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极之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05 00:18: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极之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南极之南》是一本由毕淑敏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极之南》精选点评:

  ●毕淑敏这两年出的书确实很令人吃惊。《美洲小宇宙》《非洲三万里》《破冰北极点》《南极之南》……体力与情致都令人叹为观止。佩服她这种精神,也羡慕她这样的生活状态。

  ●发现老太太最喜欢做的事:1、不计价钱的买各种工艺品,巴拿马草帽、复活节岛雕像 2、喜欢和本地青年导游唠家常

  ●今生一定要去一次南极

  ●文字还好吧,有一丢丢的矫情,描述部分还算详实。如果可以让我来改,可能只剩下不到50页干货了。

  ●比北极那本好看

  ●我其实很少看评价,但突然发现不管如何都会有一些写的很一般这样的话,我之前对于自己不喜欢看的也是随便一说写的很一般。但我现在不会留下这样的评论了。因为看到一个作者说的关于这些的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我就不说了。评分还是需要实际评分的。评语也需要实际来。但不要如此直白的表达。

  ●想要去看看摩艾以及感受下水手握

  ●今年毕老师第一本mark

  ●毕老师笔下的南极,温柔而磅礴的美,南极之南又是什么呢?

  ●看她的书,有种乏味感了,希望别再写旅行文学了。我有强迫症,要看全部的。既然看了《非洲三万里》,要一直追下去。但是乏味了,烂尾了。

  《南极之南》读后感(一):带我去南极

  去年夏天看了毕阿姨的《破冰北极点》,今年又第一时间追了这本《南极之南》。不只是因为我有看书必看整套的习惯,也因为我好像迷上这种老年品质团的趣味。

  一年内,即去了北极又去了南极,普通人恐怕渴望而不可及,看看书,默默梦游一番也是不错的选择。

  毕阿姨的书,还是充满了科普。翻开书本,各种数据和简介,仿佛重新回到了高中地理课堂,让你又一遍的温故而知新。关于南极大陆,南极的天气,南极的岛屿,南极的科考站,事无巨细的帮你重头捋一遍。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各种旅行的趣事穿插其中。

书中有几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比如,关于南极的原住民代表:企鹅

  《南极之南》读后感(二):无数风的心脏 在我们爱的沉默上方跳动

  - 前半段讲的是作者在南极的经历,很好看!第一次看南极相关的游记,向往之余充满对自然的敬畏。 中间插了一段问鼎南极的探险家的故事。看起来稍微有点沉闷但还是慢慢看完了。向至死方休的探险精神致敬!…斯科特的遗书好悲壮。想到一句话:如果成功,你将获得荣誉;失败亦如是。 没想到后半段作者还写到了复活节岛上的摩艾!那些个石像一直是我心中的谜!看完总算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说到智利,就不得不谈到聂鲁达。知道他是在高一,王臣在西藏游记里引用了“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当时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炽热的情感。随后买了他的诗,发现诶嘛呀这也太火热了小小年纪的我承受不了,就没有细读。(诶,怎么跑偏了)。但在刚才,看到最后章节里“无数风的心脏 在我们爱的沉默上方跳动” 的时候,仿佛有共鸣一样的想到聂鲁达。翻过书页一看,诶还真的是。

  感谢作者,让我了解到一点点关于他的故事( 比如…情感故事? 笑XD 多谢他的丰富情感才让我们有那么多首好诗看!)。对了,没想到他和中国还颇有缘分!中国诗人“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梦想在他身上实现了。

  挺不错的随笔。旅趣与纵深感兼顾,充斥着人文情怀。但是请原谅我觉得有几章有些冗长了!摄影还是好看的。

  最后一点碎碎念:我怎么老是在大晚上写书评,逻辑虽然混乱,但越写越精神了还。不行,得赶紧睡觉!

  《南极之南》读后感(三):50页

  

人们常常谈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了足够的盘缠,你最想去哪里旅行?

