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世界杯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姆巴佩,让波叔想到了60年前同一片绿茵场上,同样出色甚至更出彩的另一个少年。
他就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未满20岁就在世界杯淘汰上进两球并在决赛里进球的球员。当时他17岁,比姆巴佩还早两岁。
他是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员,职业生涯*场1366场比赛,进球1283球,这两个数字均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看到这个成绩,你们猜到波叔要说的是谁了吗?
一个月前,他的传记电影《贝利:传奇的诞生》在国内上映了,呈现了贝利如何一步步从平民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逆袭成为球场巨星。
镜头带回1958年瑞典哥德堡的世界杯第四小组决赛的赛场上,巴西对战法国。这场比赛对巴西队来说意义重大,但球队表现得非常糟糕。
因为赛场有人受伤了,教练不得不让一名17岁的替补队员贝利登场。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巴西队完了的时候,这个少年的改变了巴西队的命运,一鸣惊人。
在此之前,少年其实不叫贝利,他的本名叫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1940年出生于巴西一个贫民窟。
巴西的贫民窟是个神奇的地方。一般的贫民窟,住着一群朝不保夕的穷人,盛产罪犯、毒品等,但巴西的贫民窟盛产足球明星。
除了贝利,还有加林查、罗马里奥、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等人。
难不成这巴西贫民窟是足球的风水宝地?
风水不风水波叔不知道,很穷是一定的。因为穷教育水平低,找工作也难;因为穷,足球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玩具。
巴西本身是一个足球文化兴盛的国度,民众对足球的热爱早已渗进了灵魂和血液当中。男的基本都会踢球,平均水准还不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低门槛的足球也就成为了贫民窟少年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绝佳选择。
只是想要真正成功也不容易,必须要有一定的天赋和自身的努力才行。
贝利就是平民窟球星的代表,从里约热内卢贫民窟走出的第一代草根偶像。
他的母亲是保姆,父亲则在诊所当清洁工,倒屎盆、扫厕所,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
他作为家中的长子,10岁的时候就给人擦鞋赚钱补贴家用。但他爱足球,并且天赋异禀。
小伙伴一句「迪科,走,踢球去。」少年贝利就情不自禁地扔下鞋刷跟着一起去了。
巴西贫民窟的房子密密麻麻,巷子又窄又乱,连一块像样的空地都没有。
一群小孩买不起足球,就用衣服、布条自制。没有球场,在杂乱拥挤的贫民窟巷子里,自己定个规则就可以踢得不亦乐乎。
他们甚至没有钱买球鞋,直接光脚踢球,因此还被富二代们嘲笑为「赤脚队」。
「贝利」这个名字也就是贫民窟里不喜欢他的人给他起的绰号,意为「令人讨厌的人」,为的是嘲笑和羞辱他。
因为他爸爸曾经就是一个职业足球运动员。但在一次比赛中受伤不得不退役,连保险都没有,只能黯然回家乡穷苦度日。
父母走过的老路,已经被证明了是不好走,走不通的,又怎么会让孩子再重蹈复辙?
所幸他的爸爸理解他,瞒着妻子悄悄鼓励儿子去争取成为一个职业球员。还用芒果当足球,教贝利如何用身体接球颠球、控球、运球,贝利的球技越来越精进。
后来母亲看着也心软了。她悄悄联系了当年想要训练贝利的教练,让他走出了贫民窟的限制,进入了桑托斯球队进行职业训练。那一年他15岁。
贝利一直学的都是巴西街头足球特色踢法——任加踢法。但球队的教练却对此嗤之以鼻,小贝利因此陷入了迷茫之中。
「任加踢法」是什么来头?
后来,巴西人把这种武术和足球结合,形成「任加踢法」。「任加踢法」流行在巴西的大街小巷,是生长在贫民窟的贝利耳濡目染的一种踢法,也是他的专长。
但1950年世界杯之后,巴西球员们闭口不提「任加」。
那一年巴西人在自家门口痛失了世界杯冠军,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这一踢球风格,认为它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因此禁止「任加踢法」出现在球场上。
那一役之后,巴西足球队更时被媒体和球迷质疑,从此陷入自我怀疑的氛围,这种氛围一直延续了两届世界杯。直到8年之后,贝利出现在世界杯的球场上。
巴西球员不再使用「任加踢法」,而是该用当时流行的「欧式踢法」,这让贝利难以适应。
每天晚上,别人睡了他还在球场上练球,但怎么也踢不好。要强的贝利躺在床上暗自流泪,甚至想过「卷铺盖走人」。
年少时,没有几个人一开始就能坚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后来在球场上意志坚定,所向披靡的球王也不例外。
庆幸的是,他有人一步步引导。
他告诉贝利,「任加踢法」本身没错,因为那是巴西的传统,是最巴西的踢法。但一昧用老套路也不行啊,必须要有创新,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一番话醍醐灌顶,打消了他要走的念头。贝利重新振作,回到球场上继续练习。
凭着天赋与努力,贝利很快进入了桑托斯俱乐部职业组。16岁就被国家队选中,成为巴西国家队史上最小的队员。17岁随队出征瑞典世界杯。
就是文章开头说的1958年那场比赛,身材矮小的贝利站在一群高个球员中,显得特别突兀,没人相信这个球员的上场能改变什么。
一开始确实不如意,教练的战术让巴西队连连丢球。忍无可忍,贝利顶着教练的责骂,在比赛上使用出自己最熟悉的「任加踢法」,踢进一个又一个球,为巴西赢得了比赛。
经此一役,贝利也赢得了球员们的信任,大家都更认可在场上使用「任加踢法」而不是教练的战术。最后更是因此赢得了世界杯冠军,为巴西血洗近10年的耻辱,世界球迷再次认可巴西足球。
「贝利」这个最初用来羞辱他的名字,也成了「球王」的代名词,成了他的荣耀。
之后的两届世界杯,在贝利的带领下,巴西连续卫冕,完成世界杯史上唯一一个三连冠。
值得一提的是贝利的父亲。
父亲虽然自己从球场铩羽而归,一辈子籍籍无名,但并不因为自己的失败就反对儿子去追求热爱的足球。
不管是贝利被嘲笑还是被否定的时候,他一直告诉贝利「要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什么是最真实的自我?就是承认自己处在一个条件不好,不利于踢足球的环境里,但仍然不放弃踢球。
是自己的特长被人否定时,不人云亦云,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被动的局面。
贝利被选入国家队之时,父亲特地送给他一件秀有「贝利」二字的衣服。
那是他的耻辱啊,父亲要他把耻辱穿在身上,是何用意?
然而,父亲觉得「贝利」这个名字不是耻辱,是荣耀,他第一次为儿子感到骄傲是因为这个名字。
这是当人们看到你踢球后,也是当我发现你身上有我所没有的潜质时,人们欢呼、呐喊着的名字。
多好的父亲。
现在很多家长,容不得自己的小孩受欺负,孩子被人说两句就要冲过去将人反羞辱一顿甚至打一顿。能冷静平和下来教育自己小孩如何应对的父母少之又少。
但话说回来,人活在这世上,谁能不被人说,谁又能保证不说人?重要的是认清自我,走自己的路,终有一天,那些所谓的耻辱将成为成功的见证。
<更多故事,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