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只要生命健在,成长就应该成为一种永恒的状态。———题记
俺家里的塑料水桶里养着一只老鳖和几条三四厘米长的小鱼。有一天儿子问我:“爸爸,冬天这只老鳖还长吧?”“怎么不长呀,只要它还活着,就一定在成长。”儿子又问:“冬天大树叶子都落了,它还长吗?”我接着回答说:“长,它在长自己的根,为春天的萌发积聚力量。”
儿子的提问不由得让我想到我今天的“成长”。自10月28日加入到“明霞教师成长联盟”以来,我变得勤奋多了。每天晨读课上,我和学生一起上晨读。学生读课文,我读孙老师写的《怎样当个好老师》,读魏校长赠的《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中华校园》,读《发现教育》,读到精彩之处,还读给学生们听。不觉不知半小时的晨读时间就到了。
回到办公室,不再和以前那样喝茶闲聊,浏览新闻,创作诗歌,而是抓紧时间处理常规,挤出时间读书做笔记。同办公室的伙计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戚青加入了明霞工作室,还真积极起来了,‘苟富贵,勿相忘’呀。”中午饭空,浏览“1+1博客”,看看伙伴们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
晚上的时间很充裕,有想法就敲击键盘,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呈现给大家。没有灵感,就到伙伴们“家”里串个门,相中了就“吃点喝点”,临走还不忘“拿点”。当然也得留点———顶一个。
这就是我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成长汇报。最后想说:成长是一个人内在的需求不假,但这种需求必须是真实的,只有发自真心的成长,才会自觉地去汲取所需要的营养,成长不能只长在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