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骆驼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09 01:28: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骆驼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骆驼祥子》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2018.09.17

  “有些人仅仅为了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一个聒噪的傍晚,一口气读完了祥子的后半段人生。终究是要步入社会,不知道面临的是怎么样的生活,没有什么朋友,无从打听,也刻意回避,这个年龄的人没人能停得下脚,理解自己或别人的心思,顶多是你吐你的槽,我诉我的苦,以致后来苦也没了,就假装忙起来。每走一步,都想着能不能向上够一够,不由自主的就踩别人的脚。当然,抱别人的大腿必然是要必恭必敬。坑蒙拐骗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下三烂,要上得了台面,目的不是让大家信以为真,而是让人觉得这谎编得圆,这骗技术高。祥子不是利己主义,他的堕落是真堕落,摆在面上的,他是善良的或者他是愚笨的,他不愿花力气了而已,人畜无害,这样的祥子早就已绝迹。以明显的自我毁灭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堕落,是一个绝望的人保有的最大的善。

  《骆驼祥子》读后感(二):祥子错了,祥子没错

  满怀梦想,你我皆风华正茂,梦死方坠人生暮年。 文中的祥子,起初满腔热血,最终还是选择了随波逐流,终究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阮明为钱,出卖思想;祥子为钱,接受思想。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祥子的三起三落,看着让人揪心,压抑。尤其是虎妞难产,迷信封建的思想又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来了,它也是夺取虎妞生命的元凶之一。一次次不幸的降临,祥子的心智被打垮,甘愿做一条咸鱼,恰如“梦死方坠人生暮年”。

  小福子的一生我觉得是那时候大部分妇女生活的缩影,用肉挣来的钱要供弟弟吃饭,供爸爸喝酒赌博,最后落得个惨死。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骆驼祥子》读后感(三):活着罢了

  《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张爱玲写到“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那么在《骆驼祥子》这里,你或许得自备些甜点心,做好准备饮下一杯苦茶。或许你想着苦点也没关系,苦尽甘来,却不料这一口下去直把你的舌根给麻透了。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可以用第一章及最后一章的章节名称完美概括:“树一样的高等车夫祥子”是如何活成了“彻底堕落的低等车夫祥子”。

  从头至尾,借由着祥子的视角,来看这个军阀混战的北平,看祥子的同行们、邻里街坊们、富的穷的(大多是穷的),看着他们为了活着如何出卖自己的苦力与肉体,如何用酒与暴力麻痹自己的灵魂。看祥子的大半生,看他的悲苦喜乐(悲苦占了大半),看他如何努力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却被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这是讲述劳苦大众的苦楚,这种苦具有普遍性,是大众的疾苦。所以全文用字直白,不需要太多隐喻伏笔、夸张渲染,只要把祥子的所看所感所历呈现出来,人人都能读出其中的辛酸来。祥子将自己的生命像骆驼一样贱卖出去,还要承受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意外。骆驼,沉默寡言,躯体高大,能够忍饥耐渴。役用性能是它主要的生产性能之一,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同样的形容放在祥子身上,也是十分贴切契合。

  祥子拼了命拉车,老实本分,节衣缩食,辛辛苦苦只是为了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麻烦总是自己找上门来。凭什么?他想不通,有限的经历和学识让他脑子一团乱,木讷沉默使得他也很难从旁人那获得及时有效的建议,反倒为孙侦探、虎妞这一类巧舌如簧的角色所欺。自身性格与社会环境,对人做出选择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祥子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每一次欺近买车梦想,转眼又将坠入现实的深渊中。他挣扎着振奋起来的力量在逐渐减弱,现实打击的力度却一次比一次强。祥子的身体和精神迅速垮下去,成为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最后他抽烟喝酒逛窑子,全然不守信用,反倒成为了车夫们中的一份子,末路鬼又何止他一个,为社会所欺的又何止他一个呢。

