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谁在我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12 00:59: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谁在我家》经典读后感有感

  《谁在我家》是一本由海灵格(Hellinger. Bert)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在我家》精选点评:

  ●为了维持和得到清白无辜的感觉,人们往往采取三种模式,禁欲,帮助,全数交换。助人者综合症,一些人宁可维持自己的权力感也不愿看到那些付出的人们对自己说三道四,他们最终是孤独的。偶然事件引发的问题让很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宁愿糟蹋掉那些自以为是不劳而获的好运和生命的施舍,也不愿欣然接受。性对爱的重要作用在于彼此从父母处独立,然后建立起自己的连接。有些理论同佛洛依德的理论神似,但其方法上很不一样。 孩子会染上父母的情绪。 爱只是种子,不能改变土壤。 每一个危机都是伴侣们将来面临死神的预演。

  ●: R749.055/3114

  ●我把这书给爹妈看,可是他们懒得看……于是又一次的,改善家庭关系的努力被无视了……

  ●这算专业书?还灵修?这在贵瓣都能上8分可见国内的心理学确实还gap了二十年啊(

  ●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去接受它

  ●入门

  ●这本书的思想很深,而且不能断章取义,要整体宏观的看。整本书几乎没有一句概念和废话,全都是核心问题。能量非常大的一本书!非专业学心理学或者哲学的人不建议看。

  ●2016到17~跨年时读的书

  ●有点玄,选择部分相信吧

  ●没有读的很明白,晚些时候再看一遍吧。。或者应该先看基本入门的家庭系统排列书。。

  《谁在我家》读后感(一):感觉朦胧

  好偏离主题

  有点像杂谈

  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的感觉

  不过

  实际上看的家庭排列系统有更多的引入过程

  催眠啊

  之类的

  而且

  这种国外通行的方法

  往往不适合中国人

  《谁在我家》读后感(二):家是永远的根

  所有心理问题都能在家庭排列系统中找到潜在的影响因素。家庭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多么的大影响力。最震撼的是某章节提到,很多抑郁重症者其实是在为其他家庭分担其无法诉说的悲苦,用最深层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爱,看了觉得很感动。

  《谁在我家》读后感(三):家里有很多人,当他们回归的时候,我们放松了,圆满了

  人类的家族有如天上的星星,各个人员之间有其各自的序位,以来到这个家族的时间为序!不可僭越。当人位于不是自己的位置的时候,就会要逃离,不安,打破规矩!唯有尊重序位,让被排除的人回归,我们才可以嘘一口气,让家族成员得以看到,让大家心灵得以圆满!

  《谁在我家》读后感(四):无为

  系统地观察某件事情的意义,不过早地做判断,找出当事人爱的凝结点,不对系统内的人进行道德判断,只做最必要的尽可能少的事情去影响当事人,充当一个完全的旁观者……

  我觉得海灵格的这些观点都更象哲学而不是心理学,要有多少的悟性才能做到这些。

  《谁在我家》读后感(五):被人点中穴了

  有的人用很少的方式来参与人生,他们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很清高,用禁欲的方式,不需要别人。独立于世,看到这一点我就知道,我被人说中了,海灵格,之前接确过,可以说这位家排的鼻祖,让我看到了另一面。不只是家排有什么,也不是单纯的说教,却和中国的古老文化,契合在一起,适用于现代很多家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谁在我家》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