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简史》是一本由[澳]杰弗里·布莱内著作,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元,页数:5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一):浅显易懂,粗略了解推荐
记得这本书是在机场等侯时候买的,感觉整体行文流畅,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以作为快速了解这100年历史的快餐材料,但对于深度学习用的话,感觉很多内容缺少深度,如果作为快速了解历史的材料还是蛮推荐的,作者的笔触好像和你闲聊历史一样,读起来比较顺,这里请忽律翻译的一些小问题,所以作为想要学一点谈资的朋友还是很推荐的。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二):初读20世纪简史
8月中旬购入这本书,11月初终于看完了,断断续续地看。如果让我提炼关键词的话,我觉得二十世纪是战争与科技。想以倒叙的方式来看,从最近的往后看,之后再看19世纪、18世纪......加深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现在让我回想书中的内容,“一战”、“二战”、“登月计划”、“冷战”、“911”,大概这些是最为清晰的,之后有时间再翻看翻看。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三):令人尴尬的作品
史书会有史论,但凡史论,很难做到不偏不倚,西方的史书,意识形态作祟的因素还是存在的。以此书为例,二战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屈原说、苏武书、共工说,可以说日本投降是多方因素造成的。而此书,只是简单的讲了日本投降前苏联出兵东北,美国投下原子弹,简单的把日本投降归结于核武器,而我国艰苦抗战,只字未提;再如对苏联的论述,基本上八分负面描写,一种成王败寇论的感觉。
书中也花了一部分篇幅介绍了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战后的兴起。但是反观对我国的描述,多有遗漏,改革开放一笔带过,对其它非欧美的国家和地区的论述,是否真实得当?不得不存疑。
回望20世纪,可谓人类历史上的沧桑巨变,谁能书写?期待未来更好的佳作,更具全球视野的史书。
《20世纪简史》读后感(四):阅读20世纪简史是惊涛骇浪后的回望
20世纪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国家无疑是中国,作者开篇言及66年来过中国,那个时候即便是首都北京大多数交通工具还是匪夷所思的古董级别的,到了晚上,骆驼拉着车在大街上优雅踱过……。站在当下回望20世纪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农业国,砥砺奋进一步步走出困境,成为屹立世界之巅的强大工业制造国,感觉恍如隔世。在作者的20世纪世界史优美散文体叙述下,比较体味当下中国的变化和成功,宛如借着昏黄的台灯,斜倚沙发,搭配的一道精致小菜,品一盏醇厚意蕴悠长的美酒:20世纪以来的中国,避开了哪些雷,趟过了多少炕……看着《简史》一切都是那么的闲暇。美中不足的是《简史》在叙述上还缺乏寥寥数笔直达核心的深刻,文笔上更喜欢高晓松的野史风格。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五):是奇迹,也是危机
《20世界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读毕。
看到最后一段:1914年8月3日,一战爆发之际,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曾严肃地宣称: “欧洲的灯火已经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它们点燃。”然而随着时间流逝,灯火又在欧洲和世界亮起。这灯火比以往更耀眼,是奇迹,也是危机。
不禁热泪盈眶。
杰弗里·布莱内对20世纪的历史梳理清晰、信息量大、言简意赅。但真是简史,不久前看过的电影《至暗时刻》、《决战中途岛》,读过的书《巴黎烧了吗》、《里根回忆录》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在此书中只是寥寥数语。
读罢本书,又一次将散落的珠子串起来。边读,脑海中常常出现读过的书;随着书中所涉地扫着桌上的地球仪,联想起去过的远方。
20世纪的上半阙是战争与和平,下半阙更为复杂,是民族解放与经济的发展,亦是随之而至的环境的破坏、文明的冲突及科学双刃剑带来的未知。如今我们身处加速变化之中,不知世界将往何处去。
《20世纪简史》读后感(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的机会
疫情·第四本 杰弗里·布来内 《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20世纪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出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需求而问世,包括长途飞机、原子能、外空探索、医药重大发明、第一台计算机”科技和文明让世界越来越小,但战争和冲突也越来越多,看世界史类的书有地球仪和度娘还是很有收获的 一战、二战、民主、社会主义、冷战、铁幕、希特勒、犹太人、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石油、果达·梅厄、《回归法》、阿拉伯、埃及、苏伊士运河、爱因斯坦、基督教、伊斯兰教、大不列颠之战、丘吉尔、《宇宙空间探索》、贝尔福宣言、青霉素、奥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安德烈·萨哈罗夫、阿克顿勋爵、柏林墙、殖民地、甘地、印度、猪湾、登月、火星、彩色电视、阿兰·图灵、马克斯·纽曼、雷达、DNA、越战、避孕药、苏联、戈尔巴乔夫、柬埔寨、红色高棉、阿富汗、《圣经》、《古兰经》、东西德、小红书、黑白猫、奥运会、宣礼塔、石油、塔利班、911、本拉登 21世纪已经走了20年,非典、果子狸、红十会、反腐、中国梦、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蝙蝠、钟南山、口罩、隔离、红十会………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七):《窗》--《20世纪简史》freestyle rap版译后记
《窗》
1901年的麦田传统的利齿咬着不放 吃着黑面包的男女一生没去过别的地方 苦役的奴隶失学的童工这时代病殃殃 呱呱坠地未来的苏加诺和裕仁天皇 8英里长的舰队厚葬维多利亚女王 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有何助益失了主意夹着愤怒登场 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抬起他的左轮枪 各国站队猛挖战壕爱国情绪高涨 列宁掀革命威尔逊谈和平欧洲元气大伤 1929年华尔街股灾经济大萧条雪上加霜 奥斯曼帝国版图没了往日形状 中东的石油让哪些国家摩拳擦掌 墨索里尼开启意大利的阴影与风光 学画无果的希特勒害世界遭了殃 波兰蒙灾法国陷落原子弹实验是得是丧 登珠峰登月球美苏太空竞赛针尖对麦芒 大跃进的口号摇摇欲坠的柏林墙 殖民地解放建国的声音多嘹亮 别光顾着打仗别光数着奖章 麦克风留声机电影来到世界像一道光 克里斯汀·迪奥的新时装亮相 青霉素心脏移植开辟医药新战场 鲍勃·迪伦的电吉他撩拨躁动的心房 马丁·路德·金不止埋下一个梦想 杰弗里·布莱内细数往事累不累 他不讲大道理他笑着道尽悠悠百年那场醉 译着译着撞见孩子的笑声与泪光 译着译着拾满大人的弹壳选票一箩筐 这世间有些风霜 历史是末了掩紧门户且留一扇窗
(2018年8月)
《20世纪简史》读后感(八):20世纪是21世纪的前传,还是一次预演?