  祥子的故事不会是最后一个,活着,对于某一部分群体来说,依旧需要花光所有的力气。

  《骆驼祥子》读后感(四):草稿

  数十年之前老舍的小说,现在看的还是津津有味。祥子、虎娃、小福子三位人物,在老舍的笔下充满着生动的形象,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影响。

  祥子,年轻的汉子,从事着拉车夫的生活,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就有着自己的中国梦,想能拥有自己的精湛的美丽的车夫。这种愿意,在经过祥子的努力之下,真实的如愿了。只可惜,由于当时的社会混乱,战争的残酷,自己的车子被军队收缴,连自己被被拉进了队伍中,穿上了军衣,直至有机会偷偷跑出。车子就这样没,不过弄了了三只骆驼,梦想还是存在。

  虎妞,则过着富裕般的生活,不过自己的相貌不是很美,却看上了老实能干的祥子。只是自己的父亲并不同意。在某次众人给父亲过做寿典礼时,女儿和父亲吵了起来,并最终独自逃出了家门,投入到祥子的身边,和父亲断绝了关系。只是,虎妞结婚之后的日子并不舒畅,祥子并不喜欢相貌平常的虎妞,经常不归家,拉车是他更喜欢的工作,而车子好像成为了他真正的老婆。

  小福子,相貌普通,不过却是男人的抛弃物,在男人走后无奈只得回到自己的家中,和虎妞做起了朋友。只是家庭生活的无措,小福子父亲的懒惰,逼死了自己的老婆,驱使自己的女儿小福子卖身。在虎妞去世之后,小福子想陪伴在祥子身边,只是第一时间被祥子拒绝,怕承担起抚养小福子家庭的老老小小,直至相通了对生活的乐趣,回头来寻小福子之时,再也回不到从前。

  祥子,有过自己的梦想,而且也实现过自己的梦想,不过最终梦想破灭,经过努力买来的车子被军队强去。当再次经过困难,积蓄了些钱财,又被警探所敲诈。在和富有的虎妞结婚之后,梦想再次实现,又又了属于自己的车子。不过因对婚姻不满,对虎妞没有任何的感情投入,在虎妞难产之气,钱财再次失去。

  多次的得而复失,让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对生活也没有了更好的向往,只愿意自己能吃饱肚子,其他的都可以忽略。最终沦落为社会的下层,没了信仰的孩子真的失去了生活的愿望。

  小说从祥子的身上,透视着解放前夕社会的混乱,虽然表面上充满着生机,暗地里地层人士的生活,却极度的凄凉。家中的男人为生活所逼,出满了浑身的汗水。家中的女人则在家中,等待着丈夫的钱财。家中的女孩,则出卖着自己的肉身,家中的男孩,在外四处寻找的能填饱肚子的方法。

