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是一本由[美] Robin Williams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精选点评:
●四大原则炒鸡吼啊!只是部分内容,尤其是有关字体的
●那些要点原来早已潜移默化的在我脑海里;我也可以做出版系列;盼盼姐的译作。20160528
●有助于优化PPT设计(命苦)
●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对非专业人士 太友好了 我反正看完了
●前面四大原则写的很好.无奈后面有点鸡肋.一是有的例子早已过时.二是有的排版很一般
●亲密 对齐 对比 重复 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设计无处不在,作业封面、设计名片、简历,掌握这些让自己不求人
●电子版的排版真是差
●设计入门书
●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四大原则清晰明了,颜色和字体的运用也讲解的很详细。。。
●浅显易懂。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读后感(一):设计就是把你知道的表达的更好
通读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所说的大部分道理其实我都懂。我也把这种感受通推荐次数的朋友做了交流,结果得到的回复是“我并没有在你的PPT中看出来你懂啊”,我竟然一时哑口无言,是啊,我是明白书中讲的道理,但这并不代表我知道怎么运用,也不代表我做出来的东西好。想到书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我所讲的四大原则其实并不一定要完全遵守,但是如果你想有意的去打破原则那首先你必须知道原则是什么。想想说的针对,不要觉得道理很浅显,如果你所知道的道理并不成体系,那么你就要去学习这种体系,哪怕你后面去打破这种规则你也是要有意的去打破,而并非是因为不懂而弄错。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读后感(二):设计原则
4大基本原则:对比、重复、对齐、亲密度。
一般指导原则:不要畏畏缩缩。
不要害怕留白
不要害怕不对称
不要害怕把单词设计得非常大或非常小
不要害怕让图片太大或太小
亲密性
将相关的项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视觉单元。
页面上的项超过3~5个,则看看哪些可以归在一组。
对齐
任何元素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一项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
适当采用左对齐或右对齐。只使用一种对齐方式。
找一条明确的对齐线,并坚持以它为基准。
尝试着打破规则,但在打破规则之前必须清楚规则是什么。
重复
设计的某些方面需要在整个作品中重复。
避免太多地重复一个元素。
对比
页面上的不同元素之间要有对比效果,达到吸引读者的对比效果。
加大力度,让它们截然不同!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读后感(三):小白入门必读
1、非常好的一本设计入门必读书。在屏时代,建议所以的人都能学习了解。(本人设计小白,总共就只看过2本设计书,建议仅供参考。网上有免费电子书。)
2、清晰展示了排版的核心原则,深入浅出,过目不忘。这些核心原则就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一样,一旦知晓就不会忘记。从此对于平面设计的理解应该算是入了门,其他万变不离其中。
3、通过大量图例引导读者一步一步理解四大基本原则,大量的图例对于原则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4、对于小白,在此基础上再去看其他设计书会比较有头绪。
5、因为做手帐不知如何排版买的书,虽然不完全适用,但也有相通之处。
6、除了对比、重复、对齐、亲密性之外,我觉得留白、分栏和重心也可以作为原则来加以强调。
7、非常易读,很快能看完。在四大原则的基础上再去看报刊、杂志、网站的版面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读后感(四):人生中的第二本设计书
可能起步比较高,第一本看的形式感,看完形式感看这个就觉得写得没那么有趣,内容会更抽象,更实际,分享下我的读书笔记吧,大家可能更清晰的看出来书里讲的都是啥
8.31
1、技术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对比、重复、对齐、亲密性。
2、对比:避免页面上的元素太过相似。重复:在设计中的视觉要素在整个作品中重复出现。对齐:任何东西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亲密性:彼此相关的项应当靠近,归组在一起。
3、亲密性:将相关的项组织在一起,移动这些项,使它们的物理位置相互靠近,这样一来,相关的项将被看作凝聚为一体的一个组,不再是一堆彼此无关的片段。
9.1
1、对齐原则:任何元素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一项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对齐原则要求特别小心,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只要页面上刚好有空间就把元素随意“扔”到那里。
2、对齐要坚持页面上只使用一种文本对齐;所有的文本都左对齐,或右对齐,或者全部居中。
3、对齐的根本目的是使页面统一而且有条理。要特别注意元素放在那里。应当总能在页面上找出与之对齐的元素,尽管这两个对象的物理位置可能相距很远。
9.2
1、重复原则:设计的某些方面需要在整个作品中重复。重复元素可能是一种粗字体、一条粗线,某个项目符号、颜色、设计要素,某种格式、空间关系等。读者能看到的任何方面都可以作为重复元素。
2、重复可以认为是保持一致性,做一个图片设计,或者将某些一致元素作为这个图片设计的一部分。或者在页面底部或者每个标题下面使用一条粗细的线。
3、要避免太多的重复一个元素,重复太多会让人讨厌。要注意对比的价值。
9.8
1、对比是为页面增加视觉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很容易吸引读者去看一个页面;另外对比还能在不同元素之间建立一种有组织的层次结构。
2、如果两个元素存在同种不同,但差别并不是很大,那做出来的效果不是对比,是冲突。如果两个项不完全相同,就应当截然不同。
3、对比方式:大字体与小字体的对比;细线与粗线的对比;冷暖色对比;平滑材质与粗糙材质的对比;水平元素与垂直元素的对比;小图片与大图片的对比;
9.9
1、如果在列之间使用一条极细的线,需要另一条线时候就应该使用2点或4点的粗线,不要在同一个页面上使用0.5点和1点的线。如果要使用另一种颜色来突出效果,一定要确保颜色有反差。
2、不要害怕让一些项很小,这样不仅可以与更大的项形成对比,还能留出更多的空白!
