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看刺刀》是一本由淮上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提灯看刺刀》读后感(一):慕名而来,于我,《刺刀》并非那么虐
不太喜欢虐文,但总想挑战自己。 左思右想,最后选择了《刺刀》。 一是因为淮上,二是因为楚辞。 我想知道,那个高材生,是怎样变成一个杀人凶手的。 我对于原耽人设的接受度还是蛮高的,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不能接受的人设。 渣攻,这个很多人都讨厌的人设,虽然我不喜,倒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吧,《刺刀》的虐,并没有戳到我的泪点。 于我,《刺刀》没有悲,只有痛。 看着那个纯纯静静的高材生一步一步走到了这部田地,我的感受并不是悲伤,只有痛心。 楚辞杀了人,是他的错吗? 不能说没有错,但是,这也正是古代所谓“义匪”“侠客”存在的原因。现实有法,我们大概只能在文字中体会那种江湖义气和快意恩仇。 这大概是个不太成功的虐文挑战。或许正如很多其他读者说的那样,或许,《刺刀》be,会是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局。 善恶到头终有报,以善为出发点所行之恶,现实中,也难逃其责。
《提灯看刺刀》读后感(二):《提灯看刺刀》
首先我爱虐文,其次我特别爱虐文,慕名而来,不存在因为接受不了带有偏见的情况。
我觉得楚慈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成功,看似文弱,却有那种男儿的狠劲,写个论文都要被白飘,很像我们芸芸众生,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曾经坚守的东西。他是支撑着我看完全文的动力,我就想等他最后的反击,杀了韩越,或者杀了自己。我不想看一个庸俗狗血总裁文。仅个人观点,这特喵算强行大团圆!
而韩越,首先,这个形象塑造上就不成功,一直跟我说他牛批,但没有详细的写那种突出他牛批的情节,这就导致这个人物很薄,像个靠家里的二代。
而且我不喜欢这种不会说话只会打人的莽夫。明明是个高级将领,却心无城府,横冲直撞。
其次洗白的不行,他没有难言之隐,他只是凭借不当的权利,玩弄别人,践踏人权,别给我说他改了,他不改呢,他玩玩呢?楚工程师就悄无声息的么得了啊!
我们这里借鉴一下那些深入人心的反派,比如某星辰(不ky各位冷静)
他为啥深入人心?1不管行为是否过激,他为报仇,勉强“师出有名”。2最后死了,贼惨,爱的人也死了,更惨。
所以别人才会心疼,理解,共情。
韩越呢?毫无正当原因这么做,最后什么也没失去,后悔?你砸了手机你后不后悔?但你会发自内心的认错吗?不会。这是一个道理。
最后,这段感情不行。我特别喜欢相爱相杀,前期凭实力互相搞死对方。后期势均力敌,互相扶持,携手并肩。
但韩越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孩子,怎么跟一个高级工程师有共同语言的?这俩怎么做灵魂伴侣?
连互相理解都做不到,你跟我提什么伴侣关系?
最后,我只说了提灯看刺刀这本书而已,不上升作者,淮上我不了解,而且一千个读者一万个哈姆莱特,这只是我浅薄的个人观点,我尊重您的理解。
《提灯看刺刀》读后感(三):失败的爱人
《刺刀》和《破云》一起评。
首先表扬作者的学术设定。至少没出现很明显的让人啼笑皆非的那种化学错误。个人角度,认为《刺刀》比《破云》更好,因为除了结尾部分,其他给人带来的冲击力和反思都更多。对失败的偏执和暴力的反思,对滥用私权和命运的反思,都比一部普通的解谜小说更有价值。如果改回原结局(cc病逝,hy沉思),整个故事才是正常和完整的,人物的设定也更符合初始值。从网络上的评论看,我相信很大一部分读者会更喜欢原结局,而非那个笨拙的妥协。
接下来是对作者的三个猜测。
推测:
1.作者小时候很缺爱,过于早熟,自强自立地成长
2.作者自己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但没有很专业
3.作者从小接受极为传统的思想教育(例如重男轻女,仕途人情之类)
证据与分析:
1. 《刺刀》、《破云》中主人公缺少家庭氛围。
父母更多地以身份符号的形式出现,如《刺刀》中的军人、老师,对他们性格的刻画要么非常扁平和刻板,要么一笔带过。
父母的形象几乎只有两个极端:对孩子不管不顾或是冷淡严格,或是一味地宠爱。书中很少出现一家人独处却又轻松愉快的场面。主人公亦或是父母双亡,亦或是父母常年在外,疏远自己的孩子。
反观之,主人公(主要是攻方)都有强烈的结婚并组建家庭的执念,体现了作者对幸福家庭的幻想。很可惜,这种幸福家庭除了在做饭吃饭和生日节日以外就没有任何体现了。这并不是作者没有费心思,而是她无法想象一个幸福的家庭。对比漫画《春风的异邦人》中,纪伊老师对家庭氛围的刻画立刻体现了真实感。
