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2-05-18 02:07: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100字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是一本由洪君彥著作,明報出版社出版的221图书,本书定价:HK$68,页数:20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精选点评:

  ●我只是来看八卦的,那么好看的父母洪晃竟然长歪了

  ●文学角度很糟糕。只是在红色大门的对面。给它三星。我看完后恨章含之一个洞。何必呢。。。。只是看照片没觉得章有多美啊。。晕。。。

  ●看两个人吵架,也需要听这个人说说,再听那个人说说。文字本身没有什么,不过背后包含的人性和历史就很有趣。一定要对照着看。比较有意义的是书后半部分很多人关于这个题目写的相关文章。由此最佩服的是两个极品人物在一起的产品,洪晃。

  ●当年偷偷扒拉我爸书柜看的~

  ●八卦的极致,就是八卦到较为真实的东西。而相对的真实,总是在某些人灰飞烟灭之后才得以呈现。。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洪君彦能忍这么多年不说挺不容易的,估计当时也没人给他封口费。。。

  ●老了也还是不甘心么 PS 洪爸真帅

  ●不同视角的历史真是相差甚远

  ●附录的评论很好,尤其是李捷的《长恨人心不如水》还有孙昊的“流水账”。明报是个好地方,争取每天看吧。

  ●我信这是真相

  ●洪晃父亲生前揭露其与中国最后的名媛章含之离婚始末,只能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章含之和洪彦君早都驾鹤西去,留下后人对此的评论;但也感到了洪晃的人生在儿时的那段不幸,能读到港版的一定比内地版多些字吧。。。。最深刻的还是关于十年浩劫的人性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还有其中揭露乔冠华章含之那段黑历史吧。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一):历史真他妈复杂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二):出来混的总要还

  我在家门口的盗版书摊儿上看到了这本书。买是本着八卦的心态去的。因为我有时候会喜欢洪晃以她的态度写的那些小文儿或者主持的一些节目。但是一直对那个颇有光环的妈妈感到腻歪,原因是“主席的老师”。

  其实我对于批判章女士一点兴趣都没有,跟我没关系嘛。但是这本书,以及后半本那些洪老爷子的亲友学生的声援文章,却让我获得了一种大快朵颐的感觉。因为我们周围这样的人和事太多了,多少利欲熏心的人争权夺势的往上爬完了以后,有了权力地位就摇身一变成了楷模了。有钱有势做做秀,大到已些社会典范,比方官场中某某,比方娱乐圈中某大哥,小到你办公室里得志的小人。上去了,就有人歌功颂德了,煤球摇出彩色的来,你看到他怎么上去的么。有的时候对社会的是非观彻底绝望,希望出来混的那些,永远利用人的善良和宽容的那些,也都有还得一天。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三):你们愿信谁?我愿信他

  History is the essence of innumerable biographies.

  - Thomas Carlyle

  用这样一句话做开头未免矫情,实际上看这本书的缘由无非七个字,我是女人我八卦。大约04年的时候,明报连载过一些片段,后来作者女儿急急叫停──“我一辈子没求过您什么事”。

  无奈好奇心已被吊到77层,此后前妻、女儿乃至情敌前妻的女儿的叙述版本都多少看过一些。关子卖到这里也很可以了,前文所提到人物分别为洪彦君、洪晃、章含之、乔冠华、龚澎、乔松都。

  真叫一个乱,连马家辉都忍不住写道“她们都说完了,终于轮到他说”,多不容易,且这个说自明报连载中断后又等三年,辗转至书拿到手中又过一年多。幸亏我一早就在这桩事里留了空等他补白,更一早决定信他。

  自然不是因为异性相惜,尽管年轻时候的洪彦君果然潇洒有型,北大学生更称如今的他完全印证beautiful old man is a work of art这一说。反倒是无数人先入为主的章氏叙述使我本能反感──哪有女人凡说到离婚就搬出毛主席当挡箭牌的?南方周末在章含之去世时做的一篇特稿更让我不屑,通篇照抄章书,拜托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好。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令我不爽的诸人诸事,章含之的书一本接一本的出,龚澎洪彦君则险些被淹没在红墙奇女子、外交佳伉俪的背后。捧出一个名门佳媛自然获益者良多,以至于就连父亲积郁难平,女儿也能搬出母亲最近身体欠佳烦您日后再算总账的借口。尽管不讨厌洪晃,我仍恶毒地想,章含之乃至乔冠华的光环你都借了不少,牺牲一下生父又何如,呸呸呸。

  互文原是看一众相关人物的传记时候的最佳体验。

  写到这里不禁要检讨下自己,其实章含之未必不是可怜的,突然得知自己的贵族身份全不牢靠,即便是出于难以解释的女人的安全感需求,做出种种过激之举亦不算全无道理,何况还有大环境下平庸的恶──咦,说着说着又刻薄了。

  便还是用马家辉的一段话做结尾:历史述说本就是众声喧哗,历史的真相经由不同的述说选材而有机会逐渐成形,她说她的,他说他的,而我们,透过别人的故事而认识历史。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四):假象与真相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突破各种假象的过程。尽管获得的不一定是绝对的真相,但这种突破还是让人能够得到某种安慰。

  “贵族”中背叛和谎言;

  “优雅”中满是势利和虚伪;