3、对比的目的:一个增强页面的效果;一个是有助于信息的组织。
9.12
1、色轮的基础是黄、红、蓝,称为三原色。三间色是绿、紫、橙。
2、互补:色轮上相对的颜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黄绿色和紫罗兰色;蓝紫色和橙黄色;水绿色和橙红色;最佳搭配是 一种作为主色,另一种用于强调。
3、三色组:彼此等距的三种颜色会让人愉悦。多用于儿童产品。红黄蓝;橙红色黄绿色蓝紫色;橙色、绿色、紫色;橙黄色、水绿色、紫罗兰色;
4、分裂互补三色组;从色轮的一边选择一种颜色,再在色轮上找出它对面的互补色,使用互补色两侧的颜色。这样得到的组合会有一种更为细致的颜色边界。
9.13
1、纯色就是色调,像色调增加黑色就构成一个暗色,像色调增加白色就构成一个亮色。
2、单色组合由一种色调及其相应的多种亮色和暗色组成。
3、色质是指某种颜色的特定敏感度、深浅度或色调。
9.14
1、颜色选择可以参考季节性。火热的红色和黄色表示夏季;冰冷的蓝色表示冬季;不同色度的橙色和棕色代表秋天;明亮的绿色象征春天;
2、关于设计传单的提示;创建一个中心点,放一个很大有趣的东西。再使用明显的子标题,使读者能很快扫描这个穿点,确定信息的要点。适当增加同样的字体来实现重复。只选择一种对齐。
9.15
1、多页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一致性,或重复。可以通过颜色、图片风格、字体、空间布局、重复某种格式等来实现。
2、网站中重复更有意义,会让访问者知道自己是否还在同一个网站中。可以重复一种颜色方案,使用同样的字体等。
3、网页中不要让文本紧挨着浏览器窗口的左边界。
9.18
1、在一个好的WEB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复和清晰。
2、在网页重复某些视觉元素;到其他页面上让访问者在相同的位置,同样的顺序找到同样的导航系统,为页面提供统一性。
3、页面上的行宽要更短,会让客户看起来更容易。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读后感(五):让小白PPT更加专业的设计书
前段时间在制作一个PPT时,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各种图表与文字完全不知放在哪里才合适。试了很多所谓好的模板,但很难将想要呈现的内容与这些模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只能够生搬硬套模板中的样式,一旦版面的内容有所不同时,套用出来的效果就变得很差。网络上的PPT模板千千万,哪款才是适合的那一个?于是想着有没有一些通用的制作PPT的原则,可以让我们设计自己的模板,对于包含很多图表、数据、文字的页面,如何设计才能够让整个页面看起来没有那么业余,虽不一定要精美,但总不致于到难看的程度。看了很多介绍如何设计PPT的文章,但大多给出了结果,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遇到自己的场景时依然没有头绪。还有很多文章都是介绍如何制作酷炫的动画,在使用PowerPoint的层面,这些都是术,有没有一种从更高层次来介绍如何设计的书?经过一番搜索,最终找到这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今天在飞机上看完了《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毫无疑问,这是看过的关于设计和排版类的文章和书籍中最好的一本。上周读完《演说之禅》,它解决的更多是演讲方面的问题,关于PPT的设计写的很简单,大多是巨幅图片当成背景,再配上一点简单的文字用于构造对比。可是我们平常的工作中需要制作的PPT远非这些简单的建议可以满足,PPT中需要有大量的图表、数据和文字。《演说》一书在这点上过于抽象,读完之后,对于制作PPT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帮助。但《写给》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针对的非从事设计专业的小白,书中提供了极其明确的操作指南,并伴随大量的练习。其中有大量的依据原则修改前后对比的案例,读完后有种恍然大悟的通透感,让人忍不住立刻想去实践一番。看着过去做的PPT,或者看到的一些广告、宣传手册等设计,都会想着运用刚刚学到的设计原则,去分析这些设计哪里好,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如何改进才能够更好。