20世纪,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前半个世纪,欧洲短暂的繁荣之后,先后迎来了一战和二战,欧亚大陆的战火,使得欧洲的荣光不在闪耀,德国被分割为东德和西德,大量帝国殖民地在二战后先后独立,开始民主或共产主义的尝试,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
后半个世纪,则在大量战争过程中被发明的技术和产品促进下,实现了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苏联在一战后进行共产主义尝试,中国在最后四分之一个世纪实施改革开放,印度独立后经济得到改善,中东(新月)崛起,成为多方角力的核心,以色列建国,在中东被伊斯兰诸国包围。恐怖主义成为最大的政治变数。(但似乎整部书,都忽视了南美在这个阶段发展。)
全面战争已很难出现,大国间的制衡逐渐稳固,但是在中东和非洲依然战争不断。以未来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局面依然保持到了2020年。但原本以为世界政治格局已然稳定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特朗普,看到了逆世俗化的土耳其,看到了模式革新但仍旧看到贪心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看到了Brexit和多次全球性的疫情(SARS、埃博拉、H1N1、NCP……)
到底20世纪是21世纪的前传,还是会成为重新被演绎的剧本,全面战争是否会带来政治格局的洗牌,新技术的促进下,生产力是否还能保持20世纪的增长效率?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是否会成为下一个俄罗斯、中国、印度?
《20世纪简史》读后感(九):影响世纪的世纪
这些天一直在看到“A的A”这种句式,强调同一类中某一个格外突出,比如作家中的作家(阿城),影响乐队的乐队等,看完这本《20世纪简史》,感慨20世纪真的应该是影响后续世纪的100年。
欧洲帝国最后的巅峰,美利坚崛起。
君主和政治逐渐分开,宗教信仰遭遇动摇。
城市兴起,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矛盾。
国际贸易兴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民主开始展露头角。
种族问题兴起引发一战(1914-1919),促进了科技和医学发展。
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德国战败签下《凡尔赛条约》。
共产主义在俄国造就噩梦,集权主义的致命弱点。
凯末尔变革土耳其,伊斯兰世俗。
科技进步进入娱乐时代,石油汽车飞机发明加速世界变化。
墨索里尼引领意大利,建立法西斯。
世界经济大萧条,共产主义重新点燃人类对未来的梦想。
希特勒毁灭德国民主,开启而战。
冷战与局部热战(朝鲜战争,越战)
民族独立,帝国衰落。
以色列和穆斯林国家的冲突
军备竞赛和太空探索,日本崛起。
计算机引发信息革命。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梦破。
中国改革开放,走特色发展道路。
进一步全球化与新的恐怖主义挑战。
哪些是因,哪些是果,有机会再延伸分析下。
《20世纪简史》读后感(十):让我感到行云流水的一本书
看了四天,配合袁和一些博主的视频以及我们的父辈看完了,生命的长度最多也就一个世纪,深感历史中的普通人都是蝼蚁,也成了我的口头禅。我们是上不了历史书的。
相比之下,小说就显得有意思的多。还有就是每次走出门都会有恍惚感,啊这个世界!!
讲述了民主的曲折发展,承认早期民主的不容易,以及民主不是解药,但是是个趋势,后来看扪心问诊中的印度叔,深有体会,集体主义害人,印度传统的一些观念是对个人的束缚,印度叔深受其害,不过就社会背景2个人没聊太多,只是解决个人问题,为什么不给印度叔推荐几本书呢?我还是不太理解呀!!
印度其实出了诺贝尔奖比中国早。:“较差的教育却人才倍出。”
把苏联几乎骂的狗血喷头:完全不顾人民的生活,只是一味发展工业。
作者曾经在60年代到访共产各国,对于人民生活他是有发言权的“比我有多了”。
所有gc主义都饿死人,清理过思想。
斯大林连火箭学家都送去西伯利亚,同时期的美国科学家在如鱼得水。
后期打仗已经不敢瞎搞了,核武器这东西很可能是冤冤相报。
如同莉莉娅后来原谅了小护士:“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我也在知乎写了一些个答案。
我还碎片化了解了犹太人,厉害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