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2-04-02 15: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大全

  《历史知道答案》是一本由夏昆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一):以古观今,可以明是非

  都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多事件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可给她装扮的人必定会依循一套准则。这个准则或许是当时的记录风格,或许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或许是当时的舆论倾向。许多史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为历史这位小姑娘脱去衣裳,卸去粉饰,以求历史露出本来面貌。

  历史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做对的事,也有做错的事,有值得参考的事,也有极需避免的事。以古观今,可以明是非,多读历史的人,一定会有着比常人更加高超敏锐地判断能力,若能懂得灵活运用,必定不会混得太差。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二):你要的答案就在这里

  看历史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很多理科生觉得历史没用,是死知识背完也会忘。其实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历史本来不需要背的,而应该是一种十分吸引人的学科。当你看到历史真正的细节时,你会发现古时候的人物思想不亚于现代人,甚至有很多超越了如今的人。历史中有很多错误,有的错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我们应该直面这些错误,为的是未来做出尽量正确的选择。

  对于那些历史名人来说,他们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影响力巨大的,但是不要忘了,群众的人数更多,他们是能够影响这些决定的。于是书中就采用了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从基层写起,把历史的细节一一赘述。很多人的决定好像就是那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其实仔细研究一些就会得知他们做决定时收到了周遭很多影响。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在历史书中忽略的小人物,那些名人之所以出名无非是做出了某个决定,而这个决定碰巧在当时很重要。

  我们如今的疑问很多,无论是对历史的疑问还是对当下的疑问,然而反观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几乎所有答案。有些历史不堪回首,越是这样的事情我们越应该重视,这些早已有答案的事实为什么如今还会有人在继续犯错,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汲取历史的教训么。但是历史也是十分现实的一件事,它会让人们对自己的幻想绝望,很多无法实现的事情在历史中早已得到证明。和平是永远不存在的,我们能做到的不过就是尽量维持一种平衡。

  这本书能够把历史结合现代生动有趣的讲述,语言的精炼与准确使它更加吸引读者,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书,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历史的字典,从中能够找出现实的答案。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三):历史本身就是答案

  历史本身就是答案

  说到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都留下来了什么瑰宝,可能我们会脱口而出,团结相亲相爱的五十六个民族,人民信仰的宗教,地大物博的能源,传遍祖国大地的传统手艺,蓬勃发展的经济实力,国泰民安的祥和社会,井井有条且不断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辽阔壮丽的山河景色,世界顶尖的航空力量,驰骋海陆空的解放军部队,先进现代化的军械设备等等,我们的国家值得骄傲的瑰宝多的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在先进的同时,通常忘了去回顾过去,令人铭记又是非不断的历史。

  历史,在古人反复磨合真实性记载下来后,我们才得以去解读过去,人们对历史的需要不亚于今天数理化对人们的重要性,在古代没有那么多的科目,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科举考试也只是对四书五经等书的考核,平时的文人墨客们也是以酒为媒,吟诗作对为乐。

  历史资料传承到了今天,人们对历史解读的见解也多,写书的人也多,就催生了很多对各种历史资料对比后独特或扭曲了真正历史进程的书,更巧合的是,在影视作品百花争鸣的今天,人们很乐意将扭曲了历史真相的素材搬到荧幕,人们非但没有排斥而且还越来越推崇,有把历史朝代混为一谈作为创新的,有把时代穿越作为爆款IP的,有把宫斗作为历史进程推动因素的,有把野史当正史侃侃而谈的。

  在手机、平板电脑的影响力远超于书籍的今天,在电子设备和书籍的选项中几乎成一边倒形势,相比史书的枯燥,似乎王者荣耀更入的了00后的眼,时代发展造成的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停止在了学校中的填鸭式教育。

  所以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下我们对读史学史解史的态度,在这个不进步就要被淘汰的时代,不创新就是退步,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学看上去和现代搭不上边的历史呢?我们要在宫斗中学习宫心计么,我们要像四子夺嫡一样建立自己的团伙么,历史能让我们学到什么真谛呢。

  其实历史早就知道答案,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义远没有政权重要,组织中需要左派和右派,长远的计策必须有人付出牺牲。

  历史早就形成了规律,无论我们所处的现代,都要遵循这历史早就知道了答案的规律。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四):不一样的历史

