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4-11 03:31: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锦集

  《战争的果实》是一本由[美]迈克尔·怀特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的果实》精选点评:

  ●战争的另一面,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收获。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后用来放烟花,说明……我们很爱好和平……吧?

  ●故事还行,如果加入插图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描述。对翻译吐槽不能,就算翻译不知道巴斯德拉瓦锡薛定谔等等,至少去查查通用译名吧?

  ●很不错的书,在帝都的地坛书市买的

  ●角度真好,写的真一般。。。

  ●2012.11.15 《战争的果实》——一本奇书,信息量很大,有很多能够激发想象力的信息。

  ●各种有趣的冷知识

  ●能忍,有一些有趣的事实

  ●以前我经常这么说,不过都是基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这书归纳得很系统详细了…

  ●翻译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一):浅显通俗的科普书

  作者很清晰的介绍了战争与科技进步的关系,不论从道德情感上愿不愿意承认,这的确是事实.作者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分类,一点点阐述讲战争对文明进步的贡献.书中讲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让人感慨每一项伟大发明背后的艰辛,和牺牲. 当然,主线是西方文明和西方战争,但是作者也多次提及东方尤其是古代中国的贡献,显示了作者的客观与博学.

  不过,在个别处,作者将发明往战争上套,有些生硬.而且往往在每部分结尾处,收笔匆忙,不能让读者尽兴.

  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二):记录

  1 医生最初的意思是“拔箭者” 2 胶水在外伤处理上的应用 3 西方教会对外伤的认识是正面,但是对于各种非外伤的认识是负面的,认为是被魔鬼诅咒的人。从某些角度来讲,这种看法极大的阻碍西方的医学的发展(所以往往科技革命的成功是离不开,思想的解放的土壤) 4 青霉素是由辉瑞公司在二战末期生产的 5 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 6 在头皮上刺字,然后待到头发长出来(一种保密送信的方法)(可能是和一种翻译方式配套使用,毕竟头发长出来要挺久) 7 将纸绕棒子,然后根据棒子的粗细,读出来 8 现在公众对客机的速度,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9 航海速度的节,是最初没有办法计算航速,所以一般是用扔一节绳子来确认的 10 2020年计算机芯片遇到临界点 11 计算机让现实的人类,第一次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12 这一代人,对战争的畏惧感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三):翻译错误

  本身是好书,译者不敢恭维。

  除了书评区其他人指出的以外,还有一处很明显的错误,在207页:“……或许古希腊神话中两位远赴海外寻找金羊毛的亚尔英雄贾森(Jason)和阿尔戈南兹(Argonauts)的原型就是这些人。”

  “亚尔”疑为Argo,“贾森”就是赫赫有名的伊阿宋,连这也不认识,就无怪译者不认识Argonauts了。这并非一个人名,指的是全体阿尔戈英雄(a band of heroes in Greek mythology, who in the years before the Trojan War, accompanied Jason to Colchis in his quest to find the Golden Fleece."Argonauts" literally means "Argo sailors". )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四):战争的果实简介

  《战争的果实:军事冲突如何加速科技创新》讲述了:汽车如何从马拉的战车演进而来?是什么促使人类开发了语言和书写方法,以及加密解密技术?古代的烽火台怎样发展到互联网?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出海远航,铺设了跨洲的铁轨?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如何使巫术转化成了21世纪的尖端医学?……

  《战争的果实:军事冲突如何加速科技创新》通过历史上真实的战争故事,向读者展现了充满技术的当今世界是如何进化而来的。由于贪婪和攻击的本性,人类无可避免总会发动战争。然而,战争的结果不仅仅是毁灭,还有毁灭之后的浴火重生。对享受着科技成果的大多数人来说,世界仿佛因为战争而变得美好了。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五):《战争的果实:军事冲突如何加速科技创新》