  《骆驼祥子》读后感(五):且行且珍惜

  最近我也经常感慨,生活不易,但很多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尤其是像我们这种马上跨入中年人的行列了,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需要照顾,孩子学习需要辅导,还需要陪伴,单位的工作还得做,哪儿哪儿都不容易。如果有房贷的,还要还贷款,还得存钱防止老人生病。还得有旅游的资金、养车的成本。衣食住行真的很不容易。更得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因为根本生不起病也不能生病。人生就是这么不容易。像我们财政开支尚且如此,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岂不是更艰辛?当然每个人追求的生活标准不一样,所以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不同。生活的确很艰辛,这一点从祥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以前没有看过完整的《骆驼祥子》,仅限于课本上节选的一篇文章。后来看过《骆驼祥子》的电视剧,肯定对原著进行了改编和演绎。所以这次就想读一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的《骆驼祥子》。祥子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想拥有自己的一辆车。无论如何都要拥有一辆车。他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能够翻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年轻、体面、有力气,凭借自己的勤恳,终于有机会有了自己的车,本以为从此可以自由了,衣食无忧了,却因兵乱而丢了自己的命根子——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车。祥子还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但造化弄人,自己的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钱却被骗了去。他看到可是小马儿和他爷爷就是自己的过去和将来的写照,也不禁向虎妞屈服。终于在虎妞的帮助下买了第二辆车,但命运就是这么多舛,经过种种磨难,虎妞带着没出生的孩子死掉了。祥子的第二辆车又没有了。他的梦想又变得遥不可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碰就破裂了。虎妞死在了自以为是上,小福子死在了贫穷上。小福子本来成为祥子新的梦想的支撑,他甚至计划好了未来,却终究化为泡影。万恶的社会没有公平可言。衣食足而知礼仪,在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时代,还谈什么人性、廉耻。祥子就是从一个勤劳、善良的车夫,被生活磨炼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华东师大版的《骆驼祥子》封面是骆驼形状的图案,一个人在驼峰上今年的爬着。可以说书皮就对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况。生活艰辛,为了活下去,必须不断的攀登,但有时候不得不臣服于生活。在当今这个付出就有收获的年代,我们还是要享受我们的人生吧,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不辜负这么一个和平年代!

  《骆驼祥子》读后感(六):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里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相信许多人都已经看多。最近拿到了大星文化新出版的这本《骆驼祥子》,在成年之后,在经历了生活之后,在涉入了职场之后,又一次翻开了这本书。

封面

  书的封面是大星一如既往干净漂亮的风格,深蓝如黑的背景下,有一只金色的骆驼,双峰耸立,一个小小的人儿背着一点点行囊向上攀着,骆驼的眼角还流下一滴热泪来,书名下方就写着这句话:“有些人仅仅是为了活着,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生活艰辛这句话,或许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情。

  祥子,一个乡下来的“北漂”,年轻力壮,性格要强,靠着一身的力气挣口饭吃,做了一个洋车夫,他认真拉车,努力攒钱,为了“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着,当理想实现,现实却来横插一杠子!先是被一路兵拉走了车,架走了人,九死一生逃回来,靠着顺回来几头骆驼换了钱,继续努力。接着呢,好不容易攒着几十块钱,却又被人敲诈了去,这一次,不但钱财被人讹走,连自己的人也被虎妞“骗”走了,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渐渐迷失了自我。

  一个单纯的壮汉,独自一人生活着,没什么文化知识,没什么亲戚朋友,有的就是一身力气,可仅有这一身的力气,在那个时代,根本无法让他生存,他不敢放高利贷,不敢把钱存银行,不敢生病,也不敢示弱,从头到尾只能用一个买车的梦欺骗着自己,可以说,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理想,统统都被别人掌控着。他想逃离,想反抗,却一直被生活胁迫着,一点点妥协,一点点让步,当虎妞给他买了车,他却生病,最后虎妞难产而死,他渐渐堕落,当最后的希望出现时,他才发现,小福子也自尽了,所有想要的一切都不存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空,除了活着,已经做不了其他什么事情了。

  多年后再看这部作品,当真感慨万千,我的梦想,我的生活,我的挫折在祥子面前又算什么呢?一个人的梦想,或许就是被生活里一波三折的磨难所打败的吧,但当残酷的现实击碎梦想,我们能做的,不是像祥子一样堕落,而是重整旗鼓再出发!

  最后,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感谢《骆驼祥子》给我的力量,让我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

