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入境》是一部由菲利普·里奥雷执导,梵尚·兰东 / 菲拉·阿伊维尔迪 / 奥黛丽·达娜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法入境》观后感(一):理想总有理想的价值
2015年11月在巴黎,我的一个希腊好朋友(长得像Mina)对我说,她觉得真的很荒谬:她随便买张机票就能飞到欧洲任何一个城市住下来,而那些想去她国家避难的人,可能失去生命都越过不了边境。……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惊人的恐怖袭击,她让我“避免进入这个国家”。理想主义者一定要面对现实的困境,但理想总有理想的价值……
《非法入境》观后感(二):理想总有理想的价值
2015年11月在巴黎,我的一个希腊好朋友(长得像Mina)对我说,她觉得真的很荒谬:她随便买张机票就能飞到欧洲任何一个城市住下来,而那些想去她国家避难的人,可能失去生命都越过不了边境。……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惊人的恐怖袭击,她让我“避免进入这个国家”。理想主义者一定要面对现实的困境,但理想总有理想的价值……
《非法入境》观后感(三):《非法入境》小短评
很久之前在大学某节课上偷偷拿手机看完的一部电影,那时候抱着随便看部小成本电影的心态点开的,没想到看完之后那么揪心,也记忆深刻。后来的几年时,有两三次,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又想起这部电影的某些片段,想起那个为了爱情,每日练习游泳,试图穿越海洋的少年。他天性并不勇敢,但却做出了勇敢的事,或许因为他无人可依,也因为他无路可退。
《非法入境》观后感(四):囚
有些人,生来注定逃亡
为生存,为自由,为爱情,为理想
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
《非法入境》
怎样跨过la manche 海峡?
游过去!
可惜那是永远无法穿越的30公里
十七岁的伊拉克少年死在那
一个人活着时,终日被驱逐
死了之后,究竟给了一块容身之地
一块墓地
《非法入境》观后感(五):非法入境
一个17岁的库尔德男孩,徒步三个月从伊拉克来到法国加来,多次偷渡无果,他决定学习游泳,跨过漫长的英吉利海峡,在不到十度冰冷海水里游十个小时,只为见到大洋彼岸心念的姑娘。然而,海上滔天巨浪、警方围追堵截、女方家族包办婚姻,一个偷渡者的爱情里只剩下卑微、执拗,浪漫显得一文不值。片子整个色调昏黄灰白,一如从开头到结尾没有停过的阴雨,男孩对爱奋不顾身的临门一脚,最后停留在距离终点800米的大海里。
《非法入境》观后感(六):爱情被碾碎的声音总让人听而不厌
补看的影片,欧洲难民问题的大背景。海曼之后又一回被泪目了。 爱情的内核很煽情,因为比起更常态的生存、亲情等等,被现实碾碎的时候,爱情迸发的声音更悦耳更有共鸣,而后者则是一地鸡毛。 库尔德男孩的演技确实,欠缺爆发力。当决心再泅渡一搏的前夜,不应该还是那样冷静甚至泄气的神态,如果是人物性格设定,那至少可以捕捉到通红的眼睛和须发皆竖的神态,你知道,一个要赴死上战场的人,身上的血都在烧。
《非法入境》观后感(七):想要问问你敢不敢 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
通篇都在讲少年想游过英吉利海峡去找女友,一个看似非常有勇气的举动,却被作者披上了“偷渡客”的外衣,游泳教练刚好在经历一场离异,看似教练在帮那个孩子,事实上孩子也帮了他。
很平淡的一个故事,在社会舆论,法律限制的压力下,你还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你还能不能坚持你认为对的?在重重阻碍,屡次失败之后,你还有没有勇气 去兑现当年那个许下的诺言?
整场电影都在为这孩子能否成功穿越英吉利海峡而揪心,终了还是失败了,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可又被导演给予了生命与希望,最后的最后,他接到妻子的电话,坚定地说:戒指找到了,我这就回家。
故事定格在C罗的进球,伦敦的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灰色,酒馆里的人们正尽情的为刚刚的进球而欢呼,他拉紧领口走出酒馆。
好像这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
《非法入境》观后感(八):两难
影片最大的讽刺在于WELCOME,但不是我们作为他者抱着怜悯之心,说着义正辞严的话就可以解决的。难民的大量涌入会对难民接受国在经济、社会保障、就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甚至是冲击,而且出于人类对外来人群所有的天然性排斥,难民接受问题存在很大难度。能做到像德国那样对难民的接受已经实属不易,像英国这样千方百计拒绝难民的国家不在少数。但这些难民在寻求避难的过程中,相继由于避难国的拒绝而死去,又与人道主义相悖,这就是难民问题的两难之处,引发思考。难民问题不仅是政治军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难民在逃亡路上的危险境遇、到达避难国之后的生活以及与当地居民的共处关系,是近年来基于难民现象的两大讨论主题。难民危机是否可以良好解决,不同文化是否可以和平共处,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也很可能意味着未来无论是从跨文化角度还是电影领域,都会对于难民问题有持续关注。
《非法入境》观后感(九):Don't judge them -- please!
导演:虽然这部电影曾在EU的parliament播放意味着EU的观点与影片接近,但是我想要讲述的还是2个love story,the focus is on -love.
当爱情与人权、法律碰撞以至于产生所谓悲剧时,反思便是心中有爱的人类可以做的。
导演为拍摄此片与非法移民生活了4个多月,他反复说的是:i tell the story of them,i don't judge them, and for whoever watch the story, please don't judge them.
他还说Such a shame!因为法律规定任何法国人以任何形式帮助非法移民最高可判入狱5年。
人人都有追求,爱情、事业、地位;都有基本要求,远离战争、死亡的威胁。所以从这条常识中去理解并尊重他人,人类之间最需要的就是互相理解与尊重,判决他人的义务留给法律去吧。
《非法入境》观后感(十):爱情题材而非严肃题材
【1】卡车上男孩突然坚持不戴塑料袋 这一行为给我带来了违和感,因为这种行为未经解释,我也没法脑补出一个常见的合理理由说服自己。而我本来已经进入了影片,这种违和感突然强行把我从电影中轰开,所以即使后面剧情对这行为做了解释,但我心里还是萦绕着这股不舒适,无法再自我代入。解释如果放在上车前,观众会有更多期待故事进展的兴趣和紧张感。 【2】丈夫为什么在被律师,警察和妻子告知留宿难民违法的情况下还是留宿男孩?影片呈现的只是男孩学游泳有天分,没有更多刻画个人感情的画面,无非是男孩给丈夫看了张女朋友的照片而已。甚至即使有,这种感情可以浓厚到让人忽略自身安危么。 【3】结尾突然莫名其妙地告诉我们金牌在男孩身上,而影片却未做更多解释。这个细节想告诉我们什么?我想观众第一反应肯定是男孩偷了金牌,而导演不做任何解释似乎默认了这种想法的正确性。所以,透过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部貌似打着控诉政府主题的电影还是在迎合政府:看吧,难民果然和宣传一样坏,我留宿他,他竟然还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