而淮上理想的幸福家庭是垒砌在物质基础和宠爱行为上的。她的爱情只停留在肉体上的依恋和精神上的讨好,这在困境下当然能产生吊桥效应,但当危机过去,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人是无法产生长久的感情的。《刺刀》和《破云》在某种程度都只是攻方的单恋和yy,就如《纯情罗曼史》里小兔老师写的《纯爱罗曼史》一样,让人感到无法理解和可笑。《刺刀》中,hy对cc的感情是想上他,再让他高兴。而cc只是对他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疲倦,恶心和愧疚。《破云》中,yx呢?好一些,但也大抵如此。jt对他呢?感激和对人格的肯定和欣赏。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爱恋。现实中,“你很好,我也很欣赏你,但我无法像你爱我一样爱你”的例子已经够多了,凭什么你喜欢我,我就要来以喜欢的方式回报你?你救了我,我感激你。我做了亏对你的事,我愧疚。你为我付出,我认为你是个好人,以后以德报德。无论怎样,这些和爱情都没关系。
爱情不是简单的占有欲和性欲,它需要理解和互相支持。
淮上的这两部小说中,主人公三观不和,没有什么共同爱好,除了正事以外聊得也不多。为什么?我的猜测是她想象不出那种心有灵犀的感情。想象不出,于是我只能猜测她没有经历过。当然,这只是猜测,欢迎随时打脸。
2.我对心理学一无所知,但我好歹看过心理医生。正常的心理医生是不会帮病人做决定的。请hy假设分手?请辞退这个心理医生。
3.这……证据太多了。对女性十分刻板的描写不禁令人思考是她是在反讽还是真心为之。对官僚作风,人情冷暖的诸多描写仿佛令人以为这是官场小说。
《提灯看刺刀》读后感(四):乱世之下,谁又被谁所救赎?
开篇提醒: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可以对同一本书作出一千种解读。把感受写出来更多是出于对书和作者的尊重。除此之外,要是遇到同样喜爱此书或者是对此书有感想的小伙伴,那就是意外之喜。
故事的大背景没有在一开始就点明,而是随着章节的推进慢慢浮现。男主之一的韩越,哥哥在早几年时因为酒驾出了交通事故闯死了一对母子,而这对母子恰恰是另一个男主楚慈非常敬爱的老师及其孩子。韩越的大哥韩强最后因为家里插手,一番处理后被无罪释放。在机缘恰合之下,韩越遇到了楚慈并且看上了后者,强行扣留在了身边。因为与韩越的相遇,也点燃了楚慈心中那积压已久的对于弑师凶手的恨意并慢慢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最后亲手手刃了当年的凶手。围绕着这个主线,故事在楚慈一个毫无背景的人与远在他社会阶层之上的上层圈中各色人之间展开。
如果让我总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大概会说: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关于复仇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不同阶层,正义道德以及是非观的故事。此外,这是一个关于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故事。最后,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淮上的书我至今没有读过很多,但是就目前的阅读感受来说,情节紧凑不拖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就是这么的直接!)喜欢的点,那就是淮上的人物构思和描写。情节嘛,上面的总结说完了。下面主要来说说人物。
第一个当然就是“美强惨”的楚慈。读着他单枪匹马挑战世俗中的上层圈,就算明知道现实生活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甚至实现的,但是读起来仍然会觉得有种现世大侠的淋漓畅快。可是,读着读着就会发现楚慈并不是一个秉持着所谓的“大道”到处为民除害的现世大侠,反而是一个内心充满着冲突,矛盾和纠结的平凡人。他心里一方面有着对于弑师凶手和社会不公的恨意,另一方面又崇信世间真善美和应着与人为善的价值观。作者对于楚慈身上的冲突感,矛盾感以及纠结感描写的让人读来心疼。明明上一秒我还在内心拍手叫好楚慈终于手刃了当年的凶手,下一秒再读到那个纯良的楚慈躺在床上因为杀了韩越的大哥而内心挣扎,对着韩越一直说着对不起时,我又觉得特别揪心。到底是什么迫使一个人去做自己内心深处厌恶的事情,甚至在某一个时刻成为自己最痛恨的人呢?楚慈身上的冲突感不仅仅体现在他与他所挑战的阶层之间,还存在他内心深处自己的良知与因为仇恨和对世道的不公所激发出的愤慨之间。没有人是绝对的善人,但是对于不公,我们能怎么办呢?怎么去抒发及拯救呢?
