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是属于我们自己才懂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是指故乡县城的法院大院。因为我们的父母在这里工作,我们的家也坐落在这里,大院,便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童年的伊甸园。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人世间最深刻的感情,除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相爱情侣之间的爱情,还有一种,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之情。因为我们之间有一根无法折断的精神纽带,它维系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初的生命来源和情感皈依;有了发小,我们永远能在第一时间瞬间回到童年,回到那个虽然物质紧缺却无比美好幸福的人生阶段……
据说,人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的,我不知道我最早的记忆是几岁,只知道我真正有了记忆的时候,已经认识了我的左邻家的男孩——比我小几个月的小青,右舍家的翠(比我大半岁)和她美丽的姐姐、还有比我小三岁的亲妹妹菁菁以及几乎每天来我家报到的娟……对我来说,他们几个还有大院当时所有的小孩们,都是陪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吧。
童年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人生阶段,因为无忧无虑,除了吃和玩,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那时候几乎没有玩具,就是玩水、玩沙、玩泥巴,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过家家,当爸爸妈妈,或者是当医生给病人看病、当老师给学生上课,都是我们乐此不疲的项目。
记得当时我家买电视买的最早,那时候大陆最早引进的香港《射雕英雄传》、《霍元甲》、《上海滩》等等电视剧的火爆程度,是现在的观众无法想象的。而一堆人窝在一起看电视剧的愉悦感,也是现在每天关闭着单元房的大门的业主们所无法领略的快乐。记忆中郭靖在满月下弯弓拉箭的情景,时隔多年依然如此清晰。
我一直喜欢比较有“创意”的事情,就连小时候的“玩”也不例外。那时候法院办公大楼四层大楼顶上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晒台,我们经常上去玩。有一次,因为施工,上面放了一堆大水管,于是我们发挥“创意”,打开水龙头,把大水管对着办公大楼旁的职工宿舍楼浇水,住在里面的叔叔阿姨们不知道怎么突然来了一阵倾盆大雨,互相呼唤着:下雨了,快收衣服!我们几个小孩在上面笑得前俯后仰,而这个秘密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发小中的小青从小就是个高智商的孩子,属于那种经常没事在家琢磨“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的学霸型,遇到问题也爱动脑筋去解决。那时候我爸在办公楼的二楼上班,我每次回家喊一声,他就把家里钥匙扔下来给我。有一次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准备回家,在楼下喊我爸,可他就是听不见。这时候高智商就发挥作用了,小青提议:“我们一起喊,声音大,你爸肯定能听见。” 言之有理!于是一堆孩子在下面喊“爸爸、爸爸”,于是,整座办公楼的窗户都打开了,当然也包括我爸……小青后来考上了北大物理系。
大院里的孩子都喜欢唱歌,而且个个都唱的不错,我们经常在一起开演唱会:拿一个喇叭形状的玩具,下面再拖一根线,冒充话筒。那时候,家里连录音机都没有,我们学歌的唯一方法就是看电视。最痛苦的,莫过于抄歌词,特别是一些港台剧,屏幕闪的飞快,有的甚至根本不出字幕,于是我们便只能竖起耳朵,趴在电视机前疯狂的记录,有时候记下来的歌词,自己都看不懂……
那时候流行明星贴画。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明星的照片印刷出来,背后是不干胶,帖在一张黄色的底板上,撕下来后,就可以贴到你喜欢的任何地方:笔记本、铅笔盒、墙上、台灯上……
当时我的偶像是香港演员赵雅芝。我有一个漂亮的笔记本,美其名曰《赵雅芝专辑》,只贴她一个人的贴画,空白的地方就摘抄优美的唐诗宋词,相当地有格调。为了买赵雅芝的贴画,有时候连早饭钱都得搭上。
没想到小青也喜欢赵雅芝。他有几张特别好看的赵雅芝的贴画:穿着金色的古典礼服,打着伞,嫣然一笑。我想跟他换,他却怎么都不同意。而翠受她姐姐影响,喜欢的是“黄蓉”翁美玲,可惜没多久就传出她自杀的消息,让我们深感伤心,大概算是我们童年的一块阴影吧。
说到童年,就不得不提一部经典的电视剧:《西游记》……有人说,其实唐僧西天取经所谓的八十一难,八十难都是给猴子过的,只有女儿国那一关是唐僧自己,而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一集。每次看到唐僧面对温柔美丽的女儿国国王,额头冒汗,语无伦次,都觉得他好呆萌好可爱,看到蝎子精出来都气得要死……
其实细论起来,《西游记》离童年的我们并不遥远,《大小雷音寺》那一集就取景于我老家九华山呢。不过,如果说起《西游记》,那肯定跟我们姓孙又属猴长得也像猴的小青同学,那更是有渊源了。当年,《西游记》在九华山拍戏的时候,他刚好跟着爸妈上山游玩,跟主演们拍了照不说,回来还跟我们吹嘘:二郎神还给我剥鸡蛋呢!……气的真想一拳打过去。
我和翠还有青是同一年上的小学,成绩都不错。特别是翠,她小时候长得好,个子高,一看就是小孩王,上学期间一直都是班长。她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孩子们做着贡献;青属于内秀型,喜欢看书、喜欢思考、还喜欢各种小动物。记得高中毕业时,他在我的留言本上写下一篇长文,深情地回忆了我们的童年时光,并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孙某某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王某某在一起畅谈童年、十分尽兴……现在的他是休斯顿石油公司的一名工程师,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离物理越来越远;而我,也就写点文章娱乐一下自己。诺贝尔奖,估计要等我们下辈子才能拿到了。不过堪称奇迹的是,我们穿越了大半个地球,现在居然在同一个城市,车程不过半小时,还是 “邻居” 。
而我的妹妹菁菁和发小娟都在老家,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其他的小伙伴们,很多已经失去联系,散落在天涯的各个角落。
我们的那个大院,其实很多年前就拆掉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后来又建起新的房子。
但我和我的发小们都相信,我们的童年,绝不会淹没在那一片废墟里,因为它已经深深植入我们的骨髓,深埋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谁也偷不走,谁也抢不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世间的一切繁华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我们仍会聚集到那里,回到我们的生命开始的最初,回到我们最宝贵的童年岁月。
一声呼唤,儿时的伙伴。梦已离开,一切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