有个朋友说,先用GPS定位自己家的坐标系,得到他的精准位置之后,便把北纬变成南纬,把东经变成西经。于是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就昭然若揭了。

就是对锺点!

这就是一个人在这颗星球上能去的最遥远的地方。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到了那里,一定带把便携折叠椅,在捎上个椅垫,要知道那地方潮湿。……特地沏好的北京茉莉花茶,然后坐在那里……

我问,再然后呢?

他答,喝茶啊。

我说,喝完了茶呢?

他说,喝完了茶,就四处看看,毕竟异国他乡,来一趟不容易。

我说,都看完了呢?

他说,那就在坐回椅子上,发一会儿呆。

我穷追不舍,发完呆呢?

他一笑,道,往回走啊。在那个点上,无论朝哪个方向迈出的一步,都是回家的路。

敢于到自己家的对锺点溜达一圈,还如此云淡风轻,是需要峥嵘勇气的。他要跨过多少高山,趟过多少大洋,才能抵达离家最远的地方。而人的要求归根结底,又是多么简单。

看旷远寂寥的地域,人的格局有可能豁然开朗。

  《南极之南》读后感(四):安于生活的人啊,好奇心带你去最远方

  毕淑敏的环球旅行系列的书《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南极之南》《破冰北极点》等等,被我成为“别人家的游记”,里面的文字细腻生动,充满温情和思考,让你意识到这是作家从文化和社会等角度来讲述;但偶有小幽默,超级接地气,让我们觉得听邻居家老太太跟你缓缓道来。

  走过80个国家与地区的毕淑敏,对世界仍抱持着少年般的好奇和激情。66岁这一年,她毅然离家,远行17052公里,带着老公老芦,开启了与企鹅、海豚、虎鲸和信天翁亲密接触的神奇旅程。

  过分的寂静、荒凉与酷寒,让人怀疑人生。见到任何生命都是惊喜:她发现企鹅们吃虾太多导致便便都是粉色的,而且为了怕熏着宝宝,爸爸们练就了将便便“喷”很远的本事……古老的冰居然是黑色的;南极酷寒但从来不是平静的,而是变幻无常,任何两天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天气,她面对刀割样的风,遇见过险境,与冰山擦肩而过吓得屏气凝息……

  还用了七章的篇幅,讲述了她在智利复活节岛上与巨大石像们“对话”的经历,孤悬在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被当地原住民称为“世界的肚脐”,与“美”无关,居然没有高大树木(可能为了运输石像而砍伐光了),资源非常匮乏,石像是如今旅游大热的福祉,却也是当年树木耗尽、人口锐减的噩梦起源。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的人。驱使我去全世界旅行的动力,是好奇心。”

  人要活得兴致勃勃。身虽衰老,思绪尚能保持驰骋天际的能力。总在旮旯里阴暗的糗着,那是沾满毛屑的旧墩布。

  外出这件事,除了需存下盘缠钱,还需存储足够的体力和心力,好奇心要像雨后蘑菇似的,在过程中有增无减。以上诸项,犹如四条腿的小板凳,缺一不可。

  出行不要勉强,尤其是一般人不去之地,多属凶险。人们在暖气空调的包裹下,身体已变孱弱,实应量力而行。

  与陆地上相对温和的行走相比较,海洋上那带有剧烈眩晕的航行更具威力,它会猝不及防的动摇并重塑你对整个地球的看法,对你醍醐灌顶。

  如果你一直呆在坚固的山峦或土壤上,特别是固守在充满人工建筑的水泥城市里,你自以为了解的那个地球只是肤浅片面,挂一漏万的。看旷远寂寥的地域,人的格局有可能豁然开朗。