书中有一个词叫“设计师之眼”,像是一种很抽象的感官,或者说一种审美标准,它是将书中介绍的设计原则内化到大脑之后的能力。记得在《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一书中,作者介绍了很多的重构原则,要一一记住这些原则非常困难。但是,书中还提到了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需要去做代码重构,用的也是一种类似的抽象感官,叫做“代码的坏味道”,它和这里的“设计师之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去记住所有的原则,记住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原则,如何使用它们并不容易,但从本质上来说,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训练识别能力,识别好与坏的本能,比如识别代码中好与不好的地方,识别设计中冲突与和谐的地方,一旦掌握了这种本质能力,相当于将原则融入了骨髓,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的地步。“代码的怪味道”训练的是“嗅觉”,“设计师之眼”训练的是“视觉”。
这本书非常难得的是它将看起来高深、抽象,难以描述的“感觉”,提炼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四个原则,并且中英文场景通用,无比佩服作者提炼的功力。这四个原则简单、明确、正交,每个案例中,简单的依据它们做的小调整都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前看待一些PPT的眼光,只停留在觉得这个做的好,那个看起来很丑,但具体好在哪里,丑在哪里却无法描述出来。因此对它们的改进也只能凭着感觉,套用模板,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胡乱尝试,虽然在“美容”方面花了很长时间,却收效甚微。但看完此书之后,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那些好与丑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我们也可以像专业设计师一样,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好与坏。但师傅领进门,接下来的修行看个人,如何培养“设计师之眼”变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回顾下书中提到的四个原则: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这些原则也许你稍经留意,都可以在网络上各种文章与关于PPT制作的书籍中可以看到,它们都源自于此书。除了基础的四个原则外,书中还介绍了色彩与字体两部分,颜色可以从色带中依据一定的规则选取,冷暖色调有各自适合运用的地方。之前在PPT的配色都非常的随意,要么是五颜六色,要么是灰蒙蒙一片,而这本书将看起来完全由审美决定的配色,变成了任何人都可以参考执行的原则。读完后会感叹,原来那些和谐的配色是这样来的,也许我们也可以做得到。作为设计的灵魂——字体,其使用上有着几个原则,字体根据其结构可以分成六类,一些基本的原则,如不要选择同一个类别的字体,字体的对比需要强烈等,对比可以从字体大小、粗细、形状、结构、方向和颜色几个方面来突出效果,读完这章之后,再使用字体时肯定不会那么随意。
作者一直在强调不要居中对齐,除非你知道为什么要是用它,大部分情况下,左对齐和右对齐得效果更好,因为有一条很明确的对齐线。另外一点是不要使用Arial和Helvetica字体,因为它们太普通了。在过去,我一直大量的使用居中对齐及这两种字体,作为默认的方式,它们简洁、大方、正式、易读,可能作者从设计的角度,为避免设计作品落入俗套才有这样的论断吧。但在我们PPT的制作与真正的设计可能还不太一样,用一些奇怪的字体可能会显得很不合适,具体还是看场景而定吧。
这些原则并仅仅可以运用于工作中,如作者在结尾所说,生活中也可以使用它们,比如穿着搭配,墙壁上的画,都可以运用对比、重复性原则。平常看见家里小孩的玩具乱糟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使用亲密性原则,这些玩具需要放在一起,比如一个盒子里,或者架子上,再可以运用对齐原则,让他们排列整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但细细想来,的确可以尝试。
说了这么多的原则,在使用原则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确定:这个设计中,最想要突出的主体是什么,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再来运用原则才能够避免本末倒置。
最后,理论、原则、案例都有了,接着来的便是实践。想要做到“设计师之眼”远非一日之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练习。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相信平时多加留意,对这些原则灵活运用成为习惯之后,也许某一天我们这些设计小白们也可以培养出“设计师之眼”,做出自己满意的“专业”设计。
(全文完)
feihu
2019.07.03 于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