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种梦的解析》是一本由大卫•丰塔纳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一):解梦也是种修心之行
一直觉得梦的信息量非常大,解得不是梦,是对自我的一种认识的过程。有时很难记得住每天做梦的内容,但有些梦还是会重复的出现,读这本书时发现确实也有类似梦中经历,读着读着,有种看到自己在书里做梦的感觉,挺神奇的经历,哈哈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二):境由心生——《1000种梦的解析》书评
其他动物有梦没有梦,似乎能够证实的办法并不多,但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做梦的。有的人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可能会预示着什么,梦是心中所思所想的一种映射或者折射,多少会发生些变形;有的人认为梦是“小孩做梦狗打洞”般,做过了就做过了,不必放在心上。在英国作家大卫·丰塔纳所著的《1000种梦的解析》,介绍了荣格、弗洛伊德、皮尔斯和鲍斯对梦的研究,分析了梦的语言和梦的方法,并对1000种梦分门别类依据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解析。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三):一本关于梦的1000种做法的图画书
权威心理学家教你妙用心理学知识,在梦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英国心理学会成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大卫•丰塔纳科学解析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抓住缥缈的梦。
如何做清醒梦
对很多人来说,清醒梦就像是圣杯或魔法石,是梦生活的终极目标。下面的这些技巧也许能帮助你学会做清醒梦。
定期冥想
在冥想中发展出来的自知可以延伸到梦里,让你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这种自知经常来自梦里的一些反常现象——例如,人会飞,动物会讲话,或其他不合逻辑的事情。创造性想象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尽量生动地想象你要做的梦,让清醒梦在心理上更容易达到。
仔细观察
在白天一直告诉自己,晚上梦里有任何异常,你一定会注意到。为了加强这个方法,你可以在清醒时做现实检查——比如,随时问自己,你怎么知道这一刻自己不是在做梦(例如,因为你刚接了一个电话,和你的兄弟有过非常现实的详细对话)。
设定信号
这是萨满教的一种方法。在白天反复告诉自己,你会在晚上的梦里看到自己的双手,这就是你知道自己在做梦的信号。不断对自己肯定这个信念——你一定要真的相信这个信念,这样你的无意识才可能领会这个信念,在晚上的梦里真的让它实现,你在梦里看到设定的信号,就会知道
自己正在做梦。如果你愿意用其他信号,也可以用任何东西代替——比如你的前门或者餐桌。
消除压力
焦虑会干扰你做清醒梦的能力,所以在卧室里请用柔和的灯光,睡前还可以小声放点轻音乐。如果你用蜡烛渲染气氛,上床之前请务必熄灭。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四):唯美的解梦大全
翻开这本厚厚的书,与我想象中不同,没有专业术语和枯燥的辞藻,而是色彩绚丽的画面和简单浅显的辞藻。这是一本充满奇幻的书,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1000种梦的解析》这本书让我们在唯美的画面中,认识了梦,分析自己的梦,并且知道了一些缓解紧张焦虑的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以及解决自己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非常有益的。
梦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1000种梦的解析》这本书中提到的,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从小婴儿到老年人,几乎每晚都会做梦,而那些声称自己不做梦的人,只是不能记住自己的梦罢了。现代的研究者们公认做梦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却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我也是个爱做梦的人,而且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无论是梦到动物,还是梦到自己逃跑,是梦到开心还是梦到愉快,是梦到灾难还是梦到痛苦,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背后隐含的深意是心理深处的某些变化,通过这本书,我们就可以解释自己做这些梦的原因。
这本书能让我们很好的认识梦。梦和我们平时的民间传说,以及一些流传下来的古老说法是不同的。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可能含义是相反的。这本书会带我们正确认识梦,让我们对自己更加了解。
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好地分析梦。产生梦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梦的场景是有什么心理造成的,还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书中的这些解释能让我们更好地分析我们所做的梦,从而对自己的今后生活提出一些改善和提高之处。
