茶几上,这样就有它足够的容身之处了。
刚翻开第一页,小家伙就蹑手蹑脚地走过来了,他用脑袋顶住我的下巴,(他每次做这样的动作的时候,就是告诉你,他也想看)我无奈,只好让他自己搬来小板凳一起看。
小家伙是真的喜欢这样的书,他指着房子跟我说了好多好多,当然,我知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也不否认,有时候,他说的话我还听不懂,大概是发音的问题。随后他看到了树,了解小王子的人很自然的知道他下一句绝对是:“我去拿锯子,砍树。”等他把锯子真的找来,我肯定不会让他砍,所以他有点生气。我继续翻,通过走廊来到一处开阔之地,有镜子,也有衣架,小家伙似乎还没回过神来,不过等了他一会儿,他也只是瞅了一眼,不太感兴趣。也是,画面上的物品没有实物的明显特征,他分不出来那是什么东西。来到客厅后,小家伙第一眼看到的是灯,鲜艳的黄色让他有点小兴奋。行至厨房时,小家伙愣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是厨房,于是我指给他看冰箱、碗柜、窗户,他一脸不相信的打断我:“冰箱是这个。”说着就跑到我家冰箱前,骄傲的指给我看。我笑着说:“你真棒。”然后招手让他过来。
对于餐厅的画面,他除了看到餐桌上的小红花,什么都没看见。我指着椅子问他这是什么,他开始乐意跟我说椅子在哪儿,桌子在哪儿。翻到这一页时,他最先看见的是平板电脑,并且还欢呼雀跃的说:“小爸用来写作业的。”不过对于格子状的书架,他完全陌生。走到浴室,小家伙一眼就认出来了,洗脸盆、马桶、浴缸对他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因为喜欢玩水,所以他特别喜欢洗澡。卧室的出现让小家伙直接趴在了书上,除了颜色艳丽外,吸引他的应该是那张小床,因为我翻到下一页的时候,他又自己翻回来继续说着话,好像那是他的领地一样。
跟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一起看童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小孩子对很多事都是新奇的,他们喜欢一切,很少拒绝,单纯的看待每件事物,其实这正是许多成人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