  《骆驼祥子》读后感(七):骆驼祥子

  上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初中吧,还是借的孙慧子的书看的。印象中一开始看得非常入迷。感觉看得很快,后面任务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就慢了,而且越来越难以理解,祥子的遭遇超出了我的认知。现在可能是看过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等作品,感觉真的是“感同身受”,为什么加引号呢,因为只能是理解这种痛苦,但是真正的遭遇是要比我想象中艰难千百万倍的。   当时看的时候就很奇怪,为什么叫《骆驼祥子》,骆驼没什么关系啊。其实这次看完后有点想法了,一开始是骆驼祥子,后来祥子就只是祥子,再也不是最开始的他了。祥子是从买骆驼,或者说是车被抢走开始堕落的,而书的最后,他帮别人打幡的时候也被叫“骆驼”。真的很悲哀啊。称呼还是这个称呼,可是祥子已经是两个人了。应该把骆驼跟祥子割裂开去看,一个人是如何从骆驼祥子变成祥子的,然而讽刺的是最后竟然还是叫他骆驼。唉。老舍的书真是致郁百分百。   如果说余华写的悲剧是把美好撕碎了给你看,老舍的写的悲剧就是鲜血淋漓的现实。是的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暗社会,你没有办法求生存,只能在漆黑的沼泽地里挣扎,越挣扎越往下陷,于是放弃了,干脆和泥巴混在一起好了。   一本小人物如何堕落的血泪史。说“堕落”总感觉是这个人主观色彩强于客观现实,但事实上我却觉得祥子的结局是被社会活活铸就的,一点一点地把他的希望熄灭,再点燃然后再熄灭。真的太绝望了。   看《四世同堂》最后也是这样,对这个人物觉得心疼,对那个社会感到绝望。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想努力活着的,明明去做了,但一点一样都不给留啊,一点活路都没有啊。   祥子的一生就是个抛物线,其实更感觉像是个减函数。看完结局后再看开头,反差太明显了。中间经历过的每一条都是沉重的压在身上的负担,束缚得紧紧的让人透不过气来,那么干脆不要呼吸就好了吧。祥子是如何从一个干净体面利落的上等车夫变成金钱的奴隶间接杀人的凶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好,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也好,我还是为他心疼着。为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心疼着,然而一想到这可能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之一,还有千千万个和他一样的小人物就觉得压抑得窒息。   说一说别的人物吧,虎妞在我第一遍看的时候,感觉就是个母老虎。那个时候毕竟还小,对于一些怀孕啊,上床之类的词汇比较敏感,现在已经是老油条了,就不看这种带颜色的词,只看内容了。之前还很奇怪为什么祥子怕她恨她还跟她结婚上床。现在渐渐明白了,其实有的时候真的是命运弄人,身不由己。虎妞确实不像个女人的。当时只是觉得死得突然,现在只剩一声叹息。小福子是真的可怜,她和祥子一样可怜,或许这就是最后祥子想娶她的原因,但她选择了逃跑和自我了断,而祥子过得像个行尸走肉。刘四爷是把钱看得比亲情和任何感情都重要的人,和虎妞的决裂我觉得他不是不难受,最后他连虎妞埋在哪儿都不知道,一个老头就算是有钱,但是无依无靠亲人都死绝了,也是真的可怜。曹先生大概是不多的好结局的人吧,平平安安但也经受惊吓地苟着,让我想起了四世同堂的大儿子,这大概是那个时候普通人或者普通往上一点人的缩影。   造化弄人啊。老舍的书真的是没一本不致郁的。可怜又可恨的人们。最后一章人们争先恐后去看杀人也是绝了,我听郭德纲评书还觉得是笑话,可是看了这本书再加上鲁迅写的文章。真是一个劲儿觉得恐怖,看杀人恐怖,竟然有热衷于看杀人的群众更让人觉得恐怖。   这是一个多么荒唐又混乱的世界啊,可是偏偏它又可能是真实的。这么一想又觉得非常难过了。   2020年9月4日

  《骆驼祥子》读后感(八):重读经典,骆驼祥子

  今天要聊的书是老舍先生写于1937年的《骆驼祥子》,故事讲的是军阀混战时期洋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因为是初中必读,大家对这本书应该比较熟悉,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阅读它,虽然之前听过祥子的故事,但仍然被老舍笔下鲜活的角色深深触动。豆瓣评分 8.4祥子到北平后的一生,一直围绕着一个词:希望。从充满希望,到丧失希望;从重拾希望,到走投无路;再从很小的希望,到绝望;最后恍惚的希望,到彻底绝望,堕落。