  文/河北小珊 评《历史知道答案》

  历史的趣味性之一就在于它的可评判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读史的人都可以有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独到的见解和体悟。但同时对不少读者而言,历史又是一门严肃晦涩的学科,无数的年份和人物搞得人头昏脑涨,很难寻觅到其中乐趣。

  朝代更迭,其实不过是人来人往的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主角在变化,演绎的故事在变化,但是人性不会有大的变化,趋利避害说到底不过是人性使然。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五):读史读人性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费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刘邦在与项羽争夺权利的战争中,残酷地对自己的老父儿女妻子不管不顾,最终靠着厚颜无耻和狡诈荣登大宝,开拓了汉王朝的伟业,但其人其品未免遭受后世诟病。

  项羽虽凶残,杀人无数,可是乌江那慷慨激昂的一刎,为他赢得了后人无数的同情和赞颂。

  石奋不学无术,全靠谄媚上位,却居然混了个家族五人担任二千石的好事,不得不令人一阵唏嘘。

  田横五百壮士之死,用生命诠释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风骨,读来令人动容敬仰。

  任安、田仁、司马迁三位好朋友苍凉而屈辱的命运,到最后依然树起自己生命最后的尊严,让人也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

  夏昆老师这本《历史知道答案》历史点评文集,撷取的是西汉这一历史时段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与残酷,狡诈和凶残;也看到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一诺千金……

  古今同源。一段段过往的历史及在历史中演绎人生的人物,他们人性的呈现也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再过若干年后,我们也成了古人,成为了别人评说的人物(能登上历史舞台被历史记载的也许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小人物不足矣呀)。然而变的只是一个时代和环境,不变的是人性。

  如此一说,历史这面镜,它旦古不变地照着阴暗与光明,残暴与慈悲,无情与深情,懦弱与勇敢……种种复杂的人性共存。

  历史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人性的存在不会只有黑暗,也总有一抹光明的亮色照向我们的生命深处。无论我们于工作生活中遭遇多大的困境和风雨,内心要有那一线光明指引,指引我们驾驶着自己生命的小舟奋勇向前。

  而每个人受学识和生活经验所限,各自读到、理解到的历史和人性却又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从中,相对得到人生的一丝借鉴又或是启示,便是开卷有益了。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六):《答案给你了,你敢要么?》

  看完我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老师出身,我也想学诸葛孔明在阵前大喊:我从未见过如此条理清晰的历史故事!也不对,说是历史故事太小看这本书了,别看这本书的封面画的这么萌,小人偶看起来都这么的可爱喜人,但是书中的内容却都是血淋淋的,满满的都是套路两个字,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这不矛盾。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在我们小时候总是以为世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简单的一塌糊涂,但是慢慢长达之后我们发现错的离谱,好人与坏人之间是绝对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的,也可以自由的切换,就看那个利益点够不够大。

  作者对于读书人这个群体有着独特的理解,以历史人物的所做作为来做论据,然后综合分析出论点,如那个我们自小被教导学习的苏秦,学习他的“悬梁刺股”刻苦奋斗然后配六国相印扬名天下,但是我们一般到这里就不再去仔细去研究他之后的人生了,而这个励志的历史人物在后面也是有着“养寇自重”的手段,让同学张仪去辅佐秦国,哪里是为了统一,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荣华富贵更久一点,这里看的真是触目惊心,并且我放下书思考了很久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我想我在潜意识里也同样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

  这本书在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夹杂着太多太多的私货,其中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在我看来已经有点突破天际的意思,那刁钻的角度如果不是作者点出来我可能把史书翻烂也看不出来,先不去说这些观点的对与错,能看出不同这本身就是本事!

  前文我说作者叙事的调理清晰,那么具体是怎样的呢?以重要人物为珠子,以他们经历的故事为线,然后经由各个重大历史转折点及时间的推移串在一起形成珠帘,一眼望去,整整齐齐。后文再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来回穿插人物及故事,但你却丝毫不觉乱,只是像随手拨珠帘,稍一思索便都归于原位,然后恍然大悟。

  条理脉络虽然如此清晰,但我却认为这本书不应该让还是考学阶段的学生来看,诚然这会极大的增加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对他们全面理解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本书的核心却是对历史从根子上进行拷问,而问出来的东西在过去都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夸张了些,但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你可能懂了。

  是一本好书,值得反复阅读,仔细思量。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七):答案,就在这里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想的东西都是在寻找最终的一个点,那就是答案,每件事情都会走向最终的结点,而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则肯定会众说纷纭吧!

