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Gauguin,The Meal
有人说,不喝酒,不应酬,就办不成事。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往往自我验证,最后身边都是爱喝之人,再也接触不到不喝酒,少应酬也办成事的人。这种人有点地位和权力,别人不喝,不往死里喝,他就觉得被冒犯,一些恶劣的酒桌风气也随之出现。
亲朋好友,同事之间,聚一聚,想喝酒的喝酒,爱喝的多喝,不能喝的,不想喝的,就不喝,随自己的意。这是非常健康的社交,也是人类社会的必须。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亲相爱的,没有这样的聚会,很难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个简单的标准,你最爱谁,你就和他吃过最多饭,喝过最多酒(如果双方都会喝)。
按我的观察,那些认为只有喝酒才能办事的,并不会有更大的成就,朴实无华的人,往往走得更远。我喝酒很挑剔人,只偶尔和朋友喝,这个世界也没有为难我,我照样活得好。无论做什么,人应该有这个朴素的信仰:我做成事,是因为我的品格与能力,并非因为我是酒鬼。丢掉这个信仰,只能证明一个人酒精成瘾,然后自我欺骗而已。天天喝大酒,把脑子和身体喝坏,能做成什么像样的事?
问任何一个老百姓,都不会认可公务员喝酒是为人民服务。这条高尚的理由不成立,不必这样骗自己。
一个人去当公务员,不能忘了初心。最真实的初心,就是因为其稳定,更能够陪伴家人。这和为人民服务并不冲突,认真上班,知道来办事的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和颜悦色,我想,人民就很满意了。并不会额外要求你必须喝到半夜。这样的公务员,人民反而不满意,你一个月的工资,两次就喝完了,那些为你买单的人,不就指望你滥用权力回报吗?
公务员对仕途有期待,人之常情。但也要知道概率,绝大多数公务员,到退休也是普通公务员。有官当,一生不过也就是科级处级。再大的官,那要运气中的运气,更是和喝酒没有关系。仕途之路,不如平常心,把事情做好,其他交给概率,反正已经得到一生平静陪伴家人的好处,应该知足。
发了大财,当了大官,最后陪伴家人的自由都没有,夜夜在外陪人喝酒,这样的财,就是为别人而发,这样的官,不当又有什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