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04 01:2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摘抄

  《创新者的窘境》是一本由[美] 克雷顿·克里斯滕森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新者的窘境》精选点评:

  ●好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道理,并非人人都明白。

  ●用扎实的调查实证来验证了可以应用于多个行业的创新原则。如同所有的改变一样,我们应该看得更清楚问题,环境,以及关键的因素,最终需要借力来完成一些突破,而非只是一味的对抗。

  ●说的这些在互联网面前都是浮云,都是渣,看看企鹅就知道!

  ●行业领先者雄于持续性改进,而很难主导突破性技术变化。领先地位对于突破性变化改变的市场非常重要,而在成熟的市场中则一般。

  ●定型企业如何面对突破性技术?新进入企业如何在成熟市场获取成功?

  ●排队买火车票时看完的,从未有书印象如此深刻。

  ●观点很新,让人眼前一亮。不过,翻译有点问题,有时有点词不达意。

  ●必读

  ●这么好的书 却被翻译得如此狗屁不通 可惜了

  ●近两年读过最好的管理学书籍。有实证数据支撑的管理学简直是魅力无限。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一):比《蓝海战略》更有创见

  虽然案例主要来自高科技(如硬盘行业),但揭示的创新规则则是哈佛商学院的热门课程。作者开的课基本上是学生爆满!

  对风险投资有巨大的指引作用,甚至作者也搞了个Labs.

  不过中文翻译了了。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二):战略研究的经典

  呵呵,要比蓝海战略好不知道多少。我前年读的英文版,见人就推荐。 Paradigm Shift相关的书里面,Crossing the Chasm, Inside the Tornado和这本书是俺最为推荐的三本。

  当然,不知道这本书的中译本怎样,希望听到反馈。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三):你最强的地方就是你最弱的地方,你最弱的地方其实藏着某种还没有被调动起来的巨大能量

  创新者的窘境试图阐述突破性创新和持久性创新的区别以及不同规模/定位/文化 的企业在面对这两种创新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这种态度对最后绩效的巨大影响。这符合了最近很多科幻电影(外星人入侵)的人类反击逻辑——你最强的地方就是你最弱的地方,你最弱的地方其实藏着某种还没有被调动起来的巨大能量。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四):企业能力框架理论很有启发

  本书的框架:

创新者为什么会陷入窘境? 应该如何避免陷入窘境?

  创新者为什么会陷入窘境? 两种技术:

延续性技术:根据市场主流客户看中的性能,用以提高成熟产品性能的技术改进; 破坏性技术:满足非主流是市场的需求,往往性能较差(满足边缘市场的客户需求),功能简单、价格更低;

  破坏性技术能够逆袭的一些原因:

延续性技术里面的技术发展可能“过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这个发展最终可能进入物理进步瓶颈); 破坏性技术的可能发展成为主流市场上拥有完备竞争性的技术;

  从“价值网络”理念理解创新者为什么会陷入窘境? 一句话总结:企业在现有“价值网络”下形成的能力(资源、流程、价值观),几乎无法很好融入另一个“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定义:一种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根据主要客户需求,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征求客户意见,应对竞争对手,并争取利润最大化。 不同价值网络中的,客户需求是不一样的,价值定义是不同的(如服务器市场硬盘更卡看重单位容量的价格,个人电脑硬盘更看重体积),同时对应的上下游关系及成本结构均是不同的(有的需要高毛利,有的低毛利就能存活)。 窘境原因总结:

企业的核心关注放在:满足价值网络内已知参与者的已知需求。 新的技术,在现有价值网络中可能并不具备很大的价值(小市场无法满足大增长)。 破坏性技术可能与延续性技术交汇,导致下方的价值网络,侵入上方的价值网络(如小体积的硬盘其容量最终也可发展到满足大型服务器的程度)。 企业的资源分配是围绕客户进行的,资源分配过程总是推动资源流向能带来更高利润率,更大市场规模的新产品(而破坏性技术对应的市场往往过小,同时可能利润率低)。 机构在当前价值网络中形成的能力(资源、流程、价值观),导致其无法应对破坏性技术的冲击。

  应该如何避免陷入窘境? 机构在应对新的创新的冲击时,可能调整自己的能力框架来适应这种冲击: 机构能力框架:

资源(可用物理成本衡量的东西,如人员,设备,技术),资源最容易进行调配及改变; 流程(解决特定问题形成的套路),本质上流程排斥变化; 价值观(在决策确定优先级时,所遵循的标准),价值观至少与可接受的毛利及企业的增长需求有关;

  遇到变革时,首先需要明确:1)是否具有成功所需要的资源?2)是否具有成功所需要的流程及价值观? 在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应对需要新流程及价值观的,几种解法: 收购流程及价值观与新任务匹配的公司(这部分的精髓在于,确定自己看重的是资源还是其流程与价值观?联想到腾讯与阿里截然不同的投资风格,腾讯更加看重对应的流程与价值观,而阿里更加重视资源,将资源整合进入自己的流程及价值观); 改变机构现有的流程及价值观; 成立独立的机构,在独立机构中形成新的流程及价值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创新者的窘境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