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唯美的画面,让书中的解释更加的生动。就像书中说的,梦打破了现实世界的所有规则。在梦里,老人可以返老还童,年轻人可以一夜白头;生活中的失败和失望,都可以重新弥补;飞翔和穿越时空不仅可能,而且轻而易举;人和物体都会变形,甚至可以一瞥天堂中的景象。
想更好的认识梦吗?让我们一起翻阅《1000种梦的解析》吧。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五):兼容并蓄的解梦术 ——读《1000种梦的解析》
文/岸晓风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梦文化”的国度,自古中国有“周公解梦”的文化。周公,据说就是周公旦,周公还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教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如果这样算起来,我们国家的解梦历史已经3100余年了。同样,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印度也有深厚的“梦文化”,这个与印度教、佛教的盛行有关。但是“解梦”达到一定高度,还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横空出世,当时,知识分子不读这本书都有一种危机感,感觉有一种“落伍”的感觉。
《梦的解析》是1899年出版的,这本书虽然影响巨大,但是一般供学者、知识分子、研究人员“品读”,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则接触较少,也比较深奥。但是近期出版的《1000种梦的解析》则有掀起了一股“梦的热潮”,无论你是高富帅,还是屌丝,都能从中发现、汲取你想要的东西。归结起来,这本书有下面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贯通中西,吸收了中西文化成果。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大卫•丰塔纳,其为英国心理学会的成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其著作已被翻译成多达25种语言。这本书也是在多个国家出版,究其原因就是“贯通中西”,作者不仅研究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也研究了佛教、伊斯兰教和其他东方宗教,可以说,“梦”是作者研究的“主业”,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二是全面深入,是解梦的百科全书。全书不仅详尽阐述了梦的本质、梦的语言和梦的方法,还着重为读者提供了“解梦名录”,从共同主题、自己与别人、物品、活动、互动、环境、自然、原型符号等方面对梦进行了“解析”。这里面不仅有我们经常梦到的情景,也有我们未曾听说过的情景。如溺水、被追赶、努力想跑,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梦。还有一些“罕见”的梦境,比如喷水、舰队司令、丰收仪式、艺术品拍卖等,可以说,只有你做不了的梦,而没有作者解不了的梦。
三是设计精美,是理想的枕边书。这本书是出版社的精心之作,452页的篇幅里有着大量的精美图片,既与相关的内容高度搭配,又让人赏心悦目,带给读者知识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六):科学解梦
科学解梦
梦,就一个词。它的意味、确实非同小可的。我们有《周公解梦》,有日常的认识。笔者网上搜索,发现一本好书《1000种梦的解析》,如获至宝,细细读读了起来。通过阅读我不禁震撼,这本书太绝了,真好!它是世界造梦大师教你轻松控制梦境;私密造梦手册,在梦里遇见另一个自己;从解梦到造梦,只有一本书的距离;100种造梦工具,打造世界首部造梦书。400幅全彩手绘,以趣图呈现玄妙梦境。1000条解梦名录,人的1000种活法。
本书作者,英国心理学会会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大卫?丰塔纳科学解析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抓住缥缈的梦。一本精彩绝伦、丰富细致的造梦图书,更是带你通往梦境的综合指南。
《1000种梦的解析》是一本精彩绝伦、丰富细致的解梦图书,更是带你通往梦境的综合指南。实用解梦——科学解析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抓住缥缈的梦。以轻松幽默语言阐释梦的本质、梦的语言、梦的方法,并奉上实例解析和有效技巧,教你促进和记录梦境、引发美梦、利用梦缓解焦虑。解梦名录——从独特的视觉角度汇编了常见的梦中符号及其象征意义,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映现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梦境。探索梦里最常见的具体经历或情感、身份与命运、担心与焦虑。千余种词条汇聚成一张详尽的地图,指引我们洞彻所有的梦境。这本卓越的图书集知识和娱乐为一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全面性。无论做过的梦看似多么怪诞和费解,本书都能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梦。如:什么是清醒梦?如何写梦的日记?你理解梦境所对应的人格吗?怎样在梦中发现另一个自我?用什么方法控制梦境、引发美梦?怎样在梦里安抚受伤的自己?