  每一代人的发展都是基于上一代的过往,从这些过往中提炼经验并进一步发展,才能有现在如此的现代化社会;想想看,我们现在的一切不都是从前人那里学会的,然后再“处理”、“加工”,形成更加美好、完善的制度、科技、管理方法等等么?曾经的过往都可以说是历史,历史告诉了我们太多的知识,所以,一种想法、一条制度甚至一个观念是否适合某个群体或者国家,都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相关的答案。

  中学时学习历史课,总感觉是枯燥的、乏味的,认为好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对历史事件也是不太了解,以至于不愿意看历史类图书,近两年接触了一些图书后发现,很多历史类图书都是很有意思的,跟教科书的模式大相径庭,能够像读故事一般了解了一些国家、朝代的历史事件。

  夏昆老师的《历史知道答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一看到封面上十二符漫画版古人图片,就觉得这一定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处世之智,立身之本,古今之事,尽在此书”,这句话足以说明这本书讲了很多古人的处世之道,从这些事情中,我们肯定能学会一些道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本书中的内容很丰富,帝王将相、朝廷制度等等都成为了作者讨论的对象,语言风趣、诙谐,即便再不喜欢历史的读者阅读后都会对历史感兴趣的。作者还运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词汇,“官二代”、“老炮儿”、“我的地盘,我做主”等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每一个标题也都很抓人的眼球,这样的文章,试问有几人不感兴趣呢?真得很佩服作者的功力啊!

  本书中讲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汉朝时期的故事,也许是被某古装剧“荼毒”较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总是会想到这部剧的一些情节,混淆了导致弄不清孰真孰假,但每次都是书中的内容将剧中的内容打败。这也是我这几年不愿意看古装剧的原因,大部分古装剧都不太符合历史,想了解历史的人还是应该多看书,从书中了解相对正确的史实。

  历史知道答案,并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相信历史带给我们的各种感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一句至理名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历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八):从历史中窥见人性善恶

  记得一代伟人培根曾经说过:“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这点我十分认同,而且个人对于历史非常喜爱。历史,作为时间的产物,囊括了岁月长河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而那些通过文字或者口口相传留下来的故事总是有着特别的存在价值,又因在故事中大多掺杂着来自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离合悲欢,所以更为历史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总是想要去一探究竟。

  或许正是由于人们的好奇心理,所以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历史书籍、古装影视剧和五花八门的网络小说出现。前者固然尊重历史,内容优质,是比较好的科普读物;后两个则恰恰相反,它们利用人们所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宫斗、权谋、穿越、腹黑、角色的强烈反差等诸多吸引眼球的东西,告诉所有的观众和读者所谓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可是历史真的如此吗?我觉得不是,虽然其中会涉及到争权夺利,但依然有很多充满正能量和值得引以为戒的东西。而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阅读的,才算真正的开卷有益。

  正如夏昆老师在他的新书《历史知道答案》的自序中所说:“历史有权谋,有宫斗,有心机。但历史不是权谋,不是宫斗,不是心机。读史若只看到这些,甚至沉醉于这些,无异于吸毒。”只有深刻认识到这点,才能读的懂历史,活的通透。

  在书中有厚颜无耻、狡诈多变、连妻子和孩子都舍得抛下的刘邦;有兴学巴蜀,为后世李白苏轼提供生长沃土的文翁;有能屈能伸,一诺千金,让人知道何为大丈夫的季布;也有力主削藩,却被皇帝当成替罪羊,让人兴黄犬东门之叹的晁错……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沿着各自的生存轨道执着前进,直到死亡并被载入史册,在历史上留下浓厚不一的一笔。

  幽默风趣的文字,细致入微的内容,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阅读中,夏昆老师用自己犀利的眼光带领读者说前朝的兴衰往事,说为人君、为人臣的各种处世之道,探寻那些来自历史的答案。

  看精彩的历史点评集,走进真实的故事,一个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丰满。人物与时代背景之间剪不断的联系,诉不完的心酸,随着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在历史中浮浮沉沉,让人不由得感叹在当权者眼中,个人的生死荣辱完全卑微低贱到尘埃里。而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我们享受很多自由平等的权利,尽管有时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生活还算幸福美好!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九):历史的真谛

