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生气
日期:2018-09-29 11:57:23 作者:逆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生气

  前几天因为一句话,我动了真气。当时怒发冲冠双手都是抖的。

  因为正在哺乳期,到下午的时候,整个人不好了,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感觉很疼。

  晚上睡觉时发现硬块,疼得钻心,连睡觉时也不能翻身。

  第二天赶紧到医院乳腺科,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医生。她问明发病原因后,说,只要一生气就堵奶,这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很准的。

  她给推了推,疼的差一点掉眼泪,又开了三天中药,苦的像黄连,还有一股怪味。

  所幸诊治及时,医生也不枉虚名,等中药喝完,就好了。

  这件事后,我反思很多。如果没有治好,那该怎么办?病在自己身上,别人能替你承担吗?受罪的还不是自己!

  以后再也不生气了!不管任何事情都不再生气,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身体重要

  没有好身体,对一切美好事物向往,都是空中楼阁

  气生百怪,以前就听老人们说过的这句话,当时年龄小,也没在意。到现在真是深有体会

  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邻居,如果她还健在,现在也不过60多岁,而她已经去世将近20年。

  邻居叫王大妈,她有三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当时计划生育严,听大人们说过,为了要这个儿子,王大妈的老公还丢了正式工作

  儿子自然宝贝不行学习也不太好。

  王大妈娘家有一个亲戚部队里,据说职位不小。她就送宝贝儿子去当兵,儿子就分配在亲戚所在军区,同去的,还有他们另外的一个亲戚。

  其实两家都打算,让孩子以后留在部队。毕竟农村孩子的出路少,除了上学,似乎就只剩下当兵这一条路。

  满怀的希望送儿子去当兵,结果,当了三年兵后,王大妈的儿子,没能留在部队。

  而那个亲戚的儿子,却留在了那里。

  王大妈当时的心情肯定郁闷的。想说也说不出来,想问也没法找人去问。

  可外人不知内事。街坊邻里也知道她儿子去部队快满三年,都关切询问她儿子的去向。都是一脸羡慕的说,一定是留在了部队吧!

  王大妈只有笑笑表情苦涩

  后来,王大妈的儿子回到地方,整日无事可做,也没有单位可进。大家才知道结果。

  谁说王大妈的儿子是独子,自小父母宠爱。但也不影响,他是个好孩子。他平时话不多,也挺体恤大人,很小就会做饭、做饭、蒸馍。也不调皮捣蛋,品行端庄

  大家都替王大妈儿子感到惋惜,再见到王大妈时,谁也不再提当兵的事。

  可王大妈原本好好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不久,就卧床不起

  病情持续了几年,也没有好转。

  等王大妈处理后事的时候,知道内情的人都替她感到不平,纷纷议论亲戚办事不公

  后来,王大妈的儿子终于安排了工作,进了一家国有企业,也算吃上了公家饭。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单位效益不好,又下岗了。

  但后来王大妈的儿子加入了打工打打工大潮,他踏实能干。从不偷奸耍滑。后来又出国了,要出国打工几年。现在家里,买了车,盖了房。我在县城买了,房子,娶了。娶了媳妇,生了一双儿女

  即使没有当兵,他儿子现在过得也非常好。如果我妈妈现在展示,心里该有多高兴

  可惜人已经不在了。有再多的福,福也享不了。可悲可叹

  生气和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有关,也和性格有关,我们虽然不能一世,不能在短时间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

  遇事要想开,不要多生气。真的生气了,生活艰辛离开生气的那个环境。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一定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不能带着气过夜。这样最伤身体。人生路很长,经过我们要经过很多大风大浪,就是很多事当时生气,等过一段时间回头再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气伤身体,这是千古年来亘古不变的真理

  生气不如争气。小事不妨笑笑就让它随风飘去,大事,与其生气,不如把心思用来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乐观大度少生气不生气,这是我给自己的忠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生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