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爱越懂爱》是一本由韩松落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一):《越来越懂爱》读后感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首先被书名吸引,可能是比较感性的缘故,还没打开去读,就在猜想书里的各个故事,必定是感人的,想着书里主人翁的生死凄美的绝恋,亦或是美好的完美结局,当捧起书去读时,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而是在剖析人性和心理。
还有面对各类感情不同的处理方式,理性或感性,每个人对感情不同程度的理解和需求,读完这本书后,对于以前好多不能理解的人或事,突然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理解,好多东西都不是只靠眼睛才能发现的,也没有表面看到的那样好或不好,再有朋友和我倾诉感情的种种,也不会只用看的到的去点评,那些看不到的只有她本人才会有所感悟,就像有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她自己才清楚她想要和不想要,合适不合适,我们只是旁观者。
书里有句话生命和爱情的质量,却往往在于不苟活,不将就,尊重自己的欲望,不因为外界的眼光委屈自己,在生活上,在爱情里,都求好,向光,及时摆脱生活里死亡的部分,对于爱情友情,亲情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找到了自己的弱点,发现自己情商低,好像缺乏爱的能力,没有好好去经营爱!觉得自己懒惰,不喜欢在任何节日上费心思动脑筋,没有情调,也不浪漫,当读到爱是一次次滚石上山时突然觉得很可怕,想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多枯燥乏味。
一辈子只和一个人过到老多可怕,如果那人比较幽默风趣,和你能沟通可以产生共鸣还好,如果反之,和一个人从相识到相伴到老,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才能和一人相守到白头,你会有厌烦倦怠审美疲劳期,会有很多次觉得对方是错的人,经历各种磨合,有可能是累的对任何人和所谓的爱情再也没有心情,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走到最后,无论哪一种都不容易吧!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二):海底的爱情
其实谈到恋爱,我想过要和一个这样的女生交往:面若桃花、心深似海、冷暖自知、真诚善良、触觉敏锐、情感丰富、坚忍独立、缱绻决绝。坚持读书、写字、听歌、旅行、上网、摄影,有时唱歌、跳舞、打扫、烹饪、约会、狂欢。(虽然不太现实),然而其实对于美和希望,终究会离开我们,我一直存有大的困惑,这折磨了我可以说很多年--就是浮士德所面临的,他说真美啊,你留下来吧!这时一切就消失了。 这的确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爱情过去,我们剩下了婚姻;革命过去,我们剩下的是政治;诗过去了之后,我们剩下的是诗坛。一个精神的创造力过去了的时候,剩下的可以说是一具尸骸。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的精神寄托在哪里?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其实我很羡慕王小波的,他很久之前就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他说在冥想中长大以后,我开始喜欢诗。我读过很多诗,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诗。好诗描述过的事情各不相同,韵律也变化无常,但是都有一点相同的东西。它有一种水晶般的光辉,好像来自星星……真希望能永远读下去,打破这个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写这样的诗。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他也说过许多动人的情话,例如:我们应当在一起,不然就太伤天害理啦!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你真好,我真爱你。可惜我不是诗人,说不出更动听的话了! 这本爱情散文其实干货挺多的,我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情感专家在教人如何谈恋爱,读完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书后封上这样写到:爱和任何一项事业一样,必须一直在场。