  本书的作者是夏昆老师,是2015年度中国诗词大赛第五期擂主,文史知识渊博,曾出版过《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中国最美的语文》,夏昆老师的读史既不同于正史的严肃晦涩,也不同于八卦、戏说的杜撰、漫无边际,而是兼具史学的严谨和文学的趣味。书里不时闪现出来的许多锐利见解和生动流畅的议论,不但给读者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冲击,而且在对历史的照察和体悟方面予人智慧的启迪。

  夏昆老师说历史是权谋,是宫斗,是心机,更是一道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路。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鲁迅说:“二十四史,二十四姓家谱而已。”他还说,中国历史每页都藏着“吃人”两个字。 打开电视,与历史相关的影视作品,大多不是戏说,便是神剧,或者穿越与宫斗齐飞,秘史与权谋争艳。古代的历史为现代的影视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后者可以拿来毫无顾忌地对今天的观众“放毒”。我们中国的孩子,有大半以上都被中国的电视看所荼毒了,太多太多的内容纯属虚构,纯属为了让观众博眼球,才瞎编乱造的内容,其实真是的历史根被不是这样的,你瞎编乱造了,以为在每集电视的开头加上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就完事了吗?你知道即便是这样,你的改编的电视有多少的中国孩子,甚至是大人们都深深的不疑有他的相信了吗?但是中国现在这种状况就是最真实的生活,没有办法去轻易改变它,所以翻开夏昆老师写的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有种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感觉,甚至比当年明月写的还要精彩、生动、惟妙惟肖的。学过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历史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当我们翻开夏昆老师书籍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深深被历史所吸引,这就是中国文字、语言的博大精深了。这也是夏昆老师的厉害之处里。

  全书共三十四个故事,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史事人物事件中,作者并不只是为我们简简单单地阐述历史内容,而是从事件里总结出历史带来的感悟,或者旁征博引或者以当今的眼光看待同类问题,我想这才是读书读史之目的。

  夏昆老师在结尾的时候说:不管为了未来忍辱负重还是为了尊严慷慨而死,其实都是对生命最高的敬礼。因为,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长度,而是你选择长度的方式。我想或许这才作者心中对生命的真正的理解和真谛。

  《历史知道答案》读后感(十):读历史的意义

  我是个悲观的人,所以我读历史也是读出一种苍凉的感觉。就如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的那般:“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时间一直在推进,在行走,朝代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内核似乎没有发生改变,几千年来封建王朝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纵使前面已有前车之鉴。权贵在乎自己的利益,管你亡国不亡国,换皇帝换朝代都是一样;忠臣奸臣,一样最终会死的很惨,都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区别是一个给你流芳百世,一个给你遗臭万年,这些都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没劲。历史,好像无时无刻不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同样的,读夏昆的《历史知道答案》也是这种感觉。《历史知道答案》不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编排,应该说是读史随笔更贴切一点。这部作品是部汉朝历史的人物集锦,分门别类,同类型的人放在一个篇章进行描写比较,皇权、相权、臣权,忠臣、奸臣、弄臣,内戚、外戚,每个门类会有几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粉墨登场,讲述汉家王朝的过往云烟。而这些人物纠葛、权谋或是杀戮,终归是利益的争夺引起。汉朝开国的王侯,除了萧何没有能够善终的,因为他们功高盖主威胁皇权;赵广汉、韩延寿如何为民请命,受到人民的爱戴,触碰了权贵的既得利益,结局不过一个死字罢了;打拼天下独尊法家,维系天下独尊儒家,儒家才能教化万民,说白了就是“愚民”,让他们循规蹈矩,保证社稷安稳;夏昆将这些“趣事”都打包好了,尽可大快朵颐。这些一个个的故事看下来,会发现这些简直就是一个公式,其他二十三史套用这个公式,丝毫不会显得违和,只是人物名字变了变。

  曾经读《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在后记中谈道: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读完卷帙浩繁的《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看到这有点悲从中来的感觉。

  那么,读历史的意义在哪里?《历史知道答案》给出了我们理由。历史是一种光亮,他让我们看到无数呻吟在车轮下的小人物,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渺小与无奈,激发出我们作为人的内心的恻隐与悲悯。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种光,在黝黑的夜晚,照亮我们脚下光荣的荆棘路。纵使人性的弱点难以克服,历史的巨轮沉重难以阻挡。但在这其中,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历史知道答案》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