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星石岛》》是一本由〔瑞典〕埃玛.卡林丝多特著作,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妈的星石岛》》读后感(一):只要星星还亮着,妈妈就还在我的身旁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或早或晚要面对家里的某个人的离去,也许很突然,也许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前者更令人难过,毕竟对于亲密的人来说没有准备的离去是非常大的伤害,会让我们很长时间无法摆脱那种萦绕在身边的痛苦。
就像这两天票房一路飙升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就是导演贾玲给意外离世的妈妈的一份深情告白。贾玲,这些年带给我们数不清欢声笑语的喜剧演员,内心掩藏着的是一份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贾玲的母亲李焕英是在她上大学才一个多月后出了意外,在48岁的年纪上离别了人世,贾玲的心里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对于贾玲来说,电影的完成也是一个解脱,是自己对母亲意外离世内心不甘的一个放下。
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有些情感密码在破解和打开、解脱和封存中完成了历史使命。
就好像瑞典童书《妈妈的星石岛》中,一岁的小女孩蒂格里丝生日那天,妈妈莱拉去买气球时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她也受了伤,这之后的家里总是暮气沉沉。蒂格里丝长到了11岁,也还是不喜欢过生日,因为就是生日这一天她失去了妈妈,爸爸眼睛里的光芒似乎也熄灭了。
妈妈走了以后,这个家里再也没有了聚会和气球。蒂格里丝有时候感到似乎爸爸也在车祸中离去了,因为他虽然活着,可是看起来就像是丢了魂儿,整个人又消瘦又憔悴。作为一个摄影师,他没办法让自己正常工作,意志消沉,看不到色彩,以前视若珍宝的相机也都卖掉了。深爱着妈妈的爸爸,抑郁了,对于爸爸来说,他是在努力尽职地活着,却没能像以前爱人在世上的时候,生机盎然地生活。
蒂格里丝不知道,她在车祸中失去的不只是妈妈,还有自己的同胞弟弟里奥,Lion,意为狮子,就像蒂格里丝的意思是小老虎一样,他们两个原本和爸爸妈妈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四口之家啊。
11岁生日后的蒂格里丝在搬到新公寓的客厅里寻找自己的床头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木箱,上面写着字:“莱拉的物品”。这木箱对于想念妈妈的蒂格里丝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她将这个木箱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
也因此蒂格里丝通过这木箱神奇地来到了海边的星石岛,并且见到了自己的同胞兄弟里奥!她才明白爸爸为什么面对着她会出现欲言又止的神情,可是妈妈不在,里奥告诉蒂格里丝妈妈被带去了石化森林,两个人在想办法如何去见妈妈,蒂格里丝在这里和里奥一起探究着和妈妈相关的秘密。
没错,这是个童话故事,是一个借助童话外壳来给小朋友讲述生命和死亡的一本书。
爸爸麦洛在思念和懊悔中度过了十年,每年都给在车祸中丧生的妻子和儿子送上红玫瑰和毛绒玩具,在抑郁中消沉度日,甚至于不敢再开车。
可是活着的人终究还是要生活的呀,难道不是吗?女儿蒂格里丝一天天在长大,爸爸终于开始学会面对一切了,他开始整理自己的情绪,跟女儿一起告别过去,勇敢地再次开启了汽车去墓园探望自己深爱的故去的妻子和儿子。
这就是人生,既有残酷的一面,也有温情的时刻,只要星星还亮着,妈妈就还在蒂格里丝和爸爸永远的思念中,还有里奥。
生命就是这样,逝去的在另外一个我们未知的世界中,而生存的人在纪念他们、思念他们的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最需要勇气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也是需要学习爱和生命教育的,毕竟人生要面对这些特殊的情感和感伤时刻,生命、生活、生存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词语,认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价值何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妈妈的星石岛》是一本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的关于生命教育的好书,值得推荐给各位家长。(全文完)
《《妈妈的星石岛》》读后感(二):如果死亡不可逆,那就勇敢面对,活在当下,相信黑暗终将散去!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16篇原创内容全文共计1624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2016年9月,浙江卫视喜剧竞演综艺节目《喜剧总动员第一季》中,由孙集斌执导,贾玲、陈赫主演的小品《你好,李焕英》被称为贾玲巅峰之作,这部根据贾玲亲身经历改编的小品讲述了喜剧演员贾玲穿越回了已故妈妈李焕英最年轻漂亮的时代,并帮助妈妈追求初恋欧阳柱的故事。
《你好,李焕英》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电影《你好,李焕英》全国上映当天在猫眼开分高达9.6分,票房预售3亿并当天突破4亿,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影迷们在观影后纷纷表示这是一部可以带上父母一起观看的影片,爆笑与煽情让人一定要多带纸巾!
