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儿子昨天拿回一袋菇茑。属于东北特产,主要分布于吉林和黑龙江一带。小时候称它们为“姑娘”,娘(第三声)。叫起来也感觉甜甜的,觉得特别亲切。其实,它的学名叫“毛酸浆”,也叫黄金果,黄菇茑,姑娘果等,很耐寒。我更愿意叫它“姑娘”,因为里面藏着小时的记忆。
在我家老房子那块长方形的菜园里,就生长姑娘果。因属草本植物,所以个头不高,一根主茎上能发出许多分枝,花色为淡黄,刚长出来的果实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松软的裹衣,青涩时为绿色,成熟时为黄色。悬垂着,仿佛一口口倒挂的小钟。剥开外衣,果实饱满结实,呈金黄色,晶莹剔透,大而整齐,特别漂亮。能食之,还可以把里面的果肉吸吮干净,放在嘴里,吹响。菇茑的头端有一处连接裹衣的小眼儿,就从那里挤出汁水,挤干净后,放在嘴里就可以吹了,声音很响亮动听。
记得,在刚刚开始结果的的时候,没事儿的时候我就会蹲在菜园里端详这些小小的玲珑的果实。期盼它快点长大。因为植株并不多,也就两三棵,所以特别宝贝。每次经过时都会情不自禁地瞧上一眼,远远的,悬挂的果实安静玲珑,像极了它的名字,仿佛羞涩文静的小姑娘。
一天天,菇茑在我的期盼下长大,六七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成熟了。摘下来后,通常我会把它放于掌心爱不释手地端详一番。裹衣质地薄而柔韧,分为五瓣,每一瓣中间有细细隆起的接缝,好像女孩儿蓬松的灯笼裙。撕开裹衣,果实呈现,每一次都能带给我惊喜,太好看了。
严格地说形状似肾形,头大,身体略往回收,线条圆润流畅。透过阳光可以看到里面金黄色的果肉,还若隐若现着细密的纵横交错的纹理。每一颗果实的生长都历经了千辛万苦,我的等待虽漫长也因此而有了意义。捧于掌心,菇茑好像质地通透的小宝石,让人心生喜爱。如果在心里再默念几回它的名字,姑娘,姑娘……心中就会升腾起若有似无的柔情蜜意,和菇茑的味道一样甘甜水润。
搬到新房子后,就再也看不到菇茑的身影。后来,被人们大量人工种植,一麻袋一麻袋的在街边兜售,去年回老家又看到了它们美丽的模样,多少年了,久违的感觉开始在心中弥漫,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蹲在园子里满眼期盼的小姑娘。心中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