我们不应该不停地去讨论爱,探究爱,经历爱,才能让爱历久弥新,才能让爱,真正成为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一次被我们视为全部未来的情感走向了终点,像一块被我们倾尽全力滚上山的巨石回到了终点,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荒谬,却也将在短暂休整后重返滚石的现场,因为,这种荒谬的劳动,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三):越爱越懂爱,越懂越爱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史之尘,魍魉见笑”,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的笔名,笔风文采果真也承袭了蒲松龄的风骨,仿若众多无病呻吟的情感文章中的一股清流。
新媒体发展日趋壮大,超越纸媒成为了新的舆论平台。越来越多情感博主、大V、公众号开始宣扬所谓的感情鸡汤,诸如“爱你的人24小时都有空,想送你回家的人,东西南北都顺路”,“看一个人是否爱你,就看他是否秒回你的消息”,“秒不秒回不是判断他是否爱你的标准”……每天充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观点互斥的毒鸡汤,让很多投身爱情里的好姑娘,不知该如何与另一半去相处……
韩松落的这本书,在众多爱情鸡汤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没有矫情虚伪,没有无病呻吟,不灌鸡汤,睿智犀利、温暖实用。书里面有82个爱情主题,有45个真实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爱情,有黄磊和孙莉那样相濡以沫聪明睿智的爱情;有任家萱张承中那样被架在“伟大爱情”神坛之上的爱情;有吴奇隆刘诗诗那样温暖治愈重获新生的爱情,诗人艾佛列德·德索萨有首诗特别适合送给吴奇隆:“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去唱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工作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去飞吧,像没有束缚的风一样。”
在韩松落的笔下,爱情不单单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他把爱情比喻成一项复杂的事业。以前听一些婚姻幸福的长辈讲起幸福之道,都说需要用心经营。彼时年纪小,不能理解如何将感情当成一种事业去经营。随时间推移,我亦渐渐成长,明白了爱情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探讨和经营,我们在爱里成长,把爱当成我们成长的助力,享受爱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感,让爱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丝清风、一盏清茗。
正如作者在书腰上所写:一次被我们视为全部未来的情感走向了终点,像一块被我们倾尽全力滚上山的巨石回到了原点,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荒谬,却也将在短暂休整后重返滚石的现场,因为,这种荒谬的劳动,是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生命中美好的,从来不是终点和结局,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世界大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我更想跟你一起看细水长流、体会人生百味。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四):越爱越懂爱
看了《越爱越懂爱》这本书,初见即被震撼。写者的许多语言都一语中的,就像一个人浑浑噩噩的走在路上,突然被人贯穿了心脏。非常爱这本书,不管你经历着怎样的人生,都可以从文中找到适合你的文字。那些文字,会像一个温暖的人,慢慢地安慰着你,让你成长,伤口愈合,并最终能够战胜自己,浴火重生。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感想,和本人的经历有些关系。在一段将就的婚姻里苦苦支撑,自以为付出与牺牲爱人会看得到,但其实,这些早已经拖慢了我的脚步,步调不一致,很难再有势均力敌的爱情,时间的差异,工作的差异,生活的差异,爱,慢慢地就没了,在我的无意识之中,在我自以为美满的生活之中,它就这样消失了…而我从开始的不能接受,恐惧未来,到现在的有所觉悟,和书中一句话有关:只有对那些经济实现极大独立的男人女人来说,爱情才会成为婚姻的先决条件,走进婚姻,是因为爱情;走出婚姻,也是因为爱情。许多人没有走出婚姻的勇气,归根到底,是ta的经济没有实现独立,依附于他人的生活,会让人自以为被重视,被爱着。一旦他人撤出,没有了依靠,那些茫然失措,仿佛都成了爱情。