的确,站在道德正确的一方并不代表着可以对不占理的另一方为所欲为,甚至报复杀之。但是,人性禁不起推敲啊,更何况是人依着自己以为的智慧和人性来构筑的解决纠纷的社会机制呢?我们只能不断的使之进步提升,但其本身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是绝对完美和“绝对正确”运行无误的。这个时候,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导致拥有更大权力的人去想办法保护自己,哪怕是以伤害别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前提,看起来似乎是不可抗拒的遗憾。书中韩强的母亲,侯家的人甚至是后来的高家,都为了“护短”而选择无视他们对别人的伤害。这看似是人性使然,但其实并非是唯一的选择。也许就是因为趋利避害是本能,所以我们才会一直鼓励做人要有担当,要敢于面对,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再看另一个主角,韩越。他出身上层圈,又属于其中的核心圈。但是小时候缺爱的经历导致韩越性格跋扈,做事大多是随性甚至是任性妄为。他喜欢楚慈,就按照自己一贯的强硬风格将人留在身边,也不管人家的感受,一副我喜欢你你就应该接受的大爷做派。韩越的人物性格特点恰恰跟楚慈——处于上层圈食物链下端——的人形成呼应。在某一种层面来说,大家都是人,别觉得谁比谁更好过。对于物质和权力的掌控并不能保证事事顺意,比如能不能得到喜欢人的心,能不能得到缺失的亲情,再到能不能救回自己爱人的生命。当然,我觉得作者还是“手软”了,或者是出于对人物的爱吧(大胆猜测下!莫拍 :)),让韩越最后救了爱人也得到了迟到但未缺席的爱情和亲情。除此之外,我个人很喜欢韩越的一点,虽然他出身上层圈并且算是自己野蛮生长起来的人,却没有完全丢失明辨大是大非的能力,这点从一开始他反对韩家护短韩强就能看出。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拖楚慈出深渊的人,又因为对于楚慈的爱,暴暴龙也学着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学着去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表达爱意。
楚慈因为复仇成功而救赎了自己对于老师及其孩子的负罪感。他还救赎了韩越,教会了韩越如何爱人。而身为凶手弟弟的韩越,反过来救赎了楚慈将一切归咎于自己而对自己所产生的厌恶,以及帮助楚慈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这层受害方家人和凶手弟弟的人物身份关系,反而显得楚慈和韩越的双向救赎更加的意外和耐人寻味。到底谁欠了谁,谁又救了谁呢?或许本就说不清吧。不说小说本身,这世间那么多的人,时时发生着那么多的事。谁又说得清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和个中纠葛呢?
对于作者设置楚慈的直男身份,我个人也觉得很有意思。如果硬要说,生育跟性别有关,但是爱情和婚姻与性别又有什么关系呢?以此来说,与其他的条件又有什么关系呢?硬要说,能不能维护爱人周全和在一起过的舒不舒服确实会受到物质和心理等很多层面的事物的影响,但动心很多时候没那么复杂吧。就像书中的裴志,喜欢和心疼楚慈都是认真的,但是他也深知自己的背景救不了楚慈,他也没法为了楚慈而挑战大半个上层圈。
如果说这书有什么个人觉得可以再提升的点,首先是楚慈对于韩越的感情变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一个跳点发现诶,楚慈好像慢慢喜欢上韩越了。不过感情嘛,本来也没有定式。楚慈对韩越的感情读来更像是一个已经对一切毫无挂念的人突然对这个世界有了牵挂和羁绊。这也是前面我所提到的暴暴龙对于楚慈的救赎,让后者有了活下去的意念。当然,如果可以稍微有点更明显的铺垫也许会显得更加的自然顺畅。其次就是对于一些配角的描写可以再丰富饱满些。这些配角有身在上层圈里肆意妄为的二代,也有好好遵守和利用游戏规则来实现自己和家族利益最大化的二代。还有为了报恩,而不惜一切维护恩人子女周全的人。该如何评价这些人呢?谁比谁更聪明,厉害还是更加纯善?还是留给每个读故事的人去决定吧。书中的楚慈最后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而是被韩越,一个出身上层圈的人护着得以活了下来。从感情的层面说,暴暴龙最后得到了爱人的心和身还是很圆满的,但是反观到小说中所影射出的一些其他社会层面的问题,这个大圆满的结局反而读来有着一丝的讽刺。乱世之下,谁又能被谁所救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