睡眠中的大脑不会质疑梦中的怪诞是否真实,所以我们觉得梦中经历的一切像真的一样,尤其是骇人的噩梦。然而,在所谓的“清醒梦”中,我们知道或者逐渐知道,我们正在做梦,于是也就不会被惊醒。
很多人都经历过清醒梦,也许不止一次。想象一下你在做梦,你在别人家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本古书。你知道你不应该在那里,但是你看见了那本古书,你抵抗不了想要打开它的诱惑,你想看看里面写了些什么,或许它能解答你对生命的一些疑问。不知为什么,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可梦并没有因此结束。你决定——清醒地决定——打开那本书。你读了一句,惊叹于其深奥的哲理。你决定背下来这句话,等醒过来之后马上写下来。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阅读,值得思考!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七):学着解梦是一件超级有趣的事情
文/友竹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记住自己的梦,更不是人人都懂如何解梦。我知道弗洛依德那本著名的《梦的解析》,也知道荣格这位研究梦的心理学家先驱在著作中曾经用神话和想象解析梦的意义。
但是正如荣格所反对的那样——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严重影响了解梦的行为和意义。例如荣格认为梦中出现的性符号有着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比如做梦者渴望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等,而弗洛伊德总是从字面上诠释为真正的性行为。
两者相较,我当然更倾向接受荣格的释梦理论,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周公解梦》里的解释,似乎是更为亲切和可信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凡是夜晚做过印象深刻的梦,我都会在网络上翻看周公之言,以期望找到本书作者所说的“梦希望透露给我们的重要信息,以及想要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建议”。
周公的解梦理论固然更适合中国人的梦境和思维,但是若想了解更多关于梦的理论和人类做梦机制与精神健康的联系,还需要多看看西方心理学人的相关著作。本书就是一本关于做梦和解梦的全面读本。
书本的前半部分充满了知识性,对于觉得理论枯燥无味的人来说,完全可以略去不看;后面的解梦主题则充满了娱乐性和趣味性——无论你的梦里出现了什么,都可以从这些面面俱到的主题里找到相关事物,进而探索你神秘的无意识。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自从有了这本书之后,好像不再对以往梦里出现的某些场景感到紧张不安和悲观害怕了。因为已经大体知道那些事物的造访对我而言究竟象征着什么,或者说已经基本习惯了大脑在夜间的活动和工作内容。
梦到牛奶可能是因为想家想妈妈了;梦见被绊倒只是说明做梦者的生活太过理智或者太依赖逻辑而不是本能来解决问题。当然,绊倒也可能比喻社交尴尬。此外,梦见爬上危险重重的高山,只是在象征做梦者需要极大的决心才能达到胜利的顶峰。但是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山的起伏象征母亲的乳房,因而让人怀念母亲的怀抱。
梦见飞行也是很常见的主题,以前一直认为梦见飞行说明做梦者压力过大,现在我知道这种惊险刺激的梦境可以解析为做梦者对困难的挑战有一种安全的解决办法,或者想在工作的某些方面或一段关系中更加冒险。但是,如果梦到自己漂浮在空中,世界在脚下伸展开来这种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的情况,则是在告诫做梦者:不要与现实脱节,不要过于自负地去承担超出自己能力的责任。
总之,试着记住自己的梦并及时解析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还能在某些方面指导日常的行为。非常感谢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尝试机会。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八):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读《1000种梦的解析》
文/方木鱼
解梦是不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譬如周公解梦,譬如这本《1000种梦的解析》。
我们为什么会对梦很在意?比如,我们跟三五知己或闺蜜聊天,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什么什么……
但人们就是这样,很在乎自己,很在乎自己的感受,越是弄不明白的东西,真的弄不明白也就不想弄明白了,比如上学时候的难题,英语单词,高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三维空间,等等。
可是,一些能够彰显存在感,彰显自己与众不同或者什么都懂一点的东西,人们就不会放过。譬如,为什么我会做这么一个梦呢?老天爷要给我什么暗示呢?而实际不过是,你尿床了,于是你在梦里梦见天下雨了,你梦见被押上刑场,脊背绑得生疼,原来不过是被床上的凉席起了个刺,扎得你难受。
所以回过头来,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不过是大脑仍在活动而已。
不过是对白天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已。亦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已。
但我不是否认这本私密造梦手册,它在封面上说:在梦里遇见另一个自己。
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哲学、心理学、美学的知识。柏拉图、佛洛依德、《古兰经》、《圣经》,倒像是一场无所不包的人文科学的普及盛宴。
剧透一个最经典的梦的场景吧。
最常见的一种焦虑梦就是努力想跑却发现自己的腿动不了。相似的梦还有艰难在泥泞中行走或者痛苦地用慢动作移动。
最近的研究显示,这样的梦可能源于大脑在睡眠时的肌肉麻痹机制,防止做梦者的身体真的做出梦里的行为,比如真的在床上跑动或者爱卧室里搞破坏。
如此说来,就是避免夜游症了。
还认为这是一本无聊的书吗?