电影《你好,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在遭遇了母亲意外去世后回忆起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当她穿越回母亲年轻时,亲眼看着年轻的母亲时,一边是让人啼笑皆非的爆笑故事,另一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正是让小品和电影数度让人热泪盈眶的原因。
死亡的话题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问题:“该不该和孩子谈死亡?”
宸妈的答案是:“死亡的话题是一个极好的生命教育话题,不仅应该和孩子谈,而且应该好好和孩子谈!”
随着各国自杀率的持续升高,生命教育开始在大众的视线内被不断提及,作为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生命教育
死亡,当然是生命教育极其需要谈的一个话题。和孩子谈死亡,尤其是母亲的离世这个话题,除了可以通过电影《你好,李焕英》这样的话题来展开,还可以通过相关主题的童书来切入。
瑞典童书《妈妈的星石岛》就是这样一本以妈妈去世为主题而创作的童话故事。
《妈妈的星石岛》封面
《妈妈的星石岛》作者埃玛·卡林丝多特(Emma Karinsdotter)是瑞典新兴童书作家,著有《莉思贝与森巴王》,笔下世界总是热闹丰富又寓意深远,被誉为当代的瑞典童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妈妈的星石岛》讲述的是女孩蒂格里丝原本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在孩子们一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开车带孩子们去买气球,不幸出了车祸,妈妈和弟弟不幸离世,从此蒂格里丝的生活中没有了妈妈,也没有了欢笑和希望。
奶奶一直不愿提起和妈妈有关的事情,爸爸的灵魂仿佛随妈妈而去,整个家里沉寂着死亡的幽灵气息。
蒂格里丝不愿意和任何同龄人成为好朋友,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过度深入的想要了解她的家庭。
神秘木箱
转机发生在一次搬家过程中,蒂格里丝意外看到一个贴着妈妈名字标签的木箱,它散发着淡淡的玫瑰香,吸引着蒂格里丝去探索里面的奥秘。
蒂格里丝打开木箱之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她怀着失望的心情躺在木箱里,觉得这样就可以离妈妈更近一点。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睡梦中的她乘着木箱漂向了一个叫做星石岛的地方。在那里蒂格里丝遇到了她从未见过面的弟弟,却得知妈妈被困在了岛上的石化森林。
蒂格里丝一次次地乘木箱来到星石岛,和弟弟一起战胜石化森林中的暗影想要救出妈妈……
《妈妈的星石岛》
“群星引路,黑暗散退,只要说出内心的话!”