死死地抓住不放,究竟是舍不得爱人,还是舍不得固有的生活呢?这也是让我深深不解的一个问题,我在痛苦着,被欺骗的伤痛,被离开的痛苦。可是纵然再恨,能怪谁呢? 难道明明知道不可能,还要骗彼此,打着不忍伤害的谎言继续维持? 如果要怪,只能怪世事无常,道不合不相为谋!当彼此对生活的理解变了,对未来的向往相去甚远,彼此追求的幸福早已截然不同,与其为了过去的纯真而死守,不如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留些自尊,回想当初,还能留下些美好。 在看这本书时,我认为作者也是同样的观点,人生没有一劳永逸,必须不断重新开始。感情也不能都归罪于对方。人生最应该学会的,是学会爱自己。学会积极生活,学习见世面,学习放轻松,学习将逆境低谷期当作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当你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终点时,也许开启的是全新的自己。 很不好意思,写这篇书评慢慢就变成了自己的感想。作者的见识独到,文字清新温暖。不仅有温暖的治愈系语言,还有谆谆告诫,例如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家,不要轻易突破自己的最初界限等等。期待书友都能从书中的某一段文字中找到自己的真爱…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五):爱情是一项事业
《越爱越懂爱》这本书是作家韩松落写给我们的爱情常识课,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经历告诉我们关于爱情的那些事。如果关于爱情你有疑惑或是心结,阅读这本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封面设计无论是色彩还是形式都很吸引眼球,阅读中慢慢发现内容也是丰富而具启发意义,尤其是作者的一些说法,令人如梦初醒。美的享受令人心情愉悦,阅读、感受。 序言中作者说爱情是一项复杂的综合事业,我们必须经常学习关于爱情的知识、培养关于爱情的能力,这种说法很新颖,同时也对我固有的爱情观造成冲击。之前,爱情对我而言是等待,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遇到一个人然后荷尔蒙作祟……把爱情当成一项事业,慢慢的去感受、去学习,然后具备爱自己、爱另一个人的能力,时间不可控制,但过程中的经历不再仅仅是伤痛和苦涩,反而孕育着无限可能。 女孩们不要稍微陷低哪怕一级,是作者对我们的警告也是嘱咐。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和对于女性的一些恶意,如果我们的底线不是那么牢固,黑白之间的界限就会模糊,而我们最终也会被吞噬,再无回头之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需要减肥就节食加运动。气质不好,就内外兼修,不要希冀奢侈品或者某个人可以带给我们安全感。和三观相符的小伙伴同行,努力拥抱生活,一起成长,只用这样才会更大程度带给我们内心的满足,才会不畏惧更好的生活。如果说这些内容是作者对于我们加强自我修养的告诫,下面作者则叙述了我们在爱情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爱情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场修行。你会选择和一个年纪大的男性相爱吗?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甚至更多的插足者你会怎么办?现在的男友保留着很多前任经过的痕迹,你会继续还是放弃?利益和感情,舍与得,爱情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迷信,也不是飞蛾扑火的惨烈。作者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提出他的看法,尽管其中的一些真实到会刺痛人,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迷途知返,才会越爱越懂爱。 作者的内心强大,涉猎范围广泛,阅读《越爱越懂爱》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关于爱情、婚姻的探讨,还可以看到有趣的电影、小说甚至歌曲,随便挑选一个都是一次不错的体验。阅读吧,越爱越懂爱。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六):越爱,越懂爱;越懂爱,越爱
武岳
大致走马观花翻阅了一遍“70”后专栏作家韩松落撰写的《越爱越懂爱》一书,据网上介绍,“这是一本有故事的爱情散文集,写尽了我们动荡时代的怕与爱。怀疑、欺骗、欲望、伪装、复仇,82个爱情主题,45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让你看到爱情的真面目。爱情不单单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恶与善。