  旅行这么多,她发现,学外语是多年来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毕淑敏小时候是学外语的(北外附中的俄语专业),后来因故中断了学业。现在在全世界走来走去,最大的遗憾是不能熟练地掌握外语,和当地人交流只能考导游翻译,否则,视野就能更开阔一些。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练英语以及学一门外语的想法。在美国打工时基本口语够用,但是工作时采访外国专家有时候力不从心,甚至错过了一些好机会。希望把读书和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南极之南》读后感(五):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南极之南# 2周读完。

  #南极之南# 一个年过60的老人,还能经得起极寒之旅,真心佩服其过人的胆量和决心。经过下乡革命一代人,果然能吃得下的苦不一般。

  读了几章,还没特别感受南极之美(我看南极的两本,大勇小花的随意路过,二百七梁的红乘风破浪,就给我三个印象――白净,冷冰和空虚)。但书中完美解释了这一失语原因,因为见到的人太少,所以已存在的语言体系里,没能拥有炫丽生动的词汇来形容南极,自然失去画面。想想,极有理!

  书中出现一个词,自己位置的“对踵点”。对于成绩一般的理科生,我,感觉似曾相识。查了下,了解个大概,甚至有人在知乎上问,说是因为看了本书,我想应该是同一本。于是我查了下我的点(最远的点),在一片汪洋之上。看来,有生之年,想去那打个卡还是很困难,特别我还晕船。。

  合上最后一页,随着文字走一趟南极 ―― 冰川,抗冰船,企鹅,基站,斯科特,成就,崩溃,静寂,伙伴,雪橇犬,沸腾,平静。闭眼回想,似乎能感受到南极的冰冷滑过皮肤,脑袋响起科考站老人的笛声,对着南极白茫茫的世界述说着心底偏执的执着和热爱。我没有对南极产生多大的兴致,但对那股独孤求败的气质有了无限崇拜。

  复活节岛巨人阵的故事没那多特别,但书中那个20岁却喜欢称为35岁的男孩,对摩艾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大家在巨人阵面前的随便摆拍,让他觉得这是对祖先的不敬,从而自责作为导游的身份。不禁想到,每次到此一游时,自己是否反思过在拍照前是否真正了解了所拍世界的文化,去理解并尽量做到当地人的眼中的游客应该的样子?可能并没想那么多,以后会更加注意。

  书中最后提到了瓦尔帕来索,有一个在半世纪前已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变成现实的聂鲁达,让我对诗和南美有了更多的兴趣。诗,一直未涉及,在书店翻过几个近代诗集,觉得难以深刻理解它的美好。但一直存有兴趣,简短几句,意味深长。南美,听起来都有点不靠谱的国度但似乎又很充满神秘感。想想,这两样,怎么再去认识更多点就好。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作者:聂鲁达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it is as though you are absent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And you hear me from far away and my voice does not touch you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It seems as though your eyes had flown away

  好像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

  And it seems that a kiss had sealed your mouth

  如同一个吻,封缄了你的嘴

  As all things are filled with my soul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You emerge from the things, filled with my soul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You are like my soul, a butterfly of dreams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And you are like the word Melancholy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and you seem far away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好像你已远去

  It sounds as though you are lamenting, a butterfly cooing like a dove

  你听起来像在悲叹,一只如鸽悲鸣的蝴蝶

  And you hear me from far away, and my voice does not reach you

  你从远处听见我,我的声音无法触及你

  Let me come to be still in your silence

  让我在你的沉默中安静无声

  And let me talk to you with your silence

  并且让我借你的沉默与你说话

  That is bright as a lamp, simple as a ring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You are like the night, with its stillness and constellations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Your silence is that of a star, as remote and candid

  你的沉默就是星星的沉默,遥远而明亮

  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 it is as though you are absent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distant and full of sorrow, as though you had died

  遥远而且哀伤,仿佛你已经死了

  One word then, one smile, is enough

  彼时,一个字,一个微笑,已经足够。

  And I'm happy, happy that it's not true

  而我会觉得幸福,因那不是真的而觉得幸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极之南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