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什么年纪,都试图去追求一个完美的人生,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拼命的工作学习,却又常常患得患失。
自己的病才刚刚痊愈,又为子孙担忧;向下能看到植物的根茎,向上能看到桑树的枝头;看得越多,思绪越乱,越不知道何时才能休止。
比如说出门会不会下雨,查了天气预报也不放心,不停地纠结要不要拿伞,很多时间就被这样溜走了。
记得之前她说要结婚,两个人也是真心相爱的,但一提到对将来的打算,整个人就陷入了莫名的恐慌:
我还不想要孩子怎么办?结婚后,他会不会就变了样?万一和他的家人住一起排挤我怎么办……
最终,她错过了那个本最适合的人,拖到了三十好几才无可奈何找了个人搭伙过日子。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过于忧虑明天,将会毁了今天。一个个的今天,拼凑起来就是你的整个人生。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是古人用来劝诫那些常常心怀忧虑人的句子。
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如把用来忧愁的心,转化为更直接的行动力,先把眼前该做的事做好。
他出生书香门第,父亲苏洵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从小更是博览群书,心怀济世救国的远大抱负。
自从进京赶考名噪一时之后,家庭变故加上时政动荡,他不是遭受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
元丰三年,44岁的苏轼更是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之后开始了一番全新的生活。
整日骑马砍柴做饭,带着家人百姓兴修水坝,还发明了一道道流传后世的美食,依然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是的,生活总是在不断向前,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时的忧虑困不住那颗悠闲自在的心。
记得丰子恺的《不宠无惊过一生》中说过: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一个极度焦虑的环境中,整天思考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还有学不完的知识和赚不完的钱,心底更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