  按照上面的线索,梳理出来就是这样一个故事。① 刚入城时善良正直的拉车大个子祥子,一心只想存钱买车,苦攒三年,买了新车的祥子对生活充满希望;② 车被大兵裹去,面对乱世无常,丧失希望;③ 心有不甘,为再买车拼了,同时结识曹先生一家,重拾希望;④ 孙侦探仗势欺人,骗走祥子所有积蓄,祥子走投无路;⑤ 与虎妞结婚,虽不相爱但至少是个家,再次买上车;⑥ 虎妞难产而死,跳大神欺诈,祥子卖车,放弃小福子的委身,从此陷入绝望;⑦ 不甘堕落,与小福子结伴搀扶是最后的一点希望;⑧ 小福子不堪妓院凌辱,上吊身亡,祥子彻底绝望,堕落至死。

  三言两语讲不清祥子经历的种种,其中最触动我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虎妞死后,面对小福子心甘情愿的委身,祥子也动了感情。但是看到她那不争气只会要钱喝酒的爹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弟弟,他还是狠了心,搬走一个人住。“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那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很现实,但也没办法责怪祥子,自己都还养不起,更何况一大家子,谁不想要点自由呢,即使它很小。

  另一个是得知小福子死后,也就是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之后,祥子变了,变成了“那些车夫”的样子,他们懒,他们耍刺儿,“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祥子变成了极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考虑别人,也不考虑未来,爱谁谁,活一天是一天。“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老舍的言语多有味儿啊,“车夫样的车夫”,祥子不再是那个要强的车夫,不再是那个别人眼里的愣头青,不再是黑乌鸦里唯一的那个白毛的。

  读这本书最后5章的时候,我久违的体验到了“心流”的感觉,就是一种完全不能放下手中的书,进入小说的场景不能自拔的状态。我想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魔力吧,它没有无病呻吟,它能让人共情,产生微妙的情感。感谢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有你们真好。 最后我想说,也许每个人都有过“祥子般的遭遇”,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公,都会要强,但要谨慎,要想办法守护好心中的那些“希望”,不要活成后来的祥子。毕竟时代变了,我们自己能左右的东西更多了。

  灏楠读书,下期见。

  更多书评,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灏楠读书”。

  《骆驼祥子》读后感(九):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老舍先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家,提到他的名字,大家都能列举出几部耳熟能详的作品。例如《四世同堂》、《二马》、《茶馆》等。本书《骆驼祥子》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曾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惜在文革中受到恶毒的迫害,含冤自沉于太平湖。历史和命运的不公造就了中国文学史的巨大缺憾。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平头百姓祥子在命运和历史的车轮下苦苦挣扎,希望凭借个人的努力过上美好生活,然而事与愿违,在当时的环境下,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最终祥子臣服于命运的摆布,成为一个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故事的梗概一般人都有所了解,就不再赘述。笔者想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是景,即环境描写。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骆驼祥子》中的一小部分,在烈日和暴雨下。描绘了北方夏天常见的暴雨,“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象下了火。”第一句下了火,让人立刻感受到夏日暑气的残酷。后面又通过一动不动的柳条、吐舌头的狗、无力吆喝的小贩、融化的柏油路等,侧面进一步烘托天气的炎热。前期的酷热、亮晃晃的光都为后面突然而至的大暴雨埋下了伏笔。在大雨中祥子举步维艰,客人的不通融和无情使他只能在雨中半死不活地拉车,最后却连一个多余的铜板也没有得到。老一辈人爱说“老天自有公道。”可是对于大杂院的穷人而言,这场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以前看到这段,我总是专注于老舍先生传神、细腻的景致描写,再次翻阅时,看到景色背后人物的悲情。对于为生计奔波,靠力气拉车吃饭的祥子而言,这场暴雨无异于另一场生活的蹂躏。他不仅要承受社会不公、不善客人的刁难,连天气都撕扯着他破败的生活。