故事中,蒂格里丝终于勇敢的说出了内心的话用歌声的言语击退了暗影最终救出了妈妈,和妈妈在星石岛相聚,而现实世界里,蒂格里丝也终于和新邻居尼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终于不再害怕被别人问及自己的家庭情况。爸爸和奶奶也在一系列的变故中终于走出了曾经的阴影,活在了当下。
星石岛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话题。亲人的离世,是我们都将面对的问题。
《妈妈的星石岛》中那场造成两位家庭成员意外去世的事故对其余家庭成员的影响长达数年,而小品和电影《你好,李焕英》背后是贾玲多年来对自己亲生母亲意外去世久久不忘的怀念。
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容易郁积成为心理困扰。
所以我们需要《你好,李焕英》和《妈妈的星石岛》这样题材的作品,让孩子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死亡,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我们要勇敢说出内心的话,每个人都值得被爱,珍惜当下,勇敢面对,黑暗终究散退!我是宸妈,专注于青少年教育教养,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分享、点赞、关注和评论,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妈妈的星石岛》》读后感(三):票房过亿,催人泪下的《你好,李焕英》,成功秘诀在这本书里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但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拍摄手法和技巧,更多在于这部电影的精神内核。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真正的精神内核。
电影名称中文为《你好,李焕英》,英文名字为《Hi,mom》。从名字不难看出,这部电影是一封贾玲写给自己母亲的一封长长的信。
在电影中,贾玲重复在说一句话:我想让你高兴。这句话,是她说给穿越前的母亲听的,是说给穿越后的母亲听的,是说给她想象中的母亲说的。
但,贾玲的母亲李焕英在重复说一句话:我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是李焕英将给自己穿越前的女儿听的,也是讲给穿越后的女儿听的,也是讲给不肯原谅自己的女儿听的。
贾玲和母亲李焕英之间有一场误会。贾玲从下就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母亲为了支持她上学花了很多钱。贾玲一直有一个心愿,那便是自己有出息,让母亲能够因为自己高兴一次。但她不知道的是,她母亲最大的心愿不是她的女儿出人头地,而是她的女儿健康快乐。
在《妈妈的星石岛》一书中,讲到了另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主人公蒂格里丝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这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这次车祸不仅夺走了她的母亲和弟弟,也一定程度上带走了自己的父亲。
蒂格里丝的父亲原是一位摄影师,擅长于用镜头捕捉美好的瞬间。但妻子去世后,他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心中没有色彩的摄影师,不再是摄影师。他开始每日无所事事,拒绝出门,拒绝和家人交流,每天盯着一个空鱼缸发呆。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你是不是觉得小孩都爱过生日,巴望着天天过?才不是呢,至少我不是这样的。12月22日,这个日子是我的生日,也是我妈妈去世的日子。
这段话出现在书中的第一段,一股浓浓的悲伤迎面而来,正如电影《你好,李焕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一般,蒂格里丝也正是通过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母亲说:你好,妈妈,我想你了。
这部电影本质上是一部亲情电影。讲了贾玲的母亲因为意外而丧生,但是阴差阳错之下,贾玲和母亲都穿越回了1981年,这一年,贾玲还未出生。
贾玲为了弥补自己从未让母亲开心过的遗憾,用尽全身力气去帮助母亲获得更好的生活。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母亲之所以会如此配合她,是因为她的母亲李焕英想让贾玲自己开心。
所以李焕英一直在配合贾玲,但李焕英一直在利用各种机会告诉贾玲,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李焕英希望贾玲能够原谅贾玲自己,不要再把母亲出意外的这件事当作是自己的罪过。