  稍微有一些剧透,请大家购买正版书籍来扩展阅读

迈克尔.怀特

  本书作者是美国作家迈克尔.怀特

  一直以来,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将它成为人类心中最大的痛源。战争最大的伤害是剥夺了人类生命的权利,我的爷爷就是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他去世的时候,我父亲还在奶奶的肚子里,辄就我父亲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亲身父亲。其次,战争会让人类失去家园的完整性,让老弱病残流离失所。

  可是,人类种族群落的融合,战争的胜利者会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失败的一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不然斯拉夫民族的名字为什么会作“slave”呢?这是人类学查证人类进化证据的来源。

军民融合

  而本书作者是将视角聚焦在人类科技领域上,他将战争中使用过的战争资源,如何转变成日常使用过的科技工具或者方法。让读者一窥战争作为一个正面实物,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将我们带到新的生存环境中的?

  本书是从医疗技术在战争中不断提升,回馈到我们民用医疗的详细介绍,开始入手的。在历史上,医疗是一个从来自于战争的副产品,它在人类最初的战争中,参与对抗的双方都有很大机会产生外伤。最初,军队是采取让伤者自生自灭的方式,这样可以表现出伤者的英雄气概。之后,才会通过简单的外科来救助伤者。很多医疗革新人物,都是在战争中,通过某种方式改善了手术技巧,减轻了伤兵的痛苦。其中亨利.德蒙得维尔,即《外科学》一书的作者。提出了发对古罗马时期医圣盖伦的医学理论,改善了对外伤处置技术。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职业医生,开始重视战场经验。并且将他们在战场获得的知识用于平民。英国医生威廉.克洛维斯凭着其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军事外科手术拯救数千名士兵的生命,因此赢得了美誉。同时,印刷术的发展,很多医生的医疗书籍也广为传播。当时,在战争受伤的战士是用火燎法处理外伤。就是用开锅的油脂或烧红的通条处理外伤。这种治疗手段让受伤战士感到非常痛苦,有时候生不如死。一位叫汤玛斯.盖尔的医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缝合术来治疗外伤,进而成为现代医疗的常见外伤缝合方案。

止血带

  之后,法国外科医生莫雷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止血带。成为战场上和战场之外拯救无数生命的发明,还有麻药也随之出现了,也将外科手术的恐惧的疼痛和金光闪闪的手术刀,都消失掉了。人们惊叹道:“人们长期以来的美梦终成现实,手术终于可以无痛了”。

  不过,随着战争不断增大了武器的伤害性,让战争的外伤不断变多,变得更严重。这也就让外科技术对应地发展了起来,满足这些伤病。秒封绷带,可以在二到四秒内止住严重的动脉出血。识别不同血型,做到安全输血。这些都在战场中不断实践完善之后,也在日常医疗领域产生更大的效果。

  有人认为战争的死亡来自于战争时刻。但是,实际上,由于疾病、缺粮露宿等导致的非战斗减员远远多于战斗减员。比如.美国南北内战时期,南方军有18万人死于疾病,两倍于作战中死去的人数。

  作者将中世纪时期,法王查理八世出征意大利半岛时,在大军围困那不勒斯时,由于梅毒的传染,导致战士的非战斗减员,并在战士撤回法国之后,将梅毒病毒也带回来,成为当时国内动荡的主源。

  这些传染病横行在各个战场之中,让军队医疗中,开始重视医疗卫生处理,出现了非菌技术和杀菌剂。之后,最让人类受益的是青霉素的发明产生了,它是在二战期间,通过英美两国的大力协作,将青霉素成为作战药品。成为战争中受伤的战士的救命药,拯救数百万人。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为医疗中重要的抗菌药。

  在当代战争中,有很多的医药是在战争中发生了作用之后,转为日常医疗成为民用医药。

南丁格尔

  书中记录了,南丁格尔,这位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管辖的战区医院,成功地将因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从40%降到2%。白衣天使也从战争中走到了日常医疗,这是战争带给人类在医疗上的重大贡献。