爱不该是单向的追,单向的经营,爱应该是一种互相的、自然的、默契的建设。追来的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如沙漠里的海市蜃楼。”
觉得里面的观点不能说是惊世骇俗、特立独行,只是把人们一些耳熟能详、常挂在嘴边的的常见观点进行了以一些梳理、总结与提炼,赋予了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阅历的解读,也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本书第四章《当初惊艳,只因世面见得少》第一节《爱是一次次滚石上山》中,作者旁征博引,引用希腊神话西西弗斯被罚无休止的、重复滚石上山引出自己的观点——爱情,远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爱情里面绝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更多的是永不枯竭的生活动力。哪些生活动力,作者在文章里列举了诸如情欲、对财富和生命的渴求、或者仅仅是时间的流逝。
作者在这里通过这一章的文字,鲜明的表示感情生活里的男男女女对对方的付出、关心和爱护、体贴要不绝如缕,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乃至每一年都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平淡流年。
除此之外,本书作者还对许多坊间流传已久的观点进行了简短的、诙谐的梳理与分享,比如对“暖男”的解读(《“暖男”是一种什么生物》)、鼓励勇敢去追寻爱而不要怕伤害(《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对网友约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不该去赴一场千里之约》)等等。
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关于爱情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摸样,深切的表示时间总会带着人们,把所有的感情方式,透彻的灌输到每个人的血液与骨髓里,然后抽空。每个人循序着很多种自己的方法,告诉别人“真”的东西,是不是残忍。“开始去试着理解那些带着你走向负面情绪的文字。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真实,你便懂得了感情的残酷,也懂得了一个人不冷不热的好”。所有的,一切的,都要亲身经历,亲身体会。不懂爱的年纪,太过于爱了,最后只有空洞的收获,让你更执着别人给你的疼爱。所有的错觉和幻觉,都不是清醒的认知。爱情里的每个人的心里需要都各不相同,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轨迹,不能强求一致,而只能互相磨合,用心感受来自对方的爱与情,苦与乐。
越爱,越懂爱,越懂爱,越爱——谨以此句结束本文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七):慢慢爱,懂得爱
用一周的时间,我看完了韩松落的这本《越爱越懂爱》。感觉里面有很多观点对我有触动。
比如在第一篇里,不畏惧好的人生里,我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同样是家里的老二,同样从小不被家里人待见,我太了解那种贬斥和矮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发自内心的不自信,不敢有所追求,总是没有勇气去争取,这样的伤害会伴随我们大半辈子,甚至一生。
记得小时候别人夸赞我们,妈妈总是说没有,不好等客气话,从小就在打压我们贬损我们,从来没有夸赞,这样一来,我就一直觉得自己很平庸,从来不敢尝试挑战。我不行,我做不到,上学时这样,毕业了也不敢去挑战,以至于不敢去争取更好的工作。
在情感方面,也觉得自己很平庸,从小妈妈就说要找家境一般的,这样嫁过去不会受气。我从来没有追求过别人,遇到条件好的男生对我好感,我也是很警惕的觉得人家会不会和我结婚,他喜欢我什么,导致我害怕,担心,居然直接拒绝别人。最终找了个对我还好但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人结婚了。这就是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吧。
还有一点讲到对人的习惯的影响,就是不敢买好东西,认为自己不配。我曾经也总是买特价的商品或者为了赠品而买商品。后来家里东西堆积很多,而且也不用。我又看了断舍离,开始思考一下到底需要吗,我开始扔不用的东西,买东西时也来开始有所克制。是不是我需要的,家里有没有替代品等等。现在基本上可以实现不乱买东西,家里整洁干净。而且也开始买稍微贵的,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你值得拥有,我开始善待自己。