这一故事中,贾玲母亲为了让贾玲开心便装作不知情的样子配合贾玲演戏。而《妈妈的星石岛》一书中,蒂格里丝的母亲为了能够再见到自己的女儿蒂格里丝,所以创造了一个世界。
星石岛,便是蒂格里丝母亲创造的世界。但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并能让蒂格里丝来到这里时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世界里有一种叫做“暗影”的生物,它会在每次蒂格里丝母亲思念蒂格里丝时慢慢生长,直到有一天,它长成了蒂格里丝母亲无法对抗的东西。
它开始一点点毁灭蒂格里丝的母亲,直到蒂格里丝的到来。蒂格里丝在一次意外中,来到了星石岛,发现了这个岛的秘密,发现了自己的弟弟,以及自己母亲被抓走的消息。
蒂格里丝的到来为星石岛带来了一丝生机,随着蒂格里丝的不断到来,“暗影”最终被消灭。
在这本书中,“暗影”只是一种暗喻,象征着母亲对孩子日益增长的思念,这样日久天长的思念已经变成了毁灭母亲的执念。
而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到来消弭着母亲的执念,“暗影”也随之消失。
在书中,想要打败“暗影”需要一首歌,这首歌需要从风中聆听。每一次蒂格里丝的到来都会让这首歌变得完整一些,最终随着蒂格里丝的不断到来这首歌被填补完整了。
这首歌的歌词是:“群星引路,黑暗退散,只要说出心中的话。”
当这首歌被大声唱出时,“暗影”便会被打败。
其实,这首歌的歌词不仅是一句歌词,与此同时,也是一句对我们大家说的话。
贾玲执导的这部电影《你好,李焕英》是一份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一些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贾玲曾经谈到过,自己对于母亲的去世一直耿耿于怀,无法忘却。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去弥补这个遗憾,
这次的电影便是贾玲对母亲离世遗憾的充分表达。这些想对母亲说的话,虽然不像蒂格里丝一样能够幸运的被母亲听到,但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对贾玲来说,已经足够了。
今后,每次想起母亲时,虽然还会思念,但不会再痛哭流涕满心痛苦的责备自己。贾玲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愧疚,在这部电影里,被我们看到了,也被她自己看到了。
在书中,那场带走妈妈和弟弟的意外也给蒂格里丝留下了一个印记。大卡车撞上来的时候,有个尖尖的东西飞到空中,刺进了她的胸口,正对着心脏的位置。医生给她缝合了伤口,但她的胸口上至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当蒂格里丝解救母亲成功后,蒂格里丝的母亲抚摸着她胸前的伤疤,用湛蓝的眼睛温柔的看着她,对她说:“会痊愈的,你等着吧。就算很疼,还会留疤,最后还是会愈合的很好。”
这句话,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疤痕,更是我们因亲人离世而留下的心中的伤痕。
这部电影,这本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亲情时世界上无比美好的感情,但当亲人离去时,我们要坚强起来。健康,快乐,好好生活,这是亲人们对我们最大的期许。
一生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背影。
初上幼儿园时,父母把我们送到学校,总会狠心离开,留给我们一个背影。这个背影看起来是冷酷无情的,但它告诉我们:“孩子,不必追,你有你的世界,你会很好的。”
长大后,我们背着行囊离开家乡,用背影告诉父母:“不用追,我会很好,我会回来,你等我。”
时间是无情的,生活是爬满虱子的华袍。但我们是有情的,趁着过年,陪陪父母,就当作父母陪你。
然后,新的一年里,再出发。
《《妈妈的星石岛》》读后感(四):贾玲,用5年治愈心上的疤——时间无情,爱在沉淀
作为喜剧界一姐的贾玲跨界导演的贺岁大片《你好,李焕英》一经上映豆瓣评分就飙升至8.3分,这部电影源自贾玲2016年的同名小品《你好,李焕英》,时隔近5年,小品和电影变化了许多,尤其是结尾,5年前的结尾体现了满满的伤与痛,而电影的结尾却在泪中看到了爱的沉淀和伤疤的治愈。
很多人说,大过年的让人哭得稀里哗啦合适吗?
其实“每逢佳节倍思亲”,一部关于“亲情”和“爱”为主旋律的好作品,不仅和春节是绝配,也适合大部分人观看。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人表面的坚强时,很难看到他们的内心的伤痛。比如贾玲出名前的10年,背负了太多——姐姐为了支持贾玲放弃读大学的机会、父亲甚至卖掉了房子,贾玲更是在19岁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与母亲阴阳两隔。
这些压力和伤痛让贾玲坚强,她一直看上去在笑,但是母亲意外离世后,她瞬间增加的体重暴露了她内心的伤痛。