  战争还让很多战士产生了在面容、肢体上的伤害,这样的伤害带给战士在战后的生活,这就是让容颜复原术,成为治疗伤害的必然手段。而这些技术在二战时,大量的空军战士的烧伤、面部伤害,给该领域的医生有了很多医疗经验,并在未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医学分支,整容专科出现了。并在当代医疗行业成为一个闪亮的明星。

容颜复原术

  同时,战争还让参与其中的人员在精神上产生了伤害,这种伤害在最初被人误解为是一种胆小的反应。随着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很多在战争出现的心理疾病都产生了有效地治疗方法。自然,这样治疗方法也为日常医疗启动借鉴作用。

  最后,战争在医疗方面产生的成果是医疗急救,这些来自于战争中的战地医疗技术的积累,并且战地医疗中专业的医疗分工,比如:战地包扎所、精良的手术中心、转运站、康复中心都成为了现有民用医疗的典范。

  这里,我个人也有一个感想,在国内,很多三甲医院都是军队医院。它们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当它们转为民用医疗之后,这些战争医疗经验为它们带来很大帮助。这都是战争给人类在医疗方面带来的正面帮助。

  在介绍医疗给人类带来正面帮助之后,作者接着写到武器的发展,是怎样应用到民用生活中的。

  在攻击城池成为常见打击手段之后,这个建筑师提出了挑战。这样,城市建设随之产生了很大幅度发展,这也是多亏了战争的出现,战争让城池越建越大,这就需要更多的配套、运输、施工工具都相应提升。这就像中国当代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是一个道理。

  弩机的超越者,大炮也出现了。这就让大炮的原料和点火耗材都要在矿采上产生了大量需求,而采用人力采矿不能有太大的效率上提升,并且造炮的钢炉也产生效率上的限制。这些需求都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这时,蒸汽机的发明,成为了最佳方案,也将工业革命的号角吹响了。

  之前,说过的城池建筑是战争防御推动的成果。这与大炮的攻击手段成为了攻防技术的相互促进实例。

  大炮的操作产生了三角学,通过它可以准确地将大炮到目标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而这个三角学的测量技术就是我们现代GPS系统的核心。

三角学的测量技术

  有了大炮胜利就会多了些把握,那些生产大炮的生产效率就要提升,在伦敦,莫兹里发明了车床,实现了批量生产,给工业加工领域提供了行业基础。这种工业生产模式为枪支制造业提供了有效支持。

  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基础上,西方社会做了很多改进,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TNT更大威胁的炸药出现了,这让一家叫作杜邦的公司。在通过生产炸药的早期利润积累,转而发明了尼龙,这个让数千万人受益的产品,顺而产生了塑料这个影响全人类的产品。

尼龙的诞生

  最后,作者将核子炸弹的战争武器的发明过程,涵盖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前沿技术和人才。从而需要对这些技术提供后续支持,也提供了样本。在后来的阿波罗计划、哈勃望远镜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超导超级对撞机项目、星球计划都是参考军队的管理经验。

  战争将军队的管理转换到民用上,首先作者认为文字就是战争的产物,对战争意义重大,因为决定军事行为成败的关键是章法,章法要靠战争中的数据统计、作战记录、武器数量、军用物质、部队人数、战斗损耗和战利品的详细统计,这些信息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

  而活字印刷,给战争的宣传产生了促进作用的成效,也让它对公众舆论控制的手段转换到政府日常工作中。战争中,对于自己的正面宣传以及对敌方的宣导都变成和平年代政府的常见的宣传方式。

  文字在军事领域的传播时,由于保密对军事思想非常重要。这就对文字的加密有了重要的需求,这些加密解密技术在现代金融、基因检测也有了很多应用。基本原理都来自军事上加密和解密技术。

  钱币在战争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因为部队的军饷是战士的最重要的补充能量。而且,西方世界的很多战争中,发起战争的人还会从贷款者那里借贷金钱,如何监管资金流向,监管银行收入,而军队也借鉴银行家的金融纪律,将其转换为军纪,成为军队庞大组织的管理标准。