还有书中有篇关于性格的文章,就是说性格互补还是相似哪个更重要。都以为找伴侣要体现互补原则。要找和自己不一样,我人,但是多数时候,还要找根子上和自己一样的人,可以在性格上有互补,但绝对不能在根本三观有差异。其实我个人更觉得性格相似更重要。还有生活习惯等等,尽可能的一致。有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婚外情,而是生活里的琐碎的小事。这些鸡毛蒜皮看起来不值得一提,可是就是那么一件件,一点点,一桩桩,让人烦躁不安,让人感到压抑。比如我比较爱干净,老公很爱整洁。他觉得地板可以脏,但是东西不可以乱放。我却把干净看得更重要,我觉得脏的时候让他拖地,他说不脏啊。这时候就没有一个标准了。如果我忍受不了,我就只有自己动手了。我觉得很生气,可是又改变不了什么。很多我看不下去的事情都要自己动手,要么干,要么忍。还有他是别人口中的老好人,都说他好。可是只有委屈我,因为他的不好意思拒绝而经常加班和应酬,让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减少,让我承担更多的事情。我们谈了,他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就是改变不了。所以说三观和性格最好是相似的。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八):越爱,越懂爱;越懂爱,越爱
我们太清楚爱情,我们也最不懂爱情。我们在生活中累计爱的体验,再回去理解什么是爱,应该如何去爱,这大概就是韩松落所说的《越爱越懂爱》吧!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说法,爱和任何一项技术一样,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改进来提高技能的,饶是如此,我们大多数却不知道如何去提升这项爱的特殊技能,或是不得要领,或是用力过猛,或是误入歧途等。在《越爱越懂爱》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那么一点启示,关于如何在练习中修炼爱的能力线索。
韩松落的线索隐藏在许多有关爱的故事中,而我们在围观别人的故事时,也能感同身受到有所收获。比如某些大叔或男人的所谓红颜知己的“肥皂女郎”,不过是打着彼此相知的幌子,找一个能够释放和接纳自己生活负能量的垃圾桶;比如所谓的“暖男”,不过是人们在尽量避免更多的情感投入和卷入成本的同时,对社会提出的有感情滋养和投入能力的“男性标准”,真正只对一个女人释放温暖的男人,大概只存在想象的故事中;比如另女人迷恋的“河豚”一样的男人,如果想要交往应该怎么办,就像享受严格处理的河豚美味一样,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避免深入交往,留意变态迹象;比如分辨一种缺乏“见好”能力的人,在生活和社交中看到的都是各种窟窿和糟糕,这样的人很难在一生中培养自己“见好”的能力;比如面对这种要求“投名状”一样的忠诚宣言,请谨慎远离这种无理要求,因为没有任何一段感情,当得起提头来见式的忠诚。
在《越爱越懂爱》中,也让我们看清很多爱的命题本质,比如某些不正确的停滞或拒绝式的“长情”,是一种社会属性的衰退,韩松落说——以十年的时间去考察一个人如何迎变而变,吐故纳新,因为爱就是变中的不变;比如选择堕落的成本分析,从堕落的真实性,还有社会和时间成本上分析其代价,结论便是要体验堕落,去读读暗黑小说就好,生活中避免亲自体验。比如爱情中彼此的付出和索取的分配对比,关系着双方爱情回馈的能力培养,嵌入家庭的技能,还有经营婚姻能力的训练,付出多少,索取多少,这个都是需要实践练习的。
就如他所言,爱情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事业,必须要经常去探索和爱有关的新知识,培育新的能力。因为越爱,才能越懂爱,越懂爱,才能越爱。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九):爱,需要学习
这本书应该是WX公众号每日推文的合集。一共六章,82个爱情主题,讲述了很多感情或者生活中常遇到的状况。
说说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吧。
本书宣传语:“只有经历过好的爱情,你才知道爱情应有的样子”。书中是用贾静雯和修杰楷的故事做了例子。
摆脱了错误婚姻的贾静雯,再次被修杰楷宠成公主。身边有朋友结婚后和另一半因琐事争吵不断,但每次抱怨完却总是说“可能这就是婚姻吧,谁还能一辈子热恋不成?”但是修杰楷对贾静雯的宠爱,以及很多我们看到的恩爱夫妻的模样,都展现了真正幸福的婚姻的模样,这才是爱情的投射。
所以不要放弃对好的爱情的期待,不要因为外界的催促就让自己草草接受不够好的爱情。
第一章有一篇在讲感情中“不要稍微陷低哪怕一级”,这种案例真的是看了很多。一个明明各种条件都不错的男生或女生,在爱情中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一个口口声声爱情洁癖的人,却慢慢接受另一半撩骚、感情出轨直至肉体出轨,当对方回头道歉时还能替他编理由圆谎。
