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是一本由王东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01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物演通论》读后感(一):【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宏观论述了物质和精神的一种可能性 递弱代偿原理 人类社会的演化也符合生物的演化 人类的终结在《生命3.0》中 设想了若干种可能性 包括人类最终能掌控自身进化的硬件和软件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 残者联构 导致精神熵的无效性 而人类却总是自以为是 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物演通论》读后感(二):用科学哲学的知识来写的民哲书
王东岳的知识构成是典型的民哲知识分子的知识构成,他也承认他是务虚不务实的。问题就在这里,实际上他举证的例子是带有强烈引导性和目的性的:一切与他递弱代偿理论相符的全都提及,而与之不符的都不曾提及。如朱熹一般“不是我去注解群经,而是群经皆为我注脚。”诚然,我认为他的知识是渊博的,部分观点是新颖独特的,总的来说,提的一看,但理论本身消极避世,不具有现实意义。
《物演通论》读后感(三):强烈建议!!!听完王东岳老师音频课后,再来写写评价!
强烈建议!!!听完王东岳老师音频课后,再来写写评价! !!! 你会发现人的认知必须现在一个大历史角度才能看清物演脉络!! 看清宇宙法则!! 明白什么是递弱代偿在万物中的贯彻 人类现在处在何种处境 何去何从 顺便补一下通识 作者隐居20多年读书将毕生精力聚集一点乃有物演通论一书! 必是人类了不起的哲学家! 这是我能给到人类哲学家最高评价!
《物演通论》读后感(四):王东岳是靠线上课程才广为人知的
王东岳自称是独立学者,本人很谦卑,原来没有太大名气,靠着移动互联网出名了。有些人站出来骂他,说他对我理论漏洞百出。
同时也有很多人喜欢他,说他观点新颖,敢于发声,骂他的人都是酸他。
不管是喜欢还是骂,总要先听了他的课再说。
《物演通论》读后感(五):看完书的再来评论
敢说评论的至少9成以上未细读原著,读过然后略懂的或懂的,5星应该都少了,这是颠覆一般人宇宙观的哲学书籍,有哲学底子的会好读些 记住递弱代偿! 万物的物演法则,第一卷最容易懂,本体论的知识,第二卷最难,认识论的内容,从广义逻辑到狭义逻辑 第三卷关于社会的本质 书里生词较多,作者有解释 三卷实际由递弱代偿原理贯穿始终 看完会明白王东岳先生到底多牛 再去听听王先生的音频或视频课程 你会感到自己又多无知 只有认真读书几十年如一日才会如此博学写就此书 (王先生隐居终南山多年) 评分如此低却如大多数人与东岳先生的差距如此大
《物演通论》读后感(六):"只谈所以然"
1.读此书前最好先从网上听听先生的各种讲座和访谈(比较杂乱分散,用心找,合约30多小时。含概西方哲学,东方思想,人类起源,古文字,佛学等等)内容丰富,非常精彩!
2.我最早听的是梁冬对先生的访淡节目,算是打了个基础,下来听先生的东西方思想文化课(算是中级,这部分内容多),最后是听关于“物演”的导读答疑讲座,这时再配合上读书(先从“知鱼之乐”开始)正好(高级阶段,其实还是不太容易读),这应该是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3.“思想”也是在寻找有缘人!都是个“缘份”!
4.看到骂人的,想想太正常了,都说好那才是反常呢!
5.如果你自认“爱知求真”,请不要错过东岳先生的著述,否则你会失去一次"登高望远"的机会!
6."不谈对与错,只谈所以然!"
7.我们这些探究之人也是“递弱”之表现,这一切意义何在?
《物演通论》读后感(七):极其宏大的视角
这本书终于把正文部分看完了。400多页,因为讨论的是艰深的哲学问题,看上去很费劲。不过,只要坚持,还是可以看完的。
本书给人的感觉是极为宏大。作者讨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就是物质世界的存在问题。时间跨度从奇点爆炸开始,一直到现在,150多亿年。空间上,从最简单的原子和电子一直到复杂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这么多东西的发展规律都用一个词给概括了,那就是递弱代偿。
宇宙发展到现在,也就是晚级社会这个阶段,物质的存在效价越来越低,代偿效价越来越高,人类就是最悲催的存在了。如果把人类当做最后的智慧型生物,确实如此,但是宇宙之大,想必还有别的具有智质性状的生物,他们也许会想到办法克服递弱代偿的原理,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于个人来说,发生在单位和社区以外的事情和发生在遥远的地方的事情差不多,都对自己构不成多大的直接影响。人们总是短视的,总是忘了社区之外还有几百座城市,中国外面还有几百个国家,有的国家,比如美国,也有几百个城市。世界之大,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人的寿命短暂,即使知道了极其遥远的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物演通论》读后感(十):王东岳算不上学者,二流的都算不上
王东岳算不上学者,二流的都算不上,要我说,他就是个二流自媒体写手,坐在家里整理整理材料,打乱排序,做个归纳总结,然后起个牛逼哄哄的标题……等着吃瓜群众的刷屏。
对于吃瓜看热闹的人而言,王东岳这种标题党式的“搞哲学”,确实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对,只是感觉),一旦把它细分,没一处能站得住脚。
人类历史不过几万年,王东岳用几亿年的时间观去探测,闭上眼,我都知道人类是一粒微尘,这个东西不需要你告诉我,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东西,江湖卖狗皮膏药的比你玩的更嗨~
其次王东岳把一些物理学和生物学上的概念扯进来,作为论据的支撑,企图用一个自然科学的现成结论,通过培根的总结归纳原理,最后拿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三段论作个大包装,这就是王东岳的整个“思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时不时的提醒别人,“放心,我的思想有一天也肯定会错的,而且错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先不说自然科学作为经验判断可不可靠,如果可靠,王东岳这时应该站出来跟康德先干一场,也就说,你要为自然科学的经验,作为能够移植到人文科学领域作基础,并能得出坚实结论的这个论点去论证和阐明,而不是拿个不同专业术语间的堆砌,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得出一个虚头巴脑的“递弱代偿”结论。
再说对错,王东岳先生貌似挺在乎他的“思想”是对的还错的。一个思想如果用对和错来评判,它称不上什么牛逼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就算谬之千里,只要能在思维的领域给人以延展和惊奇,都是伟大的。就像我们很难讲康德是对的,黑格尔是错的,尼采是对的,海德格尔是错的这样的话,不是说你外行,而是不入流,也不是幼稚,而是根本都没摸到门儿。这个时候你再对又如何,肤浅到不值让人一提,俗称“正确的废话”。
人类思想几千年,发展至今很难再有人凭空创新出一个思想出来,哲学作为一种大的人文科学,贵在严谨的求真求是,如果一个随便三脚猫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说自己原创出了一种思想,那是哲学对人类智商的羞辱,我们不要哲学也罢。
王东岳正是抛开了哲学对于人的一种系统的反思的精神活动,大而化之的谈一些连他自己都无法证实的“万物一系”之“真理”,怪异的是,这并不是他发现的,他只是在前人的现成科研材料上,拉长时间轴,总结归纳出的“思想”。
仅凭他这种轻巧便捷的“研究”“方法论”,就让我呵呵一乐~~而这跟他是民哲还是专哲,没一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