贾玲通过“我把心掏出来给你们看”的方式,怀念母亲,疗愈内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中的伤和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贾玲可以把心掏给你看,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很多时候只能把悲伤藏起来,甚至有时候自己都被自己“坚强”的外壳所欺骗,没办法看到内心里面的伤痛。
艾玛·卡林丝多特所著的奇幻故事《妈妈的星石岛》和《你好,李焕英》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相似,里就有这样直戳内心的句子:如果你感到悲伤却哭不出来,那就是内心在哭泣。
把情绪隐藏太深,如同内心压抑着一个随时爆发的活火山。
带给大家无数欢笑的“憨豆先生”,演员本尊深受抑郁症的折磨;喜剧之王周星驰说“我拍了很多悲剧,但你们却都认为那是喜剧。”
太多的伤痛都给自己穿上了坚强、快乐的外衣,但是内在的伤害却更像是个炸药桶。
对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妈妈的星石岛》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蒂格里斯的女孩,刚刚一岁时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母亲,她幸存下来,胸口留下了一道疤痕。
但是她的成长里藏着对爸爸的担忧、不希望被别人怜悯,母亲无法参与成长的缺憾。
于是蒂格里斯格外懂事、从不哭泣,当然也没有朋友,独自背负着所有成长的秘密,没有属于孩子童年的任性和欢笑。
爸爸说:
“你内心哭过太多次了,眼泪已经流成了一片海。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背负着无尽海,独自一人。”
而这样的蒂格里斯也让奶奶和爸爸深深担忧,她看起来坚强懂事,但是却总是待在自己的角落,担忧着父亲的抑郁症,害怕和同龄人相处。
蒂格里斯这样的状态,一度让爸爸害怕会失去她。
受伤后,孩子看到的世界更容易出现极端,从而引发自卑和创伤。
2016年贾玲的《你好,李焕英》从小品角度而言,结尾并不成功,但是却把贾玲内心的伤痛表达的淋漓尽致,贾玲压抑着哭泣地低吟“妈妈,我想你”成功击中人们心中的脆弱之处,也终于开启了贾玲内心压抑的一颗情绪炸弹的拆除之路。
今年的贺岁大片依然在笑声中开启,却在泪奔中释然。
《妈妈的星石岛》也有着这样对内心的救赎之路,只是孩子的内心更加敏感,敲开孩子的心门更需要技巧。蒂格里斯——这个心口有道疤痕的女孩在搬家的时候意外得到了一个盒子,这个盒子可以让她了解因车祸意外去世的母亲——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在奇幻故事中,孩子的内心终于得到了疗愈。
这个故事不仅写给孩子,更是让成人看到孩子的内心,探寻那些曾经被遗忘的成长经历。
而对于成长中难以弥补的伤害而言,隐瞒或许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隐瞒带来的是孩子的不安、自卑和自我封闭,比如蒂格里斯担心和别人聊天会谈论到父母,担心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状况会对自己产生怜悯。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的,蒂格里斯之所以不敢走出自己的角落,正是因为成人出于“保护”的“隐瞒”,会引发孩子“这样不好”“这很可怜”的感受。
治愈的力量并不能来自于刻意地隐瞒,而是来自于勇敢地面对。
当父亲决定不再隐藏,他勇敢地和蒂格里斯谈论起妈妈和弟弟时,蒂格里斯的情绪也终于不再压抑,压抑多年的情绪终于找到了流向世界的宣泄口——她终于学会了哭泣。
故事里,最终成功解救妈妈的咒语是“群星引路!黑暗退散!只要说出内心的话!”
蒂格里斯的父亲把对妻儿的怀念隐藏成自己的抑郁症,蒂格里斯也把对父亲的担心、母亲和弟弟的缺失隐藏成自己的孤独和自闭——直到最终父女坦诚地谈论起他们的爱和思念,谈论起失去的痛苦,才最终在泪水里化解了隔阂,放下了防御。
当蒂格里斯的父亲把妻子的照片送给女儿当做礼物时,蒂格里斯摔碎了相框正是孩子压抑已久的情绪得以释放的突破口——孩子并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压抑的太久,开启的释放可能会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是,这却是疗愈的开端。
《你好,李焕英》以小品压抑的哭泣开端,最终以电影中贾小玲发现穿越的不只是自己引发了爱的升华和伤痛的治愈。
《妈妈的星石岛》也是以压抑地好奇开端,最终以无法找到木箱,却意外被一个樱桃核砸中结尾,在泪中接纳现实的失去和爱的升华。
两者各有特点,电影笑中带泪,书中细腻省心,但是最终都是因为“看到和说出”而充满了对遗憾的接纳和释然,达到爱的升华。
电影值得玩味,书也值得一遍遍品读。
读《妈妈的星石岛》时,不妨思考一下,
蒂格里斯眼中看到的爸爸前后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蒂格里斯会有前后如此不同的感受呢?——————————
我是晨光微晓,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