  二是情。祥子初期情窦未开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凭借自己棒小伙的体力,攒钱买一架新车,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意外捡到的骆驼一度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很接近,却在战乱中再次梦碎。几经周折,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看上了他,以车子为条件与他结婚。他的生活看似有了起色。然而他们的婚姻没有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虎妞对他的情主要在于他的年轻体力和好拿捏。祥子则大部分是为了得到一辆车。在虎妞难产死去后,他还不知道情为何物就已经失去了获得的机会。他也曾与同住在大杂院的小福子产生了微妙了情愫,那是一种困苦生活下同病相怜的感情,却因为小福子的父亲好赌将女儿卖入窑子而告终。拉车的生计糊口尚不容易,何谈拯救同样深陷贫困泥潭的小福子呢。他的梦想几度破灭,最终变成了没有感情波动,丧失灵魂和道义的无数拉车人之一。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曾努力上进,与时运抗争,却抵不过时代和命运的翻覆,直至彻底沉沦。因此我们只有同情,无法责怪。

  三是语言。老舍先生是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他长期观察底层劳动人民,对于他们的形态、语言描写惟妙惟肖。用语有独特的京味儿,因此也被称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小说大多以平民为主人公,对劳苦大众有深刻的同情,故事、情节都非常接地气,又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大多比较厚重。而他的散文随笔又是另一种风格,语言诙谐俏皮,带着一股子京范儿。

  在旧社会的压榨之下,贫苦百姓难免会成为被侮辱和受到损害的一方,有的努力挣扎不服从命运的安排,有的随波逐流沉沦到底。相比较他们,我们是幸福的。可以自由、自主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尽管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局限性,但对于人性的关注和命运的探讨是永恒的话题,这也是这部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骆驼祥子》读后感(十):但愿,我们都是曾经的骆驼祥子!

  

不得不说,老舍先生是睿智的,笔法是高明的。人不分三六九等,但职业有,拉车的行业同样也有阶级划分,也存在鄙视链,身体强健的,柔弱的,穿着大方得体的、破烂不堪的、车子崭新的、破旧的,都代表了不同阶层和身份。祥子,一个失去双亲、坚壮、沉默、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却有着高傲的心气,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攒钱买车,做一个体面的、自由的车夫,不管是一年、两年、还是要花更多的时间,他都愿意,因为他年轻,体力旺盛、个头高大、跑得快,对他来说,一百块,只要多跑,使劲跑,就能实现人生最大的梦想。于是,三年时间,他买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祥子还是祥子,他跑得太“快”,他被抓了,第一辆车丢了。于是我们的“骆驼祥子”登场了,来得是那么滑稽和可笑。凭着过人的记忆和方向感,他从军队逃了出来,牵着三只骆驼,在度过了最沉寂的夜,最绝望的夜,最孤独的夜之后,35块钱,他把三只骆驼卖给了农户。生了一场大病,祥子老老实实地把钱交给了刘四爷,此时的祥子拥有了第二个梦想,继续拉车、存钱,买第二辆车。自从“骆驼祥子”的名声不胫而走,他比以前更努力了,但四天的包月生活让他讨厌起吝啬、刻薄的杨家人。

羞愧、无奈、难堪的祥子回到人和厂,面对虎妞的诱惑、软磨硬泡、祥子没能把持住,他败给了虎妞,自此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全都变了,人生梦想的路上有了绊脚石,每走一步都会艰难舞比,祥子开始胡思乱想,开始游移不定,开始极力逃避,他来到了心中的“孔圣人”般的曹先生家里,在这里,他能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温暖,享受自己一生挚爱的“拉车”和“买车”的生活。但,这样的日子注定不会太长,只要想到虎妞,只要想到要和她成亲,要被他束缚一生,祥子恍惚地开始犯错误,他大意了,伤了曹先生,自己没了主意,更是感到自责、愧疚和沮丧。