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把它看做一本诗集,各种各样的场景,各种各样奇怪的意象,各种各样合理或还说得过去的解释,偶尔有那么几个解释那么入你的心,就忍不住颔首微笑了。
梦就是这样,无论你信或不信,它始终存在着。没有科学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完全不可捉摸,于是只好寄希望于占卜、迷信、周公解梦。有了科学的时候,它依然存在,很多情况大多说得通,却有一些确实无解。
但它就是那样存在着。唯一的变化,你有了这些关于梦的知识储备,有时候会突然发现,甚至连做的梦的内容也改变了。好像是捉迷藏,你识破了我的伪装,这次我就绕过去,来个新鲜的或者完全不一样的。而你,居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直接在梦里就给自己解梦了。
嗯,这是梦,我要破掉这个梦境。
是不是有点《盗梦空间》的感觉?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九):梦里的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就像是浩瀚的宇宙,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希望有一天能窥见其全部秘密。然而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梦“,为什么有些人梦见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却梦见生活的艰辛,有些人在梦里笑,有些人在梦里哭?这些梦预示着什么?正是梦的神秘,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研究人员涉入梦的领域。
弗诺伊德是现代梦心理学研究的先驱,他提出“梦是人愿望的满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必就是要实现某种愿望。弗诺伊德对梦的研究归根结底为一个字“性”——人类的原始本能。以此为基点,运用自由联想,扩展梦的内容,最终的结果归结为人的本能愿望。与弗诺伊德并驾齐驱另一精神病学家荣格,曾是弗诺伊德的追随者,后分道扬镳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每个个体的梦中一定拥有某种共通性,经过众多案例分析,提出了梦的“原型”,即所有的梦都可以从世界各地的神话或宗教中找到原型,他借助直接联想的方式解析梦中的含义。不管是弗诺伊德、荣格还是20世纪以来对梦的探究,人们最想知道的还是:梦中的场景有什么意义?
毫无疑问,梦是人精神的一部份,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做梦的经历,但这并非是人们有意识而为之。恰是这种无意识的反应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自身的另一面,通过梦的解析,了解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让现实中有意识的自己与梦中无意识的自己相连接,使个人的人格更加完整,成为一个更具真实与自我的人。由此可见,正确地解读梦中的含义尤为重要,这不是凭空幻想,需要方法的指引。
由英国知名造梦大师、儿童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大卫•丰塔纳所著的《1000种梦的解析》正是一本指引人们如何解梦的工具书,是我们从现实跨越到梦的桥梁,从梦的本质、语言、方法到最终解梦,内容丰呈,精彩绝伦。1000种梦,大到权威与责任小到生活日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有其内涵。梦里一派平和的乡村田园风光与笼罩在大雨中的风光,虽是同一个地方,却能拥有不同的含义。可以象征着你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也可是警告你乌托邦的完美生活的危险。
梦中的学校、家;音乐、舞蹈;动物、植物;也许那些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情忽然集中在一起,看似无逻辑可言,但当你细究每件事物背后的意义,也许就能发现一直尘封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因为梦里的世界,折射的不只是现实生活,还有另一个你自己。
《1000种梦的解析》读后感(十):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
早在1899年,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费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通过梦境以揭开种种症状。随着这本书的出现,让关于梦境分析,也逐渐发展起来。今天,让我们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为我们带来大卫丰塔纳著的《1000种梦的解析》,让我们在梦里遇见另一个自己。
本书作者大卫•丰塔纳,是英国心理学会的成员、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生前为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教授,多年致力于研究心理和精神发展的实践方法。其著作《冥想者手册》《教自己做梦》《梦的秘语》已被翻译成多达25种语言。
提到解梦,国内最为顶级的,恐怕就是《周公解梦》了。本书据说被称为英国版范儿的《周公解梦》,由梁冠男翻译。作者认为一个没有得到释义的梦,就像一封未曾被启读过的信。而这未被启读过的信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费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现象,是被压迫的。梦境是一种虚幻却又让人感觉真实的人生,这些奇异的梦让做梦人感到震惊,梦到底意味着,暗示着什么,如何来看待这些看似杂乱,却又暗含预意的梦呢?
作者从梦的本质,历史,以及各位前人对梦的研究说起,让我们读起来有头有绪,不至于纷乱。作者按类型对梦进行了分类讲说,按不同进行逐一讲解,附上了1000条解梦名录,同时还附有400幅全彩手绘。这里的梦分类,比《周礼春官》中所提出的六大梦,还有详细,也可以说是梦的更加细分化。
当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互相融合在一起,有了交流的机会,而梦恰巧偷听到了,于是,梦对于进行了自我整理和排序,梦是一种奇异的现象,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做过梦,而作者,这位世界级造梦大师,就来告诉我们,如何控制梦,如何去造梦。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人做梦,往往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作者的思路,恰恰也抓住我们阅读者所关心或是好奇心,引领导我们继续读下去,为我们呈现了100种造梦的方法。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集权威与娱乐性为一体的一本书,在这里读到的,没有复杂地各类名词解读,只有关于梦的一切的。梦与之俱来,随之而去,伴我们一生,只要思维能力还在,梦就会在。梦就如同人的身影一样,与其说,分析梦,不如说是通过梦分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