  “美丽”中泛着令人恶心的伪装;

  “风光”中是对权利和欲望的追求。

  真相让人一边慨叹着从冒着热气的臭狗屎堆中拔出的快感,一边还很霉气自己这么长时间竟然被蒙蔽的懊丧。近代的中国对掩饰历史的真相成瘾,也难怪真相那么让人安慰。获取真相真难。

  ========================

  以前在网上断断续续看来一些有关这一家三口的故事。看到洪君彦的《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的停稿版让我受到的教育最大。由于在学校里,所以就借到了由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出版的竖排繁体版的《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全文。在此书的后面还有几篇写得非常好的附录,包括马家辉写的《他们说完了轮到他开口》——洪晃父亲撰文回忆、司徒华写得《家丑不可外扬》、耿一刚写的《多维历史,兼听则明》——洪君彦:<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读后、石树写的《大红门背后》、李捷写的《长恨人心不如水》——谈洪君彦兼评章含之和孙昊写的《记忆的流水》。

  为了让自己不陷入情绪化的判断,我又大致看了章含之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洪晃的《我的非正常生活》。说实话,这两本书都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也许是已经有了看洪君彦先生书之后的先入为主,章的《跨》一书虽然文笔很好,任凭妙笔生花,却也只能激起了我的一种反向的欣赏意趣,写的越好越觉得不可信任。章真的聪明么?

  而女儿洪晃的书中对于她的家庭的描写我没有太多的看法,他喜欢他的妈妈是当然的,美化她的妈妈也可以理解。他写的他的爸爸也很好。但是他让她的爸爸憋住自己的话,停发在《明报》上的稿件,让人觉得她很自私。当然,这是她家的私事,有这个自由。但是她也让人讨厌。

  在《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一书中的附录里,我了解到一些比较让人吃惊的信息。李慎之曾批评章含之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他们(指章含之与乔冠华)对文化大革命、对周围的朋友的不幸,无动于衷!……只看到他们两人之间的卿卿我我,浓情蜜意。

  司徒华还说了一件事:

  李南央的《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作者的父亲李锐,是中共元老、曾任毛泽东秘书、《庐山会议实录》的作者。该书曾刊于《开放》杂志,但是不久被禁,后来在香港出了繁体版。作者坦直写出了父母婚姻的波折、母亲范元甄与”左王”邓力群长久的暧昧关系、对父亲的落井下石、对女婿的阶级歧视、对保姆的亏待……

  而耿一刚的《多维历史,兼听则明》里也有很多信息,其中有一个较全版本的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李慎之的采访:

  章含之的书很糟糕,他们这对夫妻关系之好,一个苹果一个梨。可以从章含之的书中看,他们对文化大革命、对周围的朋友的不幸,无动于衷!他们之间对林彪的死、陈毅的死,对总理的死,绝对背后应该有牢骚的!他们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但她没有写。在她的书中,只看到他们两人之间的卿卿我我,浓情蜜意。而当时全中国人民,他们的大部分朋友,都很悲惨,她无动于衷。晚年我跟乔冠华有过几次交往。章含之的书和我对乔冠华的感觉是一致的:可能这个人已经官僚化了,感情也官僚化了。章含之让冯亦代给他写纪念文章,让我写,我借出国的事给推掉了。对老乔,我应该写。但他这样子,我确实没有法写。后来我和冯亦代谈了我的看法,他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没有想到”。

  在这篇文章里,还写到:

  一九五八年四月的一天,冰心的门外来了一辆小车,把她接近中南海西花厅。冰心见到了周恩来夫妇,像见到了亲人,满腔悲愤的诉说,“如果文藻(冰心的丈夫)是右派,我也就是漏网右派,我们的思想都差不多,但决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周恩来听完了冰心的倾吐,最后说了一句话,让冰心永远的记住了:“这时最能帮助他的人,只能是他最亲近的人了。”次年十二月,吴文藻先生被摘去了右派帽子。

  以冰心,一位正常的、正直的妻子,观照章含之,什么也不用说了。不同的家庭竟然产生这么不同的结果。附录中还有更多细节,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和多角度的历史。

  我大致对章含之这个具有总督孙女、总长女儿、主席老师、外长夫人等若干个光环的名女人,有如下理解:

  这是一个虚伪、势利、追求权利的有点才华但是目光短浅的自恋的女人。虚伪:是因为伪造历史,不管是关于和洪君彦生活在一起到离婚的真相、还是和乔冠华一起生活时对于投靠江青“四人帮”历史都是如此;势利:在和洪君彦相恋的时候,当时洪年轻有为便能一起生活,但是当洪被打成右派以后,不能共患难,而是选择了背叛;追求权力:一次偶然参加毛主席的家宴被笑话一样的认作英语老师,就不断的寻找机会,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人气很旺,于是也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后者;有点才华:写书有点文采,但是在真相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目光短浅:乔冠华的最后的变节投靠了江青,不能不说是受到章含之的诱导,导致了乔的一世英名毁在了章的手里;自恋:既然自己做了如此多的愚蠢的事情,仍然对谎言津津乐道,仍然对出身名门添油加醋,这是多么的自恋啊?

  历史终将给人一个公正的评价。只是让我们擦亮眼睛去寻找真相,寻找自己内心的安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后》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