虎妞来了,大年二十七,刘四爷大寿之日认他做干爹,再好好表现,顺理成章地娶了虎妞成为上门女婿,拥有刘四爷的家产,似乎完美的计划,似乎让祥子无法拒绝的条件和筹码。但是,祥子打心眼里就不喜欢虎妞——这个又丑又黑又暴躁的母老虎——更不想要刘四爷的家产,祥子只想拉车挣钱,买车再拉车挣钱。但虎妞怀上了,万一被揭发,祥子该怎么办,他开始掉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陷阱里。冬日酷寒的茶楼里,祥子遇见了小马和他的祖父,“在小马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童年凄苦,中年辛劳,老年凄惨,想起这些,祥子好像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反抗生活了。

生活喜欢戏弄人,尤其是命运坎坷而又无可奈何的人,祥子被孙侦探勒索了,仅有的三十多块钱也全部泡汤,走投无路之下,祥子只能来到人和厂,找到刘四爷,又开始租车,这时的祥子似乎还完全没有丧失对买车的渴望。刘四爷大寿将近,祥子忙前忙后,任劳任怨,一切都操办地尽然有序。越是平静,越是可怕,虎妞和刘四爷闹掰了,祥子被骗了,被绑架了,被束缚了,被禁锢了,婚后的生活没有一点快乐,一点欢喜,留给祥子的是挣扎、是逃避、是挣脱,但祥子没有飞出去的能力和勇气。即使再次拉到车,即使每天尽可能的不见到虎妞,祥子依然感觉不到生活的气息,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倒是虎妞,在脏乱不堪的墙院之中找到了自己的青春“小福子”一个父亲残暴烂醉伸手要钱,弟弟孤苦幼小伸手要饭的不性家庭的女性。

酷热之下的祥子即使年经,腿脚快、精旺盛,终究是敌不过这蛰伏的天,酷热的暑气和瓢泼骤雨。祥子病了,歇了一个月,强忍着病痛拉车的祥子再次病了,祥子已经不是以前的祥子了,开始累了,喘了,跑不动了,就连腰,也开始塌了。真正怀上身孕的虎妞,慵懒贪舌,愚蠢的将自己和腹中的胎儿带进了幽幽冥间,祥子变卖了家产,学会了抽烟,染上了性病。照见了刘四爷之后,祥子得意的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宏大的人生计划,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然后叫上小福子一起做工,然后赚钱,再买上自己的车,和小福子过完自己的大半生,此时的祥子是幸福的,快乐的,满足的。他要找到小福子,要抓住一切机会找到小福子,但是小福子已经没了,上吊自杀了。

祥子彻底变了,那个老实的、健壮的、体面的、有梦想的祥子不见了,现在的祥子,只想能过一天是一天,能享受一天是一天,能占一点便宜就占一点便宜。就算是出卖“朋友”,只要能拿到钱,祥子都愿意做,茫茫人海中,看不到飞奔的、汗水淋漓的梦想少年,只有角落里的佝偻着、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就像老舍先生最后说的: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态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读完祥子,心里百转千回,祥子是不幸的,也是可悲的,他曾有过质朴的梦想,也曾努力奋斗拼搏,但是他斗不过畸形的时代,斗不过残酷的命运,斗不过险恶的人心,更斗不过内心的怯懦。梦想的坠落,生活的打击,路途的艰辛,把底层的祥子变成了大多数的病态的底层人。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充满着梦想和正能量的时代,我们是最开始都是有梦想、有激情、敢拼搏的“祥子”,然而,现在的我们是否能扛住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负重,命运的挑战,避免再次上演当代“祥子的悲剧”呢?但愿,我们都是曾经的骆驼祥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骆驼祥子》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