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味道•山东卷》是一本由陈欣然著作,32.80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家味道•山东卷》精选点评:
●没看完,太嫩
●看到封装就决定买来读一读,作者闲适清逸的文风游然其中,特别适合倒杯茶,边听雨声,边读。其中很多家常菜品的故事,对美食的品味和对文字的咀嚼,读后深觉“饿”哈哈,一口气读完的,该书不适合夜间阅读,不利于减肥~强推一波~
●看了《老家的味道•山东卷》中色香味俱全的描述,直流哈喇子,这才深切体会到,俺只能说爱好是吃,还达不到本书作者吃货的境界。如果重版的话,建议副标题叫与吃有关的青春岁月。从书中所写的故事来推测,作者应该比我小两岁,书中的很多故事勾起了我青春的回忆与舌尖上家乡味道的记忆。拔丝地瓜也是我的最爱,做这道菜比较麻烦,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小的时候也就是过年才能吃到。把子肉是听说过没吃过,但梨丸子没有听说过,看作者的描述,好想吃刚出锅的梨丸子。山东地域比较大,齐风鲁韵又不同,饮食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俺莱芜人离不开的煎饼,在胶东就没有;胶东的鲅鱼饺子、炒焖子,俺莱芜也没有。本书不但能使外地人了解山东的特色美食,也有助于山东人了解鲁菜奥。支持你,俺山东媳妇 继续挖掘山东美味吧。很期待续篇奥。
●《老家味道》 这是一本讲述食物的书,这又是一本不仅仅讲述食物的书。 跟随着书中的那些山东美食,我们仿佛又看到当年的点点滴滴,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个文科女生的青春回忆。这本书中有很多我们生活的痕迹,我们一起去看山东鲁能队的足球比赛,一起去曲阜旅行,一起去吃学校的小馆子,一起在深夜里看世界杯比赛。 那些我们曾经吃过的菜,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记忆中的人,都随着作者细腻的文笔变得鲜活如初。 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详细的菜谱,在文学欣赏之后,还自己可以动手来尝试一下山东美食,双份超值体验哦。
●翻看看完第一篇就后悔买了这本书。这本书叫《老家味道》作者不是正宗山东人,就凭在山东生活几年的经验和道听途说写就这本书,通篇写的都是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和什么菜有什么故事、自己婆婆做了什么吃的。文笔简直就是高中作文全集啊,叙事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丝毫美感,感觉看完了一整部作者的空间日志。千万别看
《老家味道•山东卷》读后感(一):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作为在济南生活过几年的人,我非常喜欢这本美食+故事组合而成的奇特的散文集。读书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是对往日生活的一种再体验。作者文笔很美,故事也很真实,最喜欢拔丝地瓜、甜沫、梨丸子这几个故事。而我最爱的菜,则是醋溜土豆丝,读着书中作者对炒菜过程的描写,口水都要下来了。真的,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只有山东才有那么好吃的醋溜土豆丝啊……
《老家味道•山东卷》读后感(二):激发了我对青春的回忆
作者文笔不赖,写的多是上大学时期的事,文末还有菜谱,读了难免想起自己学生时代吃过的东西,真的勾起了个人对集体的记忆。我也在山东待过,对山东美食有好感,比如山东煎饼、周村烧饼、博山酥锅等,作者写的有些美食比较大众,不太有山东特色,大部分还是比较特色,比如炸荷花、奶汤蒲菜,看了还真的想下次去尝试。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美食,每一个待过的地方都有关于美食的回忆,但是要像这样写成一本书,还是很需要耐心和功力的,这是高级吃货才能做到的事。不过受此书激发,可以写一篇关于吃的长文。
《老家味道•山东卷》读后感(三):非常美味的一本书
朋友在朋友圈里推荐这本书,看到他的赞美之词,忍不住去亚马逊上买了一本回来。以前我读散文,总是读得断断续续,一本书能读很长时间。然而这本书却是几乎一口气读了下来,读的过程中不忍释卷。可能因为我是山东人,同时也是吃货一枚吧,所以读得非常有共鸣。读完之后,忍不住来豆瓣搜了一下,竟然真的有,所以评论一下。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美食散文,文笔优美流畅,推荐的菜色自成体系,里面有故事,有美食,有文化,还有作者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读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有木有。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卷呢?很期待四川美食、广东美食,都是除了山东菜之外我非常喜欢的,如果有也会买来读一读的。
《老家味道•山东卷》读后感(四):飘漾着香味的青春故事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吸引我的,不仅是熟悉或不熟悉的山东美食,更是那些渗透着欢乐与惆怅的青春故事。
我们都有过最美好最难忘的的大学时光,那注定是一生中最为绚烂的年华。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清晰。读着那些有趣的小故事,会不时会心一笑,也会有莫名的忧伤袭上心头。因为那些,你和我都或多或少经历过。
青春的故事里有了美食的陪伴,日子就变得充满了香气。难过的时候——挂科了,支持的球队失利了,有美食来安慰;开心的时候——周末聚餐,朋友来看望,美食更是必不可少的锦上添花。那些美食又是那么接地气,醋溜土豆丝,糖醋里脊,拔丝地瓜,绝不会让你望而生畏。有些美食是我没吃过的山东特色,比如鲅鱼水饺,炸荷花,使我有了小小的期盼,等哪天去山东旅行的时候一定大饱口福。
我特别想知道,书里提到的作者那几位男女闺蜜,还有教过的学生,他们如今都怎样了?生活的好不好?在某个人生阶段与你产生交集,有过一段同行的时光,这是缘分吧!我也想起了在我的生命中停留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