  为了对于大规模军队进行有效管理,精确的时间概念就成为了重要制度。在英国的海军建设了格林尼治天文台之后,制定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用于军事行动的时间统一,这个时间标准最后成为了国际标准时间,应用在世界的各行各业。

  战争,将人类运输速度提升到音速,从开始最快每小时65公里左右的奔跑最快马的速度,到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高速跑车,再到超音速飞机的出现。

  人类通过对马驯化,形成了更大的战斗力。而罗马时期,就随着战争的推进,罗马军队将罗马战车使用的道路铺设到罗马所控制的全部区域,这个时期建设的道路在现代欧洲,还在使用,而且这些古道往往都是处于干线上。

  当马车可以在专用的马路上奔驰没有多久之后,蒸汽火车也出现了。同时,汽车工业也发展起来,基于此,产生了坦克车和吉普车。同样,战争中产生了提高战斗力的东西,也都给民用带来效率。

  战争让渴望飞翔的人类有了翱翔天际的能力,最初用在战场的飞行器,是法国梦高飞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开始,由于这种气球需要通过燃烧气体产生上升力,导致安全性不高,没有产生太多的应用。不过德国人将它改造成热飞艇,成为了在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的恐怖武器。

  之后,随着飞机的发明,成为二战前军事竞争的重点武器,最终也在二战中产生了实际武力比拼,最终让民用航空工业有了练兵的机会。

  天空自由翱翔之后,人类又根据战争的需要,制作了火箭。从射程达到10公里开始,再到几千公里,最后成为载人航天飞机实现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能力。

  就像人类征服天空一样,为了可以征服海洋,也开始造船。船只越造越大,越造越结实,越造越省时。

三层浆手的舰队

  最初领先于海洋世界的是腓尼基人。他们生活在地中海的东端,随着在地中海上的交流,古希腊人发展了出了用于在近海防御的三层浆手的舰队。不过这些船,都只能在地中海平稳行驶,一旦进入到大西洋就要散架了。

三角帆

  书中提到,欧洲人在航海技术的老师是中国人,他们通过阿拉伯人传递的航海技术、地图绘制技巧、船舶制造等先进技术,学会了建造三角帆,提高了航帆结构和桅杆结构的效能。大大提高航只的航行速度,改善其灵活性、彻底改变了航船的性能。

  等到欧洲贸易在1150到1300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海军和商船的体积都开始增大,这些改变让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大航海时代的先行者,英国在15世纪末也赶上来了。让整个新世界都被这些国家征服。英国在亨利八世开始发展战船,到了伊丽莎白一世拥有了皇家海军,通过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的终极一战,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15和16世纪,从英国海军的崛起,到欧洲国家的力量角斗,再学会了中国人的指南针技术,可以使用指南针导航绘制出来的海图。随着近百年的发展,军队产生的技术也成为民用的常用技术。比如:全球导航系统。

  海洋成就了大英帝国,也让其他帝国追赶它的步伐。产生了在海洋上的军备竞争,通过对舰船推进系统和建造领域的重大变革。蒸汽推进系统的采用和船体装甲化,对全世界的海军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些技术都在民用行业有了类似应用。

互联网的前身

  战争从驿马快递传送信息,再到电信发报,最后的卫星通讯。都从中获得了民用应用,驿马快递在传递军事信息的同时,也为民间传递民用信件。电信和电报也从最初的军事通讯成为民间通讯的常见工具。无线电通讯成为民间移动电话的通讯应用的基础。雷达在民品也产生了微波炉,成为了家庭电器的重要一员。计算机最初是用来军事海量计算的,最终也成为了平民百姓的最常见的工具。微型芯片也将计算机的体积变得更小,更适合家庭应用。我们现在最广泛的应用,互联网。也是基于在美国军方的内部通讯网络。

  本书作者的内容很详实,一板一眼。虽然缺少了灵巧的小故事,但是在历史上大事情都做了详细描述。也让读者能够看到战争强硬的另一面,产生了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收获。

听雨轩微信公众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战争的果实》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