“这是人际博弈中,最微妙的一环,他们试探的不是你能否接受某件事,而是你的态度是否坚决,你的人格之城池是否固若金汤,只要你表现出一点点软弱和动摇,留出一点点接受的可能,别的试探和诱惑也就随之而来,只要冲破最轻的防线,第二个选择立刻摆到面前,人的底线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拉低的。”这段话让我想到自己,一次次原谅ex的爽约,他放我鸽子后轻易的一个道歉我就只好压住心中的不满,轻轻带过。于是对方越来越过分,我精心安排的生日、期待已久的电影,都会随意改变安排。甚至后来制定行程完全不过问我的感受,擅自决定。做不到相互尊重的恋情,还要什么好持续的必要呢。
去年被曝光的垃圾PUA,不也是这样一点点摧毁女孩的自信,让女孩子们自我怀疑,然后无条件的依附男人么。
“当初太惊艳,只因世面见得太少。”这句话应该是很多少女年轻时爱上渣男的原因了。
世面见得少,看到个萝卜都会误以为是人参珍藏起来。而且人在动情时也会极度美化对方,让他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直到有一天对方不再伪装,自己眼中的光也因为一次次的眼泪暗淡,才发现他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神,他所发出的光芒都只是自己眼中的光。这时可能才有足够的力量觉醒,放弃。
所以在开导刚失恋的朋友时,大家最常给的建议就是出去旅游散心或者发展新的爱好,醉心于美景美食,专注的学习新技能,会让人更进一步,站的更高从而看得更远,才会发现自己以为走不出的迷雾只是一小团沙尘,风一吹就过去了。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去飞吧,像没有束缚的风一样。
《越爱越懂爱》读后感(十):越爱越懂爱
在这一次共读活动中,有三本书可供选择,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要读这本书——《越爱越懂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总觉得这本书会给我很多关于爱的更深层次的诠释以及说不清楚的一种美好,怀揣期待的心情拿到了这本书,简单的翻看了一下,结果和我想的有所出入。这本书我觉得是一个又一个小故事,给我一种散文的感觉。好了,我每次读一本书会从作者看起,先了解一下作者,再进行下一步的阅读。作者是著名专栏作家,“70后”,谈到这儿我想起来书中有这么一段,“60后”“70后”人群里,这种人遍地都是——畏惧好的生活,或许还有更隐蔽的心理动机,当时我看到这在想这可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吧,正好是那个年龄段。好了继续回到作者身上,作者毕业于师范院校,1997年开始散文及小说写作,2004年开始专栏写作。他用他醇厚、悲悯、敏锐、睿智的文风打动无数读者。好的,关于作者我就暂时了解到这里。 再看序言,作者提到民间有没有武学高手呢?觉得不大可能。原因不是别人说的那样,“真正的高手在任何地方都会被发现”,或者“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我没那么势利。事实上,他遇到过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也遇到过很多因为时势动荡,从此散居江海的人。当然,这是他们成为高手之后的事。“真正的武学高手都在民间”的潜台词是,民间是可以培养出高手的,隐居在深山老林里,也一样能成为高手。作者以此引出来爱情也是一样,爱是一项复杂的综合事业,比武术、搏击、散打等更复杂,融汇了无数学科,需要实战、交流、比试、竞争,需要紧跟最新的心理学、女权、伦理方面的成就。稍微停滞一点,就有落伍的嫌疑。仅仅十年前,“嫁得好就是真的好”还是主流的情爱话题,不过十年时间,我们的观念已经被洗牌好多次,我们讨论过了婚姻制度会否消亡,女性崛起对两性关系的影响,甚至已经在讨论人工智能对人性的影响了。如果你当真停在情爱的深山老林里,不去实战,不去交流,“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可能真会变成现实。然后,作者提到实战并不是天天去学习那种所谓的爱,喜新厌旧那种,而是,该不停地去讨论爱,探究爱,才能让爱历久弥新。所谓,越爱,越懂爱。越懂爱,越爱。 接下来的我感觉是以一个个小短文展开描述,我仅以“不畏惧好的人生”为例,作者用身边的一位朋友来叙述一类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产生了一个很不自信的人产生了,凡事都很畏惧,明明自己可以做到,可以达到那个高度,却总是退却,甚至在爱情、情感生活方面明明遇到了相互都喜欢的,结果却躲避他,冷淡他,选择了和一个所谓“低人一等”的男人在一起了,作者分析,是这个男人的自贬自虐感让朋友为之动容。其实,不相信幸福,往往成为了不用力生活的借口。后面的一个个小短文,每一个都让我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